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9.48 KB
- 2021-05-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 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五个一联盟高考二模试卷物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4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5~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 3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6 分)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x 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 Ep 随位移 x 变化的关
系如图所示,其中 0~x2 段是关于直线 x=x1 对称的曲线,x2~x3 段是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x1 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零
B.粒子在 0~x2 段做匀变速运动,x2~x3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 0、x1、x2、x3 处电势 φ0、φ1,φ2,φ3,的关系为 φ3>φ2=φ0>φ1
D.x2~x3 段的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解析:A、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p=qφ,场强与电势的关系:E= ,得:E= • ,
由数学知识可知 Ep﹣x 图像切线的斜率等于 ,x1 处切线斜率为零,则知 x1 处电场强度
为零,故 A 错误。
BD、由图看出在 0~x1 段图像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由上式知场强减小,粒子所受的电场力
减小,加速度减小,做非匀变速运动。x1~x2 段图像切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场强增大,粒子
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做非匀变速运动。x2~x3 段斜率不变,场强不变,即电场强度大小和方
向均不变,是匀强电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D 正确。
C、根据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Ep=qφ,粒子带负电,q<0,则知:电势能越大,粒子所在
处的电势越低,所以有:φ1>φ2=φ0>φ3.故 C 错误。
答案:D
2.(6 分)如图,固定斜面,CD 段光滑,DE 段粗糙,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 C 点由静止下
滑,下滑过程中 A、B 保持相对静止,则( )
A.在 CD 段时,A 受三个力作用
B.在 DE 段时,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在 DE 段时,A 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整个下滑过程中,A、B 均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A、在 CD 段,整体的加速度为:a= =gsinθ,隔离对 A 分析,有:
mAgsinθ+fA=mAa,解得:fA=0,可知 A 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 A 错误。
B、设 DE 段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在 DE 段,
整体的加速度为:a= =gsinθ﹣μgcosθ,
隔离对 A 分析,有:mAgsinθ+fA=mAa,解得:fA=﹣μmA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
若匀速运动,A 受到静摩擦力也是沿斜面向上,所以 A 一定受三个力。故 B 错误,C 正确。
D、整体下滑的过程中,CD 段加速度沿斜面向下,A、B 均处于失重状态。
在 DE 段,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处于失重状态。故 D 错误。
答案:C
3.(6 分)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 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 22 小时。假设这种
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
B.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
D.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
解析: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就是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
根据引力提供向心力: = ,得 v= ,故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变。故 A 错误。
B、赤道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减去向心力, ,因为 T 变大,向
心力变小,故重力变大,即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大,故 B 错误。
C、地球同步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 ,得 ,由
此可知,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即同步卫星的周期 T 增大,轨道半径 r 增大,距地面的高度
变大,故 C 错误。
D、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得 ,由此可知,轨道半径 r 变大,
卫星的线速度变小,故 D 正确。
答案:D
4.(6 分)如图,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 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
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 R,OB 与水平
方向夹角为 60°,重力加速度为 g,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A.
B.
C.
D.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 B 点,则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为 30°,则有:vy=v0tan30°
又 vy=gt,则得:
v0tan30°=gt,t= ①
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R+Rcos60°=v0t ②
联立①②解得:v0= 。
答案:C
5.(6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B.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C.核泄漏事故污染物 Cs137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Cs→ Ba+x 可以判断 x 为电子
D.一个氢原子处在 n=4 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解析: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故 A 正确;
B、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 B 错误;
C、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 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 0,可知 x 为电子。故 C
正确;
D、一个氢原子处在 n=4 的能级,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以发出 4→3,3→2,
和 2→1 三种种频率的光。故 D 正确。
答案:ACD
6.(6 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
动触头 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 R0 和滑动变阻器 R,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
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 U 的正弦交流电,则( )
A.保持 Q 的位置不动,将 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保持 Q 的位置不动,将 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保持 P 的位置不动,将 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保持 P 的位置不动,将 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解析:AB、在原、副线圈匝数比一定的情况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因此,
当 Q 位置不变时,输出电压不变,此时 P 向上滑动,负载电阻值增大,则输出电流减小,电
流表的读数 I 变小,故 A 错误,B 正确;
CD、P 位置不变,将 Q 向上滑动,则输出电压变大,输出电流变大,则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故 C 正确,D 错误。
答案:BC
7.(6 分)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 0~6s 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30m
B.2~6s 内拉力做的功为 40J
C.合外力在 0~6s 内做的功与 0~2s 内做的功相等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5N
解析:A、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x= ×6m=30m。故 A 正确。
B、在 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 a= =3m/s2,由图,当 P=30W 时,v=6m/s,得到牵引力 F= =5N。
在 0~2s 内物体的位移为 x1=6m,
则拉力做功为 W1=Fx1=5×6J=30J.2~6s 内拉力做的功 W2=Pt=10×4J=40J。所以 0~6s 内拉力
做的功为 W=W1+W2=70J.故 B 正确。
C、在 2~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力做零,则合外力在 0~6s 内做的功与 0~2s 内做的
功相等。故 C 正确。
D、在 2~6s 内,v=6m/s,P=10W,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 f=F,得到 f=F= = N= N。
故 D 错误。
答案:ABC
8.(6 分)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从零开始逐渐升高到最大值,开始静止
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不计重力),从点 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 Q 进入右
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 为磁场边界,它与极板
的夹角为 θ=30°,小孔 Q 到板的下端 C 的距离为 L,当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好
垂直 CD 边射出,则( )
A.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Um=
B.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 Um=
C.能够从 CD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tm=
D.能够从 CD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tm=
解析:M、N 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好垂直打在 CD 板上,所以圆心在 C 点,CH=CQ=L,
故半径 R1=L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B=m ①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qUm= ②
联立①②可得:Um=
故 A 错误,B 正确,
分析可知,T= ③
联立①③可得 T= ④
能够从 CD 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轨迹与 CD 边相切与 K 点
最长时间 tm= T ⑤
联立④⑤式得 tm=
故 D 错误,C 正确。
答案:BC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
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9.(6 分)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
验。有一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由 A 处从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 A 处正下方、
固定于 B 处的光电门,测得 A、B 间的距离为 H(H>>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为 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
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 d= mm。
小球经过光电门 B 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
多次改变高度 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 H 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量 t0、
H0 和重力加速度 g 及小球的直径 d 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
中机械能守恒。
解析: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7mm,游标读数为 0.05×5mm=0.25mm,则小球的直径 d=7.25mm。
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小球在 B 处的瞬时速度 ;
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mgH0,动能的增加量 ,若机械
能守恒,有: ,即 。
答案:7.25; ; 。
10.(9 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内电阻小于 1.0Ω)
B.电流表 A1(量程 0﹣3mA,内阻 Rg1=10Ω)
C.电流表 A2(量程 0﹣0.6A,内阻 Rg2=0.1Ω)
D.滑动变阻器 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 R2(0﹣200Ω,1A)
F.定值电阻 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图;在该电
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名称前
的字母序号),这是因为若选另一个变阻
器, 。
解析: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将电流表 G 串联一个电阻,可以
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
(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b,
因为电源的内阻较小,所以应该采用较小最大值的滑动变阻器,有利于数据的测量和误差的
减小。滑动变阻器应选 D;若选择大电阻,则在变阻器滑片调节的大部分范围内,电流表 A2
读数太小,电流表 A1 读数变化不明显
答案:b,D;在变阻器滑片调节的大部分范围内,电流表 A2 读数太小,电流表 A1 读数变化
不明显。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 I1﹣I2 图线(I1
为电流表 A1 的示数,I2 为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了简化计算,该同学认为 I1 远远小于 I2,则
由图线可得电动势 E= V,内阻 r= Ω。(结果保留 2 位有效
数字)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的知识得
电源两端电压 U=I1(990+10)=1000I1,
根据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得电动势 E=1.47mA×1000Ω=1.47V=1.5V;
由图可知当电流为 0.45A 时,电压为 1.1V,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r= =0.8Ω。
答案:1.5,0.8。
11.(12 分)如图所示,MN、PQ 两平行光滑水平导轨分别与半径 r=0.5m 的相同竖直半圆导轨
在 N、Q 端平滑连接,M、P 端连接定值电阻 R,质量 M=2kg 的 cd 绝缘杆垂直静止在水平导轨
上,在其右侧至 N、Q 端的区域内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现有质量 m=1kg 的 ab 金属杆以
初速度 v0=12m/s 水平向右与 cd 绝缘杆发生正碰后,进入磁场并最终未滑出,cd 绝缘杆则恰
好能通过半圆导轨最高点,不计其它电阻和摩擦,ab 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取 g=10m/s2,求:
(1)cd 绝缘杆通过半圆导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v;
解析:cd 绝缘杆通过半圆导轨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
解得:v= = m/s。
答案:cd 绝缘杆通过半圆导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v 是 m/s。
(2)电阻 R 产生的焦耳热 Q。
解析:碰撞后 cd 绝缘杆滑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2r=
解得碰撞后 cd 绝缘杆的速度:v2=5m/s
两杆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mv0=mv1+Mv2
解得碰撞后 ab 金属杆的速度:v1=2m/s
ab 金属杆进入磁场后,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Q
解得:Q=2J。
答案:电阻 R 产生的焦耳热 Q 是 2J。
12.(20 分)轻质弹簧原长为 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 5m 的物体
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 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 A
点,另一端与物块 P 接触但不连接。AB 是长度为 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为 l 的光滑半
圆轨道 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 BD 竖直,如图所示。物块 P 与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
用外力推动物块 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 l,然后释放,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
为 g。
(1)若 P 的质量为 m,求 P 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 AB 上的位置
与 B 点间的距离;
解析: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物体下落压缩弹簧时,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
Ep=5mgl
如图,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Ep=μmg•4l+
联立解得 vB=
物体 P 从 B 到 D 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2l+ =
解得 vD= >
所以物体 P 能到达 D 点,且物体 P 离开 D 点后做平抛运动,则有
2l=
x=vDt
解得 x=2 l
即落地点与 B 点间的距离为 2 l。
答案:P 到达 B 点时速度的大小是 ,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 AB 上的位置与 B 点间的距
离是 2 l。
(2)若 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 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P 刚好过 B 点,有:Ep=μm1g•4l,解得 m1= m
P 最多到 C 而不脱轨,则有 Ep=μm2g•4l+m2gl,解得 m2= m
所以满足条件的 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为: m≤mP< m。
答案:P 的质量的取值范围为: m≤mP< m。
【物理--选修 3-3】(15 分)
13.(5 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 ab、bc、ca 回到原状态,其 p﹣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 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B.过程 ab 中气体一定吸热
C.过程 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 和 c 三个状态中,状态 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
E.b 和 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
解析:A、由图示图像可知,bc 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由玻意
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可知,气体吸热,故 A
错误;
B、由图示可知,ab 过程,气体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则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气体体积
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
量,故 B 正确;
C、由图像可知,ca 过程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由盖吕萨克定律可知,其体积减小,外
界对气体做功,W>0,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U<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
放出热量,过程 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小于气体所放热量,故 C 错误;
D、由图像可知,a、b 和 c 三个状态中 a 状态温度最低,分子平均动能最小,故 D 正确;
E、由图像可知,bc 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体积增大,b、c 状态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不同,b 和 c 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
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故 E 正确。
答案:BDE
14.(10 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绝热气缸内有一质量为 m 的“T”型绝热活塞(体积可忽略),
距气缸底部 h0 处连接一 U 形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 T0,
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 1.5h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的密度为 ρ,大气压强为 p0,
气缸横截面积为 S,活塞竖直部分长为 1.2h0,重力加速度为 gg.试问:初始时,水银柱两液
面高度差多大?缓慢降低气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当 U 形管两水银面相平时封闭气体的温度
是多少?
解析:被封闭气体压强:p=p0+ =p0+ρgh,
初始时,液面高度差为:h= ;
降低温度直至液面相平的过程中,气体先等压变化,后等容变化。
初状态:p1=p0+ ,V1=1.5h0 s,T1=T02 分
末状态:p2=p0,V2=1.2h0 s,T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
解得:T2= ;
答案:初始时,水银柱两液面高度差是 ;
缓慢降低气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当 U 形管两水银面相平时封闭气体的温度是 。
[物理--选修 3-4](15 分)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
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光的影响
D.假设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站台上旅客观察到车上乘客在变矮
E.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解析:A、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防止行走的频率与桥的频率相同,桥发生共振现象,
故 A 正确。
B、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与介质和波的频率均有关,故 B 错误。
C、加偏振片的作用是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大透射光的强度;故 C 正确;
D、根据尺缩效应,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上的长度将变短,火车以接近光束通过站台时,车上
乘客观察到站在站台上旅客变瘦,而不是变矮;故 D 错误;
E、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 E 正确。
答案:ACE
16.如图,有一玻璃圆柱体,横截面半径为 R=10cm,长为 L=100cm。一点光源在玻璃圆柱体
中心轴线上的 A 点,与玻璃圆柱体左端面距离 d=4cm,点光源向各个方向发射单色光,其中
射向玻璃圆柱体从左端面中央半径为 r=8cm 圆面内射入的光线恰好不会从柱体侧面射出。光
速为 c=3×108m/s;求:
(1)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 AB 从圆柱体左端面射入,其折射光 BD 射到柱面 D 点恰好发生全反
射。
设光线在 B 点的入射角为 I。
则 sini= =
由折射定律得:
n=
sinC=
根据几何知识得:sinθ=cosC=
得:n=
答案: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是 。
(2)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
解析:折射光 BD 在玻璃柱体内传播路程最长,因而传播时间最长。最长的路程为:
S= =nL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v=
则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为:t= = =6×10﹣9s。
答案:该单色光通过玻璃圆柱体的最长时间是 6×10﹣9s。
相关文档
- 专题10 光 电磁波 相对论(选修3-4)-2021-05-2214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5-225页
- 专题01 直线运动 力与运动-20172021-05-223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5-226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228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211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229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156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143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5-21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