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3.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 济 生 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单元特征】
本单元是“经济生活”的起点,教材为了体现以“生活逻辑”为主线,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消费为切入口,围绕着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货币、价格现象,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货币理论、价格理论以及劳动价值论,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产品、劳动创造价值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单元是全书展开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理论是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Ø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比较
使用价值
价值
区
别
1、含义不同[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来源:Zxxk.Com]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具体
抽象
3、性质不同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根本属性、特有属性
4、主体不同
卖者拥有
买者支付
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
注: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理论联系实际:
①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②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评析:“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与“物美价廉”
4)从外延上把握: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Ø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u 货币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u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注意:不能说金银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金银只有在充当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疑难解析]
弄清几对关系:
(1)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特征不同;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u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l 价值尺度
(1)含义: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4)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元”,英镑的单位是“镑”。(货币名称≠货币单位)
(5)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判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 )简析:只有当货币产生后
l 流通手段
(1)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2)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3)特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公式: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5)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初期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就存在
货币产生后出现
买卖行为
同时同地进行
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
联系
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6)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
待售商品总量×单价
货币流通次数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7)区别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如发工资、领利息、付房租、还欠款等。与流通手段最大的区别是支付手段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而流通手段必需是同时同地进行,也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Ø 3.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l 比较:货币与纸币、纪念币、纪念钞
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货币的一切职能。纪念钞是纸币,本质上不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符号,只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等部分职能。
l 比较:纸币和货币
区别(从五个方面区别)
联系
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②货币有价值;③货币有五种职能;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⑤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
①纸币不是商品;②纸币没有价值;③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⑤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注①: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注②:货币发展的历程: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注③: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
(2)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与发行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注:纸币的面值(面额)≠ 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
(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将物价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不能将物价下跌等同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具体就是提高银行利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具体就是调低银行利率,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发国债,提高财政支出,减低税率。
联系
①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纸币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
②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
备注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下跌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Ø 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1)信用卡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注意: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其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而是与纸币一样,是一种价值符号,自身没有价值。信用卡不可以任意透支,不可以随意申领,不可以在任何地点消费使用,不是绝对安全。
(2)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注意与银行的业务相联系)
(3)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Ø 5.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判断: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 × )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1)我国汇率的表示方法(直接标价法,也即人民币外汇牌价)
外币对人民币(不能颠倒)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821.48。
注:买入价和卖出价
买入价:也称买入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价:也称卖出汇率,即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买入卖出之间有个差价,这个差价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
一般为1%一5%。我们通常说的外币对人民币汇率指买入价。
注意:人民币对外汇汇率是人民币汇率,外汇对人民币汇率是外汇汇率,人民币外汇汇率是外汇汇率。
(2)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一般来说,一国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如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表明同量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币减少,则通常意味着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反之同理。
外币
本币
外币币值
本币币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判断:本币汇率降低,则外币贬值。( √ )
(3)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4)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⑤有利于境外旅游、留学。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附: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利
①可以降低企业进口成本,有利于我国企业扩大进口;②在竞争的压力下,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③进口品价格降低,到境外旅游会比较便宜,居民的消费水平会有所提高。
弊
不利于出口,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一些劣势企业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Ø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Ø 1. 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含 义
性 质
决定或影响因素
联 系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①商品价值②供求关系③纸币发行量④地区、季节等因素
[易错点] 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由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由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等提法都是错误的。
价格不由使用价值决定。但价值与使用价值有密切的联系。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好坏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形成价格是不矛盾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然而价格的形成又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又反过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当商品的人格高于价值时获利就高,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此商品的生产;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退出或减少该商品的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价值。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惟一表现形式。所以“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相互联系的。
Ø 2. 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附: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名称
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正比
无关
个别劳动时间
反比
无关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正比
反比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正比
无关
正比
图示:
[易错点] 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Ø 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的,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注: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
Ø 4.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1)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注意: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
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其他因素
改变供给和需求
供求变化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供过于求
价格降低
卖方市场
买方市场
附: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注: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Ø 5.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交换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判断:
1、由于价格影响供求,所以价格会出现上涨或下跌。( × )
2、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 )
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易错点]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认为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等价交换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等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在存在于商品交换领域,而不能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
判断:
1、等价交换就是价格和价值相符。( × )简析:货币产生前
2、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 )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比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这也是正是我们为什么放弃计划经济而选择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
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Ø 6.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 不违背,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这种现象受消费心理影响。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正向变化)
②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反向变化)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说明: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结论: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附: 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① 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② 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科技,注重自主创新;
③ 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产品的质量
④ 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⑤ 效益:努力降低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⑥ 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
⑦ 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Ø 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
(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主观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l 拓展: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1)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提高消费水平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消费水平要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消费水平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消费。
Ø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1)按消费对象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我们在生活中消费的大部分商品,是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购买的。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就是贷款消费。在购买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贷款消费
不要把“贷款消费”等同于“超前消费”。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要注意是否超出家庭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它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
租赁消费。有些商品消费者或无力购买,或因使用的次数有限不想购买,可以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消费类型
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所有权
交易一旦完成,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
还完贷款为止,所有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
使用权
获得该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
获得该商品使用权
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适用情况
大部分商品
大宗商品或服务,一次性付款超出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购买不划算的商品
(3)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判断:衣食住行都是生存资料消费。( × )
参观博物馆、假日旅游是发展资料消费。( × )
Ø 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Ø 4.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单,等等。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消费
心理
特点
评价
利
弊
态度
从众
心理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
心理
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
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不健康的心理
求实
心理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理智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利
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
Ø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当然过于紧缩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适度。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反对抑制消费;
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有哪三个要求?
①避免跟风 ②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原因: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2)含义: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3)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具体要求:“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为什么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注意:
1、适度消费包括既不要超前消费也不要滞后消费。
2、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也可能是适度消费。
3、鼓励消费(刺激消费)是在通货紧缩的时候采用的政策,与“艰苦奋斗”的消费观不矛盾。
辨析:适度消费就是抑制消费,鼓励消费就是高消费。
(1)适度消费就是提倡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人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超前也不滞后。适度消费就是合理消费,既不妨碍改善生活,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抑制消费是采取措施限制消费,或将个人收入长期储蓄而不用。这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扩大内需,影响经济增长。可见,适度消费不是抑制消费。
(2)鼓励消费就是在家庭收入有保障的基础上,提倡预期消费,反对长期储蓄不用。这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为了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高消费则是不顾国情和家庭承受能力,讲排场,摆阔气,而盲目攀比甚至挥霍浪费。这既妨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妨碍家庭生活的正常进行。可见,鼓励消费与高消费是完全不同的。
辨析:“家庭消费是家庭的事、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对国家无碍”。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一方面,家庭消费确实是家庭、个人的事情。在我国,公民合法收入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不能说家庭消费与社会无关,对国家无碍。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家有责任对生活消费进行指导和调控。
易错点一:倡导信贷消费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名师点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能简单认为信贷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则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易错点二: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名师点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如果人为地去抑制消费,是消费滞后于节俭发展和家庭收入水平,也不属于适度消费。因此,不能把节俭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单元特征】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的作用、生产的制度保证、企业经营、劳动光荣与就业、金融投资等。http://www.www.zxxk.com/
就全书逻辑体系而言,本单元在全书“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中,居于第二个环节。它承接第一单元“消费”的主题,从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入手,开始阐述各项内容。其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又成为下面两单元的制度基础了。因此,本单元承上启下,逻辑地位非常重要。
从知识体系而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环节,是经济理论研究最主要的内容。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企业经营、劳动、就业、金融等知识,也是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的内容。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而言,本单元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投资、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增强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以及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Ø 1.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内涵不同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补:再生产及四个环节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Ø 2.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理论依据(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意义(现实原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Ø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Ø 4.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注意:
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些地区或产业的公有资产不占优势,并不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优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的优势,如比例。
补: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Ø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来源:状元源 http://zyy100.com)
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资投资部分
特点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存在雇佣劳动。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
地位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生产和灌中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联系
①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作用:在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
注:①非公有制经济也叫私有经济,但不可叫做私有制经济
②比较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者合称民营经济)
不同点:前者主要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后者主要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此外,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相同点:二者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私有性质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
③外资不但包括来自外国的投资,也包括来自港澳台的投资。
④不能说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就是外资经济,它们本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只有其中的外资部分才属于外资经济。
⑤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
⑦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否平等?要具体分析,在市场竞争中,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Ø 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注:①这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
②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②具体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是生产力的主体,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国情,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第五课 企业与经营者
Ø 1.了解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Ø 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由50人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称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由50人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限制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额比较高,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3)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股东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A决策机构 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董事会
B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下属——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C监督机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Ø 3.了解公司制的优点。
公司制具有①独立法人地位、②有限责任制度和③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Ø 4.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利润。公司经营成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2)公司经营成败取决于哪些因素:
第一,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为什么?战略正确,就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错误,就会遭遇挫折,甚至破产。
怎么样?正确的经营战略出自高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善于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第二,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第三,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为什么?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公司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
怎么样?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Ø 5.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2)意义:①企业兼并: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结论:它们都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观规律作用之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作用在于: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对于劳动者,促使其提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
Ø 6.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化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Ø 7.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劳动者必须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竞争,实现自主择业。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
l 如何解决就业?
从政府角度: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②从根本上来说,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③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
⑤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⑥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⑦国家要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的管理,实行劳动合同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①加强文化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纪律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②发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接受市场挑战,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Ø 8.懂得应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权利内容: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⑧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重要性(原因):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3)措施:
第一,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第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第三,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必须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第四,从国家方面看,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五,从企业方面看,①企业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生产经营,不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③合法、诚信用人。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Ø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
Ø 2.了解存款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1)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2)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计算时一要注意区别几个名词:利息、税后利息、本息。二要注意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或日利率。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有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它们的关系为: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三不要忽视存款期限。
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从2007年8月15日起,利息税的税率调整为5%,2008年因宏观调控的需要暂停征收利息税。
(3)注意:
(1)我国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2)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了解)
第一,通货膨胀下,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即使加息,虽然利息收入增加,但实际收益不一定增加;通货紧缩则反之。
第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也叫物价涨幅,可能为正,可能为负)
(4)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了解)
第一,如何调节: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第二,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5)利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利率是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控制手段。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投股票和债券。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
当然,利率的调整和利率的杠杆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恰当适度地运用才能获得最佳政策效应。
Ø 3.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注:A、银行利润的来源有二:存贷款的利差和服务性收费。前者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B、贷款的分类:按用途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能够判断哪些贷款分属这两者。
(3)结算业务
除了上面的三大主要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Ø 4.了解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2)特点:股票是一种流通性强、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原因: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面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注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股票虽可以买卖,但其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所以不是商品。
Ø 5.了解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1)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分类: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特点:
发行者不同
收益大小不同
风险程度不同
流通性强弱不同
国 债
国家
较小
较小
强
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
中等
中等
较强
企业债券
企业
较大
较大
较弱
(4)关于国债
含 义: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改造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发行目的: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
特点及原因: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Ø 6.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
(1)含义: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种类: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l 区别: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性 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
费用承担
大多数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
保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险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l 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保险业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保险业是完善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压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进人民福利;能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持。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保险的地位、作用越突出。
Ø 7.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区别
性质
储蓄存款
债务证书
股份凭证
合同约定
收益方式
存款利息
债券利息
股息、红利;
股票差价
保险金
风险性
最小
国债较小;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大。
最大
较小
流通性
活期强,定期较差
国债较强;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弱。
很强
较弱
联系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该遵循五个原则:
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收益一般和风险成正比。投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投资方式。
②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投资就像装鸡蛋,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投资也一样,不应只局限在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的方式,如买债券,炒股,投资房地产。
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⑤要诚信投资、合法投资。
l 要注意投资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各投资方式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1) 储蓄存款利率会影响债券利率。如果储蓄存款利率提高了,势必会带动债券利率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债券在收益上的优势地位。
(2) 储蓄存款利率会影响股票价格。假如储蓄存款利率提高了,闲置资金就会流向银行,投向股票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股票,股票价格一般会下降。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单元特征】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这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的分析,因而全书的重点之一。
首先,从社会产品分配的理论来看,它是经济学的生要内容。分配是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分配的性质、原则和形式由生产方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同时,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对分配中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的分析, 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实际来看,意义深远。一些学生存在想国家少、想自己多,希望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等思想。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意义深远。
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国家利益为重,同时又充分尊重个人正当合法利益。所以本单元涉及的内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Ø 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Ø 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Ø 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l 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等。
l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l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其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注意:三个区别
(1)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和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劳分配。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一,存在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第二,性质不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来源:状元源 http://zyy100.com)
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比较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区别
所有制基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分配主体
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
私营和外企中的劳动者
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雇佣地位
体现的关系
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非公有制生产关系
私有制生产关系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之一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l 关于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其中包含科技创新,分配制度改革要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应全面了解,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 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 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借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 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 科技人员自办实休,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来源:状元源 http://zyy100.com)
Ø 4.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l 注意:收入公平既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消除差距。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Ø 5.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Ø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Ø 2.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期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Ø 3.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1)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主要包括:
①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包括:设备购置、维护费,人员经费,公务费用。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包括:政府、司法、驻外机构支出,军队、国防建设、国防科研的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⑤债务支出。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
Ø 4. 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注: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赤字过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了解)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收入(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可能伴随着一定的财政赤字,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赤字政策。相反,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可能伴随着一定的财政节余。但若是略有节余或略有赤字,则仍然保持了财政收支平衡。
Ø 5. 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衡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要,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Ø 6.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注:税收属于分配范畴;
税收凭借的权力是政治权力;
税收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需要。
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是税法。
Ø 7. 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强制性的表现:一是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二是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正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的一种形式。
注:社会产品的分配凭借两种权力进行,一是国家政治权力,二是所有者权力。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而利润是国家凭借所有者权力获得,个人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凭借所有者权力获得。
(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对纳税人返还利益。
无偿性是相对的。直接无偿,间接有偿,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税收在征收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4)三者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一,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第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
保障
要求
决定
决定
附: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易错点]固定性意味着税收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吗?[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可以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具体征管制度进行调整。]
特别提示: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利润、国债都没有这三个基本特征,而行政规费中只是具有其中的某些基本特征。税和费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但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收费则不具有固定性;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收费则以相关收费主体提供劳务为补偿。
判断:税收的固定性要求其强制性。( × )
Ø 8. 理解个人所得税
第一,属于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第二,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①必须是合法所得; ②并非全部所得,有一定范围和起征点。(参阅课本,了解即可)
第三,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附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
有住所
无住所
居住满一年
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不居住
或居住不满一年
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第四,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第五,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运用:能够运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办法计算税收。
注意我国的个税的起征点已由1600提高到2000。
例:王某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为6000元,请问他每月的税后收入为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4000元
500×5%+1500×10%+2000 ×15%=475元
6000-475=5525元
判断: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 )
Ø 9. 了解税收的作用
(1)增值税作用: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
(2)个人所得税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Ø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1)由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骗税、欠税、抗税
定 义
手 段
处 罚
偷税
用隐瞒、欺骗的手段(方法)逃避纳税义务
伪造、涂改、销毁账簿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欠税
以拖延的方式逃避纳税
超过纳税期限
骗税
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抗税
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暴力、威胁、围攻、殴打等
偷税和骗税比较:手段相似,都采用欺骗手段;对象不同,偷税指向应纳税款,骗税指向税收优惠。
欠税和抗税比较:手段不同,前者拖欠,后者以暴力或威胁;结果一样,拒不缴税。
3)公民必须增强纳税人意识
(1)义务意识:依法纳税意识
既包括自己要依法纳税,也包括要监督别人依法纳税(比如购物索要发票)。
(2)权利意识:监督意识
公民要增加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元特征】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将以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自己参与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舞台,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担,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同时,他们自身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科学发展观,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对高中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这有助于他们立足于国内现实,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关键作用。学习本单元也是高中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获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领的关键。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Ø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的商品经济。
②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要将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思考:有市场就有了市场经济吗?市场就等于市场经济吗?
Ø 2.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供求及市场竞争来安排和调整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1)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2)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由于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禀赋不同,导致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
注:第(2)、(3)两个作用是通过促使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强调了资源在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间的优化配置。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即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
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附:区分市场的盲目性与自发性
项 目
自发性
盲目性
区
别
含义
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支配下自发追求自身的利益
市场主体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表现形式
通过市场主体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来表现
通过市场主体经营决策的失误来表现
导致后果
市场秩序混乱和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波动和资源的浪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解决手段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联系
(1)都是市场的弱点和缺陷的表现;(2)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都需要以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
Ø 3. 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附:市场规则
(1)市场规则的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2)市场规则的内容
第一,市场准入规则
如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第二,市场竞争规则
地方保护、非法垄断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第三,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①自愿:反对强买强卖。
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②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
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
③公平: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
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完全按照合同履行;提供合格商品。
a.诚实信用的必要性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方法)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1、是什么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想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应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
2、为什么
A、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B、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精神,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
C、诚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D、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减少道德失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节约成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实原因:由于体制缺陷、利益驱动、道德失范、监管不力、惩罚不严造成了目前现实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
3、怎么办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社会及政府有关部门形成合力。
国家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精神,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使失信者得到相应的惩罚。
政府:政府应依法行政,提高全体公务员素质,建设透明、高效、务实、廉洁政府,打造法治政府、信用政府,作社会诚信的表率。
企业:经营者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遵循市场交易原则,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企业的信誉、形象。
公民:公民应提高自身素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
Ø 4.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注:我们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是有保证的:一是公有制为基础,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三是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有成效。原因在于,一是公有制决定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类 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存在的经济基础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实现的目标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宏观调控的力度
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各部门、各企业存在的不同利益,影响了宏观调控手段
Ø 5.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原因):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宏观调控的手段(即怎样加强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
经济政策有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者区别如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
手 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
目 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联 系
①都是经济政策; ②都属于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重要方式;③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l 注意:利息税的调整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此外,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
价格政策: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注: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附1: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比较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区别
调节手段
价格,供求,竞争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
优势
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在可以调节的领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联系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单一的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附2:“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向前走”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以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础
对市场的弱点和缺陷弥补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Ø 1.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目标提出的原因:
我们已经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发展目标,现在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
但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
(1)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2) 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3)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4)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5) 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Ø 2. 了解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④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注意: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Ø 3.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Ø 4. 说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性: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求: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什么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总之,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把节约资源和“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
3、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
5、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生态的技术。
6、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等。
7、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节约意识
企业、个人、消费者应该怎么办?
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该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节能型、环保型产品,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之中;
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1.自主创新的含义。自主创新有这样几个关键的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创新型国家的特征:科技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为什么?
1、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现实原因)
2、资源、环境技术瓶颈对经济的约束要求我国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5、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6、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怎么样?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通过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各种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继续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
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开招聘力度。
1、为什么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推动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打造知名品牌,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科学技术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可以使科技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使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国策是否矛盾,请用我国对外贸易基本原则加以说明
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
自主创新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的原则的要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二者并不矛盾。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Ø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注:一定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注意]“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既成事实”,是指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出来的一种发展趋势和表现,并不等于说经济全球化已经实现了。
(2)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Ø 2.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1)含义: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Ø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Ø 4.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作用
(1)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Ø 5. 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2)对外开放地位:是中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
①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注意:坚持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并不矛盾。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是实现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又可以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5)“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①“走出去”的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走出去”的意义: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意味着我国对方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③“走出去”的形式: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④政策: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拓宽: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是我国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2、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提出什么样的合理的建议?
(1)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加快发展。
(2)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3)针对具体挑战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挑战
应对措施
“数字鸿沟”
(1)采取多种措施在国内普及互联网,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2)大力发展科技,占领信息技术制高点。
“绿色壁垒”
(1)在产品环境、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2)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反倾销
(1)中国企业要敢于运用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机制,积极应对别国的“反倾销”措施。(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品牌。(3)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制造科技含量高、质量好、高附加值的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