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 M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
——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这也是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蕴藏在题干和文字材料中,有的蕴藏在地理图像和表格中,还有的蕴藏在试题的设问中,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试题中所有文字和图表,关注组成试题的所有文字信息,关注图像中各种符号信息和注记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取试题中的有用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精选细挑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或者是关键词。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将文字材料认真阅读一遍,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关键信息,并标注在试卷上,以便后面重读材料时能够迅速找到关键点;其次,弄清题干中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在材料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所有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为解答试题做好准备。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判读时要分清主次,尽量在短时间内获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
在图中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图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说图,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三是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记在脑海里。四是换图,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有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五是填图,通过填图,掌握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帮助提高读图能力。六是绘图,通过绘制一些区域简图,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解读表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表名表达了表格所要展示的最主要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第四,
注意对表格中的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3.从试题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主要依据。首先,设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指向性”,即问什么,并找出设问的关键词;其次,要找到设问中提供的限制性词语,如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一般都是限制性条件,这是设问信息中最重要的表现,对此我们要特别留意;最后,找出设问中的指令词,如题干要求中的“说明”“说出”“简述”“分析”“阐述”等,然后分析各类试题的答题要点和方式。
4.从前题的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信息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组试题中,前一题的结论往往包含着下一题的条件,可以为下一题提供信息。为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前一题设问结论的正确性,在明确下一题设问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二是要结合上一题要求,能充分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解答问题提供条件。
典 例
示 法
1.(2014·高考全国卷Ⅱ,T3~T5,12分)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1)~(3)题。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可获取总部“徐州”的空间信息为(约34°N,117°E)。
(2)获取了输出的产品信息“工程机械定单”和货物目的地的信息“甲国”,因此从货物性质、运送距离等可知选择海运最好。
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获取甲国的地理位置,如南美洲、西半球、北部临海等信息。
(2)可获取甲国首都大约位于(10°N,67°W)。
(3)结合文字信息中“徐州”的位置可知,从徐州到甲国首都的最短航线应经过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
(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
从试题设问、选项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可获取第(1)题考查甲国地理位置的特征。结合图中经纬度和选项中四大洲的经纬度进行判断即可。
(2)可获取“6月21日”的时间、徐州与甲国首都的对比信息。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徐州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徐州正午日影朝正北,甲国首都正午日影朝正南;两地日出方位都是东北,但方位角不同。
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从前题的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第(1)题中可知甲国位于南美洲,而题干中的徐州位于中国(亚洲),由此可知最近海上航线需经过巴拿马运河。
[标准答案] (1)D (2)A (3)C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所谓调动,是指对原有知识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称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了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培养该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已有知识与题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
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呈现方式)和内容(考核重点)建立正确的联系
例如,在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时,呈现方
式有数据表格、地形图等,考核重点是自然带的名称及分异规律。只要把握住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特征,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联系起来。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认识”和“说明”是试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它决定了应用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角度、广度和深度。如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
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高考试题多采用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的形式,比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要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只有重视基础并理解其内在联系,将原有的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才能灵活地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典 例
示 法
2.(2014·高考全国卷Ⅰ,T4~T6,12分)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题干中可获取“兰新铁路”经过“吐鲁番附近”等信息。
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兰新铁路大致平行于1 000米等高线,即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2)兰新铁路没有经过吐鲁番市和鄯善县,并且距离较远,不方便人们出行。
(3)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城镇多分布于水源条件较好的绿洲地区,而兰新铁路经过的地区水源条件较差。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从设问和选项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第(1)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铁路选线”和“主导因素”,结合图示可知主导因素是“地形”。
(2)第(2)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选线不合理”“理由”,从图中可知是“距城镇过远”。
(3)第(3)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城镇分布”,结合图示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区域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分布。
[标准答案] (1)D (2)B (3)B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基本技能
(1)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交通线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最大限度地方便人们出行。
(3)干旱地区的聚落分布受水源条件影响大,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
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地表述。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描述和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地理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具体包括:
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
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进行定量表述。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3.将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论述。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3.(2014·高考四川卷)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
/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形、地貌类型。
(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
(3)气温和气候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
(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
[标准答案]
(1)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就是用已知原理和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
即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同时要注意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为观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要强,切不可出现与观点相悖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论证。
3.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有机结合
论证时做到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答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
4.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
具备了以上方面的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
针对性论证
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释性论证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
判断性论证
这类试题没有直接呈现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先做一个判断,然后论述判断的理由,形成论点、论据相结合的完整的论证过程
评价性论证
主要是对“利弊”“优劣”“重要性”“影响”等的评价
比较性论证
主要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特点、过程和原因的辨析、对比
推理性论证
对于某些内容并不是很熟悉,但试题中又提供了充足的地理问题,考生可以根据试题信息进行推理论证
5.选择较为熟悉的论点
在探讨地理问题时,尤其是对开放性题目进行解答时,要选择熟悉的论点,这样论据会更充分,要点会更全面,得分率会更高。
典 例
示 法
4.[2014·高考全国卷Ⅰ,T37(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1)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甲地有“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3)初期:甲地“开采”,乙地“加工”。
(4)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
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甲地:位于内陆沙漠地区,水源缺乏,人口稀少;城镇少,土地资源丰富,有输油管道和铁路经过。
乙地:位于波斯湾沿岸,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有输油管道和铁路经过;临海,海洋运输便利。
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
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加工磷酸盐矿石会造成污染,通过对甲、乙两地对比分析,
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阐明在甲、乙两地建厂与否的理由。
[标准答案]
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调动和运用的地理知识及基本技能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可以从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首先要明确观点,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2)其次要论据充分,要从图文资料中获取相关论据。
(3)再次论证时要逻辑严密,论点与论据要统一,不要出现矛盾。
2016高考导航——适用于全国卷Ⅰ
体系构建
切脉高考
速填: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答案:①比例尺 ②地方时 ③太阳辐射 ④黑子、耀斑
⑤特殊性 ⑥四季更替
纵观近五年全国课标卷的高考命题,经纬网图、等高线地形图一直是高考中的常考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命题多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且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2.高考中对经纬网的考查比较常见,一般不单独考查,多以区域经纬网图为背景,隐性考查经纬线的空间定位,综合题和选择题都比较常见。
3.地球运动的考查,近几年考查频度较低,但根据全国卷命题特点,2016年将可能以当年重大地理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考查时间计算;以经纬网图或光照图等为载体,考查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采光等)为载体,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的应用问题,一般将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相关文档
- 历年高考倒装句真题112021-05-144页
- 2020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专题 羧2021-05-145页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辅导同系物及同分2021-05-146页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数学一模试2021-05-1426页
-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四 2021-05-1412页
- 2018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升级增分训2021-05-148页
- 2020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2021-05-149页
- 2020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2021-05-1418页
- 高定价2008高考冲刺阶段的策略2021-05-146页
-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五 2021-05-1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