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0 KB
  • 2021-05-14 发布

名师支招高考最后冲刺各科复习要点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名师支招】高考最后冲刺各科复习要点 语文:加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一、明确考前最后冲刺的基本要求:‎ ‎1.求准。考前最后冲刺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采取“求准”的策略,克服虚浮和自以为是的心态,回过头来一点一点地记清、记准重要的知识和自己疏漏的知识。‎ ‎2.求牢。尤其是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和名句默写部分。主要办法就是“反复”,通过反复练习来求牢。‎ ‎3.求精。考前最后冲刺中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中的题目必须精心挑选,有选择性地精练精讲,查漏补缺,修复知识体系,并训练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得分意识。‎ ‎(一)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1.重视文本的理解。各类文本阅读,重中之重是阅读文本,切忌只重题目而轻文本的做法,应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在文本上勾划、圈点,分析、概括,较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思想内容,然后再读题、做题。这样才能真正地抓住重心,把握关键,回答问题才能切中肯綮。2.要有考点意识、题型意识和分点答题的得分意识。对于每一个考点,通常有哪些题型,每种题型通常有哪些设问方式,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加强写作训练。1.深入了解本省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做到有的放矢。特别可以就“发展等级”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章的升格训练。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只有学会两个“关注”,考生才能积累大量新鲜而丰富的写作素材;只有学会两个“关注”,考生的记叙文才能更加真切细腻,情感才能更加感人,立意才能更加深刻,防止以看代写,以想代写,要把“会做”、“做透”作为考前最后冲刺的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率。‎ 数学:抓核心练能力克难点 抓核心。考前最后冲刺时间有限,在有限时间内要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必需抓核心。一抓核心知识点。如平面向量的核心知识点是向量的运算(线性运算、数量积运算)和两个定理(共线向量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抓住它们带动向量的概念、向量坐标运算等,这样既掌握了核心知识点也掌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抓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核心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在复习中要时刻注意其在解题中的作用,养成自觉使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解题的思想意识。三抓核心数学方法。核心数学方法有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构造法、割补法等。‎ 练能力。一练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数学试题要依靠逻辑思维分析试题的条件和结论,找出其内在关系后确定解题方向,考前最后冲刺中要把练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二练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在确定解题方向后,主要依靠推理论证和运算完成解题过程,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是试题解答成败的关键。三练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解决立体几何试题的必要能力,但平面也可以看作空间的特殊情况,它在解决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几何等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克难点。难点是制约考试成绩的主要指标,克服一个难点就可以多得几分,考前最后冲刺要尽力多克服难点。要克服数学试题高频难点,主要是函数的图像性质的综合运用类试题、多面体与球的组合体、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交汇衍生的问题、导数研究函数性质时衍生的问题、新定义类试题等。‎ 英语:掌握解题方法避免误区 ‎1.听力。高考听力测试内容广泛,所以要坚持多样化的听说训练,熟悉特定场景的交际用语,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考试时要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学会听前预读,有的放矢;随听随记,理解重要信息;抓住要点,合理推断。‎ ‎2.单项填空题。单项填空题要以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动词为核心,要特别关注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虚拟语气、特殊句式、常用句型等重点考查项目。解题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注意句子前后的一致性;遇到复杂句式,要从句子结构入手,找出所缺句子的成分,准确判断考点。‎ ‎3.完形填空。在做完形填空题时,要快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问题要注意着眼于语篇,充分考虑上下文意,仔细推敲出语法正确、逻辑严谨、意义畅通的选项。‎ ‎4.阅读理解。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涉及低能力要求的事实和细节题逐步减少,而涉及较高能力的语篇分析、文章概括、上下文推理的题目逐步增加。因此,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语篇的理解都需要借助推理,从而得出语篇中不曾明确表述但又蕴含其中的意义。‎ ‎5.短文改错。做短文改错题时先将全文通读一遍,弄清文章大意,然后根据语言结构进行改错。判断对错不但要从本行、本句考虑,还要顾及全文。一般来说,正确行不会多于一行,缺词行不会多于两行。要注意错误类型的分布。一般检查的名词、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代词、冠词、句子结构、连词等各占一行。有时错误设计在一行的开头或结尾,也经常导致考生的失误。‎ ‎6.书面表达。做书面表达题目首先要把握审题关。审题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所谓内容就是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找出必须表达清楚的内容要点;所谓“形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书面表达的适当形式,是日记、书信、通知,还是故事、寓言、描写或看图作文。确定形式和内容后,就可着手写作。‎ 物理:关注主干考点和社会热点 ‎2014年《考试大纲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选修模块3-2,知识点“理想变压器”由要求“Ⅰ”变为要求“Ⅱ”;‎ ‎2.选修模块3-4,对主题“光”的说明由“1.相对折射率不作考试要求”变为“1.相对折射率作要求”;‎ ‎3.选修模块3-5,删除了“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4.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下增加“动量定理Ⅱ”;‎ ‎5.选修模块3-5,在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中,说明“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对此,要注意多体碰撞问题,可能涉及数学归纳法和数列计算。‎ 注意社会热点问题。2013-2014学年值得注意的热点问题: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2.王亚平太空授课;3.“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侧重于着陆过程分析);4.雾霾天气对交通生活的影响。‎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主要有等效法(如等效电路、等效电源、等效内阻)、 对称法、补偿法、图像法、解析法、极限法、特殊值法、微元法、放大法等,这些解答物理高考题的方法,在后期模拟讲评中要着重渗透,以提高学生思维广度和答题速度。‎ 生物:重视基础强调能力 历年高考真题都是命题专家精雕细琢的成果,透析高考真题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有的放矢地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生物学科命题特点体现为:重视基础,强调能力,注重联系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近几年来,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是高考高频考点,在考前,要特别注重对这四大主干知识的复习。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雾霾、转基因等)与生物知识的结合。‎ 高考题往往来自教材中原题的改编拓展,图文转换或者信息提取等。因此,在考前复习中,需要特别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技能训练”、“思考与讨论”、“插图”等容易忽略的知识,扫清知识盲点。同时,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准确记忆生物学专用名词,结论性语句和概念中的关键词语等,保证考试中做到用规范术语答题 化学:注重整合注重能力提升 一、分析高考试题,明确命题热点。纵观近三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化学试题,我们可发现如下规律:“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题型相对固定。近三年必考知识点有: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化学平衡、原子结构、技巧型化学计算题等。题型中较为固定的有:选择题中简单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判断,非选择题中必做题中的实验题,选做题第37题主要考查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极性与分子空间构性的判断、电负性、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晶胞的计算等,第38题主要考查简单有机物的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符合若干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的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这些热点知识和题型,在考前最后冲刺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挖掘教材内容,关注实验情境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回归教材是高考的命题趋势。近年高考实验题多是以教材实验为主要实验情景,或部分改动,或将多个实验相连考查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有的是直接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情境形成实验题,有的是以教材实验知识为主干,创设实验情境形成实验题。近两年的实验题,都是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了实验中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等,可谓背景新颖,但落点较低,这就要求在考前最后冲刺中要重点关注实验中最基础的知识,若能充分掌握教材实验,这类题目就会顺利解决。‎ 历史:用新史观理解阐释历史 一、明确考查内容,把握复习重点。第一,历史高考强调对要点知识、要素知识、阶段特征和时代性的考查。因此考前最后冲刺的要点是结合2014年考纲,重点梳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深化拓展重点知识,尤其要挖掘历史地图、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第二,要建立知识的宏观体系,梳理知识的发展线索,把握历史规律。如从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等方面建立知识体系并提炼历史规律。第三,要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尤其是中外几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第四,要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热点和重大社会热点。‎ 二、有效适度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要重视解题能力的训练,以此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规范答题技巧。要认真做高考真题,分析高考题考查的知识、方法、能力的要求等;要进行限时训练,可利用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提升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关注最新理念,提升认知水平。要利用新史观理解和阐释历史、评价认识历史和构建历史知识结构,要用新史观重点关注转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重点人物等内容;关注史学方法,如史料的分类、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等都是高考考查方向。这些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史领域,在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等领域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要利用史学理论,建立知识的联系、提炼历史规律和明确认识历史的方法。‎ 地理:全方位疏通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专题梳理。1.以必修一、必修二、选修教材为主线,将必修三和区域地理的内容渗透其中(必修三主要包含区域发展观点和思想、区域发展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知识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提供区域背景,即考试的载体)。2.‎ 研究《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的每一项考试内容,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地理知识的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的网络模式,更加明确具体主干知识。‎ 二、解题答题,专项训练。1.题型训练。高考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选择题训练角度主要体现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两项基本能力。综合题训练角度主要体现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基本能力。2.审题和答题训练。审题要细致严谨。通过审背景材料、审图表材料、审设问、审分值,建立解题思路。研究设问和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确定答案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答案按采意给分还是按采点给分。3.图表解读和分析。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理解图表反映的地理事物的概念和内涵,搞清地图图例和注记的区别与联系,透彻分析地理事物时间或空间变化特点,掌握不同形式图表之间的逻辑联系,学会绘制各种统计图表等。‎ 政治:关注社会热点地区特色 一、突出对基础知识的再挖掘。在最后复习中,应以《考试说明》为基本框架,以教材为依据,对知识考点进行必要的梳理,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做到:(1)关注重要考点;(2)关注新增考点;(3)认真研究例证性试题,明确方向。对于基础知识,要做到能有序地储藏知识和按照需要合理地抽取知识,对重点知识和突出的关键词要有意识地背诵和默写,做到融会贯通,重构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梳理。‎ 二、注重能力训练。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要旨。据相关统计,高考主观题整体难度系数一般控制在40%—50%,增分的空间大,攻克主观题就成为高考政治得高分的关键。‎ 三、搞好时事专题复习。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搞好一定的专题复习,要参考《热点透视》、《时事》、《半月谈》等相关材料。今年要关注的热点主要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雾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汉字听写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外交观与新型大国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