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00 KB
  • 2021-05-24 发布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力与运动的两类问题知识梳理学案 教科版必修1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力与运动的两类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根据运动情况来求力 ‎ 运动学有五个参量、v、t、a、x,这五个参量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 运动学的解题方法就是“知三求二”。所用的主要公式:‎ ‎ ①——此公式不涉及到位移,不涉及到位移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 ‎ ②——此公式不涉及到末速度,不涉及到末速度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 ‎ ③——此公式不涉及到初速度,不涉及到初速度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 ‎ ④——此公式不涉及到加速度,不涉及到加速度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 ‎ ⑤——此公式不涉及到时间,不涉及到时间的题目应该优先考虑此公式 根据运动学的上述5个公式求出加速度,再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物体所受的合力或者某一个力。‎ 要点二、根据受力来确定运动情况 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合力,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 ‎ ① ② ③ ④ ⑤‎ 求运动量(如位移、速度、时间等)‎ 要点三、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情况的解题步骤 ‎ 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 ②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加速度.‎ ‎ ④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物理量.‎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情况的解题步骤 ‎ 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 ②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 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 ④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出所需的力.‎ 要点四、应注意的问题 ‎1.不管是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还是根据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都必须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8‎ ‎2.要注意运动学公式的适用条件,上述5个式子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注意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刹车问题(应清楚刹车所用的时间)、加速度的正负问题(若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减速运动中的加速度应带负值)。‎ ‎4.牛顿第二定律中的F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要理解矢量性、瞬时性、同一性。‎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例1、质量是2.75 t的载重汽车,在2900 N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上一个山坡,沿山坡每前进‎1 m,升高‎0.05 m,汽车前进‎100 m时,速度达到‎36 km/h,求汽车在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的大小.(g取‎10 m/s2)‎ ‎【思路点拨】先根据汽车的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合力,进而求得摩擦阻力的大小。‎ ‎【答案】150N ‎【解析】此题为由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的问题,汽车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受力为:重力mg、牵引力F、斜坡的支持力FN、摩擦阻力.‎ 因为初速度v0=0,末速,位移x=‎100 m,由运动学公式得:‎ ‎.‎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在x轴方向:, ①‎ ‎ 由几何关系得:sinθ=0.05. ②‎ 由①②式可得摩擦阻力的大小为:‎ ‎ .‎ ‎【点评】明确“沿山坡每前进‎1 m,升高‎0.05 m”的含义即为告知了斜坡的倾角.通过求解加速度从而求出摩擦阻力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滑雪人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数0.04,求10s内滑下来的路程和10s末的速度大小。(g取‎10m /s2)‎ ‎【答案】‎233m,‎46.5m/s ‎【解析】以滑雪人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8‎ ‎ ‎ ‎ 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处于平衡;沿山坡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将重力mg分解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和沿山坡方向,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 ‎ ‎ 又因为 ‎ 由①②③可得:‎ ‎ 故 ‎ ‎ ‎【变式2】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画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求出物体在前12s内的位移(g=‎10m/s2)。‎ ‎【答案】‎‎100m 类型二、整体法、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它们之间的连接纽带是加速度,高中阶段只求加速度相同的问题.‎ ‎ 在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应先把连接体当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若要求连接体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则把物体隔离,对某个物体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该物体列式求解.‎ ‎ (1)求内力:先整体后隔离.‎ ‎(2)求外力:先隔离后整体.‎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块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已知甲的质量为‎300g,乙的质量为‎100g,不计摩擦,g取‎10m/s2,则甲、乙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轻绳的拉力大小为 .‎ 8‎ ‎【答案】‎5m/s2;1.5N ‎【解析】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 隔离对甲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点评】对整体分析,抓住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而且F1>F2,则A施于B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物体A和B加速度相同,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采取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先求出它们共同加速度,然后再选取A或B为研究对象,求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共同加速度a为 ‎.‎ 再选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 ‎ FN=F2+ma=.故选C.‎ ‎【点评】此题也可以对物体A进行隔离.‎ ‎ 利用F1-FN=ma求解.‎ ‎ 此题可以一开始就用隔离法:‎ ‎ 对于A: F1-FN=ma, ①‎ ‎ 对于B: FN-F2=ma. ②‎ 8‎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 ‎ 从原则上讲,求内力可任意隔离与之相邻的物体,均可求解.但应注意尽量使过程简洁.‎ 类型三、牛顿第二定律在临界问题中的应用 ‎ 1.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临界状态一般比较隐蔽,它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若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常用临界问题.解决临界问题一般用极端分析法,即把问题推向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应用物理规律列出在极端情况下的方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 ‎ 2.动力学中的典型临界问题.‎ ‎ ①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FN=0.‎ ‎ ②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或为零.‎ ‎ ③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绝对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 ④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时物块A 的加速度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 的位移.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解析】解:令表示未加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 ‎ ①‎ 令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 ②‎ ‎ ③‎ 由②③式可得 8‎ ‎ ④‎ 由题意 ⑤‎ 由①②⑤式可得 即物块B 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 ‎【点评】极端法往往包含有假设,即假设运动过程(状态)达到极端,然后根据极限状态满足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这种方法是探求解题途径、寻求解题突破口、提高解题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运用极限思维的方法往往还可以检验解题的结果.请看下题.‎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放有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而停止,然后松手放开,求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 ‎【答案】‎ ‎【解析】当盘静止时由平衡条件得 ‎ . ①‎ ‎ 当弹簧再伸长,刚放手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②‎ ‎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 ‎【点评】本题可用极端法检验解题的结果.当△=0时,即不向下拉盘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FN=mg.‎ 类型四、程序法解决力和运动的问题 ‎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体运动过程(或不同的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列式计算)的解题方法称为程序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正确划分出题目中有多少个不同过程或多少个不同状态,然后对各个过程或各个状态进行具体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4、将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向上抛出.设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8‎ ‎【思路点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加速度不同,应分阶段求解;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时,速度为零。‎ ‎【答案】,‎ ‎【解析】本题中物体的运动包括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现用程序法求解如下:‎ ‎ 上升过程:物体受重力mg和向下的空气阻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 ‎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 ‎ 下降过程:物体受重力mg和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同理有:‎ ‎,‎ ‎ 联解上述四个方程,得 ‎ ,.‎ ‎ x和即为题目所求的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点评】程序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应用程序法解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1】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现对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力F,F=10N,与水平方向成θ=37o夹角经过t=10s后,撤去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又变为静止,求整个过程物体的总位移S。 (g取‎10m/s2)‎ ‎【答案】‎‎27.5m ‎【变式2】质量为200t的机车从停车场出发,行驶‎225m后,速度达到‎54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让机车进站,机车又行驶了‎125m才停在站上。设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机车关闭发动机前所受到的牵引力。‎ ‎【答案】 2.8×105N ‎【解析】关闭发动机,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机车关闭发动机前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向前加速;关闭发动机后,机车只在阻力作用下做减速运动。因加速阶段的初末速度及位移均已知,故可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阶段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合力;在减速阶段初末速度及位移已知,同理可以求出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阻力,则由两阶段的力可求出牵引力。‎ ‎ 在加速阶段 ‎ 初速度v0=0,末速度 位移x1=‎‎225m 8‎ ‎ 由得: 加速度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①‎ ‎ 减速阶段:初速度,末速度v2=0,位移 ‎ 由 ‎ 加速度,负号表示a2方向与v1方向相反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②‎ ‎ 由①②得机车的牵引力为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