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44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校联合体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11 月)
语文科目
(考试时间:2020 年 11 月 20 日)(全卷共 8 页,考试用时:150 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23 题。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
应位置上。用 2B 铅笔在答卷相应位置上涂写好考号/学号、考试科目。
2.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卷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须用 0.5 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得超出答题区域。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5 题。
材料一: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因此百年
来传入中国的有欧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等。客观地说,这些外源性学说的
流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势,但并不能回答,更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西方模式”危机证明了“历史终结论”[注]的终结,西方政治学也随之陷于困境,迷失了方向。
与此同时,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中格外引人注目,而这显然不是既有的西
方政治学所能解释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最有资格拥有自己的
政治学。
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
那么,什么是历史政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都是古老的学问,二者的事实性组合也有悠久的历
史,但是学科意义上的“历史政治学”是一个新概念新范畴。在一般意义上,历史政治学就是
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具体而言,在认识论上,
历史政治学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在方法论上,重视问题的时间性和时间进程;在本体论上,
历史政治学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解释性概念或理论。
历史政治学能够进一步解释政治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重大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
国治理模式的历史文明基因。比如当代中国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形态与
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历史的血脉和基因并未因此而隔断,历次的制度变化依然没有
割断 5000 年文明史。再比如,改革开放前后的关系,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
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前后是连续、
统一的。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不仅要看到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连续性,更要认识到改
革开放前的制度安排是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的基本框架和方向,改革开放后的制度变迁强化了
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制度结构与基本制度。
历史政治学不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独特视角,还是发展政治理论的重要路径。作为社会
科学基础学科的政治学学科以及政治理论,自然应该是“历史——实践——理论”三位一体的
研究,或者说政治学的知识理论应该来自历史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政治理论中的国家
理论、政体(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几乎都是特定国家特定历史经验的产物。国家
概念、民主理论、政府理论和政党理论,无不来自西方国家的历史与实践;而对于中国和很多
非西方国家来说却是非历史性的,甚至与这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存在巨大张力乃至冲突性关系。
这意味着,建设自主性政治学或中国特色政治学必须回到中国历史,在研究历史中发现和提炼
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能够连续性存在几千年的政治文明体,自然蕴含着政治学理论的宝贵资源,是发掘历史政
治学的富矿,但中国历史上的丰富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未能被系统表述为学科化、概念化的政
治学理论。未来,需要结合中国政治史或比较历史重新界定相关概念,推进政治学的方法论研
究,这应该是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
(摘编自杨光斌《扎根中国大地的历史政治学》)
[注]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
和民主政治。
材料二:
历史政治学不是历史学,它的学科主体和本体性是政治学。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有几个维
度需要注意。
一是可界定的政治学维度。有边界才有学术分工,才能形成学科的主体性。中国历史学也
已做得那么丰富了,我们再添一块砖一块瓦,没有意义。历史政治学一定要注意它的本体性是
政治学。它与历史学有什么区别呢?历史学重在摆事实,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在于分析和解释。
二是可标识的政治学命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核心对象和要素,政治学核心问题是什
么?是国家及其相关问题。只有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它才能够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当然也
有交叉的地方,比如说赵鼎新老师研究历史,也研究国家,也研究历史社会学。这个有交汇,
但是还是要有分工。
三是可通约的政治学概念。为什么政治学起源和发端于古希腊,中国有丰富的政治实践却
没有能形成一门学科,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明确定义的、超越个别经验的、可通约的政治学
概念。中国路径是独特的,中国经验是独到的,中国故事是独家的,但是从中国路径、经验和
故事提炼出来的概念应该是可交流的、可传播的、可意会的。历史政治学要从中国之治中提炼
出让他者听得懂的中国之理,你要让人家听得懂你的故事,而不是只能自己听得懂。
四是可整合的政治学范式。历史政治学重在讲道理,寻找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把碎片化
的历史现象和事实连接起来,就要通过特定分析框架和范式加以解释和分析,有方法、有范式,
才能自成一家,才有学说。历史政治学是不是能够作为一门学科成立,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中
国甚至解释世界,就看其有没有独到的分析框架和范式。一门学科,包括历史政治学,有三个
层次。第一个层次在于叙事。历史学的优势在叙事上的精细、考据,但问题在于它不注重说理。
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一事讲一理。一个事情里面有一个道理,能
够从中国叙事当中提炼出中国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中国人自己听得懂的理论。我们现在一事
讲一理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最缺的是万事皆一理,也就是从中国叙事当中有所发现,从中
国道理当中有所启示、有所超越,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这是第三个层次。
(摘编自徐勇《从历史变迁的视野研究政治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历史政治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外源性学说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其在主
观上产生的根本原因。
B.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视阈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是有连续性的,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
也是一致的。
C.历史政治学与历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否从政治学的命题入手进行研究,是二者
的本质区别。
D.历史政治学应从中国之治中提炼出让中国人能听得懂的中国之理,而不应只有研究者自
己能听得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需要拥有自己的政治学。
B.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是历史政治学肩负的使命。
C.从中国道理中形成具有普世性的概念和框架,是历史政治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D.在新时代,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当务之急是发展历史政治学。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政治学研究主要任务的一项是( )(3 分)
A.基于外国历史研究,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B.基于中国历史研究,发现和提炼政治学的概念和理论。
C.基于中国历史研究,重新界定政治领域中相关概念。
D.基于中国历史研究,讲好中国政治发展的故事和道理。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政治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6~9 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
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
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
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
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
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
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
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
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
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
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
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
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
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
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
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
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
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
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
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
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
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
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
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
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米开尔从童话书中获得灵感,决定去森林里砍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符合其儿童的身
份,也推动了情节的合理发展。
B.小米开尔和他的兄弟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并看到树枝的形状像牙膏、脸、乳酪
等,遍布的树叶是字母,表明孩子们有着极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
C.“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这幅画
面看似滑稽,但实则蕴含着作者对马可瓦多的同情,值得深思。
D.“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这两处描写,
表现了马可瓦多虽躲过警察巡查后侥幸但依旧沉重的心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本开头作者通过排比和一连串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
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很好地表现了不同
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
C.作者写作时十分注重小说细节的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
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
D.本文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
度贯穿始终,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8.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9.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0~14 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
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
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
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
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
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
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
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
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
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
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
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押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
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
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
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
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
《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
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4 分)
(2)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4 分)
14. 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
②黄华:菊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以雨后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
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B. 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
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 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
景色融合自然。
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用语
新颖奇警,不落陈腐。
16. 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 《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驰于空想,不警于虚声。《劝学》中,“ , ”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
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2)《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一句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 ”一句则
写出了城内兵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气势。
(3)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登高》中,“ , ”两句表现了
诗人杜甫心忧国事、朴素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11 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
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
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
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
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① ,还可以加
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一提到雨, ②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
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
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
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
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
丽得多?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A. 拟人、比喻、夸张
B. 引用、拟人、反问
C. 对偶、设问、拟人
D. 引用、对偶、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
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 (4 分)
①
②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4 分)
①当今智能设备的使用日益普遍,②人们希望通过佩戴运动手环来改善健康,③但据最新的研
究表明,在没有得到医生、营养师或培训师指导的情况下,④佩戴者单独佩戴运动手环很少会使健
康状况发生重大变化。⑤没有一项研究显示,佩戴者的胆固醇或血压显著降低。⑥研究人员指出,
医生、营养师或培训师的指导和反馈很重要,⑦可以根据运动手环的数据,⑧帮助佩戴者制订个性
化方案,⑨因而改善佩戴者的锻炼和饮食习惯。
第一处:序号 修改
第二处:序号 修改
第三处:序号 修改
第四处:序号 修改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5 分)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为丰富学生选择,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术
和学生交流,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2020 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将有工业系统概论、人工智
能技术、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等 12 门优质本科课程向北京大学本科生开放。同样,北京大学也将有
社会博弈论、公共财政学、发展心理学等 27 门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向清华大学本科生开放。清华大
学规定,学生所选的北大课程的学分计入学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学分。北京大学则规定,因清华大学
的成绩是等级制,选课同学取得的等级制成绩将按转学分的规则由系统自动计入成绩单。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
材料二: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开播两年来,先后走访了全国各地的 18
个贫困县,68 名“零片酬”明星和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深入贫困县下乡选品、研发包装、订货推
广等步骤,切实帮助贫困村村民寻找脱贫致富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
材料三:据调查,曾经一度被市民吐槽“苦不堪言”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半年以来,已
有七成以上的市民表示能欣然接受并自觉实行,正如那句公益广告所言:"以行动号召行动,人人都
是志愿者。”
今天的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在生活中容易产生焦虑感和无力感,“我太难了”成为他们的流行
语。时值“五·四”青年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主题为“点亮青春”的“学子论坛”,请你结合上述
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七校联合体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11 月)
语文科目答案
1.C【解析】A 项,原文见材料一第一段,“在主观上产生的根本原因”错。根本原因应是适应中国
政治道路发展的时代需求,更谈不上“主观上”;B 项,原文见材料一第三段,“改革开放前后的制
度也是一致的”错。改革开放的制度发生了变迁,而基本框架和方向一致;D 项,原文见材料二第
四段,“让中国人能听得懂”“而不是只有研究者自己能听得懂”错。根据语境,原文中的“他者”
“人家”是指外国人,“自己”是指“中国人”。
2.D【解析】“学者再做历史学的意义已经不大”错,“学者”一词扩大范围。
3.A【解析】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故 A 项不属于其研
究主要任务。
4.示例一:历史政治学是一种以政治学视野去研究历史,在历史研究的发现中去丰富和发展政治学,
并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新的政治学。
答案示例二:历史政治学是一种研究政治问题的情景论,研究过去与现在的直接关联性并从中提出
解释性概念或理论,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的新的政治学。
【评分细则】4 分。包含属概念的判断句 1 分,3 个“种差”信息各 1 分。
5. (1)侧重点:①材料一侧重于阐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和意义;(2 分)②材料二侧重于阐明历史
政治学研究应注意的维度。(2 分)
(2)写作目的:①前者是为了从总体上指明中国政治学的努力方向;(1 分)②后者是为了明确历
史政治学研究领域内部的问题。(1 分)
【评分细则】侧重点 4 分,目的 2 分,共 6 分。
6.B【解析】“表明他们有着极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不当,这样写是为了
照应上文“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
7.D【解析】“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错误,本文的叙事角度灵活多变,先后从马可瓦多、小米开
尔和阿斯托弗等人的视角展开。
8.①“寒冷”是对外部环境特征的强调:开头的环境描写,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
环境;
②“寒冷”是情节发展的条件:为下文马可瓦多和小米开尔兄弟们出门找柴取暖的情节做了铺垫;
③“寒冷”是对人物心境的烘托:结尾处通过描写环境的安静和清冷,衬托了马可瓦多内心的无奈、
孤独和凄凉;
④“寒冷”是对小说主旨的揭示:寒冷的不仅仅是天气,更是以马可瓦多为代表的底层人窘迫的社
会处境,表达了对他们艰辛生活和不幸命运的同情。
【评分细则】答出其中任意两点给 4 分。
9.(1)荒诞的主要体现:① 情节荒诞。如小米开尔误把广告招牌当做森林(马可瓦多知道了小米
开尔拆的是广告牌还要学习小米开尔的做法),警察阿斯托弗把广告牌上的假人当成真人、把锯广告
牌的马可瓦多当成假人等情节,都是违背现实的,带有明显的荒诞性;
②笔法(设定)荒诞。小说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变形。如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不可能没有树木,
上学的小孩也不可能没有见过树木,而作品却把小米开尔写成连树和广告牌都分不清,是对现实生
活进行夸张变形的荒诞笔法。
(2)真实的主要体现:
①塑造的人物真实。马可瓦多和家人的处境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底层人物的真实处境;
②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如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出门找木柴、马可瓦多为什么会同意拆广告牌、正在拆
广告牌的马可瓦多为什么没被发现等情节,都有前文的呼应与合理的解释;
③用荒诞的手法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状况。底层百姓在极度严寒和窘迫中,往衣服里塞报纸御寒、砍
柴取暖;马可瓦多和家人走投无路以至于要拆广告牌虽然荒诞,但也反映了穷苦百姓为了生计不顾
一切寻找出路的悲惨真相,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评分细则】“荒诞”和“真实”两方面各 3 分,答出一点得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得 3 分,满分 6 分。
10.B【解析】“豪杰”应为“发”的宾语,“诸豪杰”为“皆应”的主语,所以选 A。
11.D【解析】“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
12. C【解析】原文“使为书招张世杰”,应理解为“使(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因此选项“拒
绝张世杰的劝降”不正确。
13.(1)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
【评分细则】“以”,率领、带领;“是”,这;“何异”,有什么不同。三个得分点各 1 分,大意 1 分。
(2)(文天祥)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请求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
亭山直言争论。
【评分细则】“寻”,不久;“如”,到;“请和”,请求讲和谈判;三个得分点各 1 分,最后一句大意
1 分。
14.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
【评分细则】每点 2 分,共 4 分。
【参考译文】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答对论策。
文天祥用效法上天、自强不息来应对回答,文章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皇帝亲自选拔
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
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咸淳九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
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动容
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恐怕就在你
吗?你可要努力。”十年,改任赣州知州。德佑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
诏书流泪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
豪杰都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身份率军入卫京师。
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
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国
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关,我对此感到深
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
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把家里
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担任临安知府,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
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直言争论。丞相发怒拘捕了他,逃入真州,辗转到了高邮,
渡海到了温州,又迁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赶赴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文天祥匆忙
逃走,被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身边的人都命他跪拜,文天祥没有跪
拜,弘范于是按照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进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
不能保卫父母,却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强迫索要书信,于是书写《过零丁洋》诗给他。厓
山被攻破,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在燕京共三年,皇上知道天祥始终不屈,朝廷召见文天
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
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向南跪拜后被处死,终年四十七岁。
15. C【解析】“颈联虚写”错。颈联从上文的忆想回到现实,是实写。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
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也是作者的所见之景。
16.(1)意境营造: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
(2 分)②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2 分)
(2)章法结构:①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1 分)
②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1 分)
【评分细则】“意境营造”4 分,“章法结构”2 分,共 6 分。
【赏析】贺铸自出任徐州宝丰监一职以来,曾多次登临此亭,赋诗抒怀。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首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畅快。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
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
躇满志,正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二句由“听”转向“见”:秋
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
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怀。平日里世事纷扰,或可抑制一时,一
旦除去世务的羁绊,那潜在的意念又会立即浮现。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
又油然而起。
三四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
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这里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
病前早已借酒浇愁,病中被迫停饮;仿佛欠了的债要加倍偿还,故病后愈是贪杯,愈可见病中难以
消停的情状。杜甫《登高》诗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
停浊酒杯。”也是写以多病之身,深以停杯戒酒为恨。贺铸当时患有肺病,又滞留他乡,遭遇和杜
甫相似。可见使诗人最受煎熬的是怀乡病,所饮之酒,实在是满含辛酸强咽下的苦酒。百病之中,
唯心病难治。清醒时固然为其所苦,即在睡梦中也不曾解脱。这里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
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梦中可以千里回乡,则梦醒后愈是归思难忍,正如汉乐府《悲歌》所说:“悲
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天长日久郁积的乡愁,这梦中犹且萦绕的归思,俱化为一含情凝
睇之人,呼之欲出。至此,诗人的登临之意,已神气毕现了。
下两句又从忆想回到现实。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又隐隐约
约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晚唐的温庭筠即多以夕照飞鸦写此情调,如“鸦背夕阳多”
(《春日野行》),如“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开圣寺》)等。贺铸或有所取法。
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飞禽均有所托,而人的归宿却不知在何处。暮霭之中,唯见远去的道路渐渐隐
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第六句系从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
同之处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居易着眼于枯
而复荣的春草,借喻别情之“满”、之盛;贺铸这里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
诗人于怀乡思乡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
厚。
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诗人此时滞留他乡,无计归去。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
早生华发而已。“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生新奇警,不落陈腐。唐代李贺诗说:“秋野明,秋风
白。”秋风和白色始相钩连,至苏轼又用“霜风”形容须发皆白,如“白头萧散满霜风”、“白须
萧散满霜风”等。贺铸点化成句,自铸新词。这里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
冷的感觉。因此这一新奇的用语,也便暗示着作者凄冷的情怀。贺铸多病早衰,又因喜谈世事,每
忤权贵,屡受排抑,悒郁难平。他在徐州任上曾多次吐露了这种幽冷不平的情怀,如“我已困摧辱,
壮心如湿灰”(《寄杜仲观》)、“三年官局冷如水,炙手权门我未能”(《留别张白雪谋父》),
这些都可作为这首诗的注脚。
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极为灵动。
如首三句用写景起兴之后,颔联忽然宕开去作一追叙,紧接着又用“梦后倚楼”一笔挽回。颈联再
次写景,因为前几句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背景,故这里的景都具有了以物象作比喻的性质。末两句
直抒胸臆,立一篇之警策。全诗以得意的蝉鸣兴起,又以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作结,在鲜明的比照
中突出了诗人既不得其时,又不得其所的深沉感概。《四库总目提要》称贺铸诗“工致修洁,时有
逸气”,由此可见一斑。
1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8. B 【解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诗句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
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
的散文更美丽得多?”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设问、夸张的修辞手法,故此题选 B.
19. ①原文把冬日乡村图景当成一幅画,并且想象了作画的过程,新奇有趣;改句表达得比较直白,
缺少了原文的优美意蕴。
②原文使用了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改句语气平淡,缺少情感的融
入。
【评分细则】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原文中“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
“洒上”“加上”“淡得几不成墨”等内容,把冬日乡村景色当成一幅画来写了,“洒上”“加上”都
是动作,是作画的过程,因此比单纯写“下雨”“配上背景”要新颖有趣,且突出冬日乡村风景如画
的特点;第二点,改写的句子是陈述句,原文是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达效果更好。
20. ①天垂暮了 ②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评分细则】每点 2 分,共 4 分。
【解析】第一处,根据画线句前后文可知,这几句在以作画的形式描写冬日乡村的景色,根据后面
“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可知此处写的是晚上的情景,因此可补写“天垂幕了”“到了傍晚”
等句子。第二处,根据语境可知,第二段开头是个过渡句,上句承接上段写雨,下句应该开启后面
的内容写“雪”,因此此处可补写“想到雪”之类的内容。
21.②在“健康”后加“状况”;③删去“据”或删“表明”;⑦“可以”前加“他们”;⑨“因而”
改为“从而”。 (每处 1 分)
【解析】②搭配不当,“改善”与“健康”不搭配,应该是“改善健康状况”。③句式杂糅,应该为
“据最新的研究”或“最新的研究表明”。⑦成分残缺,本句缺少主语,应在“可以”前加“他们”,
指医生、营养师或培训师。⑨“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本文语境中,“制订
个性化方案”是方法,“改善佩戴者的锻炼和饮食习惯”是目的,故此处应改为“从而”。
22.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发布公告称,2020 年春季学期,两校将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给对方
本科生,且互认学分。
【评分细则】每一划线处 1 分,共 5 分。
【解析】解答此题,要对提供的新闻内容进行梳理。事件的主体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事件是两
校发布公告,要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文段中对相关课程的学分计算的介绍也是
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概括到答案中。
23.审题立意指导:这是一道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共提供了三则同质材料,体现了事在人为
的核心观点。考查考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
考生要写的是“五·四”青年节之际,在学校组织的“学子论坛”上的发言稿,主题为“点亮
青春”,交流的对象是全校同学,自己的身份是青年学生。要体现出交流意识,还要体现出读者意识。
此外,还要注意格式要求。
三则材料看似相对独立,但有着内在的关联。第一则告诉我们:做,才有可能成功,走,才有
可能到达,否则,至死不及。第二则讲扶贫,只要付诸行动,我们就能攻克任何贫困的堡垒,打赢
扶贫攻坚战,并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点题,可知扶贫之路不难;第三则
讲垃圾分类,只要付诸行动,我们就能欣然接受原先觉得“苦不堪言” 的事,甚至养成自觉的习惯。
并以“以行动号召行动,人人都是志愿者”点题,可知垃圾分类不难。三则材料实际上是从不同角
度揭示了一个道理:事在人为。只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践行,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 理综物理卷·2018届广西柳州高级中2021-06-0211页
- 江西省五校(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21-06-024页
-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2021-06-0110页
-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2021-06-0114页
- 理综物理卷·2018届安徽省合肥一中2021-05-2712页
- 物理卷·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21-05-277页
-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5-2721页
-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2021-05-2612页
-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2021-05-2514页
- 【物理】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2021-05-2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