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质
1.20世纪70 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80 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这种情况体现出苏联( )
A.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B.新经济制度初现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D.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答案】D
【解析】题干中“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说明其进出口贸易过于单一,故A项错误;题干中“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说明苏联经济制度存在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说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说明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落后,故D项错误。
2.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判断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C的表述符合题意。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是赫鲁晓夫改革,1965年到1970年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排除ABD。故选C。
3.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韦克提出了著名的“蜜蜂效应”:将蜜蜂装进玻璃瓶中,瓶底朝向亮光,蜜蜂在瓶底寻找出路,最后死在瓶中。将苍蝇放入瓶中,瓶底朝向亮光,苍蝇不到三分钟就飞出了玻璃瓶。下列不符合蜜蜂效应反映出的哲理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中国经济区的创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经济改革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蜜蜂效应指蜜蜂顽固的向着光明的方向飞,遇到问题也不知变通和改变方向,最终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而苍蝇却能变通发展,最终摆脱困境取得成功,寓指面临问题和困境时要进行变通,不能固执不懂变通。结合选项内容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虽然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但是没有也不敢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最终没有改变苏联经济结构畸形的状况,也为苏联最后的解体埋下伏笔,故C不符合蜜蜂效应。ABD所反映的史实是在遇到困境时进行变通发展,所以选C。
4.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答案】C
【解析】1990年的时间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苏联改革中,放弃共产的领导地位,出现反对:“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此题侧重是苏联出现的问题,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问题,故D项错误。
5.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巩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D.恢复了农民的产品支配自由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可知赫鲁晓夫在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修改,用统一收购办法实际上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中的“废除了”表述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巩固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D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
6.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题目中未涉及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故排除A项;由题目中的信息“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谷物问题……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可知,马林科夫肯定了农业改革。该言论与当时的苏联农业渐趋陷入困境的史实不符,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B、D两项。故选C。
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同年,中国各地的粮食供应紧张。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问题
A.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 B.导致了市场经济模式产生
C.催生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深层次分析与理解的能力,题干中中苏两国农业出现的现象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苏两国农业的发展落后,制约了中苏两国工业的发展,A符合题意;结合“1953年”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苏联已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中国1956年三大改造后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BC均不合题意;D在时间上不合中苏史实,故选A。
8.赫鲁晓夫曾强烈反感甲壳虫乐队,他说“苏联青年不需要这种刺耳的垃圾”,甚至宣称:“从萨克斯管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复兴”运动在苏联受挫
B.政治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C.经济结构决定苏联的消费水平
D.苏联拒绝无用、堕落的音乐形式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赫鲁晓夫把甲壳虫乐队看成“垃圾”“到弹簧刀仅有一步之遥”,会对苏联人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在当时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影响文化传播,选D项。
9.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 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苏联工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的表述不准确,应该是改良,在 20 世纪六 七十年代的苏联工业为主,故 A 项错误;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的巨 大的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在材料中“1961—1964”是赫鲁晓夫在位时是以农业 作为改革的重点,到了“1964—1985 年”改革重点是工业,故 C 项错误;片面发展工 业, 导致轻工业、 农业与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阻碍苏联经济发展, 故而需要调整和改革,故 D 项正确。
10.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苏联的突然崩溃是一件“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比喻意外的,并具有极端影响的事件)——在崩溃发生之前,这个制度的崩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不显得令人惊奇。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观察,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违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
B.戈尔巴乔夫改革节奏混乱措施不力
C.十月革命使俄国的历史偏离正确的轨道
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没有能长期坚持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所以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故选A。戈尔巴乔夫改革节奏混乱措施不力只是个人因素,排除B;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C表述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没有能长期坚持只是原因之一,排除D。
11.下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②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③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④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适用于排除法较好。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处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故③不符合史实,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④不符合史实,排除。综上,排除ABC。故选D。
12.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期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比较雄厚
B.建立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历次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D.加强了对东欧的经济控制
【答案】B
【解析】材料提到,1935-1975年期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体制建立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故B项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3.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D.经济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答案】C
【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可以看出,苏联增长速度总的趋势不断下降,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A项错误;美国经济的下滑是因为凯恩斯主义失灵,所以B项错误;D项题意没有反映。故选C项。
14.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这一做法( )
A.加速了工业化的完成 B.促使企业获得自主地位
C.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 D.导致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答案】C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957年苏联撤销了25个联盟共和国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冲击了原有经济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5.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1987年”可知苏联的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有关。A项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综上,所以选择A项。
16.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 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为此,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新措施是
A.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答案】C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1971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勃列日列夫采取的新措施是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17.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这一投资数额,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苏联的集体化农业效率较低
C.勃列日涅夫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
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说明当时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效率极低,所以政府投入过多,故B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故A错误;勃列日涅夫把工业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故C错误;此时苏联农业面临重大问题,故D错误。
18.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
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可知,苏联农业的改革效果不明显。这主要因为没有“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即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B项时间不符;当时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所以答案选A。
19..帕尔默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D
【解析】题旨在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和所学知识判断。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但他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答案选D。
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
B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万法军。
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C
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
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
【答案】C
【解析】A项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比重年增长率与同时期欧洲相比呈较快上升状态,但不能得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因为英国当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B项当时普鲁士的社会制度不如法国先进;D项墨西哥仍是发展国家。故选C项。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政府在二次大战正激烈的1944年,邀请中、苏、法等44国的专家们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会议,以期奠定世界货币新秩序的基础。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了两个新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材料二 肯尼迪和约翰逊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纲领,把大规模财政财政赤字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
赫鲁晓夫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执政期间,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1)简述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的影响。(8分)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在各自的经济领域进行了一些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的各自特点及成效。(6分)
【答案】(1)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分)
影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里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有利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的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6分)
(2)特点及成效: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实现经济高度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3分)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扩大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是冲击斯大林模式的尝试,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虽有成果但成效不大。 (3分)
【解析】(1)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的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但同时也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有利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绝对优势地位的确立。
(2)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改革的特点是继续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美国改革的成效是在实现经济高度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是扩大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总体的规划,虽有成果但成效不大。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下降6.9%……[.──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状况导致的严重后果。(3分)
【答案】(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3)改革要结合本国的国情,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1)本问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概括归纳能力。概括归纳要注意层次。可以从改革效果: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改革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改革的深度:突破了旧的经济体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
本问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难度为小。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按教材分析的历史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回答即可。容易表述为: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3)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作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在归纳时,可以从中苏两国改革的比较中得到答案。可以表述为:改革要结合本国的国情,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