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 题 十 八 现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建 设 、祖 国 统 一 和 对 外 关 系
11
考点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 续表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目的
建立 新 中 国 的 国 家 政 权 架构
保障新 中 国 从 新 民 主 主 义 社 会 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颁布 时间
年
年
制定 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规定 了 国 家 各 个 方 面 的 基本方针和 政 策 中 国 人 民政 治 协 商 会 议 代 行 全 国人大 职 能
年
用国家 根 本 大 法 的 形 式 规 定 国 家 的 性 质 与 根 本 政 治 制 度 规 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 最 高 国 家权力机关
性质
具有 临 时 宪 法 的 性质
新中国第一 部 社 会 主 义 类 型
的宪法
意义
对新 中 国 的 各 项 工 作 起 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统一大业
11
(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成立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是工人阶 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意义
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 革命 取得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
两部法律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背景
新中国即将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背景
建立发展
意义
备注
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 商制度
中国共 产 党 与 民 主 党 派 团 结 合 作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独 裁 新 中 国政权建立 民主政治的发展
初步建立 年 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正式建立 年全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召 开 后 政 协 作 为统一战线 组 织 继 续 存 在 年 中 国 共 产 党 提 出 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 参政议政 热情 开创了群策群力 共同建设 国家的新局面
政党 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国家政权巩固 国民经济 恢 复 和 发展
1954 年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 积 极
性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是 中 国
民主政治 的核心
根本
政治 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中国是由 个民 族 组 成 的 统 一
的多民族国家 为了实现 民 族 平 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建立 共同纲领 规定
正式确认 年宪法规定
实施 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满足少数民族自己 当家作主 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保证 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 制度
11
3 “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文革 发生的原因
在探 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道 路 上 党 的 指 导 思 想 上 的
左 倾错误越来越严重 林彪 江青等人别有用心 乘机兴 风作浪
对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断
4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 加强民主与
法制建设 中共中 央 为 刘 少 奇 平 反 昭 雪 并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开 展
平反冤假错案 的工作 健全法律体系
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 年颁布了修订的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形成以 宪法 为核心 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 出 依 法 治 国 的 方 略 年 中 共 十 五 大 提 出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 任 务 年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被写入宪 法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11
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81
11
恢复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恢复和 完 善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本方针
意义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
11
度 年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 互相监 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的方针 使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 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健全和发 展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年 政 府 颁 布 施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明确规定 民族区域自治是 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年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会通过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村 民 委 员 会 组 织 法 推 进 农 村 的
民主制度 建设 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 根 本 政
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国新型民 主政治体系的框架。
( ) 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 作 为 社 会 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 特 点 是 党 的 领 导、人 民 当 家 作 主 和 依 法 治国的有机统一。
( ) 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 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 因此,依 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2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97 年 月 日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 年 月 日 中 国 政 府 恢 复 对 澳 门 行 使 主权
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年元旦 中国人民解放军停 止炮击金门 实现了两岸间 年 来 的 真 正 停 火 世 纪 年 代 逐渐放宽两岸通邮 通航 通商的限制 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和经济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增加
达成 九二共识 年 两会 海基会和海协会 达成 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 的重要共识 这是两岸关系 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新发展 年 中 国 国 民 党 主 席 连 战 访 问 祖 国 大 陆 胡 锦 涛 会 见 连 战 一 行 年 两 岸 实 现 了 直 接 通 邮 通 航 通商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问 题 由 来
经 过
( ) 年, 中 英《 南 京 条 约 》 割香港岛
( ) 年 中 英《 北 京 条 约 》 割 九 龙 司 地 方 一区
( ) 年 《 展 拓 香 港 界 址 专 条》 强租新界
( ) 年,葡 萄 牙 殖 民 者 用 欺 骗 手 段 强 占 澳门
( ) 后 来,买 通 守将,租借澳门 为暂居贸易地
( ) 擅自修城, 设 置 机 构, 强 行租占
( ) 年, 人 民 解 放 战争 胜 利 前 夕, 国 民 党 集团逃往台湾
( ) 朝 鲜 战 争 爆 发 后, 美国第七舰队 开 进 台 湾 海峡, 阻 挠 中 国 人 民 解 放军解放台湾
性 质
外国 侵 略, 属 主 权 问 题; 寸 权 必 争,寸土不让
内战 遗 留 问 题, 属 内 政 问题;不容外国干涉
解 决 方 法
方 针
“ 一国两制”
“ 和 平 统 一、 一 国 两
制” ; 台 湾 有 更 多 自 治 权,可保留军队
实 施 历 程
( ) 年, 中 英 发 表 关 于 香 港 问 题 的 联 合 声明
( ) 年
月 日,香 港 回 归祖国
( ) 年, 中 葡 发 表 联 合 声明
( ) 年
月 日, 澳 门 回归祖国
( ) 年,发 表 《 告 台 湾同胞书》
( ) 年, 两 岸 隔 绝 状态结束
( ) 年,达 成 “ 九 二 共识”
( ) 年, 连 战 访 问 祖国大陆
( ) 年, 两 岸 实 现 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分析比较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异同点
11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11
不 同 点
性质
是我国 人 民 行 使 国 家 权 力 的机关
是中国共产党 领 导 的、具
有 广 泛 代 表 性 的 爱 国 统 一战线组织
职能
全国人 大 是 最 高 国 家 权 力
机关, 具 有 最 高 立 法 权、 决 定权、任免权 和 监 督 权。 地 方各级 人 大 是 地 方 各 级 国 家权力机关,是 本 行 政 区 域 内人民 行 使 国 家 权 力 的 机 关,本行政区域 内 的 一 切 重 大问 题, 都 由 它 讨 论 决 定, 并由它监督实施
人 民 政 协 围 绕 团 结 和 民 主两大主题,履 行 政 治 协 商、民主监督和 参 政 议 政 的职能
产生
方式
人大代 表 是 由 民 主 选 举 产
生的
政 协 委 员 是 通 过 民 主 协
商推荐产生的
联系
( ) 二者都从不同方面 反 映 人 民 群 众 的 意 愿 和 要 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 )二者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 工作效率
11
( 二) 祖国统一大业
1 “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
背景 年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 谈话 就实现祖国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
提出 世纪 年代 邓小平正式提出 一国两制
的构想
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十亿 人 口 的 大 陆 实 行 社 会 主义制度 香港 台湾实行 资本主义 制度
全面认识台湾问题
1 由来: 年 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 附属各岛屿 年 抗 战 胜 利 后 光 复 年 国 民 党 败 退 台 湾 形成台湾问题
2 促进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因素: 海峡两岸人民血脉 相连 文化一脉相承 结束海峡两岸分裂状态 实现祖国完全统 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
11
11
统一 一国两制 方针的制定及成功实践对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
积极影响 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具有互补性 发展海峡两岸 关系 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 共产党和中央人民 政 府 采 取 的 一 系 列 措 施 促 进 了 两 岸 关 系 的 缓和与发展
3 影 响 统 一 的 因 素: 国 际 反 华 势 力 的 阻 挠 破 坏
台独 势力的阻碍 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度 意 识形态的分歧
4 认 识: 祖 国 统 一 是 海 峡 两 岸 人 民 的 共 同 愿 望 是 民 心 所 向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考点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成就
( 一) 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和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 主 义 阵 营 之 间 对 立 和 激 烈 斗 争 中 国 民 主
革命胜利 建立新中国
2 表现
方针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 政策 三大外交政策
( 二)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目的:新中国积极同 邻近国家 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
2 提出: 年 月 周 恩 来 在 接 见 印 度 代 表 团 时 第 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二年 周恩来分别同印度 缅
甸两国总理发表联 合 声 明 一 致 同 意 以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作 为 指导中印 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 内容:互相尊重 领 土 主 权 互 不 侵 犯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后改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
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解 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国际会议
背景
时间
成果
意义
日内瓦 会议
为 和 平 解 决 朝 鲜 和 印 度 支 那 问 题 中 苏 美 英 法 及 有 关 国家 外 长 在 瑞 士 的 日 内 瓦举行会议
1954 年
中 国 代 表 团 在 会 议 上 的 积 极 作 用 推 动 会 议 达 成 了协议
新 中 国 首 次 以 世 界 五 大 国 之 一 的 地 位 参 加 重 要 的 国 际 会 议 提 高 了 新 中 国 的 国 际 声誉
万隆 会议
为 讨 论 保 卫 和平 争 取 民 族独 立 发 展 民 族 经 济 等 问题 亚 非 国 家 在 印 尼 的 万 隆 举 行 国 际会议
年
周 恩 来 在 会 上 提 出 求 同
存 异 的 方 针 促 进 会 议 取 得 圆满成功
万 隆 会 议 加 强 了 中 国 同 亚 非 各 国 的 联系
( 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
11
11
外交政策
解决的问题
内容
意义
“ 另起炉灶”
如 何 对 待 国 民 政 府 的 外交
不 承 认 国 民 政 府 建 立 的 一 切 旧 的 屈 辱 的外交关 系 而 要 在 新 的 基 础 上 同 各 国
另行建 立 新 的 平
等 外交关系
中国 改 变 了 半 殖 民 地 的 地 位 在 国 际 交 往中独立自主
“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如 何 对 待 以 美 国 为 首 的 资 本 主 义 国家
首 先 是 清 除 帝 国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残 余 势 力 取缔帝 国 主 义 在
华的 一切特权
然 后 再 考 虑 与 西 方 国 家 建 立 外 交 关 系 的问题
巩固 新 中 国 的 独 立 和 主 权 为与 世 界 各 国 建立 平 等 互 利 的外 交 关 系 奠 定基础
“ 一边倒”
如 何 对 待 以 苏 联 为 首 的 社 会 主 义 国家
外 交 上 坚 定 地 站 在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一边
使新 中 国 在 保 障人 民 革 命 胜 利 成 果 捍 卫 和平 以 及 维 护 独立 与 主 权 的 斗 争 中 不 致 处于孤立地位
革命性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特点
11
3 成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 与苏联等 个国家正 式建立了外交关 系 迎 来 了 第 一 次 建 交 高 潮 最 突 出 的 成 就 是
中苏建交 和结盟 这 对 促 进 中 国 经 济 的 恢 复 和 发 展 打 破 帝 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 一边倒” 外交政策的原因
( ) 当时的世界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 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 )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支持新中国 且 两国的社会制度相同。
( ) 新中国为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打破孤立,争取一个稳定 的国际环境。
( ) 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 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
( ) 新中国 成 立 后,确 立 了 独 立 自 主 的 外 交 方 针, 提 出 了 “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一边倒” 等政 策,从 产 生 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大政策都表现出一种强 烈的革命性。
结盟性 实行“ 一边倒” 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 苏
联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 平等性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 时 也 在 日 内 瓦 会 议、亚 非 会 议 等 外 交 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比较 相同的国际环境
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 两个政权建立初期,帝国主义 国家都对其采取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不同的外交方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打 破 了帝国主 义 的 封 锁, 如 采 取 “ 另 起 炉 灶” “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 “ 一边倒” 等 政 策,取 得 了 举 世 瞩 目 的 外 交 成 就,给 帝 国 主 义的敌视政策以沉重的打击。
11
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83
11
( ) 中华民 国 临 时 政 府 为 了 换 取 帝 国 主 义 的 承 认,在 《 告 各友邦书》 中明确承认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继续有效。 这实质上是一种屈辱外交。
形成不同外交方针的原因 社会性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
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 华 民 国 临 时 政 府 时 期 民 族 没 有 独 立,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徘徊。
领 导 力 量 不 同 :中 国 共 产 党 代 表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的 意 志 , 领 导 中 国 人 民 当 家 作 主 ,有 执 行 独 立 自 主 外 交 方 针 的 基 础 ;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政 府 是 资 产 阶 级 领 导 的 , 它 本 身 带 有 软 弱 性 和 妥 协 性 ,严 重 脱 离 了 人 民 群 众 , 没 有 执 行 独 立 自 主 外 交 方 针 的 基 础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特点及作用
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 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是处理各国政治 关 系 的基本行为准则
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经济 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 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和平共处是目 标 前 四 项 原 则 是 实 现 和 平 共 处 的 基 础 和 前提条件 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 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特点
包 容 性 既 适 用 于 社 会 制 度 相 同 的 国 家 也 适 用 于 社 会 制 度 不 同 的 国 家 既 适 用 于 发 展 中 国 家 也 适 用 于 发 达 国 家 既 适 用 于 国 家 间 的 政 治 关 系 也 适 用 于 国 家 间 的 经 济
关 系
美国的霸权地位削弱
2 概况: 1971 年 月 日 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 国 的 一 切 合 法 权 利 包 括 安 理 会 常 任 理 事 国席位
3 意义: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标志着 美 国 孤 立 中国政策的失败 有 利 于 中 国 提 高 国 际 地 位 和 在 国 际 事 务 中 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
美国 新 中 国 的 国 际 地 位 不 断 提 高 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美 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与苏联争 霸的需要
中国 改 善 中 国 的 国 际 地 位 应 对 苏 联 的威 胁 争 取 解 决 台 湾 问 题 实 现 祖 国 统一
中 美 关 系 的 改 善 直 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过程
年 月 美 国 乒 乓 球 队 访 华 乒 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 的大门 年 月 基 辛 格 秘 密 访 问
中国 年 月 尼 克 松 总 统 访 问中国 中美双 方 签 署 联 合 公 报 中 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
系开 始 走 向 正 常 化 年
月 中 美 双 方 同 时 发 表 中 美 建 交 公 报 1979 年 中 美 两 国 正 式 建 立
外交关系
年 日 本 首 相
田中 角 荣 访 华 中 日 签 署 了 建 立 外 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影响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 建 立外交关系 这样 世 纪 年 代 以 来 美 国 遏 制 中 国 所 形 成
的 外交 僵局终于被打破 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 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1
开放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 也是发展的原 则 在不同历史时期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为 维 护 亚 洲 和 世 界 的 和 平 与 稳 定 促 进
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
的正确指导原则 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
途径
有力地维护了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利 益 促 进 了 南 北 关 系 的发展和改善
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 的思想基础
考点三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
(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背景:中国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一 直 被 台 湾 的 国 民 党 集 团非法占据 世纪 年代 中国综合 国 力 增 强 国 际 地 位 日 益提 高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要 求 恢 复 中 国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 外交政策的调整
背景 世界格局朝着 多极化 方向发展 和平与发展成 为时代的主题 国内 经 济 建 设 和 改 革 开 放 需 要 一 个 相 对 和 平 的 国际环境
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 世界和平
2 表现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中国恢复 在 联 合 国的合法席位以后 积 极 参 加 了 联 合 国 及 其 专 门 机 构 和 其 他 国 际组织的活动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对世界和平与 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积极参与 地区性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年 月 在上海成功举办了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以建设和平的周 边环境 年 中国 俄罗斯等六国建立 上海合作组织 其 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 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对加 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起到重要作用
11
11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一切国际事务 都从中国 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不屈 从于任何外来压 力 中 国 不 同 任 何 大 国 或 国 家 集 团 结 盟 不 搞 军事集团 不参加军备竞赛 不进行军事扩张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 和 平 中 国 认 为 国 与 国 之 间 应通过协商和平解 决 彼 此 的 纠 纷 和 争 端 不 应 诉 诸 武 力 或 以 武 力相威胁 不能以 任 何 借 口 干 涉 他 国 内 政 中 国 从 不 把 自 己 的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 强 加 于 人 也 反 对 别 国 把 它 们 的 社 会 制 度 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国及其他国家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认 为 新秩序应该体现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应该反映世界各 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 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 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差异 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扩大互利合作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
上 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 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 文化交流 促进共同繁荣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 坚定力量
本专题知识结构图
11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205
主题一 步入世界大舞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1
史料 1 新 中 国 确 立 了 “ 为 中 国 的 独 立 、民 主 、和 平 、 统 一 和 富 强 而 奋 斗 ” 的 外 交 目 标 , 并 以 前 所 未 有 的 姿 态 投 入 到 坚决维护 国 家 的 独 立 主 权 和 领 土
11
完 整 的 事 业 中 去。 为 了 与旧中国屈 辱 外 交 划 清 界 限,新 中 国 政 府 决 定 “ 另 起 炉 灶” ,采取“ 谈判建 交” 政 策 ……而 对 于 西 方 在 中 国 的 种 种 特 权,新中国则根据“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政策,按国籍、行 业逐步 彻底清除西方列强在中国所攫取和拥有的政 治、经 济和文化特权以实现彻底的独立,揭开了新中国独立自 主 办 外交的新篇章。
———张胜军《 比较视角下的新 中国外交:独立、平等和责任》
史料 2 为保障 新 生 国 家 的 主 权 安 全,以 毛 泽 东 同 志 为 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地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并积极 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和倡导了 和 平 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 侵 犯;互 不 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 上,中国还 提 出 了 “ 求 同 存 异” 的 方 针,用 来 指 导 和 平 解 决 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内的所有国际矛盾和争端。
———卢静《 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读史指导
史料
主旨
史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史料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信息 解读
史料 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表明新中国成
立初期的外交目标 是 坚 决 维 护 国 家 的 独 立 主 权 和 领 土 完 整 表明新中国要彻底 结 束 屈 辱 外 交 的 历 史 表 明 新 中 国 要
彻底肃清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
史料 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 求同存 异 方 针 的 提 出 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出 和
倡导的 表明 求同 存 异 方 针 是 中 国 提 出 的 处 理 不 同 社 会 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外交方针
历史 结论
从新中国初期的 另起炉 灶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 到 和 平
共处五项原则与 求 同 存 异 方 针 的 提 出 表 明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初即以独立自主和平 外 交 的 姿 态 步 入 世 界 舞 台 并 发 挥 了 积 极作用 这些政策 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 整 展 现 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 共同发展的理念 为世界的 和 平 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史料应用
1 据史料 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目标和方针 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 基本目标: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11
专题十八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 85
11
方针:“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影响: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 国家主权;为国家建设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2 据史料 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的突出特征
答案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具有包容性和平等性。
3 综合上述史料 结 合 所 学 分 析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外 交 政 策 的 特
点和原因
答案 特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平等外交;积极发展与不同 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
原因: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帝国主义对中 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国际局势带来的压力;维护新中国独立 自主地位的需要。
11
主题二 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11
史料 1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 论,在较长时间内不 发 生 大 规 模 的 世 界 战 争 是 有 可 能 的 。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 会 吞 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 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 中 国 是 维 护 世 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现在世界上有两件事情要同 时 做,一 个
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
史料 2 在去年 联 合 国 日 内 瓦 总 部 的 演 讲 中,习 近 平 主 席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又作了进一步阐释,即从五 个 方 面搭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系。 第一,坚持对话协商,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第二,坚持共建共享,建 设 一 个 普 遍安全的世界;第三,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 繁 荣 的 世 界;第四,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 的 世 界;第 五,坚 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 年 月 日金永明
《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
史料 主旨
史料 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目标 特点 史料 新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系
信息 解读
史料 论述了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 表明新时期我国奉 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 消除外界 对 中 国发展的疑虑
史料 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体系 论述了人 类命运共同体基本体系的主要内容
读史指导
11
续表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来 看 当 前 中 国 正 致 力 于 维 护 世 界 的
和平与稳定 推 进 国 际 关 系 民 主 化 推 动 经 济 全 球 化 朝 着 均
历史
衡 普惠 共赢方向发 展 为 构 建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作 出 新 的 贡
结论
献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 要 的
意义
史料应用
1 史料 体现的外 交 思 想 反 映 了 当 时 世 界 政 治 经 济 的 什 么 特 征 如何认 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以 来 中 国 外 交 政 策 的 变 与 不变
答案 特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认识: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独立自主的根 本原则不变, 但 不 同 时 期 有 不 同 表 现; 和 平 共 处 的 基 本 准 则 不变。
2 据史料 概括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体系的核 心理念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 理念: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 低碳。
意义: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彰显了中国推进世 界文明发展和进 步 的 决 心 和 勇 气;有 利 于 推 动 世 界 的 和 平 发 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序化。
3 综合上述史料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答案 特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维 护 世 界 和 平; 积 极 倡 导 建 立 国 际 政 治、 经 济 新 秩序。
11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2021-05-1317页
- 成都高新区高2014级高中毕业班高考2021-05-1314页
- 2018高考一轮复习高中数学立体几何2021-05-1310页
- 2020版高中数学 第二章 算法初步 22021-05-133页
- 红对勾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练习462021-05-139页
- 高中区域地理分区东南亚涵盖高考所2021-05-134页
-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2021-05-1317页
- 高考地理 第19讲 城市化(含解析)【更2021-05-136页
- 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必修3来源:学2021-05-1327页
- 高中物理论文:基于两道物理高考题的2021-05-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