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4.5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考生物多选题专题训练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09届高考生物多选题专题训练3‎ ‎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向5尾体色一致的小型鲫鱼腹腔注射0.5ml肾上腺素溶液,然后置于背光处,2h后发现鲫鱼肤色变淡。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实验变量是肾上腺素,观测指标是肤色深浅的变化 B.缺少对照组,对照组应与实验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C.可以得出肾上腺素使皮肤色素细胞减少的结论 D.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应选择肤色较深的鱼作为实验材料 ‎2.下列有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说法,正确的有 A.细胞程序性死亡受基因调控 B.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内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相关基因 C.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是生物发育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D.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3、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注入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结构是:‎ ‎ A、染色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中心体 ‎4.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TP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B.细胞内储存有大量ATP,以满足生理活动所需 ‎ C.细胞内的ATP和ADP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 D.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5.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供应下,测得不同植物光合作用量值(环境中CO2的减少量),如图所示。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该实验条件下,影响植物CO2吸收量增加或减少 ‎ 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产量高 C.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光合作用量比野生草本 的要高,这与人工选择有关 D.阴生植物总是比阳生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低,因此, ‎ 阴生植物总是比阳生植物生长得慢 ‎6、实验室内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测的甲细胞只释放CO2 ,乙细胞释放 O2 而不释放CO2 ,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B 乙不可能去自于根 C 丙可能是死细胞 D 甲可能取自于茎 ‎ ‎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铃薯植株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Mg是叶绿体中的所有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8、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有 A.病毒必须从人体内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营寄生生活 B.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容易出现变种,故疫苗研制工作比较困难 C.爱滋病病毒的核酸种类与人体细胞相同,故易感染人体 D.在转基因工程中,某些病毒能携带某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9.右图所示的两盆植物被完全密封,甲不透光,乙无色透明可透光。光照两小时后,其结果不可能 A.甲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B.乙植物增重,装置内气体的量减少 C.甲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D.乙植物减轻,装置内气体的量不变 ‎10.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 ‎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1. 作物叶片中营养元素浓度与作物产量关系曲线如右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施肥量与作物产量成正比关系 B.若土壤板结,作物产量处于“‎5”‎段 ‎ C.x点时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低养分浓度 D.叶片营养浓度处于“‎1”‎段时,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12.催产素能促使平滑肌特别是子宫平滑肌收缩,临床上用于引产和减少产后出血;加压素能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和抗利尿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尿崩症和肺咯血,两者都是人脑垂体后叶释放的九肽激素,两者的结构十分相近,只有第3位和第8位的两个氨基酸不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催产素和加压素合成的基因都至少由54个脱氧核苷酸组成 B.催产素和加压素分子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C.催产素和加压素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它的分子结构不同 D.两者结构的差异是因为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13.将核酸和某种酶置于适宜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可能只检测到( )‎ A.核酸 B.DNA和氨基酸 C.核苷酸和酶 D.小段DNA和酶 ‎14.下列各项中,依次作为实验试剂、作用和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丙酮、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 B.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形成无子西瓜 C.甲基绿试剂、细胞核染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D.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个体生长发育、个体发育变化迅速 ‎15 、科学工作者在利用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研究 Na+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发现,神经纤维膜内的 Na+远低于膜外。向枪乌贼的神经纤维内部注入微量的放射性 24Na+, ‎ 不久就会测得神经纤维的周围溶液中存在放射性 24Na + ;用氰化物(有毒)处理神经纤维,然后再向神经纤维内注射 ATP ,两次测得膜外溶液中24 Na+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氰化物处理之后抑制了神经细胞的呼吸作用 ‎ B .神经纤维排出 24Na+是外排作用,需要消耗能量 ‎ C .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可能与 24Na+有关系 D .加入氰化物之后细胞就被杀死了 ‎16. 下图表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A.光照强度与硅藻数量始终呈正相关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磷和硝酸盐的含量 C.提高光照强度会增加水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D.光照强度的提高会促进分解者的代谢,从而使水中养分降低 ‎17. 下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显微镜下观察此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 B. 此时细胞正处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 ‎ C. 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 ‎ D. 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二糖是乳糖 ‎18.对图中I、II、III、IV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 B.图II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C.图IV表示底物浓度与酶催化效率的关系 D.图III中a、b、c可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19、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生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B 光反应和暗反应中都有许多酶参与 C 温度降到‎00C,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D [H]在暗反应作还原剂,并能将碳原子转移到糖类分子中 ‎20.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 ‎21.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 ‎ 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 L淡蓝色BTB水溶液,根据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注:“+”表示有,“-”表示无)‎ ‎ 处理 试管号 I.充入CO2到饱和 II.放入适量黑藻 III.适宜光照 ‎1‎ ‎-‎ ‎+‎ ‎+‎ ‎2‎ ‎+‎ ‎-‎ ‎+‎ ‎3‎ ‎+‎ ‎+‎ ‎-‎ ‎4‎ ‎+‎ ‎+‎ ‎+‎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 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22、下列实验材料始终保持活体状态的是( )‎ ‎ A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 观察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23.2005年7月,台风“海棠”引起连续暴雨,影响苏北沿海地区,造成玉米植株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导致大面积死亡,原因是( )‎ ‎ A.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 B.无氧呼吸产生的热量导致酶变性失活 ‎ C.无机盐吸收等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D.细胞吸收大量水分涨破而死亡 ‎24、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组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不能说明( )‎ A、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在染色体上 ‎ C、有基因缺陷就会患病 D、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酒精浓度 O 时间 酵母菌数量 O 时间 葡萄糖浓度 O 时间 溶液的PH值 O 时间 ‎25.在一密闭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下列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ABD AC BC AC ABC BCD BCD BD ACD AC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BD AB ACD BCD BD ACD ABD ABC BD ABC ‎21‎ ‎22‎ ‎23‎ ‎24‎ ‎25‎ AD BD AC AD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