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 MB
  • 2021-05-13 发布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全球性大气环流中图版必修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讲 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 ‎(2)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2.季风的形成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 ‎1月 ‎7月 东亚季风 A西北风 C东南风 南亚季风 B东北风 D西南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南北回归线至纬度30°之间的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3.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 气候。‎ ‎4.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                   ‎ ‎1.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正确的是 (  )‎ A.A为10°N B.C为30°N C.D为40°S D.E为60°S ‎(2)关于图甲中字母B所表示的风带,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为东北信风带 ②为中纬西风带 ③与图乙中a处风向一致 ④与图乙中b处风向一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图示知,图甲位于北半球,ABC、CDE、EFN分别组成该半球的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据此确定图甲中的纬度位置。第(2)题,结合图乙知,该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可判断位于北半球,据此判断图示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结合上题信息即可得出结论。‎ ‎【考向立意】‎ 结合图示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思维过程】‎ 结合图示信息→确定题组考查的内容和方向→把设问信息与图示相对比→确定正确选项。‎ ‎【误区警示】‎ 不能把图甲与图乙对应准确,没有牢固掌握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导致答错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方法技巧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注意:①全球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③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④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⑤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南北移动。‎ ‎1.下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 答案 (1)B (2)B 解析 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                   ‎ ‎2.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2)题。‎ ‎(1)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2)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②地的气压差异比①地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比①地大,风力也较①地大。第(2)题,该季节海洋上的气压较高,为北半球的夏半年;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的地区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受来自南半球的由东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南风的影响。‎ ‎【考向立意】‎ 结合图示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思维过程】‎ 阅读图示→获取“同一纬线上不同地点气压差异”特征→利用经纬度区域地理定位调运有关知识进行相关判断→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对图示信息获取不准,且不能把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导致答错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或气压变化坐标图等,考查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 ‎(1)冬季风 ‎(2)夏季风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凉爽干燥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2.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①季风盛行时 (  )‎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本小题运用排除法较为简单,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第(2)题,①为南亚夏季风,该季风盛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考点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游牧活动 (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 答案 (1)B (2)D 解析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中信息,比如维多利亚湖、赤道等地理事物都是做该题组的切入点。第(1)题,该地区为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该地游牧活动随着雨季而移动,B项正确。该区域无热带雨林,A项错误。从游牧路线图看并未到达南回归线,C项错误。该地位于东非高原内陆,并不受飓风影响,D项错误。第(2)题,从图中看该游牧活动大多在南半球,图中显示基塔莱9月份降水开始减少,游牧活动应该开始南移,所以到甲地时最有可能是10月,D项正确。‎ ‎【考向立意】‎ 结合东非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和生产活动,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维过程】‎ 结合题干“东非高原”及图示“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等信息→调运所学知识,特别是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对气候影响等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设问相结合→确定正确选项。‎ ‎【误区警示】‎ 不能通过图示信息进行区域定位,不能把获取图示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预测展望】‎ 结合有关图示或气候资料,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特别提示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3.读下面“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 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答案 (1)C (2)D ‎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纬度、气压带和风向可以判断出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因此它们自南向北的排序为④③①②。第(2)题,由图可知,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但并非全部多雨,更非温和湿润;气压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b为西风带,它们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而形成的,与气压带M有关;南亚夏季的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c北移后向右偏转而成的。‎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的走向及原因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列表分析如下:‎ 等温线走向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A、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地,冬温低于A、C两地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 暖流:向高纬方向凸出 寒流:向低纬方向凸出 暖流增温 寒流降温 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是炎热中心,冬季是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冬季、夏季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高度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地势高 辅助线法判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辅助线法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问题,还可以拓展到解决其他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如图1为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数值上甲<乙<丙,要求判断洋流L的性质。判断步骤如下:‎ Ⅰ.设L与乙等温线相交于a点,则a点的温度为乙。‎ Ⅱ.过a点作乙等温线的切线与甲等温线相交于b、c两点,则b、c两点温度为甲;‎ Ⅲ.显然a点温度高于b、c两点(乙>甲),即a点有暖流经过(增温)。‎ 此法看上去很复杂,实际运用起来却非常方便。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等高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和等地租线等的弯曲问题。‎ 如图2为等高线分布图,要求判断虚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可依据以上方法作辅助线与等高线相交于b、c点,如果a点海拔低于b、c点,说明此处低于两侧,故为山谷;如果a点海拔高于b、c点,则此处高于两侧,故为山脊。‎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但仍是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最北端在零下20℃‎以下,南部海南岛为热带气候,温度在‎15℃‎以上。第(2)题,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北部离冬季风源地近,比南部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所以南北气温差异大。‎ 一、选择题 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2.当“北半球的甲气压带”被切断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巴西高原和中南半岛都进入多雨季节 B.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 C.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 D.塔里木河出现汛期,恒河出现枯水期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乙气流温暖,丙气流寒冷,据此判断甲、丁分别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由此可以判断出甲、丁气压带性质和丙、乙气流的风向与性质。第2题,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梅雨天气。‎ 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4.图2中箭头能正确表示图1中D风带风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3.C 4.B ‎ 解析 第3题,C位于60°S~70°S之间,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第4题,结合D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知其为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北风。‎ 下图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 B.②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 C.①地夏季气压较②地高 D.②地气压季节波动较①地小 ‎6.关于③、④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③受寒流影响,降水少 B.④受季风影响,降水多 C.③受低气压控制,降水多 D.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答案 5.D 6.B 解析 第5题,沿30°S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沿纬线方向气压差异不大,题图显示的应是沿30°N的气压带分布情况。①地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夏季为低压中心。②位于北太平洋海域,常年在夏威夷高压控制下,气压季节波动比①小。夏季,夏威夷高压的势力更为强盛。第6题,③地位于尼罗河口,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④地位于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受季风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如图是某气象观测小组自制的简易风标,虚线是此刻观察到风标在风向指示架上的方向。读图,回答7~8题。‎ ‎7.此刻当地吹 (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8.若某地一年中至少有4个月的时间盛行如图所示的风向,该地不可能的是 (  )‎ A.澳大利亚的西北部 B.日本的北海道 C.南非的好望角 D.印度的德干高原 答案 7.A 8.D ‎ 解析 第7题,结合风标指向知此时当地吹西北风。第8题,结合各选择项所处位置及气候特点知,印度德干高原地处南亚季风区,不可能吹西北风。‎ 读图,分析P点的位置,回答9~10题。‎ ‎9.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 (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 ‎10.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征是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全年多雨 D.1月份为炎热的夏季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说明P地位于40°S~60°S,据此得出结论。第10题,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说明其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1~13题。‎ ‎11.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甲地盛行 (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3.甲地 (  )‎ A.气候温暖湿润 B.河川冰封未开 C.草木葱绿茂盛 D.驯鹿大量北迁 答案 11.D 12.D 13.B 解析 第11题,结合气压分布与区域位置的关系知,此时亚欧大陆高气压势力较强,为北半球冬季。第12题,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盛行西北风。第13题,此时正值北半球冬季,甲地河川冰封未开。‎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 ‎ ‎14.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 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15.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 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 14.D 15.D 解析 澳大利亚西北部也是重要季风区之一。第1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一月),由于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西北季风;冬季(七月)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东南季风。第15题,甲风盛行时为南半球夏季,为一月份,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1月份60°N附近的气温、气压分布曲线图”,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示气温曲线,说明1月份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3)在图中用C、D标出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两个气压中心。‎ ‎(4)结合图示,判断大陆上气温和气压的关系;并说明150°E的气温低于150°W的气温的原因。‎ 答案 (1)气温曲线 气压曲线 ‎ ‎(2)同纬度相比,大陆气温低于大洋气温。 ‎ ‎(3)画图略(C、D标在B曲线的两个高峰上)。 ‎ ‎(4)大陆低温形成冷高压。 原因:①150°E位于亚洲东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距亚洲高压近,深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气温低;150°W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冬季温和,气温偏高。②150°E以东洋面有千岛寒流,造成气温偏低;150°W以西洋面为阿拉斯加暖流,造成气温偏高。‎ 解析 第(1)题,1月份在60°N附近气温相对较低,一般在‎0℃‎ 以下,以此判断A为气温曲线,B为气压曲线。第(2)题,从气温曲线可以看出在大陆内部气温相对较低,海洋气温相对较高。第(3)题,两个气压中心分别是亚洲高压和亚速尔高压,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陆地最高压所在。第(4)题,根据两者的关系判断,大陆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形成冷高压。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150°E的气温低于150°W的气温的原因。‎ ‎17.图1是“我国夏季锋面雨带的形成原理图”,图2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月平均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简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并说明影响其移动的主要原因。‎ ‎(2)据图分析夏半年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3)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我国南北方的降水有何异常?‎ 答案 (1)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引起副热带高压带作季节性周期移动。‎ ‎(2)5月份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珠江三角洲),6月份(春末夏初)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一带,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 ‎(3)南方降水偏多,出现洪涝;北方降水偏少,出现干旱。‎ 解析 第(1)题,在调运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回答该小题。第(2)题,根据图示说明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第(3)题,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持续偏南的年份,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南涝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