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6.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试题及详细解析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析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 ‎【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由图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 ‎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察了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多糖的水解,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了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1) 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供能。‎ ‎(2) 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0.7为1.1mg,在72-96小时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204.2—177.7=26.5 mg•粒-1•d-1。‎ ‎(3) 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 ‎(4)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玉米种子至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随种子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当长出幼叶后仍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死亡。‎ ‎【答案】(1)葡萄糖,呼吸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 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本题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图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1)从图(a)中已有感受器且b有神经节,所以b为传入神经,a是神经中枢,c、d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从图(a)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图(a)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3)考察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的图和原句突出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充当。‎ ‎【答案】(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树突或胞体)‎ ‎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假设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记忆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Aa,正常雌鼠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1:1,(2)若为亲本中隐形基因的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的(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1。‎ ‎【答案】(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 ‎【解析】该题基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又引入了模拟实验,对实验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层次有更深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以“鹿角效应”为探究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因此一片草原上的雌雄鹿算是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3)假说内容为:“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反之,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对应到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丙组:1个项圈和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丙组平均时间<甲组=乙组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同”。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填食草动物也可以。‎ ‎【答案】(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39.(15分)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养基中,6-BA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6-BA”或“IAA”)。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植物组培知识的考察,提问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上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是为“选修可以考察必修”一说的集中体现。‎ 第(1)问第一空考察必需元素的分类(可分为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必修一的基础知识,选修一教材上亦有原句。‎ 第(1)问第二空考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知识。中学生物必修一提及植物体内5大植物激素,分别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要求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名称;常见选修一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又重点分析了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要求识记二者比例对植物脱分化的影响(生长素多有利于生根,细胞分裂素多有利于长芽);由表格易知IAA比例上升抑制长芽,为生长素(吲哚乙酸),故6-BA为细胞分裂素。‎ 第(2)问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自变量是IAA(6-BA浓度不变),取值范围是0到0.5;因变量是丛芽数 (即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 第(3)问直接从表格中可读出。‎ 第(4)问参阅第(1)问第二空解析 ‎【答案】(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IAA浓度  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  0~0.5mg/L (3)1 (4)6-BA ‎40.(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和    。‎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     DNA连接酶和       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产物是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将DNA分子切成两种类型的末端,平末端和黏性末端。两种不同酶切割之后便于相连,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EcoliDNA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T4DNA连接酶可以连接两种末端,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先合成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基因工程中可以选用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做载体。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为了增大导入的成功率,常用Ca+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 ‎【答案】(1)平末端和粘性末端 (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3)T4  Ecoli (4)mRNA 单链DNA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5)动植物病毒  λ噬菌体的衍生物 (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以下几个答案可以作为评分细则的参考 ‎29(4)两空答案为: 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也可以考虑的说法:逐步减少直至不变 种子继续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缺少营养死亡 ‎30(3)最后一问,参考答案为细胞体 ‎ 也可考虑的争议:树突或胞体 ‎ 理由:从教材的说法,以及题目的坑爹选项来看,很容易填为 树突或胞体 ‎ ‎31(1)最后一空参考答案为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也可考虑的说法:正常鼠为隐性纯合子,突变鼠为杂合子,后代隐性与显性性状比值为1:1‎ 理由:从答到隐性突变为显性杂合子,构成测交后代比例(1:1)即可 ‎32(3)最后一空 雌鹿或雄鹿 也可考虑的说法:食草动物 或 草原上不同形态的食草动物 ‎ 理由:题干中关于“鹿角效应”的表述就是用食草动物阐述的。‎ ‎40题的(2)参考答案 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也可考虑的说法:特异性的识别GAATTC,且在GA间切割磷酸二酯键 理由:此答案也是对的,而且应当更加符合教材上关于限制酶的特性的说法 ‎2012年高考理综物理卷答案及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答案】A、D ‎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保持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正确;圆周运动的运动方向在时刻改变,即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C错误。没有力作用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D正确。答案D。‎ a b c x y O ‎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答案】B、D ‎【解析】平抛运动的时间是由下落高度决定的,高度相同,时间一样,高度高,飞行时间长。A错,B正确。水平位移由初速度(等于水平速度)和高度决定,由得C错,D正确。答案BD。‎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木板对球的压力与球对木板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均为N2。根据木板对球的压力N2、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和重力的动态平衡做出动态矢量三角形。则N1与N2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为定值。作图。由图形可知,当板缓慢向水平转动中,N2的方向逐渐向竖直变化在减小,N1的方向始终水平也在减小。答案B。‎ ‎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 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原线圈为1100匝,电压220V,副线圈的最大匝数为1900匝,根据变压比有,V。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功率不变, ,则A。答案B 。‎ ‎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B、D ‎【解析】对带电粒子受力分析可知,它受电场力和重力,要使粒子在电场中直线运动,必须使合力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则电场力垂直极板斜向上,它们的合力水平向左。向右运动的粒子只有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B正确,C错误。因合力为定值且与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则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正确。答案BD。‎ ‎19.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应闲磕牙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A. B. C. D. ‎ ‎【答案】C ‎【解析】当线圈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时,产生感应电动势为: 。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为: 。根据题意有 化简得。答案C。‎ ‎20.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直导线中电流i 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则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答案】A ‎【解析】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则线框的左边的电流是向上的。由于线框的左边所处磁场强,受到的安培力大,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说明线框的左边先受到引力(同向相吸)后受到斥力(反向相斥),则电流i先为正后为负。电流为正时,线框处的原磁场和感应磁场同向阻碍原磁场的减弱,电流为负时,线框处的原磁场和感应磁场反向阻碍原磁场的增强。答案A。‎ ‎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从而得。根据题意,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则矿井底部的物体m′只受到其以下球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同理有,式中。两式相除化简。答案A。‎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mm。‎ ‎【答案】0.010 6.870 6.860‎ ‎【解析】图(a)所示读数表明该螺旋测微器存在正误差为1.0×0.01=‎0.010mm。图(b)所示读数为 ‎6.5+37.0×0.01=‎6.870mm。金属板的厚度为6.870-0.010=‎6.860mm。‎ ‎23.(10分)‎ 图中虚线框内存在一沿水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通过测量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来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并判定其方向。所用部分器材已在图中给出,其中D为位于纸面内的U形金属框,其底边水平,两侧边竖直且等长;E为直流电源;R为电阻箱;为电流表;S为开关。此外还有细沙、天平、米尺和若干轻质导线。‎ ‎(1)在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图。‎ ‎(2)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_______;然后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 ‎④用米尺测量_______________。‎ ‎(3)用测量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得出B=_________。‎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1)如图所示 (2)③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 电流表的示数I 此时细沙的质量m2‎ ‎ ④D的底边长度 ‎ (3) (4)‎ ‎【解析】(1)因为是电阻箱只能和电源、开关、电流表、U形金属框串联组成电路,如图。‎ ‎(2)①按图接线。‎ ‎②保持开关S断开,在托盘内加入适量细沙,使D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用天平称出细沙质量m1。‎ ‎(U形金属框和沙盘用定滑轮连接,测出细沙质量,就得到了U形金属框的质量和重力)‎ ‎③闭合开关S,调节R的值使电流大小适当,在托盘内重新加入适量细沙,使D_重新处于平衡状态_;然后读出__电流表的示数I _,并用天平称出_此时细沙的质量m2__。‎ ‎(为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就必须给U形金属框通上电流,从而受到安培力加上细沙才能系统才能重新平衡,此时细沙重力等于U形金属框重力与安培力之差(或只和),最后求出安培力BIL,I由电流表读出,L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④用米尺测量___ D的底边长L ____。‎ ‎(3)根据③中的平衡条件有或得 ‎(4)判定磁感应强度方向的方法是:若_______,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反之,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连线图中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左手定则U形金属框所受安培力向上,说明。)‎ ‎24.(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 ①‎ ‎ ②‎ 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 ‎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 ‎ 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 ⑥‎ ‎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⑦‎ ‎ 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时,不管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 ⑧‎ ‎25.(18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现将磁场换为平等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圆周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得 ‎ ①‎ 式中v为粒子在a点的速度。‎ 过b点和O点作直线的垂线,分别于直线交于c和d点。由几何关系,线段、和过a、b两点的轨迹圆弧的两条半径(未画出)围成一正方形。因此 ‎ ②‎ 设。由几何关系得 ‎ ③‎ ‎ ④‎ 联立②③④式得 ⑤‎ ‎ 再考虑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公式得 ‎ qE=ma ⑥‎ 粒子在电场力方向和直线方向所走的距离均为r,由运动学公式得 ‎ ⑦‎ ‎ r=vt ⑧‎ 式中t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联立①⑤⑥⑦⑧式得 ‎ ‎ ‎(二)选考题:共45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30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该质点在t=0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_________(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 ‎【答案】正向 0.8‎ ‎【解析】(1)由振动图像可知正向x=‎0.30m处的质点在t=0时刻的位移为正,处于从平衡位置到正的最大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其运动方向沿y轴正向。由于该波的波长大于‎0.30m说明该质点在第一个波形上,根据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可知只有第二个四分之一波形上的质点都是向上振动的,且质点距离原点(的解为或),得m ‎(2)(9分)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求镀膜的面积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解析】如图,考虑从玻璃立方体中心O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假设它斜射到玻璃立方体上表面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有 ①‎ 式中,n是玻璃的折射率,入射角等于θ,α是折射角。‎ ‎ 现 假设A点是上表面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边缘上的一点。由题意,在A点刚好发生全发射,故 ②‎ ‎ 设线段OA在立方体上表面的投影长为RA,由几何关系有 ③‎ 式中a为玻璃立方体的边长。由①②③式得 ④‎ 由题给数据得 ⑤‎ ‎ 由题意,上表面所镀的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应是半径为RA的圆。所求的镀膜面积与玻璃立方体的表面积S之比为 ⑥ 由⑤⑥式得 ⑦‎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a b O ‎【答案】(或中子) 17.6‎ ‎(2)(9分)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后粘在一起向左摆动,此后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最大偏角为60°。忽略空气阻力,求 ‎(i)两球a、b的质量之比;‎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与球b在碰前的最大动能之比。‎ ‎【解析】(i)设球b的质量为m2,细线长为L,球b下落至最低点、但未与球a相碰时的速率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①‎ ‎ 式中g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设球a的质量为m1;在两球碰后的瞬间,两球共同速度为,以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②‎ ‎ 设两球共同向左运动到最高处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③‎ ‎ 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 ‎ 代入题给数据得 ⑤‎ ‎ (ii)两球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是 ⑥‎ ‎ 联立①⑥式,Q与碰前球b的最大动能之比为 ‎ ⑦‎ ‎ 联立⑤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⑧‎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卷答案及解析 第I卷 一、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解析:选A。此题属于化学实验问题的基础问题较简单。液溴易挥发保存时应加水液封所以A正确。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可能是氯气,也可能是臭氧、溴单质等强氧化性的物质所以B错误,C中原溶液中应含有碘单质,D中可能含有SO42-‎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本题选B。本试题属于化学常识的基础试题,较简单。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此浓度时杀菌效果最好)A错误;硅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的硅电池板所以B正确;C中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小分子化合物C错误;D中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无机材料类D错误。‎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解析: 选D。此题是关于NA的一道简单计算问题(实际上不牵扯计算)较简单,由于D中给的是常温常压下又是气体体积问题,所以不能计算直接选D。‎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D】‎ A. 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选D。只含一个氧原子的5碳化合物又能和金属钠反应并放出氢气那就只有醇类物质了,所以5碳直链有3种,下一个碳原子变支链时有4种,下两个碳原子变支链只有一种,共8种。‎ 评价:本试题是有机的同分异构体问题已经连续三年出此类问题,实在是没啥出了吗?此类问题难度较低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 A. a=b B.混合溶液的PH=7 ‎ C.混合溶液中,c(H+)=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解析:选C。此题是考查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问题,立意不新,较简单。溶液呈中性的判断依据是溶液中C(H+)﹦C(OH-)而不在于其他,A答案中a=b,但是无法知道酸与碱是否为强酸、强碱,反应后不一定成中性。B答案PH=7,因为温度不一定为常温‎25℃‎,同样也不能说明中性的。C答案KW﹦C(H+)·C(OH-),C(H+)=KW的开平方,也就是C(H+)=C(OH-),溶液当然显中性。D答案是溶液中的电荷守衡,无论酸、碱性一定成立,不能说明溶液就显中性。‎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C】‎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A. C7H16 B. C7H14O‎2 C. C8H18 D. C8H18O 解析:选C。此题属于有机推断问题,但是更多倾向于数学的规律推理和化学推断无关。从表中数据规律可见4个一轮回,则第26个应该是第七个轮回的第二项,起始碳原子数为2,则第七个轮回时的碳原子数为8选C。‎ 评价:数学功底好点的学生此题没有问题,数学功底不好的学生数也能数对。应归于较简单问题。‎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C】‎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解析:选C。此题是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问题。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于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这指的是‎14C,也就说X是C元素,工业上采用分馏液态空气的方法生产Y单质这指的应该是氧气,也就是说Y元素应该是氧元素(也有人认为此处也可以为氮气,氮元素。从理念上讲也是可以的,但从工业实际我们更倾向于氧气)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给的太笼统了 直接思维是稀有气体元素,实际上钠、镁、铝、硅等能形成双原子分子吗(这是出题人欠考虑的地方)。基于以上信息可知W应该是H元素。那么A选项中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A错误。B选项是不确定的所以B错误,C选项是H和C元素当然可以形成即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这个多了,C正确。D是H和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要只想到甲烷,烃类物质多了所以D也错误。此题属于中档题。评价:以上选择题部分无新题型,无涉及实际的问题,无创新,不能给与好评。‎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6.(14分)‎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防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值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 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____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__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解析:此题是以铁的化合物为载体主要考察了理解,计算,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构造,以及电化学的问题属于中档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基础不好的学生拿不到几分 第一问主要是理解能力,通过离子交换,氯离子上去,氢氧根离子下来进行一对一的交换。所以算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也就是氯离子的物质的量 则:n(Cl-)=n(OH-)=n(HCl)=‎0.025L×0.40mol/l=0.010mol 那么m(Fe)=‎0.54g-0.010mol×‎35.5g/mol ‎ =‎‎0.19g ‎ n(Fe)=‎0.19g/‎56g·mol-1‎ ‎ =0.0034mol ‎ n(Fe):n(Cl)=0.0034:0.010=1:3,从而X=3‎ 评价:本题本身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其次在计算时为非整数型计算给学生带来了计算上的麻烦,而非本学科的困难这是不应该的。‎ 第二问 计算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方法主要有两种 1、 二元思维法:假设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和n2‎ ‎ 则有:(n1+n2):(3n1+2n2)=1:2.1 解n1:n2=1:9‎ ‎ 则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1:10(这样写也认为正确 )写成数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0.10‎ 2、 十字交叉法:铁原子数都为1,则直接利用3和2交叉2.1即可得出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从而解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送分问题 盐酸 氯气 第三问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学生们所熟知的 2Fe3++2I-=2Fe2++I2‎ 第四问 首先也是离子方程式的构造但难度加深。 依据题意先写出Fe3++ClO-+OH-=FeO42- 再依据有氧化必有还原,有化合价升高必有化合价降低可知还应有Cl-,再依据元素守恒可知还应有水。从而写出Fe3++ClO-+OH-=FeO42- +Cl-+H2O 接下来就是配平问题了 答案为:2Fe3++3ClO-+10OH-=‎ 评价:高考答案给的是:2Fe(OH)3+3 ClO-2FeO42- +3Cl-+5H2O +6OH-=2FeO42- +3Cl-+5H2O笔者个人认为写成前一种形式更好些。 ‎ 最后问是电化学问题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考核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前两年在大题中无电化学问题出出来是情理之中)‎ K2FeO4做正极材料,做正极是要得电子的:。FeO42-得到电子后被还原为3价的邻价态Fe3+又是在碱性环境下所以必然会和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从而写出:FeO42-+3e-+OH-=Fe(OH)3+H2O 但是发现前面都是负电荷而后面无电荷,从而改写为:FeO42-+3e-+4 H2O=Fe(OH)3+5 OH- ‎ 最后一问FeO42-得电子自然是Zn失去电子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写出 ‎2FeO42-+3Zn+8H2O=2Fe(OH)3+3Zn(OH)2+4OH-(原电池中生成物一般会附着在电极上不需标出沉淀符号)‎ ‎27.(15分)‎ 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碳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Cl2(g)+ CO(g) △H=+108 kJ·mol-1。反应体系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1、计算反应在地8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比较第2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___ T(8)(填“<”、“>”或“=” );‎ ‎3、若12min时反应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__mol·L-1‎ ‎4、比较产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 ‎5、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___ v(15-16)(填“<”、“>”或“=”),原因是_______‎ 解析:此题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问题有一定难度应属于中档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一大块,为每年高考必考题型之一)‎ ‎(1)课本原方程式无难度 MnO2+4HClMnCl2+Cl2↑+2H2O ‎(2)依据题意先构造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前半部:CH4(g)+CO2(g)=2CO(g)+2H2(g)‎ 该反应的焓变=-890.3KJ/mol-2×-285.8KJ/mol-2×-283.0KJ/mol=247.3KJ/mol,即 生成2molCO时要吸收247.3KJ的热量。现在是要生成‎1m3‎(标状下)CO气体,则:‎ n(CO)=‎1000L/‎22.4L·mol- 需要的热量=‎1000L/‎22.4L·mol-再除以2乘以247.3KJ 得答案为:5.52×103KJ 。‎ 评价:此小问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对热化学问题的了解,主要考察化学理念和思维不应该给出过于繁琐的计算这样既浪费大量时间,又容易出错。而问题的根本却不是化学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以后的化学高考中应该力求避免的。‎ ‎ (3)CHCl3+H2O2=COCl2+H2O+HCl 方程式的构造问题:前面出了两个离子方程式的构造,在此又出了一个方程式的构造问题有出题重复的嫌疑。其解题策略雷同,依据题意先写出能写出部分 ‎ CHCl3+H2O2-COCl2,分析知此为氧化还原反应(CHCl3中C元素的价态为+2,COCl2中C元素的价态为+4价,是双氧水把氯仿氧化了,双氧水自身应被还原)所以可写出 ‎ CHCl3+H2O2=COCl2+H2O+HCl ‎(4)①0.234mol/L ‎ K=〔CO〕·〔Cl2〕/〔COCl2〕从图形中可以查出3者在8分钟时的浓度分别为0.085mol/L、0.11mol/L、0.04mol/L则带入计算式就可以算出K值。‎ 评价 :问题还是出题人害怕学生做来太容易,又在计算上做了文章,时间都花在了计算上得出最后结论为: K=0.23375mol/L 给出的标准答案是0.234mol/L保留了3为有效数字。笔者认为这是无根据的,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原则在计算中最终数值的有效数字应以计算中最少的为依据(有小数的计算中)所以笔者认为此处K值应取0.2mol/L(单位应该带上,但现在不统一)‎ ‎② T(2)﹤T(8)‎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在第4分钟(0-4分钟为平衡态)时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是由升高温度引发的.‎ ‎③ 0.O31mol/L 同一反应 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即第8分钟平衡时的平衡常数=12分钟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即(0.085×0.11)/0.04=(0.12×0.06)/〔COCl2〕‎ 得〔COCl2〕=(0.12×0.06×0.04)/(0.11×‎ ‎0.085)=0.0308mol/L(此处有效数字仍应保留一位应取0.03mol/L,而不是答案所给的0.031mol/L)‎ ‎④ V(5、6)﹥V(2、3)=V(12、13)‎ 因为平衡状态时化学平均反应速率为零。‎ ‎⑤ V(5、6)﹥V(15、16) 反应物的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 ‎28.(14分)‎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C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 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 答案: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干燥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解析:(1)HBr 吸收HBr和Br2 ‎ ‎(2) ②除去溴化氢和未反应的溴 ③吸收水分干燥溴苯 ‎ (3) C (4) B 评价:此实验题以有机实验为背景设计,这可说是一个亮点。但有虎头蛇尾之嫌,考点少分值分配明显不均(27题共15分8问而且掺杂计算,此题14分只有6问且均简单)‎ ‎ (2)的②滤液的洗涤问题中学化学试验中很少涉及,第一次加10ml水干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是洗去滤液中的无机成分(主要是HBr、铁的化合物)第二次加氢氧化钠溶液干什么主要是洗去滤液中的溴单质和少量残余HBr,第三次再用水洗主要是出去氢氧化钠 ‎(二)选考题:‎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对羟基甲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 ‎ ‎(4)F的分子式为______; ‎ ‎(5)G的结构简式为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____(写结构简式)。‎ 评价:此有机题相对较简单,仍是传统方式考查,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难度在此不再解析。‎ 通过以上解析和评价不难看出此次高考试题为拼凑试题,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梯度 难度,分值布局上都存在着不足。亮点在于有机实验的形式,平衡时速率的考查,含氧酸酸性强弱的考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