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城市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北调研)德国是欧洲人口较稠密的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 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万的大城市
4
100万~50万的中等城市
10
50万~10万的小城市
70
<10万的乡镇
13 500
1.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2.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7 / 7
解析:1.C 2.D 第1题,由图示可知,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第2题,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2018·陕西西安模拟)如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4.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解析:3.C 4.C 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在不同年份的斜率(倾斜程度),可以判断不同年份城市化进程速度,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与美国互有高低,A项错。美国晚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B项错。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项对。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D项错。第4题,2030年与2000年相比,英国城市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6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
7 / 7
(2018·河南名校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解析:5.D 6.D 第5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6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是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
7.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 )
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
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
7 / 7
8.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安全 B.土壤与温度
C.景观协调 D.光照与水分
9.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可能是( )
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
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7.B 8.D 9.C 第7题,在城市中建设植物墙,主要是为了增加绿化面积。第8题,不同体型的植物需要的光照和水分不同,所以在墙面放置的位置不同。高处放置喜光的体型大的植物,低处光照少,故放置体型小的植物。第9题,植物墙安装和维护费用较高,故目前没有被大规模采用。
(2018·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模拟)交通拥堵指数是指城市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指数值。2016年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6年第一季度与2015年第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读图回答10~11题。
10.2016年第一季度天津、上海等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较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显著,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社会文化因素 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
C.产业转移 D.卫星城市的建立
11.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
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
7 / 7
D.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可有效改善××区拥堵状况
解析:10.A 11.D 第10题,2016年第一季度天津、上海等城市交通拥堵指数较2015年第四季度下降显著,引起短时间内交通拥堵情况变化的最可能是社会文化因素,如实施新的交通法规、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实行智能化交通管理等,A正确。短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比较困难,B错误。产业转移和卫星城市的建立短时间内对交通拥堵的改善效果没有这么明显,C、D错误。选A。第11题,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使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GIS可以用来分析交通情况,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拥堵使城市道路资源更加紧缺,交通拥堵会增加汽车尾气排放,使环境污染加重;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如果人们还在市内上班,可能加剧××区交通拥堵状况。选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8·山东高考仿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
(1)描述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巴塞罗那道路的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8分)
(2)方块状街区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有四个切角的方块(见街区建筑平面图)。请你说说这种设计的可能用途。(8分)
(3)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街区长度一般为113 m)和建筑密度,并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22.4
7 / 7
m,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小”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10分)
解析:第(1)题,道路走向由图可以看出。道路走向带来的益处主要体现在采光和通风两方面。 第(2)题,不规则方块状街区设计的可能用途主要从防止交通拥堵、便于空气流通、提供停车和休憩场所等方面分析。第(3)题,若赞同,主要考虑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采光和通风、环境污染等方面。若不赞同,主要考虑我国城市的土地紧张状况、交通压力、噪声污染等方面。
答案:(1)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加快车辆过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便于城市内部空气的流通;供车辆停靠;供居民休憩。
(3)赞同。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小,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民居有较充足的光照;减少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
或不赞同。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小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拉大城市内部交通距离,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声影响。
7 / 7
13.(2018·山东潍坊模拟)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12分)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10分)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减少内涝、促进水循环、减缓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题,结合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7 / 7
相关文档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book2021-05-1312页
- (浙江课标)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2021-05-134页
- 高考小说考题总结环境类2021-05-1324页
- 高考化学 专题01 物质的量(一)专题检2021-05-1312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2021-05-134页
-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Ⅰ专2021-05-1364页
-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62021-05-138页
- 上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2021-05-134页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和运动学实2021-05-1311页
- 2020年有关青春、担当的高考作文怎2021-05-1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