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词鉴赏真题 9页

  • 43.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诗词鉴赏真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湖北省高考语文历年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1.(2013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 临江仙 ‎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 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2)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2.(2012年)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送邹明府游灵武 ‎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3.(2011年)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登城 望湖楼晚景 ‎ ‎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蛇。题模拟试题提前招生家长专区报名咨询 (1) 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 两诗第一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2‎ (3)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4.(2010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鹊桥仙·七夕 ‎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5.(2009年)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题西溪无相院 ‎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2)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6.(2008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 临江仙[宋]‎ ‎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兴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2)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7.(2007年)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海兵。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生。‎ (1)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8.(2006年)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送韦参军 暮春浐水送别 严维 韩琮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今情。‎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⑴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说 ‎⑵《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9.(2005年)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⑴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 ‎⑵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10.(2004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1.(2013年)‎ ‎(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选用欧阳修的词有点意外,选用《临江仙》更是意外。这一首词几乎没有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各种选本少有,网络也少有注解。好在找到一本2002‎ 年版的线装《诗词曲》中有。答此题既要读诗,又要看注解。丰富的感情说明不止一条,所以要列出序号,没有让简析,只要答出情感类别即可。诗中说“同唱第”,而注解中强调朋友远道而来,于是就有了第一条。词中“如今”几句,明显在发牢骚,结合注解中被贬滁州,就有了第二条。至于说第三条,是本词最明显的情感。似乎还有第四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或对朋友的关心。“闻说”二句字面上说,你到了一个神仙之地任职,我今后再也看不到你了。实际上也是以调侃的语气,表达出对朋友另到一个蛮荒之地任职的同情。且命题人给的第 二题答案的第一条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另外前两句也有对当年一举中第,春风得意的留恋。‎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 ‎,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解析】此题难度较大。一遇到解说手法的词,学生容易一头雾水。其实只要用好现有材料不一定一无所知。作者由阆州,一下子想到了仙境阆苑,想象奇特,当然属于“飘逸”范畴。且注解中有对阆苑的注解,又框定了两句,如果学生再联想到《红楼梦》中黛玉的唱词“阆苑奇葩”,第一问就迎刃而解了。至于第二个答案,如果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开,就不难发现,全词的时空转换比比皆是。由眼前的重逢,想到十年前的“同唱第”,由眼前的“薄宦天涯”的失意,联想到十年前曲江宴上披红戴花的得意,由人间僻地,想到天上仙境,这些时空转换,挥洒自如,灵动飘逸。‎ ‎2.(2012年)‎ ‎(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试题类型】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答案解析】分析诗歌意象题,找出与意象相关的诗句,总结其特点。‎ ‎【试题价值评价】难度中等,可纳入诗歌意象分析题。‎ ‎(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 ‎5.(2009年)‎ ‎ ‎ ‎(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 ‎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 ‎ 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 ‎ ‎【考点】‎ ‎(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小题:明写好找,暗写相对难些。‎ ‎“暗写”也就时侧面描写,结合诗歌和平时所学,一般不难判断。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通过“几处”、“新燕”、“浅草”等表现“早”。‎ 第二小题:题目考查写景的手法、角度。考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修辞、写景 的顺序、角度、炼字等方面作答。 【赏析】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 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 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末联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 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 ‎“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 ‎ ‎6.(2008年) ‎ ‎(1)(4分)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 (2)(4分)‎ ‎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答案解析】‎ ‎(1)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答此题,要借助背景理解全词,从而理解诗歌形象。根据背景资料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提示: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因为“无端良匠画形容”,作者“如今方表名踪”,极具幽默、诙谐的韵味。‎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则把作者虽未及第却毫不自卑的志存高远、自信乐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 (2)①“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借“夕阳红”表现自己了的自信、‎ 憧憬,有一种大器晚成的欣慰在里边。②沧海桑田,历史演变。《三国演义》开篇词“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的“夕阳红”,它象征的就是历史不断的更替变化。‎ ‎ ‎ ‎7.(2007年【答案】‎ ‎ (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 ‎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 8.(2006年) ‎ ‎(1)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 ‎ ‎ 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以我们鉴赏诗歌中景或物的形象时,一定要注意联系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本题就一定结合全诗的主旨。‎ ‎(2)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 ‎《丹阳送韦参军》赏析《丹阳送韦参军》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 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