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36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下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
2.下图所示为四个不同国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公顷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每公顷的粮食产量)。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能生存的最长久的国家是( )
3.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是(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4.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5.日本的金龟甲虫,在美国比在日本危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 )
A.雨量充沛 B.天敌较少 C.植物较多 D.环境无污染
6.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新中国成立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8.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9.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11.在南澳岛的某农业示范基地,海虫草等“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被列为国家八六三推广技术项目。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的目的不包括( )
A.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
D.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12.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
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二、非选择题
13.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________型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岛环境________。
(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R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________发生短缺,________遭到破坏,________越来越严重,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岛上居民纷纷迁出该岛。
14.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是________的结果。
(2)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________水平的多样性。
(3)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分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说明,红豆杉具有________。
(4)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人口变化曲线可知,随时间变化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从而可以知道,人口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符合该特点的选项应为A项,幼年个体数量多,而老年个体数量少。B项为衰退型,而C、D两项应归为稳定型。
2.B 解析: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与粮食产量保持协调发展的国家生存的最长久。
3.B 解析:重金属等物质不易被分解,营养级越高浓度越大,是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危机,但不是通过食物链引起的。
4.B 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5.B 解析:金龟甲虫在缺少天敌的地方会大量繁殖。
6.C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与原环境中同一营养级生物进行竞争,而导致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并被淘汰,从而减少当地的物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
7.D 解析: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种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不能让人类对保护区有较多的干扰。迁地保护就是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不仅是野生动物)加以保护。对于濒危物种应禁止采伐或捕杀,并采取人工繁育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8.B 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9.D 解析: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0.B 解析: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大自然生物的观赏价值、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都是直接价值。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是潜在价值。
11.B 解析:由题干材料看出,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并不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12.D
13.解析:(1)由于海岛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因此在m年内当地人口增长应呈“J”型曲线增长。而随人口数量增加,环境阻力增大后,应呈“S”型曲线增长,因此n线应为“S”型曲线的K值。(2)当人口数量增长到R点时,由于此时远远大于K值,生态系统的生活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多,必然导致生活资源的短缺(如淡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生活活动增多,又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
答案:(1)“J” 人口最大容纳量 (2)生活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14.解析:(1)从进化角度看,生物性状之所以具有多样性,与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有关。(2)不同生态环境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反映出生态系统水平的多样性。(3)药用价值为直接价值。(4)图中曲线变动趋势表明维持适宜的单位面积放牧量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品。
答案:(1)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2)生态系统
(3)直接价值
(4)①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 ②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③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