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00 KB
- 2021-05-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种群与群落高考试题汇编
1、(08江苏)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①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0m3
2
1000m3
②
淡水湖泊
鲰鱼
10000kg
34
3600kg
③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④
滩涂
沙蚕
10000kg
30
500kg
A.① B.② C.③ D.④
2、(08海南)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1.(2012年课标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知识。该种群12月份几乎没有未成熟个体,说明该种群10月份种群出生率降低,出生率也可能是0;天敌迁入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各年龄段个体数量;该种群的未成熟个体、成熟个体、衰老个体的百分比可随着月份变化而变化,说明种群年龄结构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导致雌雄个体交配机会减少,种群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
答案:D。
2.(2010年海南卷)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答案:A。
(2013·重庆理综卷)7.(20分)
II.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 ;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答案:II.(1)样方法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弱光 乔木(2)碳元素(CO2)
【解析】 II(1)对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结合题中材料,图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决定种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中.o→a,物种①的密度上升,数量增多,说明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过渡,灌木取代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的水平,说明②能耐受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并在该环境下保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点后,若气候条件适宜,高大的乔木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优势,成为该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
(2)该地区经过治理,增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同时增加的植被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更多的碳元素(CO2),增加了农林产品的产出,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013年高考海南卷)29.(9分)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答案:(9分)(1)样方 标志重捕(每空1分,共2分)(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分)
(3)恢复力(2分)(4)垂直(2分)
。
(2013·江苏生物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边坡
处理方式
植被覆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质(g/kg)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答案:B
【解析】表中显示,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物种数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B正确; 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
(2013年高考海南卷)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
编号
捕食者
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答案:D【解析】表中数据显示,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甲和丙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乙的存活率逐渐增加,由此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蝌蚪的种间竞争受捕食者影响,A、B正确; 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D错误。
(2013年高考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答案:A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植被彻底消失,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正确;初生演替要依次经历裸盐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2013·高考福建理综)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答案:B【解析】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而且计数的次数越多,实验误差越小,越接近真实值,A 正确;探索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如果对有关情况所知不多,可先设计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实验,找到最适合浓度,B 错误;在人群中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生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且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C 正确;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应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而且样本数量越大越准确,D正确。
(2013·高考福建理综)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D【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A 正确;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正确;人工恢复林中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 种,因此人工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C正确;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显然在退化林地上所进行的自然恢复林不属此例,应为次生演替,D 错误。
(2013新课标Ⅱ卷)31.(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0分)(1)生产者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出生率 死亡率 (每空2分,共4分)
(3)随机取样 (2分)(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每空1分,共2分)
1.(2012年重庆理综卷,4,6分)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O~b段,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a点数量大约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增长率最大,故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a~b段,蝗虫种群增长率下降,种群密度仍在增大,故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后,会改变性别比例,蝗虫种群内雌雄比例失调,交配机会减少,导致种群出生率降低,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d~e段,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被啃食的植物较少,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
2.(2012年浙江理综卷,5,6分)如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
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种群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成分等知识。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三者间存在捕食关系;三种生物的数量基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旅鼠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数量的变化;植物增多引起旅鼠增多,旅鼠增多会引起旅鼠天敌增多,这种变化不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如种群起始个体数量、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外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人为因素有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等。
3.(2011年海南卷)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酵母菌的结构、功能特点及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线粒体等,二者均有DNA的分布,A项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为CO2和酒精,其跨膜运输方式都为自由扩散,B项错误。培养早期,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相对充足,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项正确。在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培养液中环境容纳量不同,D项正确。
(3)安全现状评价。答案:B。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4.(2011年北京理综卷)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中种群的相关知识。A、B项中给海龟和大雁分别安上示踪器和标志环是调查其行动路线的常用方法。C项中因贝类活动范围较小,可用样方法调查不同贝类的种群数量。如果每隔一定时间调查一次同一范围不同贝类的种群数量变化,并绘制成相应变化曲线,便可推测出贝类的种群关系。D项中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的多少,标志重捕法只能调查种群密度,不能用来调查物种丰富度,故D项错。
答案:D。
6.(2012年广东理综卷,27,16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地自主开展安全评价。(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 ,促使其释放 ,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 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
大纲要求(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水平衡调节、种群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知识。
环境的两个特点:(1)当机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和食物过咸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以此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B.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据图知,罗非鱼种群数量从a点开始呈“J”型增长,从b点后数量增长的趋势减缓,说明b点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在b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附近波动。
(3)由题意知,罗非鱼为杂食性鱼类,既捕食藻类,也捕食浮游动物;大型肉食性鱼(FNE)以罗非鱼为食。藻毒素沿着水体中的食物链逐步积累,从而得出:
(2)安全验收评价。答案:(1)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2)J b K2
二、安全预评价(3)
7.(2010年福建理综卷)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
日期
(月日 )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
数量
(只/株)
0.42
4.79
41.58
261.73
1 181.94
1 976.96
2 175.63
2 171.46
2 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小)。
解析:题干中提到棉蚜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种间关系为寄生。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棉蚜因活动范围有限,适合用样方法。根据对棉蚜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看出,到7月10日后,种群数量基本维持稳定,即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在6月30日左右,种群增长量最大。长期使用农药,淘汰了不抗药的棉蚜,使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答案:(1)寄生
(2)样方 S 630
(3)增大
1.(2012年大纲全国卷,3,6分)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种间关系的类型及代表生物等知识。田鼠与杂草间存在捕食关系;豌豆和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和无机盐,两者间存在竞争关系;豌豆和根瘤菌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间存在寄生关系。
答案:B。
2.(2012年福建理综卷,3,6分)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等,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A选项错,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稳定性问题,纯茶园物种种类最少,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最弱,最容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选项错,10月份杉茶间作园中的物种数最多,但并不能据此推测各物种的种群密度最大;C正确,因为6月份梨茶间作园中的物种数最多,其营养结构最为复杂;D错误,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自然也能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答案:C。
3.(2012年大纲全国卷,4,6分)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有利于利用不同层次的太阳能;群落中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乔木层植物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植物接受光照的强度,会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
答案:D。
4.(2012年广东理综卷,4,4分)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结构的知识。土壤中的动物分布于不同的土层,因此也存在分层现象,所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能只扫取表层土取样。土壤中的动物存在各种种间关系,例如捕食、竞争等。土壤的盐碱度不同,会导致植物分布不同,也会导致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区别,故选C。
答案:C。
6.(2011年安徽理综卷)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该岛屿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故最初发生在该岛屿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错误;初生演替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故D正确。人为影响可使演替以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故C正确。
答案:B。
7.(2011年海南卷)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与群落的相关知识。据题干信息可知,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而非一个物种,故不能称之为一个种群,A错误。
答案:A。
11.(2010年广东理综卷)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解析:田间的草与苗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和矿质元素等,二者具有竞争关系。
答案:A。
12.(2010年天津理综卷)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数/米2)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 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不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以免数据不真实。表中数据未涉及种群密度,无法比较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流经草原的总能量为平均产量与面积的乘积,因不知各类草原的总面积,所以不能得出总能量的大小关系。旱生植物的丰富度为植物总种数×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的种类分别是40、49、62种,可见荒漠草原的旱生植物丰富度最高。
答案:D。
13.(2012年课标全国卷,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
解析:(1)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雌鹿和雄鹿是同一种群。
(2)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草、鹿、兔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
(3)据鹿角效应“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可推知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对应到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 ;丙组:1个项圈和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丙组平均时间<甲组=乙组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同”。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填食草动物也可以。
答案:(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种群是指同一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是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联系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一般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8.(2011年海南卷)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正确。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种类、数量及优势种等不断变化,B正确。初生演替是生物种类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演替速度较次生演替慢,C正确。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D错误。
答案:D。
9.(2011年大纲全国理综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任何一个群落中的动物都有分层现象,因而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也不例外,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A。
11、(09江苏)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3、(08全国Ⅰ)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4、(09全国Ⅱ)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19、(07山东)下列选项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