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 ‎ ‎ ‎☆考纲解读 •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和人文精神。‎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  1、理解B ‎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⒈分析综合C •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⒉鉴赏评价D •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⑵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⒊探究F •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⑵‎ 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以上考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 ‎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布局谋篇;4.归纳内容要点;5.作者观点态度;‎ • ‎6.形象、语言、表达技巧;7.评价文章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开放型)。‎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 ‎(一)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 (二)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 (三)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 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比喻:生动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 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 ‎ 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章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 排比:结构紧凑,文章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 反复: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 借代:生动活泼,使评议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 •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 层递:突出特点 •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 对比:总的说来,能使语言色彩鲜明。具体地说:‎ • 两物对比: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 一物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话说知音》)‎ ‎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 ‎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 ‎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 ‎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 ‎ ㈠首段的作用 •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 从以上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了两个方面,‎ • 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 • 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 • 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 • ㈡中间段的作用 • 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 • 答题的思路: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 • ㈢末段的作用 •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 • 还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再加上委婉含蓄等词语等。‎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技巧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 ‎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 ‎⒈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 ‎⒉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 ‎⒊解题技巧:此类题型,一般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 ‎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 ‎⑵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 ‎⑶有何效果或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 总之,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因为任何技巧都是为表达内容,揭示主题服务的。‎ •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 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 ‎ ——肖铁《壶口的黄河》‎ • 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指导:‎ • 第一步:明确“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 • 主观上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 • 第二步:明确“该手法(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 • 作者从多个角度来写主观感受,如写心跳、耳聋、眼花、脑子一片空白等。尽管没有正面写壶口的黄河,由人的主观感受却不难体会出壶口的黄河气势。‎ • 第三步:明确“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 • 侧面烘托能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结合具体文段,就在于表现壶口的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增强现场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壶口的黄河。‎ • 题目: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答:⑴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 • ‎⑵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 • 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 从近年来高考散文阅读试题来看,表达技巧鉴赏类命题角度,主要应有以下方面:‎ • ‎1. 从语言运用角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及其作用。‎ • ‎4. 从表达方式角度: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肖像、心理描写,侧面、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 • 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 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 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 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 说明: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 • 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 C、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 D、艺术技巧 • 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 白描:方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 鉴赏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种句式的修辞功能;各种写作技巧的效果。诸如:‎ • ‎①运用背景,可拓展视野;‎ • ‎②蓄势于前,急转于后,常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 ‎③立“文眼”能帮助读者准确迅速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或脉络;‎ • ‎④设置线索,可一线贯珠;‎ • ‎⑤侧面烘托,可凸现主体;‎ • ‎⑥欲扬先抑,“扬”效更佳;‎ • ‎⑦虚实相生,可扩大容量;‎ • ‎⑧回环反复,可增加韵律美;‎ • ‎⑨疏密相间,可增加节奏美;‎ • ‎⑩对比行文,可增加表现力;‎ • ‎⑾幽默诙谐,可增加可读性;‎ • ‎⑿巧用误会,能引人入胜。‎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 ‎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  答题模式:‎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 (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 解题方法:‎ • ‎⑴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作出分析评价。‎ • ‎⑵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去分析;要结合叙事情节,要根据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要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倾向。‎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 ‎ 黄土 邹志安 (北京春招)‎ • ‎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 •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生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 • ‎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 “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 ‎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隐。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 ‎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 • ‎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 • ‎ 将军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 • ‎ 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 ‎(答: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乱花一分钱。④‎ 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上的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高考现代文(散文)阅读备考指要 ☆答题模式概说 • 一.信息筛选概括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 • ‎①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和概括的内容是什么。‎ • ‎②找出相应的阅读区域,划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 ‎③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恰当整合,准确表述。‎ • 答题模式:列出词语、短语或分条陈述。‎ • 二、词语或句子含意理解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 • ‎①确定词语或句子理解的阅读区域。‎ • ‎②词不离句,根据词语本身意义推断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 ‎③句不离段或文,分析句子特征在语境中探求句子的内涵、深刻意蕴或联想义。‎ • 答题模式:(词语本身意义)+语境义,叙述句子意思(技巧)+句中内涵、联想义。‎ • 三、句子技巧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 • ‎①找出句子用了什么技巧。②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③结合文章分析句子技巧的表意作用。‎ • 答题模式:确认句子表达技巧+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 四、行文表达作用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 • ‎①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②明确段落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③结合段落位置及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解答。‎ • 答题模式: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 五、句子或文章赏析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赏析句子技巧的方法见第三种命题方向介绍的方法。文章赏析:‎ • ‎①明确问题的答题方向,多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 ‎②分析赏析特征的作用。‎ • ‎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 答题模式:表现上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 六、探究性命题方向 • ‎【解题指津】‎ • ‎①阅读文中找准一个切入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深入地分析与评价。‎ • ‎②见解力求独到,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论点力求深刻,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 • ‎③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结合文章提供的背景材料作适当地具体阐述,透过现象看本质。‎ • 答题模式:叙述+分析+评价。‎ • 以下几个环节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是不容忽的。‎ • ‎⒈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 •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 • 阅读现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 ‎    ★抓首句。一个语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转承作用。‎ • ‎    如果是记叙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 • 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别致”二字准确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点;如果是议论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 • 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它是该段的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首段,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时的颜色。‎ • ‎★抓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的,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迅速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 如:《琐忆》首段中的“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 • ‎★抓转承句。有的语段有几层意思,为了使层次问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六段中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上文,“但是这在他身上还不是主要的”,启下文。‎ • ‎    ★抓点睛句。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 如:《风景谈》在每幅画面后面加上了一句或两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文字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 ‎★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 如:《包身工》最后一句话:“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这组句子既蕴涵着作者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限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 警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概括,并进行逻辑推理的结果,领悟它的含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 • ‎★抓矛盾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 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此句表面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 ‎★抓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 •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 • ‎★抓特殊句。阅读语段时,有时会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点,才能够准确理解句意。‎ • 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开了裂”‎ 都是后置的定语,分别修饰“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无路,沦为乞丐了。‎ • ‎★抓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要运用一些修辞格。‎ • 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叠出,作者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声,这些比喻形象贴切,新颖生动。 ‎ • ‎★抓尾句。语段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 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热爱之情。‎ • ‎⒉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 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 ‎①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 高考题设置了两个问题:“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由于考场上的紧张,就有考生在做这道题时将第一问题漏答了,也有的考生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结果只能是漏答的不能得分,合而为一的也至多得到一个问题的分。 ‎ • ‎②看要求。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 • 如高考题:“‎ 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其中的“结合乡士情结”就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而高考这道题的参考答案也正是紧紧围绕“乡士情结”这四个字来组织的。 ‎ • ‎③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 • 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只能是1个,2个或4个,不可能是3个。如果分值是6分,答案要点是3点。‎ •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 • 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 • ‎⒊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高考题的题目是:“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在这一题目中就明确指定了答案所在区域是“第三段”。‎ • ‎②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 ‎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 • ‎③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 • 如高考题题目是:“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我们先找出“万分的兴奋和感激”在文中的相应位置,这样答案区域大体确定在第二节。这句话的原句是:“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从句中的“这”这个指代词可以看出,答案应在此句的上文找。在这里,指找词帮了我们的大忙。‎ • 再如高考题题目是:“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我们首先找出“唐突地劝慰他”在文中的位置,在第三节,我们再看第四节的首句是“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句中的“何况”这一关联词是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是要更进一步说明“劝”的原因,因此第四节也应在答题范围之内。如果不注意“何况”这个关联词就很可能遗漏答案要点了。‎ • ‎⒋精心组织答案。‎ • 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 ‎    ①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 • ‎②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却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 • 如高考题题目要求回答伯牙“万分兴奋感激”‎ 的原因,那么答案和问题之间应是因果关系。有的同学答:因为他遇到了知音,所以万分的兴奋和感激。答案本身确实是因果关系,但与题干问题对照,就会发现这个答案等于没有回答,或者说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同学照搬了上面的句子,即: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个答案确实与题干问题有了因果关系,但试想一下,一个弹奏者弹出的一支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思能被别人领悟和熟稔的现象多了,为什么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呢?其实是因为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一般人是听不懂的。所以答案中还应把这一点归纳进去才能和题干问题形成完整的因果关系。‎ • ‎③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词?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词还是用动宾短词?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决定。‎ •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 如高考题题目是:“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指出“童年的烙印”所指代的内容,仔细研究一下“童年的烙印”的语法形式,发现它是名词性短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答案的语法形式也应是名词性短语。而高考命题组所提供的答案也确实是几个名词性的短语。‎ • ‎⒌复查验证答案。‎ • 这个环节往往被考生忽视,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答案拟好后首先要做的是验证一下所答是否是所问,防止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通过复查来发现并更正拟出来的答案中的病句、错别字。在这里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在试卷上答题前最好先拟个草稿,否则辛辛苦苦思考出来的答案语句不通,错别字耀眼,那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