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四 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
专题探究与演练(十四)
视角一 历史趋势——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
[精要点拨] 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层次的历程。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演练1] 学者姜义华形容中国近代的思想史为“理性缺位的启蒙”,其实,之所以理性缺位,是因为中国近代一直有一个永恒而急切的任务,那就是( )
A.实业救国 B.民主共和
C.民族独立 D.马克思主义
解析 只有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始终的,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只有19世纪末才出现,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的,均错。
答案 C
视角二 知识主干——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
[演练2] 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 由材料“辛亥革命后”,可排除A、B项;“对文化传统”的理性批判,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视角三 主流价值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精要点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思想核心。
[演练3]
5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革命道路的模式,走一条不同于苏联“城市暴动”的道路,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答案 C
视角四 史学方法——依据史料推导结论
[精要点拨] 依据史料推导历史结论,理清史料史论间的逻辑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严谨要求,近年在历史考查中多有涉及。
[演练4] 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解析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推动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同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二战期间我国工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发展艰难,故C项错误;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文化都没有进行系统批判,故D项错误。
答案 A
对接学考10~11题
学法1 综合认识文学与思想的联系
【例1】 (2017·台州2月评估)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提到“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下列说法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B.元曲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
5
C.《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D.《神曲》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仁爱与友谊的歌颂
[方法突破] 材料中“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可想到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及文艺复兴“文学三杰”,及历代文学的思想特色等。
解析 本题强调“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B项是“文化”反映;C项与“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A项。
答案 A
学法2 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现象认识
【例2】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下列各项中与此变化无关的是( )
A.深入地批判儒家思想 B.北洋政府的高压统治
C.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D.五四运动的广泛影响
[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难度不大。从关键时间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 材料所给信息为新文化运动中的现象,1915年到1917年杂志销行的变化,A、B、C符合材料,五四运动为1919年,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 D
学法3 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
【例3】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从材料“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到“革命之责任”可知此符合民权主义。
解析 民族主义即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与“共和主义”不符,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指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民本主义不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答案 B
5
对接学考26题
学法4 考查史学常识中历史认识
【例4】 (2017·天津文综,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方法突破] 解答本题需理清“重大变化”:校勘古籍到寻求经世之道,“边患”到研究边疆地理等。
解析 材料反映出道光年间,面临国势日衰、内忧外患,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面向社会现实,关注世界,寻求经世之道,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古人史学研究内容和方向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体现研究方法的改变,B项错误。C项“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只是材料中晚清史学研究三大变化之一,片面。文字狱盛于清初,在乾隆晚年结束,D项错误。
答案 A
对接学考31题
学法5 综合考查从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
【例5】 (2017·台州2月评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乡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两者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5
答案 (1)主张:兴民权是爱国的基础;提倡维新变法。
背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主张:维新变法的失败主要在于没有培养革新人才;教育救国。
活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活动中心。
主题: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5
相关文档
-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必修一总复习全2021-05-1497页
- 高考物理第4章第1课时曲线运动 运2021-05-1419页
- 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2021-05-1412页
-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生物2021-05-1410页
- 名校必备建邺高中高考历史选修四复2021-05-147页
- 高中化学高考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2021-05-1415页
-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高2021-05-143页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大2021-05-1415页
- 高中物理论文基于两道物理高考题的2021-05-149页
- 2020版高中数学 第1章 统计测评 北2021-05-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