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编号8)
2019.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论辩类文章是古代散文中最为发达的文体之一。先秦诸子散文开启了论辩的_______,汉代政论文名篇叠出。到了唐宋时期,八大家贡献了许多词锋________、雄辩滔滔的论辩文,在思想表述和艺术技巧方面拓展了崭新的境界。由于唐宋八大家对于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他们的论辩文章大多带有很强的文学性,无论在语言上还是篇章结构上都堪称典范。他们对论辩文体中不同的_______也作了探索。
A. 正绪 犀利 题材 B. 端绪 犀利 体裁
C. 正绪 敏锐 体裁 D. 端绪 敏锐 题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解答辨析近义词语题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正绪:正统。端绪,指头绪;端倪;些微的认识或模糊的想法。第一处空格,强调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代论辩文的启蒙作用,而不是正统范文,所以选“端绪”。排除AB项。
犀利:(刀、剑等)锋利,锐利。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敏锐:指感觉灵敏,眼光尖锐等。第二处空格,与“词锋”搭配,应填“犀利”。
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题材:指文章、艺术作品的材料内容。如描写自然风光、记述军旅生活等题材。第三处空格,强调对论文体的形式探索,应填“体裁”。
故选B。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代画家石溪和尚在他一幅“溪山无尽图”上题了这样一段话,特别令人警惕。___一株小小的含羞草,尚且不是完全的“忽忽不知,懒而不觉!”若是人而不如小草,羞!羞!羞!
①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
- 25 -
②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两段,总之不放闲过。
③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
④所谓静生动,动必作出一番事业。
⑤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
⑥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④②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后通读整段文本,抓关键词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话题的统一等。这道题采用的是客观选择题形式,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第①句是总结,放在开头适宜,第⑤句“草木”与后句句子衔接最自然,故排除B、C、D。故选A。
3.体育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下列诗句与我国古代体育,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②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④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A. ①围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B. ①象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C. ①围棋 ②水球 ③龙舟 ④马球 D. ①象棋 ②蹴鞠 ③赛马 ④武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考生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然后根据我国古代体育,选出正确选项。我国古代的体育项目有:中国古代足球运动——蹴鞠,中国古代摔跤运动——角力,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中国古代体育运动——骑术,另外还有赛马、赛龙舟、武术、马球、围棋、象棋等体育项目。根据①中的“中军”“八面”“将军”“河外”“歩卒”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象棋;根据②中的“掷球”“戏水”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水球;根据③中的“扬桴击节”“乱流齐进”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龙舟;根据④中的“马腹”“神珠”可知对应的体育项目是马球。
- 25 -
故选B
4.下面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建立在地域文 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就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达至繁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电影、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的数字化时代之后,地域色彩浓 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试想,当人们打开手里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好 莱坞电影、电视节目、网络视频、流行音乐,就可以跟天南地北的人们聊天交流 的时候,谁还愿意走进剧院,去观赏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呢?
A. 信息化发展导致古老的地方剧种日渐式微
B. 信息化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威胁
C. 信息与交通间接影响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
D. 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需重视保护剧院特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由“核心观点”可知要找中心句。“信息、交通都不发达”讲述的是以前的情况, 以前的情况不重要,属于背景引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开始讲述现在的情况,以前与现 在对比,现在的情况更重要,即“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试想”即想一想,为举例 子,故后文是假设论证,为了支撑前文观点,即传统文化因为信息化发展受到巨大冲击,B项 是文段中心句的同义替换,当选。A项“古老的地方剧种”,文段尾句虽提及“地方剧种”, 但为例子,例子内容不是重点,排除。C项“信息与交通”对应文段首句,是背景引入的部 分,非重点,排除。D项“剧院特色”文段未提及,排除。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梅庄
谢济世
梅庄①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贴、一朴、一戆②。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
- 25 -
矣,安得歌者侑③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④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酷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
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①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②戆:迁愚而刚直,憨直。③侑:劝人饮酒进食。④眴:用目光示意。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 B. 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然:却
C. 而心颇衔之 衔:怀恨 D. 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侪:辈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
B. 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去给主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
C. 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主要记叙三个佣仆的特点,其中描写戆者指桑骂槐斥责主人言行不一的场面生动逼真。
D. 作者为“慧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抒发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5 -
(1)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
(2)由是黠者日夜何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
8. 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
【答案】5. B 6. C
7. (1)把失去官位看做是抛弃草鞋一般,甘心被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还乡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
(2)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借故诬害构陷),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陷害没有成功。
8. 戆者耿直忠诚和黠者狡黠媚上对比;黠者自身前后行为的对比;戆者的“可用”与黠者“不可用”、朴者的“实无用”对比;主人对三人前后态度的对比。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B项,“然”是通假字,同“燃”,“烧着”的意思。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本题C项,“戆者指桑骂槐”错误,指桑骂槐是贬义词,从文意中可见他没有这样的心机,他迂愚而刚直,憨直。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若有倒装句式、词类活用等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 25 -
(1)本题重点实词:“弃”,意动用法,把失去……看做……;“印绶”指代官职,“屣”,草鞋;“归”,回乡;“沽”,买,引申为赚取;“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直言的名声。
虚词“其”,句中助词,表强调语气,不翻译;“以”连词,表并列。
(2)本题重点词:“由是”,因此;“伺”,窥察;“短”,过错;“媒蘖”,挑拨离间或借故诬害构陷;“会”,适逢;“不果”:没成功或没实现。
重点句式:“会主人有罪下狱”,被动句,适逢主人因罪被关进监狱。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表明,本文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对比,分析时结合文本概括,分条陈述即可。
文章首先把戆者、黠者与朴者的行事方式做了对比,如主人享乐时想要歌姬,工作累了想喝酒到尽兴,三人的态度和做法都不相同,突出了戆者的耿直忠诚和黠者的狡黠媚上,对比非常鲜明。
文章末尾写主人对三人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对黠者,主人起先信任喜欢,之后反思为不可用;对戆者,由先前的不喜欢甚至想打发他走,到后来的“可用”;对朴者,先前的放心重用到后来的“实无用”,突出了戆者重要程度。
戆者、黠者与朴者三人自身前后的行事方式也形成对比,使文章的内涵更丰富。
【点睛】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基础是读懂原文。读懂原文最主要的是积累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学们先要抓住课内的知识,归类理解记忆,然后迁移到课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准确回答题目。
译文:
梅庄主人在翰林院供职。他有三个奴仆:一个聪明,一个老实,一个憨直。一天,同在翰林院的官员们到梅庄主人家小聚,酒喝得正畅快时,主人说:“我们兴致也差不多了,哪儿有歌伎来给我们助酒呢?”聪明的仆人马上回答说:“有。”接着他又担心憨直的仆人会有话说,就告诉主人,找个别的理由把他支使出去。叫老实的仆人看门,而他亲自去请歌伎。歌伎还没有来,憨直的仆人已经办完事回来了,看见两个人怀抱琵琶来到门口,就惊讶地问:“为什么到这里来?”聪明人说:“这是奉主人的命令。”憨直的人厉声说道:“我在这里当仆人十多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进出,一定是主人喝醉了酒吩咐的话!”他挥动拳头,把歌伎赶了出去。客人们闹哄哄地散了席,主人感到对不起他们。
- 25 -
一天夜里,主人点灯饮酒,校勘书籍。天气寒冷,酒瓶已经喝空了,脸上还没发红,聪明人用目光示意老实人再去买酒。老实人在路上碰见了憨直的人,憨直的人夺下酒瓶,回来规劝主人说:“今天喝二瓶,明天喝三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买多了酒会损失钱财,喝多了酒会伤害身体,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呀!”主人勉强点头同意他的话。
不久,主人改官为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说:“我曾听您说:古人有羹汤弄脏了朝衣、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表现恩惠来讨好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班,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抛弃草鞋,甘心降职贬谪就像是乐于回家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道歉,但心里却很记恨这人。
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陷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
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有作用,老实人可以任用。现在才知道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却实在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
三、古诗词鉴赏(1l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1
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2,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注)1.上人:对僧人的尊称。2.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偈(jì):佛经中的唱词,与诗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9. 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 25 -
10. 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9. 天气初暖,梅花带雪,烟柳发青,描写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展现了佛寺的清静环境,表现了诗人对清雅环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诗人参偈听经的感受作铺垫。
10. 对彻悟佛理的期盼;对难以摆脱尘俗烦恼的忧愁;对清静佛门的向往;游子客居他乡的愁绪。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属于鉴赏表达技巧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景物描写的内容、色彩、情味,并结合后面三联的内容,判断景物描写在意境创设、情感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
首联“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由带雪、初暖、尚青等词,可见是早春寒冷天气且景色优美,由标题注释“上人”,可知诗人陪友人到了佛寺。此景是寺院之景,这样的早春清景,可见此景的色彩比较令人愉快,诗人对此景应是喜欢的。由后三联可知,诗人到了寺院,向往达到佛法清静的境界,可惜思乡之情太过深切,每每想起就不能安宁。作答时可以先描绘景物,再点明意境的特点、诗人的情感,结合后三联谈结构上的作用。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诗歌的思想内容往往比较丰富,鉴赏时一定要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诗人生平、写作背景、注释等理解诗歌的内容。尤其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地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概括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中“迷心”是世俗之心,“觉悟”是听经之后的开悟,这是针对颔联、颈联听童子诵经而开悟,在“有形”与“无我”之间,一个“应”字,写出了诗人对佛经的向往,对世俗羁绊的烦恼;“客思”指诗人客居异地思念故乡,“未遑宁”是指诗人心里不安宁。综合起来看,诗人情感复杂,虽然听经之后有所开悟,对佛经有向往,但一想起家乡,内心总有挥之不去的思念。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
- 25 -
(5)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7)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先进》)
(8)黄钟毁弃,________________(《楚辞·卜居》)
【答案】 (1). 载笑载言 (2). 无以至千里 (3). 秋月春风等闲度 (4). 高低冥迷 (5). 锦鳞游泳 (6). 弓如霹雳弦惊 (7). 风乎舞雩 (8). 瓦釜雷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记熟背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含义选择恰当的语句。不可加字、漏字、错字。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至”“冥”“鳞”“雩”“瓦釜”等,理解字义去记忆。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雨
沈从文
朝来不知疲倦的雨,只是落,只是落;把人人都落得有点疲倦而厌烦了。
各人在下课后左右无事耍了,正好到电话处去找朋友谈天。那方面若是一个女人,自然是更有意思!
叫来叫去,铃儿时时刻刻是丁丁当当嚷着的。
电话器死死的钉在墙壁上,接线生耳朵中受惯了各方催促,铃儿又是最喜欢热闹的一件东西;所以都还不生出什么脾味来——就中单苦了大耳朵号房。
他刚把一个洋服年青儿的胡子后生从四舍十三号找来,眼见那后生嘴巴对着机子叽叽咕咕开合了一阵,末后象生气似的样子,霍地挂上耳机走出去了。休息还不到十口气那么久,墙上那铃儿又丁丁地在同他打知会。
“喂,你是哪——这是农业大学。……咸先生罢?你贵姓?喔,喔,又找他来?是,是,”他把耳机挂到另一个钉子上去。
从响声沉重中可以看得出他被人无理麻烦的冤抑来。这冤抑除用力的挂耳机外,竟也无从宣泄。“又是咸先生!”他还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自己能够听到的话。
- 25 -
这本来可以随意扯个谎,说找不到,就完事了。但他是新来这里不久的人,虽然每日里同到专司收发信件那位崔哥一起歇宿吃饭,还学不到这些可以偷闲的事。而且,自己一想到月前住在同乐春每日烧火,脸上趋抹刺黑,肚板油刮得不剩什么时的情景,责任心登时也就增加起来了。少不得又举起那只左手来,(因为如今是穿长衣,所以右手失了空间。)挡拒着屋檐口上掷下来的大颗大颗雨点儿,用小步跑到四舍去找那年青的胡子后生。
桌子当中摆着那一座四四方方的老钟,一摇一摆,象为雨声催眠了似的,走得更慢更轻了。钟旁平平的卧着那一本收信簿,也象在打磕睡。靠着钟身边挨挤极近的一个小茶杯,还有大半杯褐色茶水,一点热气都没有。……他眼睛看到那后生对着耳机笑笑嚷嚷,耳朵却为门外雨声搅着,抽不出闲空来听那后生谈的那么浓酽倒了的,究竟是些什么话。他便觉得那后生但对着耳机大笑,真是无聊。
后生又出去了。
当那后生从他身边过去的当儿,洋服裤子擦到他正垂着在胯骨边的左手时,随着有阵怪陌生但很好闻的气味儿跑进了他的鼻孔。他昨天到消费社时,曾见到那玻璃橱内腼腆腆的躲在橱角上,手指头儿大小的瓶儿;瓶中贮的什么精。——这时的气味,便是那瓶中黄水水做的,他自信没有猜错!
这气味使他鼻子发痒,有打个把喷嚏的意思。不由得他不站起身来随同那后生走出门外。
雨还是不知疲倦,只是落,只是落。瓦口上溜下来的雨水,把号房门前那小小沟坑变成一条溪河了。新落下来的雨点,打成许多小泡在上面浮动,一刹那又复消失。一些小小嫩黄色槐树叶子,小鱼般在水面上漂走。倘若这些小东西当真是一群躼麻哥鱼崽,正望着它们出神的他,不用说早就脱了鞋袜,挽起袖子,自告奋勇跳下去把它们捉到手中了。——这好象它们自己也能知道本身不值价,不怕什么意外危险事到头!不然,眼看到大耳朵在那号房门前站着,痴痴地把视线投到它们一举一动上面来,为甚还是大大方方的在水上漂来漂去?
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于窄而霉小斋
(选自沈从文《鸭子集》,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时时刻刻丁丁当当嚷着的铃声,表现了电话之多,也给沉寂的气氛带来了一点欢快。
B. 接线生把耳机重重的挂到钉子上去,表现了他被那些无理电话搅扰的烦闷。
C. 写胡子后生身上的香水味,表现出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D. “趋抹刺黑”“肚板油”“黄水水”等方言、口语的使用,增添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13. 分析小说首段的作用。
- 25 -
1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接线生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12. A 13. 点题,采用拟人、反复的手法,突出了雨下得时间之久,写出了人物烦躁、无聊的心理,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14. ①从他自己一想到月前住在同乐春每日烧火,脸上趋抹刺黑,肚板油刮得不剩什么时的情景,责任心登时也就增加起来了。看出他是珍惜现在工作的。②桌子上的摆设:老钟,收信簿,小茶杯,茶水,以及对电话铃搅扰的愤怒。表现了他的无聊、对工作缺乏热情。③后生的香水味飘进他的鼻孔,不由得站起身来随同那后生走出门外。看出他追求时髦。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也给沉寂的气氛带来了一点欢快”错。结合“叫来叫去,铃儿时时刻刻是丁丁当当嚷着的”“电话器死死的钉在墙壁上,接线生耳朵中受惯了各方催促,铃儿又是最喜欢热闹的一件东西;所以都还不生出什么脾味来——就中单苦了大耳朵号房”等分析,写出了人物烦躁、无聊的心理。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分析小说首段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抓住“不知疲倦”“只是落,只是落”等分析,运用拟人、反复的手法,写出了雨下的时间之久,给人的感觉之厌烦等。照应标题《雨》。结合“把人人都落得有点疲倦而厌烦了”分析,写出人物的厌烦心理,渲染一种沉闷的气氛。
【14题详解】
- 25 -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但他是新来这里不久的人,虽然每日里同到专司收发信件那位崔哥一起歇宿吃饭,还学不到这些可以偷闲的事。而且,自己一想到月前住在同乐春每日烧火,脸上趋抹刺黑,肚板油刮得不剩什么时的情景,责任心登时也就增加起来了”等分析,看出他是珍惜现在工作的。结合“桌子当中摆着那一座四四方方的老钟,一摇一摆,象为雨声催眠了似的,走得更慢更轻了。钟旁平平的卧着那一本收信簿,也象在打磕睡。靠着钟身边挨挤极近的一个小茶杯,还有大半杯褐色茶水,一点热气都没有。……他眼睛看到那后生对着耳机笑笑嚷嚷,耳朵却为门外雨声搅着,抽不出闲空来听那后生谈的那么浓酽倒了的,究竟是些什么话。他便觉得那后生但对着耳机大笑,真是无聊”分析可知,他的无聊、对工作缺乏热情。结合“当那后生从他身边过去的当儿,洋服裤子擦到他正垂着在胯骨边的左手时,随着有阵怪陌生但很好闻的气味儿跑进了他的鼻孔。他昨天到消费社时,曾见到那玻璃橱内腼腆腆的躲在橱角上,手指头儿大小的瓶儿;瓶中贮的什么精。——这时的气味,便是那瓶中黄水水做的,他自信没有猜错”等分析可知,他追求时髦。
【点睛】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答题模式: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内容上)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结构上)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写字
梁实秋
- 25 -
在从前,写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体系当中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从描红模子的横平竖直,到写墨卷的黑大圆光,中间不知有多勤苦。记得小时候写字,老师冷不防地从你脑后把你的毛笔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这证明你执笔不坚,是要受惩罚的。这样恶作剧还不够,有的在笔管上套大铜钱,一个,两个,乃至三四个,摇动笔管只觉头重脚轻,这原理是和武术家腿上绑沙袋差不多,一旦解开重负便会身轻似燕极尽飞檐走壁之能事,如果练字的时候笔管上驮着好几两重的金属,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当然会龙飞蛇舞,得心应手了。写一寸径的大字,也有人主张用悬腕法,甚至悬肘法,写字如站桩,挺起腰板,咬紧牙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这种姿态中写出来的字,据说是能力透纸背。现代的人无须受这种折磨。“科举”已经废除了,只会写几个“行”“阅”“如拟”“照办”,便可为官。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写字一道,渐渐地要变成“国粹”了。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数,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那样的端庄凝重,才和他的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在“文字国”里,需要写字的地方特别多,擘窠大字至蝇头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譬如,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给当铺酱园写写招牌,最不济也可以给煤栈写“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题诗,改写春联或“抬头见喜”就合适得多。有的人写字技术非常娴熟,在茶壶盖上写“一片冰心”是可以胜任的,却偏爱给人题跋字画。中堂条幅对联,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写的,不过悬挂的地点应该有个分别,有的宜于挂在书斋客堂,有的宜于挂在饭铺理发馆,求其环境配合,气味相投,如是而已。
“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心经”就有困难。字写得坚挺俊俏,所用大概是尖毫。笔墨纸砚,对于字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最妙者无过于某公之一笔虎,八尺的宣纸,布满了一个虎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尤其是那一直竖,顶天立地的笔直一根杉木似的,煞是吓人。据说,这是有特别办法的,用马弁一名,牵着纸端,在写到那一竖的时候把笔顿好,喊一声“拉”,马弁牵着纸就往后扯,笔直的一竖自然完成。
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至少也应该有“精气神”三个字。相传有人爱写字,尤其是爱写扇子,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人问其故,原来是大家见了他就跑,他追赶不上了。如果字真写到好处,当然不需腿健,但写字的人究竟是腿健者居多。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不同角度逐层展开,既有趣闻枚举、知识点拨,也有人生世相的勾勒,既让读者长见识,又给人审美雅趣。
B. “写字”
- 25 -
古代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到了现代已日渐式微,渐渐要蜕变成“国粹”了。
C. 文章列举写字人不能用其长的种种弊病,语带提醒和规劝,可见作者雅正的书艺识见。
D. 末段对“爱写扇子瘾者‘后来腿坏,以至无扇可写’”的情状进行勾画及点评,这个“瘾”可以理解为“痴迷”和“热爱”。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夹叙夹议,首段叙写老师教学生写字的种种恶作剧,语言凝练,同时阐释“恶作剧”背后的原理,要言不烦。
B. “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近于‘五百斤油’”句运用比喻、夸张,强调字体与个性关系,言过其实中风趣横生。
C. 第三节举例子从反面论证“写字各有用途”但“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长”乃至“常用错”的弊病。
D. “秃笔写铁线篆,未尝不可,临赵孟頫‘心经’就有困难”为了证明“善书者不择笔”的说法未必完全正确。
17. 根据3~5小节概括文中当今写字的人有哪些弊病。
【答案】15. D 16. C
17. 写字的人常把自己的长处用错地方;写字的人常用错工具也不讲究技巧;写字的人修养不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本题D项,“痴迷和热爱”错,根据最后一段“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可知,这里的“瘾”应该是种“不良的癖好”,这里含有一种反讽的意味。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筛选文中信息,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C项,“举例子”是说明方法,不是论证手法。
- 25 -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概括提取要点。根据第一段“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横行左行也可以应酬问世”,第一段中提到的苦练已不复存在,现代人不愿经历勤苦地练字训练,自来水笔代替了毛笔;第三段“可惜的是,写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长,且常用错了地方”;第四段中的“有时候写字的人除了工具之外还讲究一点特殊的技巧”也已不复存在;最后一段“写字的人有瘾,瘾大了就非要替人写字不可,看着人家的白扇面,就觉得上面缺点什么”,写字的人修养不够。推究第一段与三、四、五段的关系,可见第一段是基础的、根本的原因,才会有后面三、四、五段的表现。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
在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易县立足村情,着重体现了太行民居风情,保留了石碾、栅栏等乡土元素,展现出淳朴、浓郁的乡土风情。同时引导当地群众根据旱地多、有沙性的特点,种植了油葵、速生油菜等经济类花卉景观作物,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赏花拍照。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十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选自“中国财经时报网”,有删改)
- 25 -
材料二:2002年,江西赣州瑞金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瑞金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瑞金只是赣州的一个缩影。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脐橙产业总产值达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营养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的旅游扶贫战略,当地的贫困群众可以自己开办农家乐,也可以在园区、商户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等。
B.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通过种植脐橙脱贫,文段列举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说明种植脐橙脱贫增收的可行性。
C.
- 25 -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然后分析如何做才能达到系统扶贫。
D. 材料四是一段评论性文字,主要从扶贫主体的角度讨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
19.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来源不同,讲了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的内容,意在说明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
B. 河北易县在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太行民居风情,是精准扶贫的优秀例子。
C. 材料二告诉我们,江西赣州的百姓要想致富,只有跟从政府的引导,种植脐橙,加入脐橙合作社。
D. 材料四提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指出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最为严重。
20. 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8. C 19. B
20. ①注重系统扶贫,改变目前扶贫政策。要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②杜绝形式主义,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精准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对精准扶贫有敬畏之心。③摒弃功利主义,不能抢摘贫困帽子。要让贫困户真正富足起来,不要为了政绩抢摘贫困帽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具体原因”错误,原文“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只在开头有一句话,但是下文没有分析原因,而是写应该做什么。文段没有分析致贫的具体原因。故选C。
【19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材料一举河北易县的例子,材料二举江西赣州瑞金市的例子,都是说明扶贫的正确做法,“我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贫”的说法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要想致富,只有……”的说法绝对,不符合文意。D项,“抢摘贫困帽子的问题最为严重”的说法错误,材料中“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数字脱贫”、“扶富不扶贫”、“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等都是扶贫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到哪些问题最严重。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我国目前“精准扶贫”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还可以圈出“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措施。回答本题,注重理解两则材料表述的有关“精准扶贫”的问题。材料三提出“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可概括出“注重系统扶贫,改变目前扶贫政策”;材料四指出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深度贫困县想今年“摘帽”等问题,可概括出“杜绝形式主义,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据“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可概括出“摒弃功利主义,不能抢摘贫困的帽子”。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算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做不成自己。也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可以少走弯路。
【答案】见贤思齐
虽然会赞美跌倒千次仍勇敢站起来的勇气,但我仍对其不善于借鉴前人经验的“愚”感到惋惜。历史是一部书,先人是一面镜,而身边的朋友随时都可以是参照物。以最短的时间,做最有用的事,创最高的效率。不让智者笑你在灯的照耀下却蒙住双眼,到处乱撞头破血流。
于是,孔子教导我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顾名思义,就是说,看见人家好的方面就向他看齐,向他学习;看见不好的方面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
- 25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今的日本,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如何凭借其弹丸之地发展至此?那是因为日本人善于学习、模仿他人的优点,长处。早在唐代时,日本就曾派出谴唐史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一战过后,又曾派出过到欧洲学习访问的使团。经过长时间的改进后,日本终成了一个经济强国。
然而,学习他人也不能生搬硬套,拘泥于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所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学习别人时要了解别人的“足”与“不足”之处,然后有所学习和有所放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里的这番话更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能盲从,而要谨慎地思考别人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然后再去实践。
时下,紧身衣裤四处流行,身材好的女孩穿上能凸显自己的美丽,可肥胖的女子穿上只能凸显自己的丑陋。这不正是东施效颦么?
齐白石老先生有句话是很发人深思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没有自己的东西,你将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始终无法赶上。
所以说,我们应学习先贤们自我反省,自我修养的精神,用以打造自己。如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屈原“余独好修以为常”,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但是,学习别人的时候,更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可强求。邯郸学步,鹦鹉学舌,鹦鹉能言,不离飞鸟之事是万万不可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材料共两句话: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跟在别人后面”,如果邯郸学步、生搬硬套……这样就丧失了自我;第二句话可以理解为“跟在别人后面”,如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理解材料时,首先要明确“跟在别人后面”的含义。“跟在别人后面”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可添加所在的领域、特定的情境、具体的行为等要素,这样理解方为落实到位。须注意的是,材料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别人”与“自己”的关系。理解材料,不能把“自己”丢掉。行文时要对“跟在别人后面”有清晰的认识,要表达清楚“跟在别人后面”的行为实质,不管是正面的肯定或反面的批判,最终指向应落实到“别人”与“自己”的关系这个材料核心上来。立意时,可二选一,也可从整体出发辩证思考。另外,材料中的表述围绕“别人”与“自己”展开,核心是如何处理“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切不可狭义理解,就必须写人。写作时不限于写人,也可以扩大视野,深度挖掘,写事物,如文化发展、城镇建设、国家定位等多领域,这样可以避免题材的雷同,也可以让阅卷者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 25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如果提供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要辩明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有其共性,还是个性间的对比与对照。审题时,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语文Ⅱ(附加题)
一、文言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书家弟幼安作草后
黄庭坚
幼安弟喜作草,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誉满江西,来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象,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5处)
23. 北宋“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黄庭坚自称“本无法”,但本文恰恰体现出他的书法创作之法,请尝试概括
【答案】22. 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
23. (1). 秦观 (2). 张耒 (3). 晁补之
24. 不牵于外物(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摆脱一切世俗观念):没有丝毫功利意识。
【解析】
【22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疏通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找句中重要标志,如对话标志,句式特点等,也可以根据句子的主谓宾来加以断句。这句的大概意思是黄庭坚对弟弟幼安讲自己对书法的体悟。黄庭坚说,自己但观世间万象,“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蚊蚋”主语,“聚散”谓语,“蚊蚋聚散”是主谓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做“如”的宾语,“未尝一事横于胸中”,名词性短语“未尝一事”,“横”谓语动词,” “于胸中”,状语后置,修饰“横”,这里都用主谓断句法。“故”虚词,表原因,在其前断开。“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句式整齐,可断开;“亦”,虚词,表递进,在其前断开。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其涉及范围较广,有文化常识、古代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官职俸禄等,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语文知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题是考查苏门四学士都有谁,识记是最好的方法,要搞清楚人物的关系。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中黄庭坚“观世间万象,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可见他写字时如其为人,潇洒自如,从不会被世间俗事所牵绊;“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可见他从不会在乎书写的工具,不会被外界条件所牵绊;“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可见他写字时也不受别人的态度评价所左右;因此,归纳起来,他字如其人,潇洒自如落拓不羁。书法创作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
【点睛】译文: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草圣”,名声几乎传遍了江西。他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以乱了真气,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可以了,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七擒孟获”是诸葛亮为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而发动的局部战争。几次擒放让孟获知道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但他对“和抚”政策不放心,总要编造不服的理由。
B. 为医治高老太爷的病,高家子孙采用了各种迷信方法,“捉鬼”就是其中之一。觉新在这次活动中无奈地扮演着悲剧的角色,而觉慧却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 25 -
C. 两个掘墓人虽然粗俗,说话肆无忌惮,但他们简单的话语中却包含着真相。哈姆莱特正是从他们对亚历山大与凯撒大帝的调侃中,体味出生命深刻而严肃的意义。
D. 当克罗旭告诉葛朗台,葛朗台太太已活不了一个月时,老头儿终于乱了方寸,他“敲着自己的脑袋,走过去,走回来”,向克罗旭哀诉:“你把我的肠子都搅乱了。”
E. 每每想到海,桑提亚哥总是对它抱着无限的好感和深情。与其他渔夫不同,他不把海鸟、海龟、水母单纯地当成动物或猎物看待,而把它们当做人当做自己的朋友。
【答案】CE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考生对江苏高考的必考篇目要熟悉,明确每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文章的主旨。分清小说的人物及其相关事件,把握其性格命运,了解名著的各种写作手法。C项,“哈姆莱特正是从他们对亚历山大与凯撒大帝的调侃中”赏析有误。掘墓人并未对亚历山大与凯撒大帝加以调侃,是哈姆莱特从他们的言行中联想到这两位生前曾经功名显赫、威严无比的大帝死后会一样腐臭,化为泥土,从而看透生命的无常,感悟到生与死不过是存在的形式不同。E项,“他不把海鸟、海龟、水母单纯地当成动物或猎物看待”,其中对水母态度的原因分析有误。老人对水母充满憎恨——不仅因为水母曾经蜇过 老人,更是因为他对虚伪的厌恶。在他看来,水母是海里最欺诈成性的生物,他乐意看到大海 龟把它们吃掉。故选CE两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情况。高考名著面广量大,考生要坚持看完、看透。阅读时要作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进行理解、分析,全面把握内容,力求吃透所读小说的内容。读完后能对作品进行评价。答题时要全面审题,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
26.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曾提到一个人,说他常对小厮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贾雨村提到的这个人是谁?他后来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
(2)阿Q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但在现实中,他曾先后两次在无意间让赵太爷为他破了例——晚上点起了灯。
赵老太爷的两次破例,分别是因为什么事?有人说:这是阿Q无意间给赵太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打击”。请简析人们这么说的原因。
【答案】(1)甄宝玉。立志功名,实意读书;应试中举后,重振家业。
- 25 -
(2)事情:①阿Q从城里“发财”(偷窃)回来,带回一些“好东西”(赃物)。赵家想趁机买点价廉物美的东西。②阿Q当街声称革命,让赵家父子感到了恐慌。原因:阿Q的这些“勾当”,在赵太爷看来要么脱离了他的视线,逃脱了他的管辖,要么是想以下犯上甚至取而代之,这些行为都将打破他一贯的统治秩序。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名著的鉴赏能力。《红楼梦》和《阿Q正传》都是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作品,而且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解答此类题目必须要熟悉原著,并对原著有一定的思考才可以简明扼要地作答。需要概括作品内容,熟悉原著情节,鉴赏人物形象,并结合人物形象特点和故事情节具体分析。
(1)《红楼梦》在第二回中贾雨村提到的人是甄宝玉。甄宝玉在书中是一个与贾宝玉互为观照的人物,两人有很多的相同点,包括“女儿观”。对他的人生轨迹进行概括时,不要被小说中描写的琐碎事件迷惑。抓住“人生”“轨迹”二词概括。语言要逻辑严密、表达准确。
(2)《阿Q正传》中,阿Q两次使赵太爷破例,确实是无意间给赵太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打击”。 一个是阿Q从城里偷窃回来一些“好东西”(赃物),赵家想趁机占便宜,开眼界,买点价廉物美的东西。这样就显得赵太爷的富有、眼界都受到了阿Q的打击。另一次是阿Q当街声称革命,让赵家父子感到了恐慌。阿Q的革命,直指赵太爷的财产地位,在赵太爷看来简直是以下犯上甚至取而代之。所以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 25 -
如果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来衡量小说文体成熟与否,那么,笔记体小说与传奇体小说自然就分出了高下,传奇体小说成了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文体。此说大概亦与鲁迅相关,鲁迅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送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迅的总结是精确的,“粗陈梗概”与“叙述宛转”很好地概括了两者故事形态的特性。而对两者之优劣比较,鲁迅则比较审慎,仅以“演进之迹甚明”加以表述.今人则又一次放大了鲁迅的判断,将“故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定文体高下的准则,认定传奇乃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最早的成熟形态,而将以往的小说文体统统归入尚在孕育中的小说文体胚胎。20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用西方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据此,那些“丛残小语”、“粗陈梗概”式的笔记体小说则难以归入。如何对待“故事”,不同小说文体有不同规范。古代小说大致形成了两种故事观。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其“故事”其实是某种“事件”,或是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语行为,或是得之传闻的神怪之事;事件叙述方式是“记录”。一一随笔栽录,不作点染。因而笔记体小说的“故事”不求完整曲折,往往是一个片段,一段言行,一则传闻。另一种则以传奇,话本和章回体小说为代表,其“故事”就是有首尾、有波澜的完整情节。两者之差异可谓大矣,难作相互比照,更不能强分轩轾,以彼律此,谁能说《世说新语》在文体上还不成熟而仍处于孕育状态呢?
27.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笔记体小说的特点。
28. 画线句中的“相关” 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
29. 这段文字中,作者指出了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中的什么问题?
【答案】27. ①记述历史人物、神怪传说;②记录梗概,不作点染;③篇幅短小,不求情节的曲折完整。
28. ①传奇体是最成熟文体得观点是由鲁迅的论述引起的;②鲁迅的论述是审慎的,后来的研究者放大了鲁迅的判断。
29. ①片面地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衡量小说文体是否成熟;②套用西方理论来为古代小说分类;③对笔记体的“故事”特点缺少深入研究。
【解析】
【27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层,然后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注意文章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此题是一个段落,注意按句子分层。
【2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和“鲁迅”相关,答出和鲁迅的哪些内容相关。
【29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注意对文章进行分析,然后提炼观点,注意抓住中的的句子“将‘故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定文体高下的准则”“20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用西方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
- 25 -
- 25 -
相关文档
- 吉林省长春六中、八中、十一中等省2021-06-0224页
- 物理卷·2017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2021-06-0212页
-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2021-06-0221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2021-06-028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42021-06-0214页
-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21-06-0218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2021-06-029页
-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2021-06-0212页
- 物理卷·2018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2021-06-018页
-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2021-06-0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