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6.5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知识点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2.知识要求:
(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º、30ºE、60ºE、90ºE、120ºE、180ºE、120ºW、60º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ºN、40º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如喜玛拉雅山在30º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知识点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2.知识要求:
(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º、30ºE、60ºE、90ºE、120ºE、180ºE、120ºW、60º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ºN、40º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如喜玛拉雅山在30º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0º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º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º: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ºE东侧)、莫斯科(30º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东经60º:穿过亚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90º:穿过亚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东经90º东侧)、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º: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上海(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º: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º:穿过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30º: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º: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西经90º: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120º:穿过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
西经150º: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例1】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º~60º之间。读图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1)D (2)A (3)A
②
主要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地区、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
北极圈: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
南极圈:南极大陆外围。
【例2】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3)题。
(1)按流程的长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丁乙丙 B.丁丙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丁丙乙
(2)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B.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C.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D.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3)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丙丁流量都很大,容易出现洪灾
C.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 D.丁是所在国流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答案:(1)D (2)B (3)B
(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
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可以利用这种海陆位置的固定性进行区域定位。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在复习时记住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等。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包围;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等。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世界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海陆位置定位的重要参照系。
(3)区域轮廓定位法
我们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根据轮廓形状判断区域时首先要识别各种行政轮廓,侧重识别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其次要识别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成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也要关注。
【例3】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Ⅲ)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分析本题只有在根据图中的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等轮廓特征,再结合图中的经纬度确定B城市为武汉后才能正确作答。
(4)地理景观定位法
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地理景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也可以正确地确定所在地区的位置。
(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法。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地貌景观,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它们的气候、植被和动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成为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依据。如日本的富土山,非洲热带草原上的长颈鹿、斑马,热带地区的椰子树、天然橡胶,南极洲的企鹅,干旱地区的仙人掌,沙漠地区的绿洲等。
【例4】下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乙是该地形区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2)人文地理景观定位法。许多地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拥有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伦敦的大本钟等,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例5】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
(5)文字资料定位法
利用相关文字资料考查空间定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命题思路,这需要读懂文字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间定位。
【例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
(6)图例、注记定位法
有些试题文字部分没有明确指出该地的具体名称,这时要充分利用图中的图例(首都、省会与一般城市图例的不同,海岸线与国界线的不同等)、注记(城市、河流湖泊等的名称)来进行定位。
【例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于 高原,B属于 平原,C属于 山地。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西安、成阳的城市名称确定B是位于陕西的渭河平原。
(7)综合定位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由于目前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往往是小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小比例尺地图有所不同。解题时采用某一种区域定位方法准确地确定图示区域的范围显得有点困难。这时就要求学生同时利用多种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这样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例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 、 。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4)当P地盛行西南风时,P地的气候特点是 ,流经P地的主要洋流是 。
知识点二:世界重要地区
1.知识概述
2.世界重要地区的地理分析方法。
(1)用综合思维去分析
每一个区域都有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处理这些要素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去分析归纳:第一,明确其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其图形轮廓,范围界限、经纬位置(经纬度间隔、经纬度大小变化的方向和规律)、海陆位置。第二,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气候类型(分布范围、特点和成因),地形地貌(主要的地形单元,山脉走向、名称,地貌类型和名称),水文要素(河流名称、流向、水系、水文特征,湖泊的名称、轮廓等)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主要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和成因),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分布;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工业和农业(类型、区位特点),交通状况,主要的城市,人口,旅游,环境问题。在处理两大要素时不要孤立地看问题,要认真弄清个自然环境要素之间、人文环境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之间存在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在处理世界地理得分趋势,要做到把研究的区域始终放在它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之下,才能在总体上把握它的地理特征,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形成区域特征差异的客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2)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图像化
对每一个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处理要尽可能落实到地图上去,要在地图上找到范围和位置、轮廓形状、分界线、经线度数及沿纬线变化的规律等等。在所在环境要素中又可以分为点、线、面状地理事物,要注意归纳总结。如河流、山脉为线状,气候、自然带大多为面状,资源、能源、矿产、城市则多为点状。在地图上落实环境要素时,一方面要注意有意识地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对照地图临摹这些地理环境要素,加深印象,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区域地理特征原理化
(4)世界重要地区“线型”处理
针对世界重要区域要刻意找出一些特殊的经纬线,沿经纬线描述它所穿过的地理事物,如主要的气候区、地形、地貌单元、地势高低的起伏,主要的河流、湖泊、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城市、人口分布区、交通线、环境问题分布区,并尽可能将其细化。
3.各大洲地理特征
【例1】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答案:(1)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温度) (2) 风(风力)
(3)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期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例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答案:(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②
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例3】读“欧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河流(A、B、C)各是哪条河流?各具有什么突出地位?分别注入哪里?
2.A河流航运价值最大,请简述其形成原因。
3.A河流沿岸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经过整治,使该河已经从过去的“资源开发阶段”发展到今天的“休闲与审美时代”;流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区是哪里(D、E、F)?该工业区采取了晚些综合治理措施?
4.欧洲各地距海较近,对气候带来明显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对于欧洲的气候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
5.近海位置对于欧洲许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答案:1.河流A是莱茵河,是欧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注入北海;B是多瑞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注入黑海;C是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陆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
2.莱茵河全年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无冰期;因所流经地区大部为欧洲中部及西部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大部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较多,流量大,全年可通航;这些是航运便利的自然原因。莱茵河干支流流经国家较多(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且都是经济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河口处为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又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以上都为发展航运、提高航运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3.莱茵河流域最著名的工业区是鲁尔工业区(D),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和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三面临海,多半岛、岛屿和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地势低平,山脉多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的空气深入内陆;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欧洲比同纬度地区冬季的气温偏高,降水较多。
5.海洋不仅可调节气候,也为国家的商业活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海洋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特别适合世界范围的长距离运输。海岸线较长、又多良港的国家,可以充分享受到对外贸易和之通的便利。欧洲许多国家的发展,与其近海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思维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自然原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读图与空间联系能力、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对地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应用的相关知识包括(1)世界各大洲主要河流的流向、水文特征,及其相关的地形、气候的影响。(2)与莱茵河可以相比较的如北美洲的圣劳伦斯河,同样经过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流经不同国家的河流,同样注入大西洋,二者有什么相异点。(3)世界上一些内陆国家的地理特征,以及其位置对该国发展带来的影响。(4)河流与流经地区的生产、生活、人文特征、文化发展的关系。
知识点三:世界主要国家
1.学习国家地理宜采用综合比较法,将不同国家的特点结合起来全面比较,了解各个国家间的异同,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获得不同国家较为完整的概念。
2.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习国家地理时,要注意用综合联系的方法,如美国发达的工农业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如下图:
【例1】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叶尼塞河以东是 高原。乌拉尔山脉以东是 平原,该平原上用图例标注的油田叫 油田,煤田叫 煤田。
⑵图中A指首都 ,B指港口 ,C指港口 ,
D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海域 海。
⑶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原因是 。
⑷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条大河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是因为 。
⑸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沼泽地,但河水并不全部流入北冰洋,是因为 。
⑹形成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的原因是 。
答案:⑴中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 秋明 库兹巴斯 ⑵莫斯科 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 巴伦支海 ⑶西伯利亚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所以三条大河均自南向北流 ⑷一方面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进行耕作。 ⑸因河流入海口纬度高,气温低,当上游化冻时,入海口河面仍封冻,河水流动不畅。⑹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永久性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没有水库蓄水。
【例2】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世界某两个重要的国家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图中面积较大的是 (国家名称),判断依据是 。
⑵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是 、 (填字母代号),分别表示本国最大港口的是 、 ,最大城市的是 、 。
⑶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影响G地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⑷图上①、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造成两地降水丰富的共同原因是 。
⑸①河与③河河口附近的海区盐度相比较低的是 ,主要原因是 。
⑹两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共同突出问题是 。
答案:⑴巴西 图幅大小相当,巴西所跨的经纬度范围大于印度 ⑵C D E B A F ⑶灌溉水源不足 技术 ⑷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于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⑸① 因亚马逊河,流域面积广,且该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川径流量大。⑹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4年的新春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远渡重洋,对非洲的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进行了国事访问。“相知无遥远,万里尚为邻”,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中非关系,特别是十分重视扩大与非洲国家的经贸交往活动。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6亿美元,此后连续4年突破100亿美元,2003年突破150亿美元。这不仅对促进各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相互间的政治友好关系。
材料二:加蓬、阿尔及利亚位置示意图
(1)说出加蓬与阿尔及利亚两国最主要的气候类型,并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及成因。
(2)阿尔及利亚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7%左右,请综合评价该国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答案:(1)加蓬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降水量多少的差别。成因:控制两国气候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或加蓬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阿尔及利亚主要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
(2)有利条件主要是光照和热量充足,不利条件主要是降水量少。
知识点四: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恰恰代表其时代标志的政治格局的完整变化过程,即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或两大集团、两个体系的形成、发展、分化与瓦解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发展的长期存在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垮台,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国家,走向世界舞台。在经济方面,工业化已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广大亚、非、拉地区转移,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已取得很大进展。联合国的建立,世界性、地区性跨国组织建立,经济与文化的交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使世界各国及人民彼此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程度达到空前规模。
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表解
3.综合国力竞争知识体系表解
4.联系地理环境因素,分析世界热点问题
纵观多年来出现在中东、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洲等地的世界热点,它们的形成大多具有以下几个地理条件:(1)地理区位优越。例如,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南亚是“东方十字路口”,中美洲是西半球的“十字路口”,南非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些地区最富有政治、经济价值,是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是形成热点的基本前提。(2)自然资源丰富。例如,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宝库”,南非是“矿产波斯湾”,中亚是“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丰富蕴藏地”。这些地区对某些发达国家来说,是廉价的原料、燃料仓库,维系着经济命脉,必须取得对它们的控制权和支配权。(3)自然环境分隔。例如,中东和中亚高原山地和沙漠广布,东南亚和中美洲峰谷相间、山高林密或海岛孤立。这些破碎、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不利于居民的交往融合,使其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分裂势力的生存和外来势力的渗透。(4)人文地理复杂。例如,种族隔离政策曾使南非长期动荡;近年发生在非洲之角及西非的“第一次非洲大战”也主要包含了种族、民族仇视的因素;巴尔干半岛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并分化出许多派系,矛盾错综复杂,战乱丛生;南亚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价值观问题正成为霸权主义挑起地区战争、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5)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例如,在冷战时期,东南亚被北约、华约这两大集团长期统管对抗;中东是前苏联南下路线与西方集团维持东西联系路线的战略冲突区;中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它坚决地排斥了前苏联的渗透并与古巴敌对至今。现在,东南欧、东亚、中亚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已成为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这些地区一旦“有事”,就容易引来大国的介入,进而推波助澜,使地区冲突国际化。北约为实现东扩在科索沃问题上做文章就是明证。
5.探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的影响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12月19日,中国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出席世贸组织总理事会议。2002年3月14日,中国首次动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应对美国筑起的钢铁贸易壁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它将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入世对中国各产业带来的影响。
【例1】(2005年广东地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科技进步
B.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C.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
D.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答案:AB
【例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研究组”的研究评估结果表明,美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以下依次是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在经济领域,中国处于第六位,分值略高于俄罗斯,但是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在科教领域,中国的分值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法、英、德的五分之一,不到俄罗斯的二分之一。在军事领域,中国的分值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俄罗斯的三分之一,英、法的二分之一,与日、德大致接近。在资源方面,俄罗斯第一中国第二、美国第三。据此回答问题。
1.从分值看,中国与各国相比最弱的两个领域是( )
①经济②科教③军事④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据你分析,日本的综合国力虽然高于中国,但在下列哪些方面不如中国( )
①基本实体②农业生产规模③科技水平④外交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②与法、德、俄结盟,对抗美国③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④重视环境保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B 2.A 3.D
【例3】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200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全球化分化成三个集团》的文章,世界正缓慢地但持续地向三个分开的经济和货币区发展:美元区、欧元区、日元、人民币区。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家落户中国。在新世纪,中国已加入WTO,这些有经济“巨无霸”之称的跨国公司,铆足了劲,进一步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试图站稳脚跟,谋求长远发展。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三大区内影响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 、 、 。
(2)区域经济集团一方面具有外向的 性,另一方面具有内向的 性,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我国走向 阶梯。
(3)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的利与弊: 。
(4)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或地区越来越 ,这主要表现在:① ;② ;③ ;④ 。
答案:(1)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2)竞争 保护
经济全球化
(3)利: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
弊:对我国的传统工业造成冲击(4)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①在政府积极参与下,区域经济集团正加速形成。②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力量。③许多发展中国家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经济力量逐渐提高。④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综合检测
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2.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3.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做6—8题。
6.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
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7.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8.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读下图,回答9—11题。
9.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及海浪的侵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
10.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
11.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
)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250亿—350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3%。读“里海周边地区图”,回答12—13题。
12.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B.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D.乌兹别克斯坦、伊朗
13.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
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15.M、H两地所在国家( )
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
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16.图甲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乙、图丙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是 ,(海洋名称)③是 。(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乙、图丙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 ,(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甲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17.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
18. 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2分)
资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居世界之首,大约每年占世界GDP的1/4,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美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调整已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美国经济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已达8万亿美元之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商品吸收器,金融变压器和技术增高器的作用。
资料二:美国的科研和开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和绝对值均高于欧洲、日本;在科技人员的数量上也领先,同时还有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机制。到1997年为止,美国科学家约占世界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的1/3 。
资料三:从人类历史进程考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从世界经济的角度考察,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并行发展,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有人估计,到2l世纪中叶,当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卞降至15%以下时,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1)结合阅读材料和你已有的知识评价美国的综合国力。
(2)你认为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内部的动力是什么?
(3)为什么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潮流不可逆转并终将形成?
(4)你认为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的全球化?
19.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2)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有何影响?
(3)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0.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学者克莱因在1980年提出了一个国力方程,即P=(C+E+M)×(S+W)。并对1978年世界一些国家国力计算结果如下(P代表国力,C代表基本实体,E代表经济能力,M代表军事力量,S代表战略意图,W代表科学技术):
(1)日本国土面积较小、资源贫乏,但其国力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其原因是 。
(2)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明显下降,已难与美国抗衡,原因是 。
(3)以色列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均无法跟印度比,但其国力比印度强,原因是
。
1、B 2、A 3、D 4 、C 5、D 6、B 7、D 8、C 9、C 10、A 11、 A 12、A 13、B 14、C 15、A
16. (1)地中海 死海 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燥、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②人文因素:生产生活引水增多,注入死海的径流量减少。
(2)地壳运动引起岩 层断裂下降,积水成湖
(3)11 图12表示区域雨热同期 水稻种植业
(4)巴以冲突 耶路撒冷问题、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纠纷、水源问题等
17.(1)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2)O>Q>P
(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 Q地位于40°—60°地大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 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18.(1)美国面积居世界第四,人口居第三,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口素质高。美国有吸引世界人才的机制,科技人才数量在世界上领先,从而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美国经济发达,GDP居世界之首,占世界的1/4,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美国军事力量强大,战略核武器均具有高科技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是世界头号军事大国。
(2)吸引人才的机制,崇尚竞争和创新的机制:多元化的基础。
(3)从世界经济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欧盟和日本已能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俄、中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4)我国以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多极化趋势格局中占一极,但与美、日、欧盟、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创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和环境。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
19.(1)高、低收入的国家的经济都在增长
(2)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3)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 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1)工业和经济力量强大,科技发达(2)苏联解体后,其基本实体削弱,军事力量下降,加之国内民族矛盾重重,经济滑坡;而美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治和军事实力相对增强(3)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均强于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