- 887.46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2014 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4·上海卷,T2)1.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答案】A
【解析】A、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而变质(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与氧气无任何关系,A 选;B、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
化而变质(2H2S+O2=2S↓+2H2O),B 不选;C、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是+2 价,易被空气中
的氧气氧化生成+3 价而变质,C 不选;D、苯酚中的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紫色,
D 不选。
(2014·山东卷,T10)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A、该装置图代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容过程,定容过程中要用胶
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A 错误;B、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实验使用酸标液滴定碱待测
液,所以酸标液应为酸式滴定管盛放,而图中的是碱式滴定管,B 错误;C、制备乙酸乙酯
需要加热,且要用饱和的 Na2CO3 溶液来处理产品,C 正确;D、因为 NH3 的密度比空气小,
且易和空气形成对流,所以在收集 NH3 时要把导气管的末端深入到试管底部,且在管口放置
一团棉花,D 错误。
(2014·山东卷,T9)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
【答案】A
【解析】放出 NO 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有+2 价的铁元素才能与 HNO3 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且+2 价铁元素的含量越高,生成的 NO 就越多,所以 FeO 中+2 价铁元素含量最高,
答案选 A。
(2014·全国卷,T8)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O2 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4 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 AgNO3 溶液可以鉴别 KC1 和 KI
【答案】B
【解析】A、SO2 使溴水褪色是因为 SO2 和 Br2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
2HBr+H2SO4), 乙烯使 KMnO4 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B、热的 NaOH
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 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中,
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C 正确;D、AgNO3 和 KC1 产生白色沉淀 AgCl,AgNO3 和 KI 产生黄色沉淀 AgI,D 正确。
(2014·全国 I 卷,T13)5.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S AgNO3 与 AgCl 的
浊液 spK (AgCl)> spK (Ag2S)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 溶液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
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答案】B
【解析】由于稀硫酸与 Na2S 反应生成的 H2S 会与 AgNO3 反应生成黑色 Ag2S 沉淀和强
氧化性的 HNO3,进而把 H2S 氧化为 S 沉淀,同时生成的 Ag2S 黑色沉淀遮盖 AgCl 浊液,不
能观察 AgCl 转化为 Ag2S,A 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碳化,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进而与生成的 C 反应生成 SO2,使③中的溴水褪色,通过蔗糖变黑、溴水褪色可以得出浓硫
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B 正确;稀盐酸与 Na2SO3 反应生成的 SO2 与 Ba(NO3)2 发生氧化还
原生成 BaSO4,SO2 与 BaCl2 则不反应, C 错误;由于浓硝酸有挥发性,会有较多的 HNO3
进入③与 Na2SiO3 反应,影响碳酸与硅酸酸性的比较,D 错误。
(2014·全国 II 卷,T9)6.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 Na2O2粉末
C.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 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A、发生的反应是 CuO+H2 Cu+H2O,固体从 CuO Cu,质量减小,
A 错误;B、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CO2=Na2CO3+O2↑,固体从 Na2O2 Na2CO3,质量
增加,B 正确;C、发生的反应是 Al+Fe2O3 Al2O3+Fe,固体从 Al+Fe2O3
Al2O3+Fe,质量没有变化,C 错误;D、发生的反应是 Zn+Cu(NO3)2= Zn(NO3)2+Cu,固体
从 Zn Cu ,质量减小,D 错误。
(2014·江苏卷,T13)7.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C.向氯水中加入 NaHCO3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D.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HClO
【答案】D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呈浅绿色,A 结论正确;生成氯化银沉淀,说明氯水中
含有氯离子,B 正确;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生成,说明有氢离子,C 正确;氯气氧化
亚铁离子,D 错误。
(2014·江苏卷,T8)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
反应的是
物质
组别
甲 乙 丙
A Al HCl NaOH
B NH3 O2 HNO3
C SiO2 NaOH HF
D SO2 Ca(OH)2 NaHCO3
【答案】B
【解析】A 组中铝、盐酸、氢氧化钠均能反应,错误;B 中氧气和硝酸不能反应,正确;
C 中三种物质均能反应,错误;D 中三种物质均能反应,错误。
(2014·江苏卷,T4)9.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答案】B
【解析】熔点高,与半导体材料无关,A 错误;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以用于中和胃
酸过多,B 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C 错误;氧化铁与酸反应与制作
红色涂料无直接对应关系,D 错误。
(2014·海南卷,T10)10、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2O5 可用于干燥 Cl2 和 NH3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C、CCl4 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
D、Si 和 SiO2 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答案】BC
【解析】A、P2O5 属于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 NH3,A 错误;B、“可燃冰”
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在
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可燃 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 正确;
C、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四氯化碳在下方,水在上方;萃取时,上层液体是
水,溴被萃取到下方四氯化碳中,所以上层无色,下层橙色;将碘水与四氯化碳混合,碘在
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混合后Ⅳ中溶液分
层上层是水下层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此下层为紫红色,所以 CCl4 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
水,C 正确;D、SiO2 用于制造光导纤维,Si 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 正确。
(2014·海南卷,T9)11、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B、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泄漏 D、Na2S 可除去污水中的 Cu2+
【答案】A
【解析】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不与玻璃发生反应的酸,但由于 HF 能与玻璃的成分
SiO2 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所以玻璃容器不能存放氢氟酸(HF),A 错误;
B、纯碱(Na2CO3)溶液由于 CO32—水解而显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的水解,因此纯碱可用于
清洗油污,B 正确;C、氯气与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可发生如下反应:8NH3+3Cl2═N2+6NH4Cl,
当将浓氨水靠近氯气时,可以看到白烟(NH4Cl)生成,所以工厂里常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
管道是否泄漏,C 正确;D、S2—能与 Cu2+反应生成 CuS 沉淀,降低了水中的 Cu2+浓度,D
正确。
(2014·海南卷,T1)12、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
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答案】C
【解析】A、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A 正确;B、“84 消毒液”是
由氯气和 NaOH 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 NaCl 和 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
是 NaClO 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 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 NaClO,B 正确;C、浓硫酸
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所
以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错误;D、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
甲醛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 正确。
(2014·广东卷,T9)13.下列叙述 I 和 II 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
A KNO3 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 KNO3 中混有的 NaCl
B BaSO4 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 BaCl2 溶液检验 SO42-
C NH3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 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 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 2.0 mol∙L-1 的 Ca(OH)2 溶液
【答案】B
【解析】A 项、重结晶分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的可溶性物质,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A 错误;C 项、NH3 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 NH3 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 错
误;D 项、Ca(OH)2 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 0.02 克左右。不可能配制出 2.0 mol∙L-1 的
Ca(OH)2 溶液。
(2014·福建卷,T9)1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
① NaOH 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 溶液 SiO2 浓盐酸
③ O2 N2 H2
④ FeCl3 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①正确;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
应,②错误;氮气与氧气和氢气常温下不反应,③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与浓硝酸反应,
④正确。
(2014·安徽卷,T12)15.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
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
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
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 沸点低于 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
的沉淀转化
ZnS 沉淀中滴加 CuSO4 溶液可以得到 CuS
沉淀
【答案】D
【解析】A 项,盐酸的制备可以有 HClO 光照分解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HClO 2HCl+O2↑,A 错误;B、注意一个特殊的现象—钝化(铝和浓硝酸发生
钝化反应),反应速率减慢,B 错误;C、NH3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故 NH3 的
沸点高于 PH3,C 错误;D、ZnS 沉淀中加入几滴 CuSO4 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黑色,硫
化锌和硫化铜阴阳离子比相同,说明溶度积(Ksp)ZnS>CuS,故 D 正确。
(2014·北京卷,T28)16.(15 分)用 FeCl3 酸性溶液脱除 H2S 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
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 pH=1 的 0.1mol/L 的 FeCl2 溶液,
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 代表电压数值):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 Fe3+、有 Cl2
II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 Fe3+、无 Cl2
III b>x>0 无明显变化 无 Fe3+、无 Cl2
(1)用 KSCN 检验出 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 Cl2 将 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 II 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 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 Fe2+具有_________性。
(4)II 中虽未检验出 Cl2,但 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 pH=1 的 NaCl 溶液
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V a>x≥c 无明显变化 有 Cl2
V c>x≥b 无明显变化 无 Cl2
①NaCl 的浓度是_________mol/L
②IV 中检测 Cl2 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 II 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分)
(1)溶液变红 (2)2Cl— -2e— =Cl2↑ Cl2+2Fe2+=2Cl—+2Fe3+
(3)还原 (4)①0.2 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 KI 试纸上,试纸变蓝
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 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 Fe2+先于 Cl
-放电
【解析】(1)在电解池中,氯离子在阳极放电:2Cl--2e-=Cl2↑,生成的 Cl2 能够与溶
液中的 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2+2Fe2+===2Cl-+2Fe3+。
(2)阳极产物没有氯气,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也可能是二价铁离子失电子变为三
价铁离子,体现了其还原性。
(3)①根据对照试验,则需要 Cl-浓度等于原 FeCl2 溶液中 Cl-的浓度:0.1 mol/L×2=
0.2 mol/L;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有无氯气,若试纸变蓝,说明有氯气生成;③
与Ⅱ对比,电压较大时有 Cl2 产生,说明电压较大时 Cl-放电;电压较小时没有 Cl2 产生,说
明在电压较小的时候,Cl-没有放电,即 Fe2+放电变为 Fe3+,故放电顺序:Fe2+>Cl-。
(2014·福建卷,T24)17. (15 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 A、B、C、D 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 I 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 II 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
的 HNO3 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 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 t℃时,反应 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 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 n(CO):n(CO2)= 。
②若在 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0.02 mol FeO(s),并通入 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
时 FeO(s)转化率为 50%,则 x= 。
【答案】(15 分)
(1)①吸氧腐蚀 ②B
(2)①4HNO3 4NO2↑+O2↑+2H2O ②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
③氮氧化物排放少(或其他合理答案)
(3)① 4:1 ②0.05
【解析】(1)由图看出,在海水中,该电化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在 ABCD 四个区域中,
生成铁锈最多是 B 区,能接触到氧气。(2)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HNO3 4NO2↑+O2↑+2H2O,硝酸氧化 废铁皮中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生产过程中体现绿色思想的是整个过程中氮氧化
物排放减少。
根据反应 FeO(s)+CO(g) Fe(s)+CO2(g),平衡常数 K 为 0.25,因为固体的浓度为 1,
则反应达到平衡时 n(CO):n(CO2)=4:1,若在 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0.02 mol FeO(s),并通入
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FeO(s)转化率为率为 50%,
FeO(s)+CO(g) Fe(s)+CO2(g)
起始 0.02 x 0 0
变化 0.01 0.01 0.01 0.01
平衡时 0.01 x-0.01 0.01 0.01
根据平衡常数 K=0.25 得: . 0.25.
0 01
x 0 01
,解得 x=0.05。
(2014·福建卷,T25)18. (15 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
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右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O5。装置 II 中有 Na2S2O5 晶体析
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 I 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从装置 II 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
(3)装置 III 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 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
(4)证明 NaHSO3 溶液中 HSO3
-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2 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 Na2S2O5 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 Na2S2O5 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O2
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 I2 溶液 25.00 mL ,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
(以游离 SO2 计算)为 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 HI 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
变”)。
【答案】(15 分)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或 Na2SO3+2H2SO4=2NaHSO4+SO2↑+H2O)
(2)过滤
(3)d
(4)a、e
(5)取少量 Na2S2O5 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
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① 0.16 ②偏低
【解析】(1)装置 1 是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Na2SO3+H2SO4=Na2SO4+SO2↑+H2O(或 Na2SO3+2H2SO4=2NaHSO4+SO2↑+H2O)
(2)要从装置 II 中得到晶体,可采取的措施是过滤;
(3)装置 III 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是 d,a 装置缺少与外界相通,错误;
b 易发生倒吸,错误;c 装置倒扣的漏斗进入水中,错误。
(4)证明 NaHSO3 溶液中 HSO3
-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测定
溶液的 pH,pH 小于 7,则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a 正确;加入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
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硫;无法判断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亚硫酸根和亚硫酸
氢根都不能使品红褪色,不能采用;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则电离大于水解,e 正确。
(5)检验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 Na2S2O5 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
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 SO2+I2+2H2O=H2SO4+2HI。碘的物质的量为
0.0100×25×10-3=2.5×10-4mol,则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为 2.5×10-4mol×64g/mol=0.16g;若碘化钾
部分被氧化,则需要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减少,则所求浓度偏低。
(2014·海南卷,T13)19、(9 分)4 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 x 的原子
核外电子数是 m 的 2 倍,y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
m n
x y
(1)元素 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___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m、n、y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
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气体分子(mn)2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mn) 2 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分)
(1)三 IIA MgCl2 (每空 1 分,共 3 分)
(2)HNO3 Al(OH)3 (每空 1 分,共 2 分)
(3) 2NaOH+(CN)2=NaCN+NaCNO+H2O (每空 2 分,共 4 分)
【解析】根据四种元素(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 x 是 Mg,y 是 Al,m
是 C,n 是 N。
(1)元素 x(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 IIA 族,由于 Mg 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常用电解熔融的 MgCl2 的方法制备;
(2)m(Mg)、n(C)、y(N)三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l 元素,故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l(OH)3,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N 元素,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NO3;
(3)气体分子(mn)2 的化学式是(CN)2,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 ;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mn)2 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所以(CN)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类似于 Cl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N)2=NaCN+NaCNO+H2O。
(2014 山东卷)30.(16 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
Al2Cl7—和 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 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
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 AlCl3 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
极产物为 。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 NaOH 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 6 mol 电子时,
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铝粉和 Fe2O3 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 H2SO4,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
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 Fe2O3,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1)负 4Al2Cl7—+3 e =Al+7AlCl4— H2 (2)3 (3) b、d 不能
Fe2O3+6H+=2Fe3++3H2O 2Fe3++ Fe=3Fe2+(或只写 Fe+ 2Fe3+ =3Fe2+)
【解析】(1)在钢制品上电镀铝时,即钢制品为镀件,电镀时作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
相连);在电镀时,阴极生成 Al 单质,所以电极反应为 4Al2Cl7—+3 e =Al+7AlCl4—;电镀时
若用 AlCl3 作为电解液,则由水电离出的 H+也能在阴极放点生成 H2;
(2)用 NaOH 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H2。根据 H2 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
H2~2 e ,所以 H2 的物质的量是 3mol。
(3)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
酸钾为助燃剂,所以答案选 bd;H2SO4 与 Fe2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O3+6H+=2Fe3++3H2O,
铝热反应生成的 Fe 可将 Fe3+还原为 Fe2+,所以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 Fe2O3。
(2013 江苏卷)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
修二》等课本内容。
A.源于《必修一》P99 第 8 行原文。
B.源于《必修一》P76 第 9 行原文。
C.源于《必修一》P87 第 3 题及《必修一》P85 第 7 行材料。
D.氯化铝从《选修三》电负性差值来看,它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不能用于
电解制铝。《必修二》P88-P89 都介绍了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铝。
【备考提示】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复习途径。
(2013 江苏卷)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
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丁 乙 丙
丁
甲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 O2
B.若甲为 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 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 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 CO2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代入逐一对照验证法是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A.若甲为焦炭,则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若甲为二氧化硫,则乙为亚硫酸氢铵,丙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
酸氢铵。
C.若甲为铁,丁为盐酸,则乙为氯化来铁,氯化来铁可能再与盐酸反应。
D.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碳,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
应生成碳酸钠。
(2013 四川卷)7.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 50mL 密度为 1.40 g/mL、质量分数为 63%的
浓硝酸中,得到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 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0
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 2.54 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
B. 该浓硝酸中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4.0 mol/L
C.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 80%
D.得到 2.54 g 沉淀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600 mLks5u
【答案】D
【解析】A. 设 Cu Xg, Mg Yg.
X+Y=1.52
X/64×98+Y/24×58=2.54
得 X=0.02 Y=0.01
B. c(HNO3)=1000ρɯ/M=1000×1.40×63/63=14.0(mol/L )
C. n(HNO3)=14.0×0.05=0.7mol=n(NO2)+2n(N2O4)
n(NO2)+n(N2O4)=1.12L/22.4L/mol, n(NO2)=0.04 mol n(N2O4)=0.01 mol
可知 C 正确。
D. 与硝酸反应的 NaOH : n(NaOH)=0.7-0.04-0.02=0.64
与金属离子反应的 NaOH : n(NaOH)=0.06
总 NaOH 的量 n 总=0.64+0.06=0.7 mol
故需要 NaOH 700 mL
(2013 上海卷)7.将 X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 Y 气体,有沉淀生成,
X、Y 不可能是
选 项 X Y
A SO 2 H 2 S
B Cl 2 CO 2
C NH 3 CO 2
D SO 2 Cl 2
答案:B
【解析】A 项,会有沉淀(单质硫)生成;B 项,Cl2 通入 BaCl2 溶液中无现象,再通入 CO2
也不会有 BaCO3 沉淀生成;C 项,会有 BaCO3 沉淀生成;D 项,后通入的 Cl2 可将先通入 SO2
氧化为 H2SO4,因此后有 BaSO4 沉淀生成,故答案为:B。
(2013 上海卷)16.已知氧化性 Br2>Fe3+。FeBr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 a、b、c、d、e、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将 Cl2 通入 FeBr2 溶液中先氧化 Fe2+,然后再氧化 Br-。若 a、b、c 为 2、
4、3 时,溶液中 Fe2+、Br-恰好完全被氧化,则利用原子守恒知 d、e、f 是 2、2、6;若 a、b
为 0、2,则说明反应先氧化 Be-,与事实不符;若 a、b、c 为 2、0、1 时,即溶液中 Fe2+恰好
氧化完全,则利用原子守恒知 d、e、f 是 2、0、2;若 a、b、c 为 2、2、2 时,即溶液中 Fe2+
完全氧化、Br-刚好有一半被氧化,则利用原子守恒知 d、e、f 是 2、1、4,故答案为:B。
(2013 上海卷)1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 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 42.0LN2(标准状况)
B.有 0.250molKNO3 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25mol
D.被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75mol
答案:CD
【解析】利用方程式可知 N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或
物质的量)之比为 15:1,因此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mol 时,生成 N2 的体积(标准状
况)为:[16mol×1.75mol/(15mol-1mol)]×22.4L·mol-1=44.8L;参加反应的 KNO3 被还原;利
用方程式知生成 16molN2 时转移 10mol 电子,结合前面分析知反应生成 2molN2,因此反应转
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0×2/16=1.25mol,C 项正确;利用方程式,结合前面分析知当氧化产
物比还原产物多 14mol 时,被氧化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0mol,因此该反应被氧化的氮原子
的物质的量为 30mol×1.75mol/14mol=3.75mol,D 项正确。
(2013 上海卷)21.一定条件下,将 0.1LCO、0.2LCO2、0.1LNO、0.2LNO2 和 0.2LNH3 混合,
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
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A.可能是单一气体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答案:AC
【解析】若混合气体先通入 NaOH 溶液,然后再依次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或水、饱
和碳酸氢钠溶液)则最后得到尾气为 CO;若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或水、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最后通入 NaOH 溶液,则尾气为 CO 和 NO,由此可知尾气中一定含
有 CO,故答案为:AC。
(2013 上海卷)22.一定量的 CuS 和 Cu2S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 HNO3 中,收集到气体 VL(标
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 Cu2+和 SO42-)加入足量 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
洗涤,灼烧,得到 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 NO 和 NO2 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 1﹕1,则 V
可能为
A.9.0L B.13.5L C.15.7L D.16.8L
答案:A
【解析】由铜守恒可知 CuS 与 Cu2S 中含有 n(Cu)=12.0g/80g·mol-1=0.15mol,利用电子守恒,
依据“极端假设法”可知,当混合物全部为 CuS 时可得:0.15mol×8=n(NO)×3+n(NO2) ×1,因
n(NO)=n(NO2),解之得 n(NO)=n(NO2)=0.3mol,则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V=
(0.3mol+0.3mol)×22.4mol·L-1=13.44L;当混合物全部为 Cu2S 时可得:10×0.15mol/2=
n(NO)×3+n(NO2) ×1,因 n(NO)=n(NO2),解之得 n(NO)=n(NO2)=0.1875mol,则反应所得混
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V=(0.1875mol+0.1875mol)×22.4mol·L-1=8.4L,所以收集到气体体
积:8.4L<V<13.44L,故答案为:A。
(2013 广东卷)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
A NH4Cl 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 NaCl 中的 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3+
C 溶解度:CaCO3Br2>I2
B c 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 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 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 > Cl-
答案:D
10.(2012 上海∙16)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B
11.(2012 四川∙28)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
实验流程:
制取氨气 装有足量干燥
剂
装有氧化铜
的硬质玻管
装有足量浓硫
酸
测定生成
氨气的体积
实验中,先用制的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
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下图 A、B、C 为甲、乙两
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有空隔板
A B C
D
a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 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m2g、生成氨气在标
准状况下的体积 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 D 的质量 m3g、洗气后装置 D 的质量 m4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 V2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
(2)检查 A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
下表的空格中。
实验
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
小
组
A
氢氧化
钙、硫酸、
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
乙
小
组
② 浓氨水、
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
用: 。
(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
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
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氨气的体积,
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
答案:⑴圆底烧瓶(2 分)
⑵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事关,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
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3 分)
⑶①(NH4)2SO4+Ca(OH)2 2NH3↑+2H2O+CaSO4(2 分) ②B(2 分)
③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 NH3+H2O NH3·H2O NH4++OH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2 分)
⑷5V1:7(m1-m2) (2 分)
⑸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氨的含量偏高(2 分)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2 分)
12.(2012 天津∙3)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12 津)
A.NaHSO4 水溶液显中性
B.SiO2 与酸、碱均不反应
C.NO2 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Fe 在足量 Cl2 中燃烧生成和 FeCl2 和 FeCl3
答案:C
13.(2012 新课标∙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1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
D.某溶被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
答案:A
14.(2012 浙江∙1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 2Fe(OH)3 + 2KI; 3I2 + 6KOH =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答案:A
2011 年高考
15.(2011 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答案:A
16.(2011 江苏高考∙9)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 4)。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25℃,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大
B.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
D.图 4 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17.(2011 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
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答案:A
18.(2011 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 分离出来并利用。
如可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 CO2 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答案:AD
19.(2011 上海∙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
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答案:A
20.(2011 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 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OH)2 B. Ba(NO3)2
C. Na2S D. BaCl2
答案:D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组合强化2021-05-134页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14含解析2021-05-138页
- 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2021-05-1315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2021-05-137页
- 高考地理考点精勋练专题1地球与地2021-05-138页
- 2020高考物理备考 专题12机械振动2021-05-1315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2021-05-1320页
- 2020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专题 带电2021-05-135页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形成性测试卷文科2021-05-1326页
- (浙江选考)2020高考物理优选冲A练 选2021-05-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