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4年版高考历史第11讲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史真题目演练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11讲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国史)(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3广东历史)“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 (2012年海南卷历史,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3. (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根据国情形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摆脱了俄国革命模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选D项。‎ ‎【考点定位】毛泽东思想 ‎4.(2012年海南卷历史,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5.(2012年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6.(2011年上海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 ‎【答案】D ‎【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图中所示《民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博物。‎ ‎【考点定位】同盟会 ‎7.(2011年四川卷文综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B.官逼民反 ‎ C.政治民主 D.暴力革命 ‎8.(2011年重庆卷文综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正确。B、D两项是民族主义,C项是民生主义。‎ ‎【考点定位】三民主义 ‎9.(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答案】A ‎【解析】重点理解“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即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考点定位】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10. (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38)(37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 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 ‎【解析】本题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以近现代历史人物为载体考查了近现代民族复兴之路,跨度大、范围广,但突出核心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的关键在于熟悉基础、读懂材料。第(1)问其主张根据材料“惟此方兴之教育”“厥惟教育”概括,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第(2)问立足材料和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入手归纳分析。第(3)问考查图表分析能力,根据时间和曲线变化,结合相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实践分析。第(4)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