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 ‎1.设置:汉武帝时期,全国被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王。其职责是监察地方政治。‎ ‎2.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演变:东汉后演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州。‎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b)‎ ‎1.机构与职能:唐代中央设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和尚书省(执行),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3.影响: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官僚制度的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微点拨 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体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得以加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 ‎1.行政权:设中书门下(政事堂)掌管,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散相权。‎ ‎2.军事权: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3.财政权: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11‎ 四、元朝行省制度——(b)‎ ‎1.设置 ‎(1)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2)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和青海部分地区(宣政院是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 ‎2.行省与中央的关系 ‎(1)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不得随意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2)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监察机构监督行省官员。‎ ‎(4)省官互迁等。‎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明清所沿用,成为我国行省制的开端。‎ 微点拨 (1)在古代,中书省的职权并不完全相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代的中书省则为最高行政机构。(2)元代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由行省管辖,如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辖(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d)‎ 史实 特点 趋势 ‎(1)秦朝:三公九卿制 ‎(2)唐朝:三省六部制 ‎(3)宋朝:二府三司制 ‎(4)明朝: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②明成祖设内阁 ‎(5)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相权逐渐被分散、削弱 ‎(2)皇权逐渐增强 ‎(3)分权制约是主要形式 ‎(4)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皇权的随意性 ‎(5)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 专制皇权日益强化,相权日益被分散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 六、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 史实 特点 趋势 ‎(1)秦朝:郡县制 ‎(2)汉朝:①汉初,郡国并行制;②设刺史 ‎(3)唐朝:道、州、县 ‎(4)宋朝:路、州、县 ‎(1)地方行政体制日益完善 ‎(2)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严密 ‎(3)地方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4)地方权力日益集中到中央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1‎ ‎(5)元朝:行省制,路、府、州、县 微点拨 从汉至元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分割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七、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加试——(c)‎ ‎1.演变 朝代 机构或官员 职能 秦朝 中央: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系统 地方:郡监御史 掌管监察 汉朝 中央:御史大夫 其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地方:十三州部刺史 监察地方政治 唐朝 御史台 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北宋 提点刑狱司 专职监察刑狱 元朝 御史台 人命重案送御史台,御史可以纠举官吏 ‎2.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法,防止贪污腐败。‎ ‎(2)消极: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员是皇帝的耳目,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八、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加试——(d)‎ ‎1.世官制 ‎(1)概念:先秦时期贵族世代为官的选官用人制度。‎ ‎(2)评价:积极:作为王朝统治者的贵族,在“世官制”下与王朝形成较长时期的共存共荣关系,从而使王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了正常的统治局面。‎ 消极:贵族垄断教育与政治权力。‎ ‎(3)消亡: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渐走向消亡。‎ ‎2.察举制 ‎(1)概念:汉武帝时期,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考试后中央予以重任的选官制度。‎ ‎(2)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演变为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立“中正”,对举荐的人才按照家世、道德、才能分成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作为授官的依据)。‎ ‎(3)评价:积极: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对社会各阶级相对公平,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11‎ 消极: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看都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微点拨 汉代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以贤良方正为重要。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3.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 ‎(1)背景:门阀士族衰弱;庶族地主崛起。‎ ‎(2)发展历程:隋朝创立,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 ‎(3)评价:(科举制是读书、考试、选官三位为一体)‎ ‎①积极性:突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中央掌握了选官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性: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压抑了知识分子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科举制实际上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统治者控制的制度。‎ 微点拨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在选官途径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主题一 古代中国中枢权力的演变(皇权与相权)‎ ‎1.由服务于皇家到服务于国家——中央权力运行 史料 九卿 奉常   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 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 掌宫门卫屯兵 太仆 掌舆马 廷尉 掌刑辟 典客 掌诸归义蛮夷 宗正 掌亲属 治粟内史 掌谷货 少府 掌山海地泽之税 ‎ ‎①‎ 六部 11‎ 吏部  掌职官铨选 户部 掌税收财政 礼部 掌文仪外事 兵部 掌兵籍军令 刑部 掌司法刑狱 工部 掌营造工程 ‎②‎ 论从史出 ①各部门分工明确,职权分明,有利于行政效率提高,有利于君主专制,同时九卿主要服务于皇族一家,“家国一体”特色明显。②服务对象由王室到国家政务,体现了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分离的趋势。‎ ‎2.节制君权——中枢决策程序的规范 史料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论从史出 以上政务流程体现出相权分工合作、相互制衡、职权分明的特点,这既加强了皇权,又因规范的决策流程而制约了皇权泛滥,有时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 ‎1.唐代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三大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相互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枢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汉至元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四大趋势及原因 ‎(1)四大趋势 ‎①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②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11‎ ‎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实行宰相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2)四大原因 ‎①防范宰相专政。‎ ‎②力求加强统治。‎ ‎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主题二 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中央集权VS地方分权)‎ ‎1.历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图解 解读 图①为西周分封制;图②为秦朝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为汉朝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④为元朝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 ‎2.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变与不变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或州—县 11‎ 论从史出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中央应对地方分权挑战的举措 ‎(1)西汉:王国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形成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封国坐大,形成王国问题 解决 ‎①汉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②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地方分区监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唐宋:藩镇割据的由来及解决 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解决 宋代解除节度使兵权,派文官做知州,派通判牵制,设转运使管财政,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司法权收归中央 主题三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任能”的选才机制 ‎1.汉代——察举制:让民众更接近政府 史料 两汉孝廉之中家世可考知者的分类统计表 论从史出 相对于商周时期的世袭选官与秦代的按军功选官,汉代察举制官员源自各阶层,选官途径明显多元化,民众与政府逐步接近。‎ ‎2.魏晋——九品中正:用人权由帝王转移到豪门 史料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 论从史出 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3.唐代以来——科举制:文官考试机制的起源 11‎ 史料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 论从史出 考试选拔组织严密,以制度建设防范特权舞弊,选拔范围广泛。体现了此制度公平的趋势,扩大了人才来源,平民有了入仕平台,凸显标准客观、方式公平、范围广泛,趋向公平的特点。‎ ‎1.辩证唯物史观认识科举制 ‎(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一分为二”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角度 阐释 积极 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 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 家统一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 影响 重才 轻品 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禁锢 11‎ 思想 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与趋势 ‎(1)演变 ‎(2)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1.主干知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时代特征 ‎(2017·11月浙江选考)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 答案 B 解析 汉代刺史制度是中央为监察地方所设,明太祖时期废丞相,此后相权已废,内阁和军机处与削弱相权无关,故答案为B。‎ ‎2.历史理解——政治机构的职能 ‎(2016·浙江高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 B 11‎ 解析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另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化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凌驾于三省之上,宋代在三省之外,另设“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负责处理政务,二者的地位和职权相当,故B项正确。‎ ‎3.基础知识——辨析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2015·7月浙江学考)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该制度是(  )‎ A.三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可以判断该制度是三省制,故A项正确。‎ ‎4.史料实证——论证有关科举制的认识观点 ‎(2015·10月浙江学考)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①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②20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仅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 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倾向于①儒生因科举而地位提升,但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士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倾向于②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形成重学风气。以考试选官,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 ‎5.(2017·浙江温州学考满分检测)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  )‎ A.兵部隶属门下省 B.门下省独掌大权 C.唐太宗大权旁落 D.君权受相权制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根据题干材料“唐太宗下敕征兵……但门下给事中魏征拒之”可知门下省有封驳审议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帝的权力,故选D项。‎ 11‎ ‎6.(2017·温州选考满分检测)史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这一现象发生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宋朝的二府。‎ ‎7.(2017·浙江学考命题交流)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推动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如多次出现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下列行政区的出现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 A.秦朝郡 B.汉代州 C.宋代府 D.元代行省 答案 B 解析 秦朝的郡不具有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汉代州是为监察地方而设立的,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故B项正确;宋代府是地方行政区划,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元代行省是朝廷的派出机构,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故D项错误。‎ ‎8.(2017·浙江嘉兴联考)(加试题)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体现出察举制的积极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的信息,故B项错误;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说明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故D项正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