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1.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10 过氧化钠性质的考查练习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10 过氧化钠性质的考查练习 ‎1.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CO2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溶液变为红色 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答案】C 红色,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CO2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钠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 B. 锂燃烧产物为氧化锂 C. Na2O和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D. Na2O和Na2O2均与CO2反应 ‎【答案】C ‎【解析】A. 钠燃烧的产物为过氧化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A正确;B.‎ 35 / 35‎ ‎ 锂的金属性弱于钠,燃烧产物为氧化锂,B正确;C.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错误;D. 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2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 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D.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和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答案】A ‎【解析】A. Na2O2与水反应时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部分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2价,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正确;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置换出金属铜,B错误;C. 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显碱性,同时还具有强氧化性,所以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先变成蓝色,最终褪色,C错误;‎ D.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HCO3固体能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Na2CO3稳定性强,D错误。‎ ‎4.200℃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中水蒸气所占的物质的量百分比是 A. 20% B. 25% C. 75% D. 80%‎ ‎【答案】D ‎【解析】向足量的固体 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 35 / 35‎ ‎ ,固体只增加3.6g,是因为反应还生成了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m(O2)=11.6-3.6=8g,所以n(O2)=8/32=0.25mol,令混合物中CO2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 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反应关系:2CO2--O2,n(O2)=0.5xmol;2Na2O2+2H2O=4NaOH+O2↑,根据反应关系:2H2O--O2,n(O2)=0.5ymol,所以:0.5x+0.5y=0.25,44x+18y=11.6,计算得出x=0.1mol,y=0.4 mol,原混合气体中水蒸气所占的物质的量百分比是0.4/(0.4+0.1)×100%=80%, D 正确。‎ ‎5.(2018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H3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5NA B. 1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C. 25℃1L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H+的数目为0.01NA D. 0.1 mol H2和0.1 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分子总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A. 标准状况下,CH3OH是液体,无法计算2.24LCH3OH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故A错误;B. Na2O2~e-,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B错误;C. 25℃1LpH=12的Na2CO3溶液中c(OH-)=0.01mol/L,n(OH-)=0.01mol/L×1L=0.01mol,由水电离出H+等于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A,故C正确.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H2+I22HI,因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反应后HI分子总数小于0.2NA,故D错误。‎ ‎6.下列各组内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FeSO4溶液中,能与FeSO4发生反应的是 A. Na2O2和H2O B. Al和NaOH溶液 35 / 35‎ C. 食盐和浓硫酸共热 D. 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答案】A ‎7.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B. 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C. 将Na2O2固体投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溶液颜色褪去,说明Na2O2具有还原性 D. 过氧化钠与SO2反应时,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答案】C ‎【解析】A、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二者产物不同,故A错误;B.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故B错误;C. 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1价,将Na2O2固体投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有无色气体放出,且溶液颜色褪去,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体现Na2O2的还原性,故C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与二氧化硫反应时,体现了Na2O2的氧化剂,故D错误。‎ ‎8.将等物质的量的①Na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Na2CO3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⑤<④<③<①<② B. ②<①<③<④<⑤ C. ⑤<④<②=③<① D. ⑤<③<④<②<①‎ ‎【答案】A 35 / 35‎ ‎【解析】①②③④中的物质在空气中放置最后都变为Na2CO3,质量均增加,设前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当最终变成Na2CO3时,①增加30g,②增加44g,③增加28g,④增加13g,故质量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⑤<④<③<①<②,故A正确。‎ ‎9.(2018届湖南省××市第八中学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2O2是白色固体,与冷水作用放出氧气,生成氢氧化钠 B. 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CO2‎ C. 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 D. 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钠的氧化物中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A错误。B、Na2O2与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在反应过程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Na和O2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关系,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时反应生成Na2O,故C正确。D、碱性氧化物是能和水反应只生成碱的氧化物,而Na2O2与水反应,除了生成NaOH还生成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10.(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以下各项中,由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且不褪色 混合气体中含有 HCl B 向久置的 Na2O2 粉末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 没有变质 35 / 35‎ C 将 5 滴 0.1mol/LNa2CO3 溶液分别滴入2mL 0.1mol/L醋酸溶液和2mL0.1mol/L硼酸溶液中 醋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硼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D 向 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 30% H2O2‎ 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 Fe3+能催化 H2O2 分解且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A.将甲烷与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的取代物和氯化氢,氯化氢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说明不是氯气的作用的结果,A正确;B.久置的Na2O2粉末混有碳酸钠,加盐酸生成无色气体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结论不合理,B错误;C.醋酸中有气泡产生,硼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可生成碳酸,酸性比碳酸强,可说明酸性:醋酸>碳酸>硼酸,C正确;D. FeCl3能够催化 H2O2分解放出氧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加深,说明双氧水的分解是放热反应,使铁离子的水解平衡发生了移动,D正确。‎ ‎1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 B 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软化硬水 C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 Na2O2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生成O2‎ D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K2CO3)不能与铵盐氮肥混用 它们反应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 ‎【答案】D 35 / 35‎ ‎12.(2018年安徽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实验室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纯度的装置如图所示(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不与药品反应,取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示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稀硫酸滴入气球中,Q 中能生成两种气体 B. 准确读取量筒I读数后,先关闭K3然后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准确读取量筒II读数 C. I、II中测量的气体体积的差值即为CO2的体积(相同状况下)‎ D. b中的固体试剂可以是碱石灰,也可以是无水氯化钙。‎ ‎【答案】D 35 / 35‎ ‎【解析】A项,变质的过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加入稀硫酸后Q内发生反应: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Na2CO3+H2SO4=Na2SO4+H2O+CO2↑,所以Q中能生成两种气体,故A正确。B项,反应生成的CO2、O2使气球变大,将大广口瓶中气体排出,水进入量筒Ⅰ中,所以量筒Ⅰ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CO2、O2的体积;反应停止后,关闭K3,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广口瓶内外相通,气球Q会慢慢缩小;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CO2后,最后量筒Ⅱ中收集的是O2;准确读取量筒II读数,故B正确。C项,由前面分析知,量筒I测量的是CO2、O2的体积,量筒II测量的是O2的体积,所以I、II中测量的气体体积的差值即为CO2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故C正确;D项,b中的固体试剂主要是用于吸收CO2,而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CO2,所以b中的固体试剂不可以是无水氯化钙,故D错误。‎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 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医学上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B. Na2O2能分别与H2O、 CO2反应,可用作供氧剂 C. 生石灰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D. 铝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 ‎【答案】A ‎【解析】A、Na2CO3水溶液碱性较强,对胃部刺激大,应当使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B、2Na2O2+2H 2O=4NaOH+O 2↑;2Na2O2+2CO2=2Na2CO3+O 2↑,所以Na2O2可以用作供养剂,B正确。C、密封的食品袋中少量水可以被生石灰吸收,而且生石灰本身无毒,所以可以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正确。D、比如冶炼金属W:WO3+2AlAl2O3+W,D正确。‎ ‎14.关于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完全相同 C. 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D. 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 ‎【答案】B ‎【解析】A. 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A正确;B.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不完全相同,前者生成碳酸钠,后者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错误;C.‎ 35 / 35‎ ‎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碳酸氢钠,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正确;D. 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碳酸钠,质量相等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者产生气体多,D正确。‎ ‎1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性质与应用均正确的是 A. 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以增强漂白能力 B. Na2O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MgO、Al2O3的熔点很高,二者都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 Al(OH)3 是一种强碱,可以与酸反应,可用作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答案】C ‎16.(浙江省温州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CH3CH2CH2CH3 B. 乙烯的官能团是:‎ C. 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D. 过氧化钠的分子式: Na2O2‎ ‎【答案】B ‎【解析】异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CH3)2,而CH3CH2CH2CH3为正丁烷的结构简式,A错误;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B正确;二氧化碳分子为直线结构,键角180° ,C错误;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D错误。‎ ‎17.(2018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35 / 35‎ A. 氧化钠投入水中:O2- +H2O =2OH-‎ B. 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2Fe3+ +2KI= 2Fe2+ +I2 +2K+‎ C. 过量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2OH- +SO42- +2H+ =BaSO4↓+2 H2O D. 铜片投入稀硝酸:Cu +4H+ +NO3-= Cu2+ +NO2 ↑+2H2O ‎【答案】C ‎【解析】A,氧化钠应以化学式保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H2O=2Na++2OH-,A项错误;B,KI应改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B项错误;C,硫酸氢铵过量,Ba(OH)2溶液中Ba2+与SO42-形成BaSO4沉淀、OH-与H+结合成H2O,且Ba2+与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项正确;D,Cu ‎ ‎18.(2018届河北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是( )‎ A.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B. Cu2S在O2 中灼烧转变为CuO C. 将铜丝插人FeCl3溶液中片刻 D. 含水蒸气的CO2 通过盛有Na2O2 的干燥管 ‎【答案】C ‎【解析】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固体由铁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质量增大,故A错误;B、1molCu2S在O2 中灼烧转变为2molCuO,固体质量不变,故B错误;C、由于FeCl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将铜氧化而溶解,所以固体质量减小,即C正确;D、含水蒸气的CO2 通过盛有Na2O2 的干燥管,固体由Na2O2 生成Na2CO3和NaOH,质量增大,所以D错误。‎ 35 / 35‎ ‎19.(2018届四川省××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硅晶体中,有NA个Si就有2 NA个Si—Si键 B. 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与Na2S溶液中Na+数目相等 C. 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2 NA个电子的电量时,则阳极产生气体22.4 L D. 标准状况下,2 mol Na2O2与44.8 L S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 ‎【答案】A ‎【解析】A,硅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中n(Si):n(Si-Si)=1:2,有NA个Si就有2NA个Si-Si键,A项正确;B,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判断两溶液中Na+的大小关系,B项错误;C,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线路中通过2NA个电子时生成1molCl2,但由于Cl2所处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用22.4L/mol计算Cl2的体积,C项错误;D,n(SO2)==2mol,Na2O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2e-,2molNa2O2与2molSO2完全反应转移4mol电子,D项错误。‎ ‎20.(2018届广西××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将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依次缓缓通过足量的溴水、澄清石灰水 检验混合气体中的SO2和CO2‎ B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制备纯净的氢氧化亚铁 C 将适量Na2O2裹入棉花中,再滴入少量的水 证明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 证明非金属性氯大于硫 ‎【答案】B 35 / 35‎ ‎【解析】SO2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使溴水褪色,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迅速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故B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将适量Na2O2裹入棉花中,再滴入少量的水,棉花能燃烧起来,证明Na2O2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氯水,氯气置换出硫化钠中的硫,说明非金属性氯大于硫,故D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 ‎21.(2018届××市××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铜和浓HNO3反应可用于制NO2气体: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B. “84”消毒液中滴少量白醋可增强漂白性:ClO- + H+ = HClO C. 氨水吸收少量SO2防止污染空气:2NH3·H2O + SO2 = 2NH4+ + SO32-+ H2O D. Na2O2在潜艇中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供氧:2Na2O2 +2CO2= 2Na2CO3 + O2‎ ‎【答案】B ‎22.()某溶液中可能合有Fe2+、Mg2+、Cu2+、NH4+、Al3+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定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的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H4+、Al3+和Mg2+‎ 35 / 35‎ B. 溶液中肯定不含有Cu2+,可能含有Fe2+‎ C. 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Na2O2‎ ‎【答案】B ‎【解析】A.淡黄色固体加入溶液中,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则淡黄色固体为Na2O2,图象实际为两个图合在一起,较上的是气体,较下的是沉淀,图象中加入8mol过氧化钠后,沉淀减小,且没有完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没有Fe2+和Cu2+,一定有Mg2+、NH4+、Al3+,加入8mol过氧化钠之后,生成气体减小,故加入8mol过氧化钠时,铵根离子完全反应,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过氧化钠是1mol,1mol过氧化钠产生2mol氢氧化钠,根据Al(OH)3+OH-=AlO2-+2H2O可知氢氧化铝是2mol,所以铝离子是2mol。8mol过氧化钠产生4mol氧气,所以产生的氨气是10mol-4mol=6mol,则铵根是6mol,所以溶液中的NH4+和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3:1,D正确。‎ ‎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 C. 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D. 将过氧化钠加入足量的水中振荡,再滴入酚酞,振荡,溶液呈红色 ‎【答案】A 35 / 35‎ ‎24.(2018届山西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四)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Al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入1mol/L盐酸至沉淀恰好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3:1‎ B. 加入的固体过氧化钠为7.8g C. 当滴加200mL盐酸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D. 最终消耗的盐酸为400mL ‎【答案】D ‎【解析】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Al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分别进行的反应是:2Na2O2 + 2H2O = 4NaOH + O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两个反应中过氧化钠和单质铝刚好系数相等,可以认为是物质的量相等混合,方程式相加得到总反应为:2Na2O2 + 2Al + 4H2O = 2NaAlO2 + 2NaOH + O2↑+ 3H2↑。根据方程式,选项A正确。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3:1,一共4.48L(0.2mol),所以氢气为0.15mol,氧气为0.05mol。带入总方程式计算出Al为0.1mol、过氧化钠为0.1mol,质量为7.8g。选项B正确。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时是氢氧化铝恰好完全沉淀,所以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NaCl,其中Na元素完全来自于加入的0.1mol过氧化钠,所以Na为0.2mol,NaCl就是0.2mol,由Cl守恒得到:需要的HCl为0.2mol,所以,滴加200mL盐酸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选项C正确。最终沉淀恰好完全溶解的时候,溶液中只有NaCl和AlCl3,因为初始加入的过氧化钠和单质铝的物质的量都是0.1mol,所以Na为0.2mol,Al为0.1mol,所以NaCl和Al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和0.1mol,其中含有Cl一共0.5mol,所以加入的HCl为0.5mol,需要的盐酸体积为500mL,选项D错误。‎ 35 / 35‎ ‎25.将过氧化钠加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最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过氧化钠将溶液漂白 B. 生成红褐色沉淀 C. 除溶解外无特殊现象产生 D. 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B ‎26.(2018届山东省××市××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5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NA B. 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4NA C. 25℃时,Ksp(BaSO4)=1×10-10,则饱和BaSO4溶液中Ba2+数目为1×10-5NA D. 1mol的Na2O和Ba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答案】A ‎【解析】A项,熔融的NaHSO4中的离子为Na+、HSO4-,0.5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数为NA,正确;B项,n(C)==1mol,1mol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A,错误;C项,饱和BaSO4溶液中c(Ba2+)==110-5mol/L,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Ba2+物质的量,错误;D项,Na2O中的阴、阳离子依次为O2-、Na+,1molNa2O中含有阴、阳离子总物质的量为3mol,BaO2中的阴、阳离子依次为O22-、Ba2+,1molBa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物质的量为2mol,1molNa2O和BaO2混合物中含 ‎27.(2018届湖南省××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35 / 3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 B.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 ④中现象可能是溶液中的强酸性物质造成的 D. ⑤中MnO2 的主要作用是起催化效果 ‎【答案】C ‎28.(2018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固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1‎ B. 蛋白质溶于水所得的体系一定没有丁达尔现象 C.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CaCO3固体,能增强其漂白能力 D. 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答案】C ‎【解析】A. 过氧化钠由Na+和O22-构成,故过氧化钠固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选项A错误;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若其溶于水得到蛋白胶体,则具有丁达尔现象,选项B错误;C、由于酸性HCl>H2CO3>HClO,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反应反应2HCl+CaCO3=CaCl2+CO2↑+H2O,使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正向移动,使次氯酸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选项C正确;D、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选项D错误。‎ 35 / 35‎ ‎29.(2018届河南省××市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小的是 A. 二氧化硅和焦炭混合高温加热 B. 在氧气流中将Cu2S 充分灼烧转变为CuO C. 将铝丝插入CuSO4溶液中 D. 向盛有Na2O2 的呼吸面具中吹入CO2 及水蒸气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硅和焦炭混合高温加热,生成硅和二氧化碳,所以固体质量减小,故A正确;根据元素守恒1molCu2S生成 2mol CuO,固体质量不变,故B错误;将铝丝插入CuSO4溶液中2molAl生成3molCu,固体质量增大,故C错误;向盛有Na2O2 的呼吸面具中吹人CO2 及水蒸气,Na2O2 →Na2CO3 、Na2O2 →2NaOH ,固体质量增大,故D错误。‎ ‎30.(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月月考)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作水果保鲜剂 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B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于氢氟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铁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答案】C 35 / 35‎ ‎【解析】A.水果保鲜剂为乙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正确;B.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也能与氢氟酸反应,但这是它的特殊性,故B正确;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C错误;D.常温下,铁或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故铁制品或铝容器可以盛装浓硫酸、浓硝酸,故D正确。‎ ‎31.(2018届山西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00mL2mol/L乙醇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 B. 1mol 的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C. 22.4L氯气和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 100mL0.2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02NA ‎【答案】B ‎【解析】A.300mL2mol/L乙醇溶液中所含分子有乙醇分子还有水分子,所以分子数比0.6NA多,故错误;B. Na2O和Na2O2都含有两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所以1mol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故正确;C. 22.4L氯气没有说明是否在标况下,不能确定氯气的物质的量,故错误;D. 100mL0.2mol·L-1的AlCl3溶液中,铝离子发生水解,所以离子数比0.02mol略少,故错误。‎ ‎32.(2018届××市第二十中学高三10月月考)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5 / 35‎ A. 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 B.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 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D.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1‎ ‎【答案】C ‎【解析】15.6gNa2O2的物质的量为: =0.2mol,5.4gAl的物质的量为: =0.2mol,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NaOH为0.4mol,再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Al完全反应,剩余NaOH为0.4mol-0.2mol=0.2mol,生成NaAlO2为0.2mol,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物质的量为: =0.3mol,首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剩余HCl为0.3mol-0.2mol=0.1mol,再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由方程式可知,NaAlO2有剩余,HCl完全反应,生成Al(OH)3为0.1mol,最终溶液中溶质为NaAlO2、NaCl。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为0.2mol×=0.1mol,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为0.2mol×=0.3mol,故生成气体的体积为(0.1mol+0.3mol)×22.4L/mol=8.96L,故A错误;B.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是NaCl和NaAlO2,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Cl-)+c(OH-)+c(AlO2-)-c(H+),故B错误;C.最终生成Al(OH)3为0.1mol,质量为0.1mol×78g/mol=7.8g,故C正确;D.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Na+)=2n(Na2O2)=2×0.2mol=0.4mol,故溶液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故D错误。‎ ‎33.(2018届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时,1.0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2NA 35 / 35‎ B. 相同质量的Na2O2和Na2S固体具有不相同的阴阳离子数和质子数 C. 5.8g正丁烷与异丁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NA D. 常温下CH3COONH4的pH=7,则0.5 mol﹒L-1的CH3COONH4溶液中,NH4+浓度为0.5 mol﹒L-1‎ ‎【答案】C 混合气中所含分子物质的量为0.1mol,1个正丁烷和1个异丁烷分子中都含有10个C—H键,0.1mol混合气中含C—H键为1mol,正确;D项,CH3COONH4属于弱酸弱碱盐,CH3COO-、NH4+都发生水解,且水解程度相同,溶液呈中性,c(NH4+)0.5mol/L,错误。‎ ‎34.某学生为了验证Na2O2能CO2反应,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 ‎ ‎(1)A为(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CO2的装置,最好应从下列图①、②、③中选哪个图: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会出现______ ‎ ‎(5)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答案】 ② 除去CO2中的HCl,以免干扰后续实验 白色粉末变蓝色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Na2O2 +2CO2=2Na2CO3+O2‎ 35 / 35‎ ‎【解析】(1)该反应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加热,因此所需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型,所以排除①;③中只能制取少量二氧化碳而不能制取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排除③,答案选②;(2)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水蒸气,氯化氢和碳酸氢钠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除去HCl气体,以免干扰后续实验;(3)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蓝色,所以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5)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5.(2018届××市六校(静海一中、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I.某学习小组做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①取适量Na2O2固体用脱脂棉包好放在石棉网上,然后向脱脂棉上滴加3-4滴水,结果脱脂棉剧烈燃烧。‎ ‎②取适量Na2O2固体置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a2O2可看作二元弱酸H2O2对应的盐,其第一步水解完全进行。写出其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①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 ‎(4)Na2O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 35‎ II.为探究Na2O2与H2O反应的机理,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通过注射器注入适量蒸馏水,充分反应后用气球鼓气,Na2S溶液变浑浊,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别取A、C中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开始都变红,以后A中溶液很快褪色,C中溶液缓慢褪色。另取A、C中溶液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振荡,发现均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不褪色。‎ ‎(5)A中冰盐和C中热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S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KMnO4溶液褪色的原因(MnO4-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Mn2+)_________________。‎ ‎(8)Na2O2与H2O反应的机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 ‎(9)若向Na2O2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也能产生同样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2O2+H2O=2Na++HO2-+OH- 反应放热 2Na2O2+2H2O=4Na++4OH-+O2↑ 防止生成的H2O2分解 使H2O2分解 Na2S+H2O2=S↓+2NaOH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2Na2O2+4HCl=4NaCl+2H2O+O2↑‎ ‎【解析】I.(1)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2)已知Na2O2可看作二元弱酸H2O2对应的盐,其第一步水解完全进行,则其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HO2-+OH-。(3)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反应中除了有氧气生成以外,反应还放热;(4)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35 / 35‎ II.充分反应后用气球鼓气,Na2S溶液变浑浊,说明有氧气生成,氧气氧化硫化钠生成单质硫变浑浊;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还有过氧化氢生成,高锰酸钾氧化过氧化氢而褪色。分别取A、C中溶液滴入几滴酚酞,开始都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以后A中溶液很快褪色,C中溶液缓慢褪色。另取A、C中溶液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充分振荡,发现均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进一步说明反应中还有过氧化氢生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5)双氧水不稳定,温度过高容易分解,则A中用冰盐冷浴,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时H2O2分解;C中用热水浴可使H2O2分解;(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a2S变浑浊的原因是Na2S+H2O2=S↓+2NaOH。(7)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H2O2使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8)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机理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H2O2遇热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9)Na2O2中滴加适量的盐酸,也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且最后溶液呈中性,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36.()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下图实验装置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夹持装置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Ⅰ.实验中装置B可吸收水分,干燥SO2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 Ⅱ.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Na2O2已全部反应)‎ 假设1:__________。 ‎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既有Na2SO3又有Na2SO4。‎ 35 / 35‎ ‎(1)甲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应为假设2成立,请据此写出C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设2成立,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C中固体产物只有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防止水蒸气与Na2O2反应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玻璃管C 假设1:只有Na2SO3 SO2+Na2O2=Na2SO4 否 NO3-在酸性条件下可将BaSO3氧化成BaSO4或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解析】Ⅰ.水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会干扰后续实验,所以装置B吸收水分,干燥SO2气体的目的是防止水蒸气与Na2O2反应;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均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装置D除了吸收过量的SO2,避免污染空气外,还起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应;‎ Ⅱ.由假设2与假设3可知,假设1应该是固体只有Na2SO3;‎ ‎(1)若只有Na2SO4生成,说明二氧化硫被过氧化钠氧化为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SO2+Na2O2=Na2SO4;(2)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如果含有亚硫酸钡,加入盐酸后,硝酸根、氢离子一起把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不能确定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或二者兼有,即不能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因此该方案不合理。‎ ‎37.(2018届河北省××市各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I.实验探究 35 / 35‎ 步骤1: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在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的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步骤3: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 ‎(1)组装好仪器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 ‎(2)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K1‎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4)由上述实验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II.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 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 35 / 35‎ ‎”“偏小”或“不变”)‎ ‎【答案】 关闭K1,向A装置中的漏斗加水至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液面,并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稳定不降,说明虚线框内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碱石灰 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BADC Na2O2+H22NaOH 玻璃棒 偏小 ‎ (3)步骤3中的必要操作为打开K1、K2,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并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当装置内空气完全除去后,加热C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充分冷却,最后关闭K1,故操作顺序为BADC;‎ ‎(4)Na2O2与H2反应无水生成,说明产物为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2NaOH;‎ II.①NaCl溶液蒸发操作进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则操作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玻璃棒;‎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得到NaCl的固体质量偏低,固体增重量偏低,导致NaOH的含量偏高,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偏小。‎ ‎38.(2017-2018学年度安徽省××市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检测)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将下图装置连接起来制备NaNO2(装置可重复使用,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35 / 35‎ ‎③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把I-氧化为I2,NO2-被还原为NO;Na2S2O3与I2的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1)连接装置的顺序为________。‎ ‎(2)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纯度,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P2O5 B.碱石灰 C.无水CaCl2 D.生石灰 ‎(3)C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利用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mgNaNO2样品放人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过量clmol·L-lKI溶液VlmL和几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用c2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V2mL。‎ ‎①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②Na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 ‎【答案】 ACBDBE C+4HNO3(浓) CO2↑+4NO2↑+2H2O B、D 将NO2转化为NO 吸收多余的NO,防止污染空气 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三十秒内不恢复蓝色 6. 9c2V2/m ‎(2)装置A三颈烧瓶中C和浓HNO3在加热时反应生成CO2、N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CO2和H2O都能与Na2O2反应,为保证制得NaNO2的纯度,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既能吸水又能吸收CO2,P2O5和无水CaCl2只能吸水不能吸收CO2,碱石灰和生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CO2,故选BD。‎ 35 / 35‎ ‎(3)由第(1)小题的分析可得C装置的目的是将NO2转化为NO;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防止污染空气。‎ ‎(4)①利用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由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把I-氧化为I2;Na2S2O3与I2的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含I2的溶液,所以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三十秒内不恢复蓝色。②由2NO2-+2I-+4H+=I2+2NO+2H2O、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关系:NO2-~Na2S2O3,所以n(NaNO2)=n(NO2-)=n(Na2S2O3)=c2∙V2×10-3mol,m(NaNO2)=M(NaNO2)×n(NaNO2)=69c2∙V2×10-3g,NaNO2的质量分数为:69c2∙V2×10-3g÷mg×100%=%。‎ ‎39.(2018届广西省××市高三1月模拟考试)Na2O2具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某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测Na2O2与H2能发生反应。为了验证此推测结果,该同学设计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Ⅰ.实验探究 ‎(1)图中A是制取氢气的装置,从图所示的仪器中选择一部分组装成一套能随开随停的装置,选择的仪器编号是_________。‎ ‎(2)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下面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入下列步骤的字母)。‎ A.加热至Na2O2逐渐熔化,反应一段时间 B.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打开K1、K2 通入氢气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关闭K1、K2‎ 35 / 35‎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由此可推出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数据处理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欲测定C 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白色固体中未反应完的Na2O2含量。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除固定、夹持仪器外,还有电子天平、烧杯、酒精灯、蒸发皿和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 大” “偏小”或“不变”)。‎ ‎【答案】 acde 碱石灰 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CBAD Na2O2+H22NaOH 玻璃棒 蒸发结晶 偏小 ‎【解析】(1)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若从图示仪器中选择一部分组装成一套能随开随停的装置,则可以用e盛装锌粒、d盛装酸液、用a起固定作用、用c导气和开关,故选择的仪器编号是acde。‎ ‎(2)装置A中用粗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则氢气中会混有水和氯化氢,因为Na2O2与水和氯化氢都能反应,可用碱石灰除去水和氯化氢,所以B装置中所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氢气中的水和氯化氢。‎ ‎(3)实验开始应先通入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以保证探究Na2O2与H2能否发生反应实验的准确性,确定氢气纯净后,加热Na2O2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氢气,综上分析,正确的顺序是:CBAD。‎ 35 / 35‎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淡黄色的粉末慢慢变成白色固体,则氢气与Na2O2发生了反应;无水硫酸铜未变蓝色,则反应没有生成水,根据原子守恒,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2NaOH。‎ ‎(5)①由题意结合流程,操作2是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故操作2名称为:蒸发结晶;蒸发操作除用到酒精灯、蒸发皿外,还要用玻璃棒搅拌;②设样品中Na2O2质量为x g、NaOH质量为y g,则x+y=m1,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m2,解得:x=39×();在转移溶液时,若溶液转移不完全,则测得NaCl的质量(m2)偏小,根据上述Na2O2质量的表达式可得,测得的Na2O2的质量(x)会偏小,所以测得的Na2O2质量分数偏小。‎ ‎40.(2018届辽宁省××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CO、CO2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产物。‎ ‎(1)将含0.02 molCO2和0.01molCO的混合气体通入有足量Na2O2 固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不断地用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_________g。‎ ‎(2)已知: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键能Eo=o为499.0kJ·mol-1。‎ ‎①反应:CO(g)+O2(g)CO2(g)+O(g)的△H=_________kJ·mol-1。‎ ‎②已知1500℃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CO(g)+O(g)。反应过程中O(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所示,则0~2 min 内,CO2 的平均反应速率 υ(CO2)=_________。 ‎ ‎(3)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2CO(g)+O2(g),1molCO2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分解量如图2 所示。‎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表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 (填字母)。 ‎ A.CO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 35 / 35‎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 的浓度等于生成CO2 的浓度 ‎ ‎②分析图2,若150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且容器体积为1L,则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数)。 ‎ ‎③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g),发生反应:2CO2(g)2CO(g) +O2(g),测得温度为T℃时,容器内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曲线II 所示。图中曲线I 是相对于曲线II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后c(O2)随时间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a、 b两点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净反应速率关系为υa(CO)_________(填“>”“<”或“=”) υb( CO)。‎ ‎【答案】 0.84g -33.5 3×10-7mol·L-1·min-1 AC 3.2×10-8mol·L-1 升温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与Na2O2有关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标志、图像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1)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2CO+O22CO2,将两式相加得Na2O2+CO=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混合气中C对应的CO。‎ ‎(2)①应用盖斯定律计算。‎ ‎②根据图像中数据和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计算υ(O),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3)①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 ‎②用三段式和图像中关键数据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③根据“先拐后平”‎ 35 / 35‎ 法,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改变的条件。‎ 详解:(1)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2CO+O22CO2,将两式相加得Na2O2+CO=Na2CO3,固体增加的质量相当于混合气中C对应的CO,根据C守恒,混合气中相当于CO为0.03mol,固体质量增加0.03mol28g/mol=0.84g。‎ ‎(2)①键能EO=O为499.0kJ/mol,则2O(g)=O2(g)ΔH=-499.0kJ/mol(I式);2CO(g)+O2(g)=2CO2(g)ΔH=-566.0kJ/mol(II式),应用盖斯定律,II式-I式得,CO(g)+O2(g)CO2(g)+O(g)ΔH=(-566.0kJ/mol)-(-499.0kJ/mol)=-33.5kJ/mol。‎ ‎②根据图像υ(O)===310-7mol/(L·min),根据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υ(CO2)=υ(O)=310-7mol/(L·min)。‎ ‎(3)①A项,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该容器为恒容容器,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达到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单位时间内消耗CO的浓度等于生成CO2的浓度仅表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答案选AC。‎ ‎②根据图像1500℃,反应达到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为0.2%,设平衡时O2浓度为xmol/L,用三段式 35 / 35‎ ‎2CO2(g)2CO(g)+O2(g)‎ c(起始)(mol/L) 1 0 0‎ c(转化)(mol/L) 2x 2x x c(平衡)(mol/L)1-2x 2x x 则=0.2%,解得x=0.002,平衡时CO2、CO、O2的浓度依次为0.996mol/L、0.004mol/L、0.002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K===3.210-8mol/L。‎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曲线I相对于曲线II先出现拐点,曲线I的反应速率比曲线II快;曲线I达到平衡时O2的浓度比曲线II平衡时大;即改变的条件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曲线I 是相对于曲线II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a点处于曲线II上,b点处于曲线I上,b点温度高于a点,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则υa(CO)υb(CO)。‎ ‎41.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道: ‎ ‎①HNO2为弱酸 ; ‎ ‎②2NO+Na2O2=2NaNO2 ; ‎ ‎③2NO2+Na2O2=2NaNO3 ;‎ ‎④酸性KMnO4溶液可将NO和NO2-均氧化为NO3-,MnO4-还原成Mn2+ 。NaNO2的制备方法可有如下2种方法(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 ‎(1)在制备装置1中: ‎ ‎① 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 ‎ ‎②‎ 35 / 35‎ ‎ 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装置与B装置间增加了 ____________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 ‎ ‎③ D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制备装置2中:‎ ‎① 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写出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 _____;‎ ‎③ 为避免B中逸出的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与Na2O2反应,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为 ________; ‎ ‎④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设计实验检验装置C中NaNO2的存在时,应使用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答案】 2Na2O2+2H2O = 4NaOH+O2↑ 2NO+O2 = 2NO2 装有水的洗气瓶 5NO + 3MnO4— + 4H+ = 5NO3— + 3Mn2+ + 2H2O 制取NO(或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NaOH) 酸性KMnO4溶液 ‎【解析】分析:(1)① 如果没有B装置,水能够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又能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② 二氧化氮能够与水反应,除去二氧化氮气,提高了NaNO2的纯度。‎ ‎③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把一氧化氮氧化为硝酸根离子,本身还原为Mn2+。‎ ‎(2)①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再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② 碳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1molC失去4mole-,该反应转移4mole-,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③ 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这样避免了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 35 / 35‎ ‎④NO2-具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 详解:(1)①若没有B装置,则水分不能被吸收,所以在C装置水和过氧化钠会发生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生成的O2还会将NO氧化成N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O2 =NO2;正确答案:2Na2O2+2H2O = 4NaOH+O2↑;2NO+O2 = 2NO2。 ‎ ‎②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说明NO与空气中的O2发生了副反应:2NO+O2 = 2NO2, NO2再将Na2O2氧化成了NaNO3,所以可以在AB之间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瓶除去 NO2气体;正确答案:装有水的洗气瓶。 ‎ ‎③在D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中,未反应的NO被MnO4-氧化生成NO-3, MnO4-被还原成Mn2+,离子方程式为: 5NO + 3MnO4— + 4H+ = 5NO3— + 3Mn2+ + 2H2O;正确答案:5NO + 3MnO4— + 4H+ = 5NO3— + 3Mn2+ + 2H2O。‎ ‎(2)①A装置中浓硝酸与碳反应生成NO2、CO2和H2O,NO2通入B装置后与H2O反应生成HNO3,HNO3再与Cu反应生成NO,进而可以在C装置中与Na2O2反应,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制取NO;正确答案:制取NO(或将NO2转化为NO,同时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 ‎②A烧瓶中浓硝酸与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NO2、CO2和H2O,碳元素由0价升高至+4价,每1molC失去4mole-,H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化学方程式和单线桥标出的电子转移为;正确答案:。‎ ‎③A装置中反应的生成物中有CO2,CO2通过B装置后进入C中,和Na2O2发生副反应,所以应该在BC之间再增加一个去除CO2的装置,可选用试剂为碱石灰或生石灰或NaOH;正确答案:碱石灰(或生石灰或NaOH)。 ‎ 35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