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52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静悟材料(文)
教师赠言:同学们,高考临近,我们应该认真的去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要掌握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其次要熟悉一些基本题型,明确解题中的易误点,还应了解一些常用结论,最后还要通过多次仿真高考模拟训练,掌握一些的应试技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积累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常见题型、常用方法和解题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按章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现在印发给你们,希望同学们作为复习中的重要材料,认真阅读和使用。它能助你在高考中乘风破浪,实现自已的理想报负。
第一部分 集合、函数与导数
一、重要知识、技能技巧
㈠.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⑴概念、表示、方法元素、集合之间的关系
⑵集合的运算:交、并、补、数轴、Venn图、函数图象、不等式解集
⑶集合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注:集合运算时,不要忽略空集
例题:已知A={x|},B={x|},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解】AB,解得:
【分析】忽略A=的情况.
【正解】(1)A≠时,AB,解得:;
(2)A= 时,,得.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是(,
简易逻辑:
⑴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
①且、或、否可理解为与交、并、补对应.
②非p即p是对p的否定,而p的否命题,则是否定条件,否定结论.
例:p:如果x=1,那么x2-1=0;则p:如果x=1,那么x2-1≠0.
而命题p的否命题是:如果x≠1,那么x2-1≠0.
③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都互为逆否命题,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一致。
⑵充要条件: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学会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解决相应问题(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㈡.函数:
1.函数三要素:
⑴定义域:
注意:解决函数问题必须树立“定义域优先”的观点.
⑵对应关系:用待定系数、换元法、构造方程组法等求函数解析式
⑶函数值域、最值的常用解法:
①观察法;②二次函数;③基本不等式法;⑹单调函数法;
⑺数形结合法;⑻换元法;⑼导数法.
2.函数的性质:
⑴函数奇偶性
判断方法:
①定义法:注:
②图象: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
常用结论:①如果f(x)是奇函数且在x=0有定义,则f(0)=0;
②常数函数f(x)=0定义域(-l,l)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③偶函数的和、差、积、商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和、差是奇函数,积、商是偶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积、商是奇函数。
⑵函数单调性
判断方法:①定义法;
②导数法;
③结论法(一般用于选择填空):奇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如y=x+,a∈R).
⑶函数周期性
判断方法:定义:f(x)=f(x+a)对定义域中任意x总成立,则为周期函数,T=a.
几个常见结论:①若f(x+a)=f(x-a),则为周期函数,T=2a.
②若f(x+a)=-,则为周期函数,T=2a.
③若f(x)图象关于x=a及x=b对称,a≠b,则为周期函数,T=2(b-a).
④若f(x)图象关于x=a及点(b,c) (b≠a)对称,则为周期函数,T=4(b-a).
⑷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①若f(a+x)=f(a-x)或f(x)=f(2a-x),则f(x)图象关于x=a对称,特别地f(x)=f(-x)则关于x=0对称.
②若f(a+x)=-f(a-x)或f(x)=-f(2a-x),则f(x)图象关于对称,特别地f(x)=f(-x)则关于对称.
③y=f(x)与y=f(-x)关于y轴对称;y=f(x)与y=-f(x)关于x轴对称;y=f(x)与y=-f(-x)关于(0,0)对称.
④函数y=f(x)与函数y=f(2m-x)关于x=m对称;函数y=f(x)与函数y=-f(2m-x)关于(m,0)对称.
⑸函数图象变换
①平移变换:
函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到函数y=f(x - a)的图象;
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函数y =f(x)+ b的图象;
左平移a个单位得到函数y=f(x+ a)的图象;
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函数y=f(x)-b的图象(a ,b>0)。
②伸缩变换:
函数y=f(x)的图象上的点保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k倍(0<k<1时,缩短;k>1时,伸长)得到函数y=kf(x)的图象;
函数y=f(x)的图象上的点保持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k倍(0<k<1时,伸;k>1时,缩)得到函数y=f(kx)的图象 (k>0,且 k ≠1)。
③对称变换: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图象为y=f(-x);关于x轴对称的图象为y=-f(x);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为y=-f(-x)。
④翻折变换:
①函数y=f(x)在x轴及其上方的图象保持不变,把下方图象关于x轴对称的翻折到上方,再把下方的图象去掉得到函数y=|f(x)|的图象;
②函数y=f(x)y轴及其右侧的图象保持不变,把左侧图象去掉,再把右侧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翻折到左侧得到函数y=f(| x|)的图象;
3.初等函数和抽象函数
⑴一次、二次函数:要熟练掌握和一次、二次函数有关的方程不等式等问题,并能结合函数的图象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图象探索综合题的解题切入点。
⑵指数对数函数: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⑴对数恒等式 a=x (a>0且a≠1,x>0).
⑵对数运算性质(M>0,N>0,p∈Q)
①loga(MN)=logaM+logaN;②loga=logaM-logaN;③logaNp=plogaN.
函数图象与性质: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定点、定义域、值域等性质;了解与(a>0且a≠1)互为反函数。
⑶幂函数:结合函数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⑷抽象函数:要用广义的定义、性质、定理去处理,不能用具体函数去论证.
二.易错点提示
⑴多变量问题注意主元与辅助元的转换
如 p∈(,4)时,不等式px+1>2x-p恒成立,可看成关于p的函数g(p)=(x+1)p+1-2x>0,在(,4)
上恒成立(等号不同时取)
⑵单调函数要与区间对应.
⑶关于范围的结论的书写注意端点的“开闭”:如y=单调区间(-∞,a),(a,+∞)
⑷图象信息题注意观察:对称性、特殊点、升降情况、图象位置、变化率、最高、最低点等.
⑸复合函数要注意定义域的作用
如求y=log2(x2-3x+2)的单调区间,已知f(x+)=x2+,求f(x)均须考虑定义域.
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解决“变号零点”。
㈢导数
1、导数的定义:f′(x0)=.
2、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y=f(x)在点P(x0,f(x0))处切线的斜率,即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x0),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
注:区分“求曲线上过点M的切线”与“求曲线上在点M处的切线”;
前者只要求切线过M点,M点未必是切点;而后者则很明确,切点就是M点。
[举例]求函数y=x3-3x2+x的图象上过原点的切线方程
解析:易见O(0,0)在函数y=x3-3x2+x的图象上,y’=3x2-6x+1,但O点未必是切点。
设切点A(x0,y0)∵y’=3x2-6x+1, ∴切线斜率为3x02-6x0+1,又切线过原点,∴=3x02-6x0+1即:y0=3x03-6x02+x0 ①
又∵切点A(x0,y0)y=x3-3x2+x的图象上∴y0=x03-3x02+x0 ②
由①②得:x0 =0或x0 =,∴切线方程为:y=x或5x+4y=0
[巩固] 曲线上过点的切线方程是.
[巩固答案],或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常用的导数运算公式:
(为常数);
·法则1:
·法则2:
·法则3:
4、导数的应用及易错点提示
⑴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基本步骤如下:
①求定义域;
②求函数f(x)的导数f′(x);
③由f′(x)>0,解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由f′(x)<0,解函数f(x)得单调减区间.
注:若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取值范围,则必须使用不等式
例题:已知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求函数的导数,当时,是减函数,则故,解得
错因分析:是在上单调递减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解题过程中易误作是充要条件,如在R上递减,但。
正解:求函数的导数
若是减函数,则故,解得
⑵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①极值的定义:设函数f(x)在点x0附近有定义,如果对x0左右近旁的所有x值,都有f(x)f(x0), 我们就说f(x0)是f(x)的一个极小值,记作y极小值=f(x0)。 极大值、极小值统称为f(x)的极值.
注:一个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极小值不一定小于极大值.(即极小值可以大于或等于极大值);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它仅与左右近旁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极值点一定是区间的内点。可导函数导数为零的点是该点为极值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②求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求函数的定义域求导数f′(x)求导数f′(x)=0的根列表,下结论.
注:“极值点”不是“点”,而是方程的根。是函数极值点则;但是,未必是极值点(还要求函数在左右两侧的单调性相反);若 (或)恒成立,则函数无极值。
⑶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①求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步骤:
求f(x)在(a,b)内的极值将f(x)的各极值与端点函数值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是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②如果函数f(x)在开区间(a,b)或(-∞,+∞)内可导且有惟一的极值点x0,那么当f(x0)是极大值时,f(x0)就是f(x)在该区间上的最大值;当f(x0)是极小值时,f(x0)就是f(x)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
四、典题训练:
一、选择题:
1.设集合,则
A.{1} B.{1,2} C.{2} D.{0,1,2}
2.已知命题p:函数的值域为R,命题q:函数是减函数。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10,函数f(x)=x3-ax在[1,+∞)上是单调增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
A.0 B.1 C.2 D.3
x
y
17.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x
y
x
y
x
y
A B
C D
18.若函数y=-x3+bx有三个单调区间,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9.知与是定义在R上的连续函数,如果与仅当时的函数值为0,且,那么下列情形不可能出现的是( )
A、0是的极大值,也是的极大值
B、0是的极小值,也是的极小值
C、0是的极大值,但不是的极值
D、0是的极小值,但不是的极值
20.的单调增区间是
21.线,则曲线上到直线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是
22已知在处取得极值,
(1)求的值
(2)若对时,恒成立,求了取值范围
第二部分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一、重要知识、技能技巧
三角函数:
1. 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弧度,弧度,弧度
⑵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2.三角函数定义:角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P,设则: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简记为“全s t c”)
4.诱导公式:
, (为奇数)
记忆规律:“分变整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①;
;
.
②=(其中,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所在的象限决定, ).
特别:
7二倍角公式:
①.
②(升幂公式).
(降幂公式).
③
8.三角函数:
函 数
图象
作图:五点法
作图:五点法
作图:三点二线
定义域
(-∞,+∞)
(-∞,+∞)
值域
[-1,1]
[-1,1]
(-∞,+∞)
最值
当x=2kπ+,ymax=1
极大
;
当x=2kπ+ymin=-1
当x=2kπ,ymax=1;
当x=2kπ+π,
ymin=-1
无最值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T
2π
2π
π
单调性
递增
递减
递增
递减
递增
对称轴
没有对称轴
对称中心
9 常用角的三角函数
0
sin
0
1
0
cos
1
0
0
tg
0
1
不存在
0
不存在
10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① 最小正周期,值域为.
② 五点法图:把“”看成一个整体,取时的五个自变量值,相应的函数值为,描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③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路线:. 或:
.
④ 单调性:的增区间,把“”代入到增区间,即求解.
⑤求闭区间上的最值:由的取值范围求出的取值范围,然后看在的取值范围上的最值分别是什么,此最值即为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⑥对称轴:令,得
对称中心:由得;
⑦求解析式
第一步:由最大(小)值求A
第二步:由最小正周期求
第三步:确定.方法:代入法或者五点法.
⑧整体思想:把“”看成一个整体,代入与的性质中进行求解. 这种整体思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求单调区间时,或取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自变量取值.
11.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 (是外接圆直径 )
⑵余弦定理:;。
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线性运算:
加法: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
平行四边形法则:起点重合
减法:三角形法则:起点重合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数乘:共线基本定理
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且,则:
①∥=λ;
② ()·=0.
3.·=||||cos<,>=xx2+y1y2;
4.cos<,>=;
5.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设=,=,
①+=.②-=.③=.
6.设A,B,则.
二.易错点提示
1.先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图象作关于y轴的对称变换,则所得函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 ( D )
A.y=sin(-2x+) B. y=sin(-2x-)
C.y=sin(-2x+ ) D. y=sin(-2x-)
错解:B 错因: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时,写成了
2.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等于0,故平行向量不具有传递性即.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消去律不成立,即若是非零向量,且并不能得到,只可得到、在上的投影相等.
例题:例如下列命题:(1)若,则。(2)两个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3)若,则是平行四边形。(4)若是平行四边形,则。(5)若,则。(6)若,则。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答:(4)(5))
四.典题训练:
1.向量和向量的夹角为,,则向量和向量的数量积= ___________。
2.知向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向量,若与垂直,则( )
A. B. C. D.4
4.面向量与的夹角为, ,则( )
(A) (B) (C)4 (D)12
5.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y=f(x)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y=f(x)的表达式可改写为 y=f(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由必是的整数倍。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6.设ω>0,函数f(x)=2sinωx在上为增函数,那么ω的取值范围是_____
7.已知向量.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
(3)画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研究并写出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8.设函数(其中).且的图象在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的横坐标是.(Ⅰ)求的值;(Ⅱ)如果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9.已知定义在区间[-p,] 上的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对称,当xÎ[-,]时,函数f(x)=Asin(wx+j)(A>0, w>0,-0
8.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
9.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①点在圆上;②点在圆内;③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相切;②相交;③相离。
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表示圆心距,表示两圆半径,且)
①相离;②外切;③相交;④内切;⑤内含。
圆锥曲线
1. ⑴椭圆:①定义:;
②椭圆标准方程:和。
③椭圆的焦点坐标是,离心率是,其中。
⑵双曲线:①定义:;
②双曲线标准方程:和。
③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是,离心率是渐近线方程是。其中。
⑶抛物线:①定义:|MF|=d
②抛物线标准方程:
③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准线方程是:。
抛物线上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是:
1. 有用的结论 :⑴若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
⑵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时表示双曲线);
⑶共渐进线,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为参数,≠0);
典题训练:
直线:
1.若直线过点,,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B C D
2. 直线mx-y+2m+1=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
A(-2,1) B (2,1) C (1,-2) D (1,2)
3. 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不能确定
4.已知A(1,2)、B(-1,4)、C(5,2),则ΔABC的边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x+5y-15=0 (B)x=3 (C) x-y+1=0 (D)y-3=0
5.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
A.经过定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B.经过定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D.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
6.若动点到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7.已知点和则过点且与A,B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8.过点P(1,2)且在x轴,y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9.直线5x+12y+3=0与直线10x+24y+5=0的距离是.
10.原点O在直线l上的射影为点H(-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1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_
12.如果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________
圆
1 、过原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
2、所表示的曲线是圆的充要条件是( )
3、已知一圆的圆心为(2,-3),一条直径的端点分别在x轴和y轴上,则此圆的方程是( )
4、当为任意实数时,直线恒过定点,若以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的方程为()
5若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a的值为
(A)-2或2 (B) (C)2或0 (D)-2或0
6、已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的圆O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y=0相切,则圆O的方程是
7、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8、已知两圆和,则它们的公共弦长为 .
9、直线被圆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坐标是
10、光线从点射到直线以后,再反射到一点.这条光线从到的长度
11、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2、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则.
13、直线与圆恒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椭圆
1. 椭圆的离心率为,则=
2. 已知椭圆(>0,>0)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上顶点为B,若
BF⊥BA,则称其为“优美椭圆”,那么“优美椭圆”的离心率为。
3.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右顶点为,点在椭圆上,且轴, 直线交轴于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4.已知圆为圆上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交CQ于M,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5.P为直线x-y+2=0上任一点,一椭圆的两焦点为F1(-1,0)、F2(1,0),则椭圆过P点且长轴最短时的方程为。
6.已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F1,F2是它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则的取值范围是。
7.椭圆的焦点为、,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已知P是椭圆上一点,F1和F2是焦点,若∠F1PF2=30°,则△PF1F2的面积为( )
A. B. C. D.4
9.若动点()在曲线上变化,则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2
双曲线
1.双曲线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
A. B. C. D.
2.设P是等轴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1、F2是左右焦点,若
,|PF1|=6,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3.过双曲线2x2-y2=2的右焦点F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若|AB|=4,则这样的直线有条。
4.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5.与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A. B. C. D.
6.曲线C:与直线y=kx+1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X
Y
F1
F2
Q
M
P
O
7. 设双曲线(a,b>0)两焦点
为F1、、F2,点Q为双曲线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过
焦点F2作∠F1Q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M,则M
点轨迹是( )
A.椭圆的一部分; B.双曲线的一部分;
C.抛物线的一部分; D.圆的一部分
8.P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2+y2=4和(x-5)2+y2=1上的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 ( )
A.6 B.7 C.8 D.9
抛物线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则的值为
(A) (B) (C) (D)
2.]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线段F1F2被抛物线y2=2bx的焦点分成5∶3的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3.AB是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AB|=4,则AB中点C的横坐标是( )
A.2 B. C. D.
4.设抛物线y2=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2,2] C.[-1,1] D.[-4,4]
5.如图,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动点P在直线
上运动,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且与抛物线C分别相切于A、B两点.则△APB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6.已知抛物线y2=4x,过点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y12+y22的最小值是 .
7.过抛物线上一定点P()()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A(),B(),若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