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12 KB
- 2021-05-2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A级-基础练]
1.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解析:D [物体在手掌的推力作用下,由静止竖直向上加速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B、C错误;物体离开手的前一时刻,手与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物体离开手的下一时刻,手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即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这段相同的时间内,手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故手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也就是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D正确.]
2.图甲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中间的点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时间图线.两图中a~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象分析可得( )
A.人的重力为1 500 N
B.c点位置人处于超重状态
C.e点位置人处于失重状态
D.d点的加速度小于f点的加速度
解析:B [由图可知人的重力为500 N,故A错误;c点位置人的支持力为750 N>500 N,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e点位置人的支持力为650 N>500 N,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d点的加速度20 m/s2大于f点的加速度10 m/s2,故D错误.]
3.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3m,水平作用力为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为( )
A.μF B.2μF
C.m(g+a) D.m(g+a)
解析:D [以两个物体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f-(m+3m)g=(m+3m)a①
再隔离物体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fBA=ma②
联立解得:fBA=m(g+a),故选D.]
4.(2019·重庆市一中高三模拟)(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M、N、P、Q四个木块,其中M、P质量均为m,N、Q质量均为2m,M、P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现用水平拉力F拉N,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a向右运动,则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间的摩擦力不变
B.P、Q的加速度大小变为
C.M、N间的摩擦力不变
D.N的加速度大小仍为a
解析:AD [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对P、Q整体分析,加速度不变,隔离对P分析,P、Q间的摩擦力不变,故A正确;撤去F前,对P、Q整体分析,知弹簧的弹力F弹=3ma,撤去F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可知P、Q的加速度不变,仍然为a,故B错误;撤去F前,隔离对M分析,f-F弹=ma,解得f=4ma,对整体分析,F=6ma,撤去F后,对M、N整体分析,a′==a,方向向左,隔离对N分析,f′=2ma′=2ma,知M、N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N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C错误,D正确.]
5.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体顶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该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为(已知:sin 37°=0.6,cos 37°=0.8)( )
A. B.
C. D.
解析:A [假设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且和斜面一起以加速度a0向左匀加速运动,则a0=gtan 37°<g,当斜面体和小球以加速度a=g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作用.设弹簧的形变量为x,则有FNsin 37°+kxcos 37°=mg,FNcos 37°=kxsin 37°+mg,解得x=,A正确.]
6.(2019·十堰模拟)(多选)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M、m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M,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的拉力等于Mg
B.轻绳的拉力等于mg
C.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sin α)g
D.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
解析:BCD [互换位置前,M静止在斜面上,则有:Mgsin α=mg,互换位置后,对M有Mg-FT=Ma,对m有:FT′-mgsin α=ma,又FT=FT′,解得:a=(1-sin α)g=g,FT=mg,故A错,B、C、D对.]
7.(2018·肇庆模拟)(多选)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
A.在0~t1时间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时间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时间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CD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0~t1时间内,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所以外力F不断减小,选项A错误;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外力F等于摩擦力f,选项B错误;在t1~t2时间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所以外力F可能不断减小,选项C正确;若物体静止前,外力F已减至零,则此后,外力F必再反向增大,选项D正确.]
8.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C [皮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空气阻力越来越小,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合力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小,一开始加速度最大,后来减小得越来越慢,最后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变为重力加速度,所以答案选C.]
9.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到t=10 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
A.6 m B.18 m
C.30 m D.24 m
解析:C [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μmg=6 N.在0~2 s内,拉力小于摩擦力,物体不动;在2~4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1==m/s2=3 m/s2,则位移x1=a1t=×3×4 m=6 m;
在 4~6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μg=3 m/s2,初速度v0=a1t1=6 m/s,则位移x2=v0t2-a2t=12 m-×3×4 m=6 m;物体的末速度v1=v0-a2t2=6 m/s-3×2 m/s=0
在6~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x3=6 m,末速度v2=6 m/s.
在8~10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x4=v2t4=12 m.
则0~10 s内的位移x=6 m+6 m+6 m+12 m=30 m,故C正确,A、B、D错误.]
[B级—能力练]
10.(多选)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kr2v2,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v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v.下列对雨滴运动描述的图象中一定正确的是( )
解析:ABC [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v=0,所受空气阻力f=kr2v2=0,则此时雨滴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随着雨滴速度增大,所受空气阻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a,则加速度减小,即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最后f=kr2v2=mg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不变,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正确;当最后匀速运动时有kr2v=mg=ρgπr3,可得最大速率与成正比,v∝r
,故C正确,D错误.]
11.(多选)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其上叠放木块A,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为0.5 kg
B.B的质量为1.5 kg
C.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解析:ACD [由图可知,二者开始时相对地面静止,当拉力为3 N时开始相对地面滑动;故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 N;当拉力为9 N时,A、B相对滑动,此时A的加速度为4 m/s2;当拉力为13 N时,B的加速度为8 m/s2;对A分析可知,μ1g=4 m/s2;解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
对B分析可知,13 N-3 N-μ1mAg=mB×8 m/s2
对整体有:9 N-3 N=(mA+mB)×4 m/s2
联立解得:mA=0.5 kg;mB=1 kg;
则由μ2(mA+mB)g=3 N解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故A、C、D正确,B错误.]
12.(2019·烟台模拟)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质量为M,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底角中其中一个角的角度为α(α>45°).三棱柱的两倾斜面光滑,上面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两物体间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接,定滑轮固定在三棱柱的顶端,若三棱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与绳以及滑轮与轮轴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将m1和m2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两物体可静止在斜面上
B.若m1=m2tan α,则两物体可静止在斜面上
C.若m1=m2,则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1+m2)g
D.若m1=m2,则三棱柱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解析:C [若m1=m2,m2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2gsin(90°-α),m1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m1gsin α,由于α>45°,则m2gsin(90°-α)<m1gsin α,则m1将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m2将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A错误.要使两物体都静止在斜面上,应满足:m2gsin(90°-α)=m1gsin α,即有m1=m2cot α,B错误.若m1=m2,设加速度大小为a,对两个物体及斜面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有FN-(M+m1+m2)g=m2asin(90°-α)-m1asin α<0,即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FN<(M+m1+
m2)g,则三棱柱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1+m2)g;水平方向有Ff=m1acos α+m2acos(90°-α)>0,C正确,D错误.]
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若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始终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且不脱离地面,拉力F的大小范围.
(2)已知m=10 kg,μ=0.5,g=10 m/s2,若F的方向可以改变,求使物体以恒定加速度a=5 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的最小值.
解析:(1)要使物体运动时不离开地面,应有:
Fsin θ≤mg
要使物体能一直向右运动,
应有:Fcos θ≥μ(mg-Fsin θ)
联立解得:≤F≤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θ-μ(mg-Fsin θ)=ma
解得:F=
上式变形得F=
其中α=arcsin
当sin(θ+α)=1时,F有最小值
解得:Fmin=
代入相关数据解得:Fmin=40 N
答案:(1)≤F≤
(2)4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