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1-05-14 发布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及答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9·湖北省武汉市调研)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就是全民既有获得感,又有参与感,因此,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2019年,自石峁遗址横空出世后,一直是考古界关注的焦点,其陆续出土的考古发现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 C.媒体调查结果显示,76%的受访者在用微信聊天的过程中会频繁运用表情符号,在最受欢迎的表情符号排名中,“微笑”高居榜首。‎ D.近年来,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解析:选C。A.语序不当,应为“既有参与感,又有获得感”;B.表意不明,应删去“自”;D.成分残缺,“补偿”后面加“机制”。‎ ‎2、(2019·甘肃兰州诊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①________________。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②________________。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③________________,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解析:①处,前文写菊花适应性强,喜爱阳光又耐寒,且紧跟着写了菊花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的生长状态,则①处应写其耐寒的一面。②处,结合后文写“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潮湿的环境中”都能栽种菊花,可见其强调的是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③处,这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结合后半句内容,可填写类似于“菊花良好的适应性”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②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③菊花良好的适应性 ‎3、(2019·豫南九校质量考评)请把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 ‎①2019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将充分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 答:                                    ‎ 解析:本题考查短句变长句。首先要通读几个短句,从中找出主干句,然后理顺枝叶,把其他短句当作定语或状语补充到主干句中,注意定语或状语的排列顺序要合理,不能出现语病。‎ 答案:(示例)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直播的主题为“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或:以“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为主题)的2019年“3·15”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4、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一段话,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春风吹过,已看不到冬天来过的痕迹。爬过一座陡峭的山峰,河水映入我们的眼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续写的形式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春风吹过,已看不到冬天来过的痕迹”表明补写部分应该是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再由“河水映入我们的眼帘”一句可知,“河水”应是扩写的重点,且要注意“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和字数方面的要求。‎ 答案:(示例)欢快的河水唱着动听的歌,扭着柔美的腰肢,跳着优美的舞蹈,它要给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山注入生机,它唤醒了山里的动物们,一曲《春之圆舞曲》就此奏响 ‎5、下面是中国植树节节徽图案,请概述图案内容,并说明图案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答: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是“图案内容”,二是“寓意”。再结合题干中的“中国植树节节徽”这一背景,寓意就应该容易理解了。在回答时,要注意,除了描述画面上的形象内容以外,也要交代文字内容,因为它们也是构图要素。还有,要看到多株树共同构成树林,有一种守护家园的意味。‎ 答案:内容:一个圆形里面,上方有五棵树,下方是“中国植树节”和“3.12”字样。‎ 寓意: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大地,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良好的自然生态体系。‎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这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 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A。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用错对象。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望文生义。③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④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留传。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⑤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不合语境。⑥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指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作者在写了“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之后,又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充分体现了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南迁的疑惑。‎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百姓的祭祀场景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忧虑。‎ 答案:(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二、古代诗歌 ‎(一)古典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题目。‎ 念 奴 娇 ‎ 朱唏颜 倦怀无据。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①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鹤②,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注】 ①金鳌:传说大海里的神龟。②鹤:古人认为是一种神异的鸟,故称仙鹤。‎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凭危阑极目”一句中“危”是高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自然美景,可以看出作者兴趣盎然,心情愉悦。‎ B.“寒江斜注”中“注”字写出了江水的迅猛之势,词人居高临下看到那浩浩江水斜穿大地,其流势迅猛,如同喷注一般,颇为传神。‎ C.“胜游如扫”中“扫”字十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此刻“倦怀”全释,烦恼尽消的愉快心情;同时,也与词首“倦怀无据”遥相呼应,全词浑然一体。‎ D.“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是说作者如当年苏东坡游赤壁遇到孤鹤横江东来一样也在傍晚清夜偶遇仙鹤。‎ E.“谁解坡仙神遇”是说作者难以理解当年苏东坡再游赤壁的情景。“大江依旧东去”‎ 以景结情,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解析:选DE。D项,“拟访”是“准备访求”的意思,作者不是已经遇到了仙鹤。E项,“谁解”不是说“难以理解”,而是说作者理解了。‎ ‎(2)此词颇有些苏轼《赤壁怀古》遗风,词中所体现出的雄健之势,足可使读者为之一振。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雄健之势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雄健之势”即“开阔、壮阔”之意。意境的开阔:通过“极目”“寒江”“吴楚”“金鳌”“蛟龙”等大的、开阔的典型意象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心胸的豁达、情感的乐观:通过上片尾句“兴来携手”和下片尾句“胜游如扫”可以看出词人面对自然景色兴趣盎然、心情愉悦;深刻的哲理:上片看到的江景都是登高远望所得,作者得出了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清、看得更远的结论。‎ 答案:①阔大的意境。浩浩荡荡的大江,风烟笼罩的吴楚,鳌龙相搏的凶猛,惊涛冲天的威力,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②乐观的精神。从倦怀登临到登临识趣,从兴来登高到心境畅快,乐观昂扬。③深刻的理趣。“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拨开迷雾,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富有启发性。‎ ‎(二)文言文阅读 ‎(2019·云南省昆明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登进士第,又制策登科。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群在内职,常以谠言正论闻于时。宪宗嘉赏,降宣旨云:“自今后学士进状,并取崔群连署,然后进来。”群以禁密之司,动为故事,自尔学士或恶直丑正,则其下学士无由上言,群坚不奉诏,三疏论奏方允。元和七年,惠昭太子薨,穆宗时为遂王,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群上言曰:“大凡己合当之,则有陈让之仪;己不合当,因何遽有让表?今遂王嫡长,所宜正位青宫。”竟从其奏。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进绢五千匹,充助修开业寺。群以为事实无名,体尤不可,请止其所进。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坐赃,诏付京兆府决杀。长孺母刘氏求哀于宰相,群因入对言之。宪宗愍其母耄年,乃曰:“朕将屈法赦长孺何如?”群曰:“陛下仁恻即赦之,当速令中使宣谕。如待正敕,即无及也。”长孺竟得免死长流。群之启奏平恕,多此类也。时宪宗急于荡寇,颇奖聚敛之臣。故藩府由是希旨,往往捃拾,目为进奉。处州刺史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群议以为违诏,受之则失信于天下,请却赐本州,代贫下租税。时论美之。穆宗即位,征拜吏部侍郎,召见别殿,谓群曰:“我升储位,知卿为羽翼。”群曰:“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数日,拜御史中丞。太和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册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九·崔群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 B.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 C.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 D.先帝之意/元在陛下/顷者/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草制/若不知先帝深旨/臣岂敢轻言/‎ 解析:选D。本题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顷者”中的“顷”翻译为“不久”的意思,“者”表示语意的停顿,因此需要在后面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和C;第二处,“奉命草制”的主语应该是“臣”,因此需要在“臣”字的前面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B;综上所述,答案可以确定为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策,皇帝有事书之于策以问臣下,称为“制策”。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与进士、明经、词科、任子、府史杂流等同为国家取士的科目。‎ B.连署,在文中的意思是“连名”“联合署名”。古代为证明已签署的文件的可靠性而由其他人连同的签字。“连署”还有一个意思是“同一官署”。‎ C.青宫,太子居于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青宫”与“东宫”一样可以借指太子。‎ D.赠,是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进行追封爵位官职的制度。如文中的“司空”即为赠官。这既是对死者的尊敬,也能光耀死者门楣。‎ 解析:选D。“赠”还包括对已死官员的父祖(亲属)加封官爵,对已死官员追封爵位官职,在古代叫赠官,只是“赠”的形式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群正直敢言,却难违圣意。宪宗要求学士进奏,要有崔群的署名才能呈上,崔群认为这容易成为定例,会阻碍下面学士的言路,坚决不奉诏,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 B.崔群行事得体,不以功自居。当初在建储之事上崔群的建言既符合情理又有利于遂王,遂王登基后,向他表达感谢之情,他表示功不在己,但依然得到晋升。‎ C.崔群坚持原则,能“守土尽责”。田季安献绢五千匹助修开业寺,他认为于理不合,奏请阻止;苗稷进羡余钱七千贯,他认为这违反诏令,请求退还以代贫民的租税。‎ D.崔群宽厚仁慈,法外也容情。权长孺获死罪,其母向宰相求情,崔群奏请宪宗,宪宗同情权母老迈,欲赦免权长孺,崔群怕夜长梦多,建议宪宗及时颁布赦令。‎ 解析:选A。“难违圣意”“妥协应允”错,“群坚不奉诏,三疏论奏方允”意思是“崔群坚持不遵奉此诏,再三上疏奏论,皇上方才应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宪宗以澧王居长,又多内助,将建储贰,命群与澧王作让表。‎ 译文:                                    ‎ ‎(2)群前后所论多惬旨,无不听纳。迁礼部侍郎,选拔才行,咸为公当。‎ 译文:                                    ‎ 解析:(1)以:认为;储贰:储君;与:替。(2)惬:迎合;听纳:听取采纳;才行:才德之人。‎ 答案:(1)宪宗认为澧王年纪居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储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 ‎(2)崔群前后奏议大多迎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德之人,都公允恰当。‎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十九岁登进士第,又参加制策考试而登科。元和初年,被召担任翰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朝内奉职,常以直言正论闻名于当时。宪宗嘉奖他,下诏宣旨说:“从今以后学士进呈奏状,须同时有崔群的联合署名,这样才可以呈来。”崔群认为官禁的管理举措动辄成为定规,从此学士中有嫉害毁谤正直的人,则他下面的学士无法向上投诉,因而崔群坚持不遵奉此诏,再三上疏奏论,皇上方才答应。元和七年,惠昭太子去世,穆宗当时为遂王,宪宗认为澧王年纪居长,宫中又有许多帮助他的人,将立储时,命崔群替澧王写辞让的奏表。崔群上奏道:“大多以身承当这个位置的,才可奏表表示辞让的仪礼;以身不能称当这个位置的怎么可以有辞让的奏表?现今遂王是嫡长子,应当居东宫正位。”宪宗最终听从了他的奏言。那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献绢五千匹,用来资助修开业寺。崔群认为这件事没有正当理由,尤其不符合规矩,遂奏请制止了田季安的进献。崔群前后奏议大多迎合圣意,皇上没有不听取采纳的。升迁为礼部侍郎,选拔有才德之士,都公允恰当。元和十二年七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孺因赃获罪,皇上下诏命令交给京兆府处决。权长孺的母亲刘氏向宰相哀求,崔群于是就入朝奏论此事。宪宗怜悯其母年事已高,便说道:“我将破坏法令赦免权长孺,可以吗。”崔群道:“陛下出于仁慈恻隐赦免他,应该马上令中使宣布赦令。如等待正式赦令,那就来不及了。”权长孺最终获免死而流放远地。崔群的启奏持平宽仁,多和这些事一样。当时宪宗急于扫荡盗寇,对能为朝廷聚财敛资的臣子大加奖励。所以藩镇州府官员因此迎合朝廷意旨,往往搜求聚敛财物,当作进奉。处州刺史苗稷进奉羡余钱(羡余:地方官员以赋税的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或物)七千贯,崔群认为违诏,如果接受了这些财物就失信于天下,奏请归还赐予本州,替代贫民的租税。一时受到舆论赞扬。穆宗即为,征召崔群入朝授予吏部侍郎官职,在别殿召见他,对他说:“我升皇储位,知道是您相助。”崔群道:“先帝之意,本来便在陛下。随即授陛下淮西节度使,臣奉命起草诏书,如果不知先帝深意,臣怎敢轻率出言?”数日,授予了他御史中丞官职。太和六年八月去世,年六十一,册赠他为司空。‎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启超的1927年 ‎1927年给王国维和梁启超这些学有根底、历经世变的学人带来的心里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 王国维投湖自尽,与其说是为过去殉葬,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绝望。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变局中,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冷静地选择了离世。与王国维不同,梁启超一生常处在政治漩涡中,对世变的承受力也更强一些,但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当时的内心波澜。但他仍想为未来用力,也就在这一年,他对同门师弟伍宪子说了两点想法:一是做人方法,在社会上要造成一种不逐时流的新人;二是做学问的方法,在学术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之国学。他思考的重点还是人,培养人才,并转移风气,建立新学术路数。这和他一贯的思路也是吻合的。‎ 梁启超在晚清提倡“新民说”、办《新民丛报》、自号“新民子”。他曾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虽然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在他流亡异国的十几年间,以其“新民体”的文字为媒介,不断地将他的思想主张传递给国人,也确实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梁启超生于1873年,在比他小20岁的这一代人,比如同是生于1893年的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这些人将来走的道路各不相同,而他们在成长的年代都曾浸润于他的“新民体”文字中。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 到1927年,梁启超却不再提“新民”,也不再提“国民运动”,而是“不逐时流的新人”,即“新人说”。他认为难的不是造就新人,而是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伍宪子如此理解梁启超的两点想法:“做人要不逐时流,此有同于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为学要适应新潮,即在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这两点都从求上进而来,令人起敬。”‎ 伍宪子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但伍宪子对“新民”的这一解读并未触及梁启超思考的内核。如果说,“新民”还是群体性的概念,寄望于国族群体的觉醒,来改造这个国家,那么,“不逐时流的新人”则是个体性的,是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不随波逐流的。‎ 梁启超瞻望未来时,当然会想到他所亲历的世变。他曾说清末15年之变超过了以往150年,其实何止是150年。但1927年的冲击带有更多不可预测的成分,超过了他以往的经验范围。他的同事王国维自沉带给他的震撼不能忽略,虽然两人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不同,但在那一年他们的许多感受是一致的。这是他说出上述两点思路的时代背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心目中的“不逐时流”当然不会简单地停留在曾国藩式的个人修养层面,而是想得更远、更深一些。‎ 晚清大变局造就的梁启超,在新的民国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唯有新人才配得上一个新的国家,他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没有这样的新人,中国还将是那个老中国。两年后,56岁的梁启超一病不起,对于如何才能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他却已来不及作更深入的思考。‎ ‎(选自《杂文月刊》文摘版,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曾涤生之强调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曾涤生,即曾国藩,号涤生。“诚拙”即诚实。曾国藩说:“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有删改)‎ ‎②伍宪子深感惋惜:“他(梁启超)懂得中国历史,说得中国文化明白,同时又了解西方学术,他一定能提得出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的方案,让大家减少盲从和瞎碰。这于世界于中国的助益多大呢?可惜死早了,留给我们后死者这么一个沉重的任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估量中国文化。”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足以与之媲美。‎ B.在做学问方面,梁启超一直认为要创造一种能沟通中西文化,“从事人学与物学之间的会通调理”的适应新潮的国学,来改变不良的学术风气。‎ C.1927年,梁启超一改过去提倡“新民”“国民运动”,而提出“新人说”。他认为,只有造就了“不逐时流的新人”,才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D.既懂得中国历史文化,又了解西方学术的梁启超,却令人遗憾的过早去世,对于造就“不逐时流的新人”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未能作更深入的思考。‎ 解析:选A。A项,扩大范围,“印度的泰戈尔和甘地都曾对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错,由原文第三段“在20世纪早期亚洲的历史上,像他那样对一个民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读书人,似乎唯有印度的泰戈尔、甘地”可知,泰戈尔和甘地只对印度民族的历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选项将其影响力扩大至整个亚洲。‎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学有根底的王国维和梁启超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不同,但1927年的大变局给两人带来的心灵震动,却是一样大的。‎ B.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常年流亡异国,期间他仍不断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伍宪子虽追随梁启超多年,对他有相当的了解,也对梁启超1927年说的两点想法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未触及其内在核心。‎ D.由于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对事变的承受力较弱,在时代的大变局中,王国维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恐惧,最终出于对未来的绝望,选择了投湖自尽。‎ E.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清末15年的变革超过了以往150年甚至更多,这点从他写给女儿的家书中可窥见一斑。‎ 解析:选AC。B项,“他仍不断……左舜生”范围缩小,根据文意,梁启超并非只将“新民说”思想传递给了梁漱溟、毛润之、左舜生三人,‎ 而是传递给包括三人在内的比梁启超小20岁的这一代人;“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于文无据。D项,根据原文第一段“王国维……历经世变”可知,王国维“未曾经历大的政治变革”错。E项,“梁启超对亲身参与的戊戌变法给予了肯定”属无中生有,且“他认为……可窥见一斑”在文中也没有体现。‎ ‎3.“不逐时流的新人”有哪些特点?梁启超为何在1927年提出“新人说”?‎ 答:                                    ‎ 解析:原文对“不逐时流的新人”的理解出现在第四、五段,第四段提出伍宪子对做“不逐时流的新人”的理解同于曾国藩强调的诚拙、振拔向上的功夫,第五段提出“不逐时流的新人”是个体性的,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的。由此可概括出“不逐时流的新人”的特点。至于原因:第一段提到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第七段提到“在老大帝国瓦解之后,他所期待的‘少年中国’并未出现”,于是他想到了新的救国方法,即培养“不逐时流的新人”。‎ 答案:特点:①诚拙、振拔向上;②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随波逐流。‎ 原因:①1927年给梁启超带来的心灵震动超过了辛亥之变;②1927年,他期待的“少年中国”一直没有出现;③他对救国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想到了“不逐时流的新人”,认为唯有新人,才能配得上这个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