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0 KB
  • 2021-05-14 发布

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高二物理(选修) ‎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奥斯特  D.居里夫人 a b r ‎2r B ‎2.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b的半径分别为r和2r,圆形 匀强磁场B的边缘恰好与a线圈重合,则穿过a、b两线圈 的磁通量之比为(  )‎ A.1:1   B.1:2   ‎ C.1:4  D.4:1‎ ‎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 A.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亮   ‎ B.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暗  ‎ D.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亮 ‎ ‎4.如图所示,ABC为与匀强磁场垂直的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比荷为的电子以速度v0从A点沿AB方向射入,欲使电子能经过BC边,则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应为(  )‎ A.B> B.B< ‎ C.B< D.B> ‎ ‎5.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磁铁右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以由外向内的电流时磁铁仍然保持静止,则(  )‎ A.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C.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D.磁铁不受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6.质谱仪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电场和偏转磁场,如图为质谱仪的原理图.设想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电压为U - 7 -‎ 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偏转磁场中,带电粒子打至底片上的P点,设OP=x,则在图中能正确反映x与U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虽然不能用手触摸到电场的存在,却可以用试探电荷去探测它的存在和强弱 B.电场线和磁感线是可以形象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客观存在的曲线 C.磁感线和电场线一样都是闭合的曲线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8.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 B.电阻R的阻值为1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 W D.电源的效率为66.7%‎ ‎9.回旋加速器的核心部分如图所示,两个D形盒分别与交变电源的两极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形盒之间电场力使粒子加速 B.D形盒内的洛伦兹力使粒子加速 C.增大交变电压的峰值,最终获得的速率v增大 D.增大磁感应强度,最终获得的速率v增大 ‎10.质量为m的通电细杆置于倾角为θ的导轨上,导轨的宽度为d,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有电流通过杆,杆恰好静止于导轨上.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图中,杆与导轨间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的是(  )‎ - 7 -‎ ‎11.用标有“6 V 3 W”的灯泡L1、“6 V 6 W”的灯泡L2与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E=9 V.图乙是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 随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当其中一个灯 泡正常发光时(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 B.电压表的示数约为6 V C.电路输出功率为4 W ‎ D.电源内阻为2 Ω ‎ ‎ 三、简答题:本题3小题,共计26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10分)某同学想描绘某一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电压表V(量程为0~5 V,内阻约5 kΩ) ‎ B.电流表A1(量程为0~25 mA,内阻约为0.2 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0.1 Ω) ‎ D.滑动变阻器R1(0~10 Ω,额定电流1.5 A)‎ E.滑动变阻器R2(0~1 000 Ω,额定电流0.5 A) ‎ F.定值电阻R0(R0=1 000 Ω)‎ G.直流电源(电动势6 V,内阻忽略不计) ‎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 (1)该同学选择了适当的器材组成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得到热敏电阻电压和电流的7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中作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压U(V)‎ ‎0.0‎ ‎1.0‎ ‎2.0‎ ‎2.4‎ ‎3.0‎ ‎3.6‎ ‎4.0‎ 电流I(mA)‎ ‎0.0‎ ‎1.6‎ ‎5.8‎ ‎8.0‎ ‎11.8‎ ‎16.0‎ ‎20.0‎ ‎ (2)由此曲线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同学选择的电流表是________(选填“B”或“C”),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选填“D”或“E”).‎ ‎ (3)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同学完成此实验的电路图(热敏电阻符号为)‎ - 7 -‎ ‎13.(8分)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供选用:‎ ‎ A.待测干电池一节 ‎ B.直流电流表(量程0 ~ 0.6 ~ 3 A,0.6 A挡内阻为0.1Ω,3 A挡内阻为0.02Ω)‎ ‎ C.直流电压表(量程0 ~ 3 ~ 15 V,3 V挡内阻为5 kΩ,15 V挡内阻为25 kΩ)‎ ‎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 ~ 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 ‎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 ~ 1000Ω,允许最大电流为0.2 A)‎ ‎ F.开关 ‎ G.导线若干 ‎ ‎ ‎ (1)在图(甲)中将所选器材,用铅笔画线代表导线进行实物连线;‎ ‎ (2)为尽可能减少实验的误差,其中滑动变阻器选 (填代号);‎ ‎ (3)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U—I图线如图(乙)所示,从中可求出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为 Ω.‎ ‎14.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量程5 V,内阻十几千欧;‎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Ω;‎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 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短接,调零点.‎ - 7 -‎ ‎(2)将图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_______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______kΩ和______V.‎ ‎ ‎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 kΩ和4.00 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kΩ.‎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图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电阻r=0.5 Ω.将一盏额定电压为8 V,额定功率为16 W的灯泡与一只线圈电阻为0.5 Ω的直流电动机并联后和电源相连,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求:‎ ‎(1)电源的总功率;‎ ‎(2)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3)电动机的效率.‎ - 7 -‎ ‎16.(12分)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导轨相距为d=20cm,金属棒MN的质量为m=10g,电阻R=8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8T,方向竖直向下,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1Ω,当电键K闭合时,MN恰好平衡,设θ=45°,g=10m/s2.求:‎ ‎(1)金属棒MN所受安培力的大小;‎ ‎(2)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17.(16分)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e、质量为m的质子以速度v0从O点垂直射入,两个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两板之间距离为d,板长为d,O点是PN板的中点,设质子与板碰撞后不反弹,‎ ‎ (1)为使质子能从两板间射出,试求磁感应强度应满足的条件.‎ ‎(2)若质子在磁场力作用下恰能击中PN板上端N点,为使质子在两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两板间施加一匀强电场,求施加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 - 7 -‎ ‎18.(16分)如图所示,在x>0、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x>0、 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粒子重力,求:‎ y x O P1‎ P2‎ P3‎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4)粒子从P1运动到P3的总时间.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