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资料洋流学案 5页

  • 548.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复习资料洋流学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高考复习重要成果资料 案例教学与有效课堂创建洋流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一例多用”是指通过给一则教学案例设置多个层次的问题,通过问题将整节的教材知识非常清楚的贯穿起来,一例多用,一例到底,层层剖析,通过具体的课例描述“一例多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分析,加深对日常地理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习地理的有用性。‎ 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实用性非常强,也有很多实例,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一般都会引用相当多的案例。那么选择哪些案例最好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几个原则:一、案例要有效;二、案例设计要简单或有层次;三、学生要感兴趣;四、案例最好有新鲜度。所以在备课时案例的选取要仔细斟酌,当然首先要先把所知的案例罗列出来,如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郑和下西洋、哥伦布的两次美洲之旅、漂流瓶的故事、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等都是常用的素材。把这些案例在上课的过程当中适当的穿插其中,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本文所涉及的案例就是将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洋流结合起来,并通过大胆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智慧导入,探洋流规律,一石激起千层浪。‎ 师:2019年,李安导演凭借一部和洋流有关的电影摘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你们知道吗?‎ 生:什么电影啊!(异常兴奋)‎ 师:投影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宣传海报(右图),播放电影片段。‎ 学生边看边讨论着这部冒险大片,尤其是里面的男主角—“派”。‎ 师:这部影片讲述了少年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太平洋海域漂泊227天的历程。‎ 生:哇,这么长时间啊?‎ 师:对,他所乘坐的航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遭遇暴风雨沉没,所幸掉到一只救生船上并最终在墨西哥西海岸获救。‎ 生:怎么会在墨西哥获救呢?‎ 师:这的确是一次充满冒险的奇幻漂流。(投影派出事点和获救点示意图1)‎ ‎(图1:派奇幻漂流的起点、终点示意图)‎ 师:假如你是“派”,你能推断出自己具体的漂流路线吗?他又是借助什么力量成功实现自己漂流冒险的呢?‎ 生:洋流。‎ 师:没错,同学们已经猜到与洋流有关,这也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等我们学完洋流形成的规律,就可以推断自己的奇幻漂流路线了。‎ 学生阅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并最终讨论推断出漂流路线,从北赤道暖流至日本暖流,经北太平洋暖流至加利福尼亚寒流,并最终到达墨西哥西海岸。‎ 这个设计思路紧密结合当下的影视文化热点并把其融入地理课堂,导入背景新鲜度高,学生的兴趣度高,让学生发现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和有用性。让学生化身为“少年派”在太平洋上漂流,学生会觉得非常刺激,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学完洋流规律并推断出自己的漂流路线后,学生内心会充满成功感和成就感。‎ 二、智慧转换,寻洋流影响,层层设疑造波澜。‎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生动案例很多,但像哥伦布的两次美洲之行、郑和七下西洋、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事件,基本都是历史材料,缺少新鲜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教师既要关注历史,更要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热点,并把与地理相关的信息与地理课堂结合起来,通过智慧转换,角色扮演等手段,把传统案例变成贴近学生的活动,这样学生感兴趣,课堂更轻松,效率自然也就更胜一筹。‎ 师:世界洋流的形成对全球地理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变身为“派”继续冒险,来寻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好吗?‎ 生:好啊!(愉快而兴奋的表情)‎ 师:下面我们分为三组来讨论。第一组:“派”如果从印度加尔各答出发一路漂流前往广州,然后再漂流返回加尔各答,应该选择什么季节出发,又选择什么季节返回比较合理呢?(借鉴“郑和下西洋”案例,通过智慧转换,角色变为学生自己,并模拟电影冒险情节,讨论过程中发现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学生活动和结论:小组讨论发现季节的选择应该与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结合起来,顺流而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最终判断出“派”的出发季节应该选择夏季,而返程的季节则应该选择冬季(如图2)。从而得出结论--洋流可以影响航行的速度,顺流航行可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图2:漂流地点与洋流示意图)‎ 第二组:派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计划经大西洋到达美国纽约,却在北大西洋遇上冰山(约41°43‘N 、49°56’W附近),涉险过关,请分析冰山从何而来?(借鉴电影“泰坦尼克号”情节,通过智慧转换,让学生身临其境,还原事件成因,发现洋流对海洋航行安全的影响。)‎ 学生活动和结论:学生通过讨论和观察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发现该冰川应该来自北极,并通过拉布拉多寒流漂流至“派”涉险处(如图3)。最终得出结论--洋流影响海上航运安全,航行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规避风险。‎ ‎(图3:冰山与洋流位置示意图)‎ 第三组:“派”从秘鲁西海岸出发顺流北上,途上看见绵长的荒漠海岸景观,海上鱼儿成群,最终到达科隆群岛(赤道附近,如图4),在这里他发现了海狮、企鹅等寒带动物,鱼类资源也很丰富。(学生开启自然奇观漂流发现之旅,探索洋流对渔场形成、气候的影响。)‎ ‎(图4: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学生活动及结论:学生讨论发现“派”全程均在秘鲁寒流的流经海域,而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秘鲁西海岸 形成绵长荒漠景观,同时由于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为渔场形成提供基础。至科隆群岛处,寒流降温作用使群岛海域水温偏低,从而出现企鹅等寒带动物。同时,赤道逆流和秘鲁寒流在此交汇,提供丰富饵料,为鱼群等提供食物。最终得出结论:洋流可以影响沿岸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同时在寒暖流交汇或海水上泛区利于渔场的形成。‎ 地理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创新的过程。本教学环节主要探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都是罗列不同案例,推断出不同方面的影响。而本节课教师大胆改造传统案例,通过智慧转换,创设出新的问题环境,制造悬念,充分调动了学生探寻地理规律的主动性,在探索者发现规律,在发现者建立兴趣和自信,体验地理的魅力。 ‎ 三、智慧延伸,觅洋流神奇,不拘一格练思维。‎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和“派”一起发现了洋流的形成原理和规律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实,浩瀚的海洋里时刻都发生着神奇的故事,所以在课后老师要留给你们一个开放性的延伸作业。‎ 生:没问题!(感兴趣而自信的表情)‎ 师:如果你是“派”,并在旧金山海岸放了一个许愿瓶,若干时间后,请探讨有可能在东京、悉尼、智利、旧金山等海岸发现你的漂流瓶吗?并讨论出许愿瓶的漂流路线。‎ 本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下巩固洋流规律,通过“派”这个角色的延伸任务来完成,既和课堂整体设计思路保持一致,又避免了学生习惯的死记硬背方式,从而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分散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现在的学生对各类流行文化极为关注,这当然包括影视文化,用正在上映的电影大片来贯穿新课,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洋流规模大,分布广,规律多,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体验过海上航行,所以当学生化身为“派”,新奇感强烈,对地理知识更加渴求。同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片,可以激发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实现了地理课堂所赋予的德育功能。‎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人教版高一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编写,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以理论为主,案例较少或案例分散多样,学生在学习与探讨地理原理的过程中思维跳跃相对较大,或者比较难以与现实中的案例联系起来,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感觉地理学习比较枯燥和空洞,没有发现地理学科的有趣性和生活性。然而,“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长青”,地理课堂教学要解决教材天然的滞后性与理论发展前进性的矛盾,通过“一例多用”等课堂模式,实现地理课教学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统一,最终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