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7.00 KB
  • 2021-05-14 发布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必修二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知识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试题解析】材料“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表明灌溉工具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是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故B项正确;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材料“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看出农业生产对自然还是有依赖的,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小农户个体经营)‎ ‎【试题解析】材料“佃则有田”说明土地没有过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反映“有田者无力可耕”,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江南乡村社会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经济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佃户租地主的土地耕种,地权和劳动者没有契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试题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试题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 ‎“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试题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无)‎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2016·浙江文综·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州的设置始于西汉,故①错误;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定州定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窑,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故③正确;定州属河北,在元朝河北属“腹里”,为中书省所管辖,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2016·浙江文综·14)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 ‎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出自于汉朝班固的《西都赋》,写的是当时长安的商业经济“九市”的情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贝锦斐成,濯色江波”出自魏晋左思的《蜀都赋》,写的是成都的织锦,与商业无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出自于唐朝元稹的《估客乐》,写的是当时各地的所产商品均汇聚的长安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出自于元末明初孙蕡的《广州歌》,写的是当时的广州的商船和商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6·天津文综·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纸币发展)‎ ‎【试题解析】题中给出的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是印刷纸币的模板,它的存在能反映出北宋发行了纸币,故①正确;从铜版拓片的内容,可知当时印刷技术水平,故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纸币拓片,不是纸币实物材料,故③错误;从纸币出现和拓片上文字,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6·天津文综·4)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试题解析】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商人的活动很少能到达欧洲,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中亚、西亚地区,再由阿拉伯人经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阿拉伯人是传播四大发明和中国物产到欧洲的桥梁,故B项正确;由于交通工具和地理因素的限制,欧洲人到达古代中国很艰难,而且马可·波罗是元代才来到中国游历,并不是促进两地物种传播的主要途径,故C项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的是地中海东西方贸易商路,不利于中国与欧洲往来,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明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 ‎【试题解析】材料“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表明农产品在当时大量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故①正确;“积累了巨额财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田置地”说明了当时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故②正确;“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反映了食盐贸易依然控制在政府手中,故③错误;材料反映了一个徽商最初经营农产品、后来经营食盐、发家致富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做法,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得出取消关卡和禁令,也就是允许自由经商;第二小问成效,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得出商业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第三小问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得出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第四小问影响,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得出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得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据材料二“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得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据材料二“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得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得出抑商和惠商是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经济政策,惠商是阶段性的,抑商和惠商在某一阶段同时存在。‎ ‎【答案】(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试题解析】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故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知识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中期人口膨胀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 ‎“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知识点】(1)明清时期救济制度;近代英国济贫制度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从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等方面概括,根据材料一“收孤苦无靠者”、“收养流浪贫民”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送入教养院”得出救济弱势群体;根据“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可知救济弱势群体,尤其是流浪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能促进政权认同。第二小问异同,相同之处,从救济主体、方式、内容、保障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一“依赖于政府财政”和材料二“英国颁布济贫法”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 明初设养济院”、“设栖流所”和材料二“教养院”、“ 贫民习艺所”得出设置救济机构,根据材料一“明律规定”、“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和材料二“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得出立法保障,根据材料一“主要有灾荒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和材料二“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得出因类而异;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得出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二“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得出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 ‎【答案】(1)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 ‎ 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 ‎ 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 ‎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知识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1500~1850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1.(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 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④海外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试题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与英国均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市场无论内外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故①正确;荷兰是商业立国,英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19世纪中期才确立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②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都加入了海外殖民掠夺的行列,大量的殖民财富涌入国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知识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1500~1850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6·浙江文综·20)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 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 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据所学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慢慢发展到动力和交通等重工业的革命,从材料所反映的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来看,纺织业等轻工业工种数量相对较少,收入最低,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工种数较多,收入最高,可以得出结论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的结构变动,故①正确;材料中最高收入的都是机器制造或生产的相关工种,有制造工、安装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可以得出结论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故②正确;材料中的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均是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而推动而革命或产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③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反映不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没有涉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问题,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知识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 ‎【试题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6·江苏单科·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从上图可知,从1801年到1901年,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发展总体来说变化不大,但略有起伏,因此不能说处于稳定增长阶段,故A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贸易和运输业,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说明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相符,故B项错误;从上图可知,来自政府、专业机构、国内服务行业以及海外的收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收入远远高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工业化的阶段特征,故C 项错误;从上图可知,英国从1801年到1901年,国民经济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例显著增加,国民总收入也显著增加,两者是相一致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 ‎ ——《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分)‎ ‎【知识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城市化进程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动力,从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可知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是工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一“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以及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是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答案】(1)动力:工业的发展。(2分)‎ ‎ 分析: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4分)‎ ‎6.(2016·北京文综·37)(36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知识点】(3)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 ‎【试题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三“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归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三“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归纳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根据材料三“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归纳为理性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观点及论述,关键是紧扣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实际上题目已经限定了观点,可以直接饮用,然后运用相关的中外历史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 ‎【答案】(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②观点及论述:(略)‎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2016·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解析】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对洋货的需求,并没有说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材料 ‎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洋货的销售并没有遭到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没有促进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情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试题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试题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不是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丧失,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知识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试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 项错误;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只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势,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知识点】维新思想;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 ‎(2)第一小问主张,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早谋移徙”,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严复则主张“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以吸收劳动力;民国时期有人主张“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第二小问评价,一分为二的分析,康有为的主张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可能会加剧环境问题;严复的主张可行但当时中国发展实业的条件还不具备;节制生育的做法有效,但忽视人口的红利。总之,三者都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足。‎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6.(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知识点】(2)16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 ‎【试题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对比材料一相同时期的移民数据可分析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依据材料二“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得出,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问原因,依据第一问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相应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可分别得出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小问贡献,依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结合中国近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分别从实现民族独立(抗日战争)和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两大主题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 ‎【答案】(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7.(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自开商埠 ‎【试题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信息的背景和影响等。首先提取信息,材料由文字和图片组成,提取信息可以从这两种载体入手。从文字上看,商埠的开放经历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自开商埠的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等等;从图片上看,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东北地区数量较多,并且涉及到长江中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取的信息必须要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其次对信息进行简要分析,可以从信息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如提取信息“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从原因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和影响“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等方面来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论据要围绕所提取的信息并且符合史实、符合材料的限定时间,可从多角度分析。最后最好能从论证说明的过程中得出一定规律性、本质上的认识或者启示,使得论述得以升华。‎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 ‎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8.(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 ‎【知识点】(2)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试题解析】(2)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可知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是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第二小问背景,结合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及自身发展历程,归纳其时代背景。‎ ‎【答案】(2)原因: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4分)‎ ‎ 背景: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2分)‎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知识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 ‎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图案上也没有体现火柴工业举步维艰的信息,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提倡国货运动就已经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因此不是新的营销方式,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再结合图案“抗敌”、“挽回利权”等文字可知是反对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因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试题解析】题干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浙江文综·38)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8分)‎ ‎【知识点】(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试题解析】(1)该问要求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统区经济变化,从内部角度可以从国民党发动内战、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等角度分析对民族工业的影响及促成民族工业的变化;从外部角度可以从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据此分析其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答案】(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1.(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 ‎【试题解析】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说明剪发齐眉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包括乡村和城市,材料仅仅提到成都妇女多剪发齐眉,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并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对妇女剪发齐眉有伤风化,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 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了民国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2016·天津文综·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 ‎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试题解析】材料中中国进口马可尼无线电报机与英国建立无线电报站的在同一年,故①正确;材料中的先进无线电通讯不是中国生产研制的,不能体现中国科技领先,故②错误;材料虽然体现的是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成果,但从时间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制度阶段,故③错误;材料中中国与英国在相同时间发展无线电技术,反映出世界市场发展促进新发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 ‎【试题解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 提前完成超额,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 ‎【试题解析】战士共产主义的政策推行的目的是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农业方面只涉及到余粮收集制,没有涉及到集体农庄农户,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粮食税,没有推行农业集体化,与材料中出现大比例的集体农庄农户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从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农户占全国的农户总数的93%,所以材料中的个体农户的锐减和集体农庄农户的剧增与斯大林的模式确定有直接关系,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这与材料中出现大比例的集体农庄农户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试题解析】材料“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表明农村并不缺少机械操作员,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农业没有明显增产的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正确;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故D项错误。‎ ‎【答案】C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无)‎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25分)‎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试题解析】(2)结合“福利国家”相关知识,从救济性质、保障、种类、受惠主体等方面来分析。从性质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从保障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从种类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从受惠主体上看,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等等。‎ ‎【答案】(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无)‎ ‎ (岳麓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2016·江苏单科·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 ‎ 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 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知识点】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试题解析】“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但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图下的文字“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不是宣传绿色环保观念,故B项错误;新中国初期“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是为了改变改变交通运输业落后的局面,往来的船只不能说明当时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故C项错误;上图的宣传画是为了激发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宣传画上工人的微笑表情可以看出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知识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试题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6·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6分)‎ ‎(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4分)‎ ‎【知识点】(3)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 ‎(4)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试题解析】(3)第一小问积极性,从材料三“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可知农民生产积极性表现的方面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第二小问方针,从材料三“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可知中共中央的基本方针是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4)结合三则材料,归纳不同时期中共对农民的态度,和农民对中共的支持,总结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得领导。‎ ‎【答案】(3)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2分)‎ 方针: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4分)‎ ‎(4)关系: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4分)‎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试题解析】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因而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1980年与1975年相比,当时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仍没有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题干所提及的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推广,并没有完成,故C项错误;1980年国家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彻底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应该是在1992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知识点】(2)16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 ‎【试题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对比材料一相同时期的移民数据可分析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依据材料二“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得出,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问原因,依据第一问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相应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可分别得出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小问贡献,依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结合中国近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分别从实现民族独立(抗日战争)和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两大主题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 ‎【答案】(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3.(2016·天津文综·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4分)‎ ‎【知识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天津农村城镇化模式;瑞士农村城镇化模式 ‎(4)对城市化的认识 ‎【试题解析】(3)第一小问特点,结合现代中国农村城镇化及西方国家农村城镇化的建设相关史实,从建设方式、主导力量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二者建设模式的特点;第二小问因素,根据中国和瑞士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特点,结合两国社会制度,可知不同模式的制度因素分别是中国土地公有,瑞士土地私有。‎ ‎(4)结合材料一内容,可总结对城市化的认识是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结合材料二内容,可得认识是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结合材料三内容可知认识是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 ‎【答案】(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3分)‎ ‎ 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私有。(3分)‎ ‎(4)认识: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4分)‎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2016·天津文综·10)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知识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试题解析】1979年和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联系逐渐密切,但不能体现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故A项错误;从材料提及的法规来看都是中外经济合作领域,可知这些文件不是为发展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以法律法规形式保障中外合作,反映出中国实现对外开放的可信程度以上升至法律层面,故C项正确;材料法律发展的是中外合资企业,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6·北京文综·19)“走向世界丛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版,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如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反响极大。该丛书的出版(  )‎ ‎①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局面 ‎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提供了历史借鉴 ‎④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知识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试题解析】容闳的《西学东渐记》、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展现了近代国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历程,故①正确;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是被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的,故②错误;近代学者文人了解世界的历程对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是有借鉴意义的,故③正确;新中国从诞生开始就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原则,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外交新局面的到来,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无)‎ ‎ (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无)‎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试题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6·江苏单科·2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知识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 ‎【试题解析】1967年,欧共体成立,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过渡,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1993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故C项错误;欧元是在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中规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欧盟成立后,逐渐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故D项错误。‎ ‎【答案】B 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无)‎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试题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知识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1500~1850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