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51 KB
  • 2021-06-02 发布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测)(含解析)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 (时间:90 分钟,分值:90 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2018 届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春季学期高三 4 月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9 分) 《我是歌手》已成为国内顶级的综艺节目,虽然参赛歌手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 竞争手段,但这就是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因此丝毫无碍于吸引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李健的出现,可以说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他善于轻声吟唱,不会面红耳赤地升 Key 拔音; 坚持民谣小调,不会投其所好地选择经典口水。这当然一方面会使自己在投票中面临风险, 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出奇制胜。事实正好是后者,听惯了高门大嗓和熟烂旋律的观众被这种 温婉细腻和柔美飘忽吸引打动了。形容李健如一股清风一点没错,他在主流音乐、大众舞台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将徘徊在边缘舞台的民谣支流引入其中。 李健承接了大陆民谣浪潮,然而不同于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记忆,李健大 部分时间是任凭岁月流走的,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他无意于叙写完整的故事、描 绘具体的人物,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和汪峰的歌词里总是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 等词汇一样,李健的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星辰、白云、湖 水、童年、年华,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因 此他的音乐一定是安静的、超脱的、婉转的,也只有这种反复的抚慰才能安放那些飘忽的情 丝。李健具备娴熟的古典音乐基础,信手拈来的华丽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必然是易于大 众接受的优美歌路。所以李健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他的 歌是一首首抒情诗,而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可能只靠抒情就传诵千年。 《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李健的选曲基本没有跳脱以往的风格,只有一首《陀螺》是批 判性反思性的歌曲,却依然被他的嗓音柔化软化,完全失去了原唱者万晓利的困惑感、失望 感。但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 受到欢迎,综艺娱乐节目的观众期待的是即兴的陶醉和 廉价的感动,而非多想一层的深刻。除了登上过春晚的《当你老了》和琼瑶苦情歌《在水一 方》,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其他曲目都不是新歌,也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哪怕原 唱者有足够的名气、足够的金曲。 同时,太久的安静总会失之于平淡,这是李健最大的危险。他的歌永远飘在云端,找不 到落脚的地方,乍听时会觉得梦幻清爽,飘得久了就会缺氧头晕。而那时,也正是李健回归 自己、回归往昔的时刻。 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真正的中产阶级和小资 是不会满足于、甚至不屑于关注一档大众综艺娱乐节目推出的歌手的。而且当李健成为大众 偶像时,便再也无法适用于小资和文艺青年们彰显独特品味、区别主流审美的本质需求了 ——我的李健不能是大家的李健,大家的李健不是我的李健。 (1)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健的音乐承继了大陆民谣的特点,但他摈弃了前辈历经沧桑般的回望青春、絮叨 记忆,任凭岁月流走,清澈和纯洁永远与他相伴相随。 B.李健的音乐只在乎抽象的意念和情绪,不在乎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具体性,他的 歌里永远吟唱着爱、思念、向往、美好、圣洁、月光、湖水、童年等。 C.李健音乐中吟唱的内容不像汪峰的音乐那样频繁出现彷徨、失落、孤独等词汇,无 论世界如何变幻、时光怎样残忍,都被融化在他轻雾般的幻境之中。 D.李健的古典音乐基础扎实,他能信手拈来华丽的乐章和悠扬的编曲伴奏,用反复的 抚慰表达飘忽的情丝,其音乐显得安静、超脱而婉转。 【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李健音乐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概 (2)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顺应了当今华语流行音乐的主流,基本以流行金曲和炫技高音为竞争手段,为该节 目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众观众。 B.坚持选唱民谣小调,表演时轻声吟唱不飙高音,温婉细腻而柔美飘忽,出奇制胜, 打破了节目的惯常格局,让观众耳目一新。 C.在音乐处理上,即使是饱含着哲理的作品,李健也把它唱得很柔软,使之既保持原 作的情调,又能带给观众即兴的陶醉和感动。 D.李健在比赛中演唱的作品都不是新歌,而是那些名气大的原唱者演唱的含金量高、 但都没有在大众层面真正流行过的作品。 【答案】A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李健在《我是歌手》节目中获得观众认可原因的表述,最恰当 的一项”,这是考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健将边缘化的民谣支流引入主流音乐、大众舞台,但他只是民谣传统的自然延续 者,并非先锋性和开创性的歌者。 B.李健的音乐有很强的抒情性,这是他突围的利器,但仅凭这样的作品,他不可能在 音乐的道路上长久受到观众的追捧。 C.李健最大的危险在于,长久的安静容易让观众产生平淡乏味之感。到那时,李健需 重新回归自我、回归往昔。 D.李健的胜利是文艺性的胜利,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因此,成为大众偶像是李 健的荣耀,同时也是他的悲哀。 【答案】A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 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 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 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 全文保持一致。D 项,“是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有误,范围扩大;文章最后一段说 的是“李健这一次文艺性的胜利是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的胜利”,可见应该是 “诗意想象的中产阶级和小资”;“也是悲哀”的说法于文无据。 2、【湖北省 2018 届高三 4 月调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在中国古代,“伦理”实际上是建基于“礼”这一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及其秩序之上 的。 一般说来,“伦理”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秩序。但在古代,这种“关系”有其特殊 的内容:一是指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以及朋友之间具有双向义务的关系,也就 是双方各以对对方的义务而成为“伦理”关系。所谓 “慈”“孝”“良”“恭”“仁”“忠”“惠”“顺”“信”等则是诸种双向义务的规范 形式;二是指这种双向义务关系的构成以亲情、友情为纽带和基础,所谓“君臣关系”则是 “父子关系”的延伸。第三,除了“朋友”一伦,其他以亲情为纽带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 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体现了传统“伦理”既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特点。由此可见, “伦理”作为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不是任意的。没有血缘亲情关系就不构成家庭伦理, 没有友情关系就构不成朋友伦理。但在中国古代,虽有血缘亲情关系,如没有上下、尊卑之 别,也不构成“伦理”关系。传统“伦理”的这种结构,其实就是“礼”。而正是这样一种 “礼”制型定了人与人的关系和秩序,即所谓“伦理”。 中国古代社会之“伦理”,首先是指具有宗法性的“家庭”“家族”,由之而延伸为一 个等级有分的社会关系及其秩序,借用黑格尔的话也就是一个“伦理实体”。而正是这样的 “伦理实体”,规定了处于这一宗法伦理实体的各个角色的各种规范形式的道德义务,从而 成为宗法“道德”的基础。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说:“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 也。”而能行“道”(义务或规范)就是“有德”。可见,研究中国传统道德,首先要从人 际等级关系结构入手。这里的“人”只是作为“伦理”中的一个角色,而不是独立的、孤立 的个人。这就是说,等级有分的人际关系规定了处于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的角色义务,而行为 符合角色义务要求的就是“有德”。但这里所说的“有德”是指行为之符合“伦理”所规定 的规范要求,而真正之有“德”,还在于得之于“心”。朱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认为“德 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所以,“道德”的重点在于“德”——德性、品德。 有道德或有德,不是形式的,而是内心中稳定的德性。因而,为了尽自己所应尽的角色义务 而有“德”,就应正心、诚意、修身,这才有了道德修养问题,才有了道德践履问题。作为 伦理关系中的一个角色而有德,因而通过“修身”而达到“身修”,也就能“家齐”;“家 齐”而后能“国治”“天下平”。就是说,伦理角色之“有德”也就稳固了“伦理”关系, 稳固了“礼”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这样,据“伦理”而论“道德”;为有“德”而论心性修养;通过修养心性而“成人”; “成人”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一个“各安其分”“各得其宜”即“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伦理由此而“和”,达到古人所梦想的“国泰民安”。而为了 论证“伦理”的合理性和崇高性,以及论证成就德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于是就有了“天人 合一”“心性之辨”“义利之辨”“和同之辨”等道德哲学,从而形成了古典中国伦理学的 基本的理论进路、理论构架和话语体系。 (摘编自朱贻庭《伦理与道德之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伦理”是指在“礼”制统领之下建立起来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应的秩序。 B.“伦理”不是任意的,是一种“关系”的实体存在,没有亲情与友情构不成伦理。 C.“道德”要讲究德性和品德,具体来说是指行为符合“伦理”所规定的规范要求。 D.“道德”与“伦理”关系紧密,“道德”的建立既得之于“道”,更得之于“心”。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把“关系”作为论证的要素之一,阐释了传统“伦理”的具体内涵。 B.文章举朱熹注释孔子“志于道”的论述,意在表明能行“道”就是“有德”。 C.文章以“修身”而达到“身修”为立论依据,并由此引申出尽义务的问题。 D.关于伦理与道德之辨,文章从“伦理”谈起,论及“道德”,再辩证阐述。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伦理”有亲亲又尊尊的宗法等级性,呈现出看重等差而轻忽平等的特点。 B.传统“伦理”建立在宗法伦理实体的基础上,规定了各个社会角色的相应义务。 C.伦理角色只要“有德”,就会正心、诚意、修身,就能使社会结构和秩序稳定。 D.古人梦想的“国泰民安”试图通过伦理道德的建立而实现,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就会正心、诚意、修 身”结论不当,过于绝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 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 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8 届高三四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 梁文道 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 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 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 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 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 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 推理。“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 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 导精神。 其次,“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 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 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 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 业发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 “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 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 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 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 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 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 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 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 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 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 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 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 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是中 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衣服”,仿佛电影、香烟与衣服和人一样都 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 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 为我是中国人。 (选自《噪音太多》,花城 2009 年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抵制日货的指导 精神。 B.“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 往不利。 C.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 发展。 D.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 护主义。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 步分析。 B.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 定批判。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 性思考。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 的特点。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 的一厢情愿。 B.如果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 大意识形态。 C.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 中脱颖而出。 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 消费本国产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 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 “消费型民族主义者”,据第二段可知。 4、【江西省江西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四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 分) 翰林院与翰林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 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 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 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 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 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 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 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 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 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 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 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 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考,还 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 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 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 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 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 时条件下一项很公正的选材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 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 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答案】B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 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一段首先叙写了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度而产生的,并进一步阐述了科举制度 在当时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自唐代至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 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C.文章第三段详细阐述了清代科举制度下要进入翰林以及已经进入翰林的都必须经过 严格的考试。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四级人才结构。 【答案】B 【解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 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 项,第二段 阐述的“不是明清时期”没有说到清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 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 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 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答案】A 5、【广东省 2018 届中山市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 分) 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对异文化的强大包容力,它对“内”与“外”的理 解,与对“华夏”和“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是动态和辩证的,所以能够把接触到的异文 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 建立王朝的现象,但是在与中原文化近距离相处和共存一个时期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 了中原文化。 在这种历史情境下,恐怕我们讨论中国的“内”与“外”,就不能以中原王朝皇帝的血 缘来判断是否“外人”掌权,否则就会否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朝代,把它们看作是“外来 政权”。而且纵观各个朝代的皇室血缘,许多都有异族的成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 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族际通婚始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华各民族之间早就是“我中有 你,你中有我”,坚持血统论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以政府实际收税和派遣官吏的行政管辖边界来加以界定“内”与 “外”。中华文明从中原地区向周边的边缘地区、甚至边远的异邦进行文化辐射,现在周边 的许多邻国,在历史上都可以被划入“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如像朝鲜半岛、越南、 琉球等地,过去使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它们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都是汉字。 在谈到“内”和“外”之间的关系时,可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需要对中国历史 上不同朝代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宋朝在各方面的心态比较保守, 无法代表中华文明主脉中“中国”的一个常态。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后,会带 来了基因上新鲜的血魄,也冲击了中原地区相对停滞的社会。如果一个文明群体被其他文明 群体所打败,它自身肯定出现某些保守和停滞的特点,失去了活力,外来的冲击可以使其重 新焕发青春。所以,我觉得从历史演变的态势上来看,在许多方面,“内”和“外”之间是 一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而且彼此的边界是动态和发展的。 现在我们讲中国历史,“中国”的地理边界应如何把握?那么讲到历史上的外蒙古、越 南、琉球这些地方时,应该怎么讲?汉朝时越南曾是中原王朝管辖之下的“交趾郡”,明朝 时期撤出了越南。我们现在讲中国历史,为了不与邻国产生矛盾,只能限定在目前国际承认 边界内的 960 万平方公里,这是今天的中国。但在历史上,不同朝代的行政管辖边界、军队 驻扎的边界、财政收税的边界、文化影响力达到的边界与今天的国界并不重合,有时在这 960 万平方公里之内,有时在之外。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历史中国的“内”与“外”,就必 然面临一个中国历史传统的、今天国际法承认的、现代概念的话语体系之间的矛盾,在它们 之间必然有许多张力和矛盾,也很困扰学者们的头脑。 (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的“内”与“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力,表现在可以与异文化相容与互补,而少数民族政权也能接 受中原文化。 B.皇室血缘的异族成分,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在事实上表明血缘关系不能分清楚中 国的“内”与“外”。 C.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行政管辖边界宽广得多,故不能完全以行政边界来界定 “内外”问题。 D.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边界表现很多样,会面临很多让 人困扰的矛盾。 【答案】A 点睛:考核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类试题,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 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主要从包容、血统、行政、心态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 B.文章没有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的“内”与“外”的具体边界。 C.文章的论证语气在整体上比较温和,这有利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 D.文章最后回归现实,指出“历史中国”的存在矛盾和解决路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论证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论证方法和论证分析内容的 把握。D.文章最后回归现实,指出“历史中国”的存在矛盾和解决路径。没有指出“解 决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果坚持血统论,那么中国历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历史。 B.如果不分析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中国的“内外”关系容易判断失误。 C.如果一个文明群体失去活力,就需要外来的冲击使其重新焕发青春。 D.“中国历史传统”只是理解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的其中一个视角。 【答案】C 6、【湖北省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等八校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 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 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 时务策等。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 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 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 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 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 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唐人进 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 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 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 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 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 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 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 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 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 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 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 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 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 取士科目。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 直最受重视。 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 目。 【答案】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 为“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 士及第者甚众。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后世科举中的“秀才”“探花”等 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 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答案】B 【解析】B 项,《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 的“前进士”。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 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 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B 偷换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 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 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 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 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答案】C 【解析】C 项,“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 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 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 7、【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 1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 分) 西方美学强调人性三元论,主要以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最为著名。柏拉图认为“灵魂也可 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与此相似,弗洛伊德主张将人性分解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这表面看来属于三元论范畴的人性论,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比如柏拉图所谓三元论,当 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的时候,灵魂便能主宰自己,秩序井然,个人 的灵魂就是正义和健康的;如果理智、激情与欲望不守本分,相互斗争都想争夺领导地位, 就造成了灵魂的不正义。这实际上肯定了作为人性的最终形态仍然是正义与非正义、健康与 不健康。弗洛伊德的三元论同样如此。当自我能妥善协调本我、超我与外界的关系的时候, 人性处于和谐的状态;当自我不能妥善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时候,人性就可能处于分裂状 态。处于分裂状态的自我主要有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本我以绝对优势战胜超我乃至外界 的时候,自我就可能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动物性的人,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显露出恶的特质;但 当本我主要受到超我的监督和制约时,自我就可能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这种情况下的人性 就可能是善的。这样一来,人性就可能是和谐或分裂的、善的或恶的两种形态。这实际上同 样是一种二元论,所以西方美学最具影响力的人性论是二元论。 这种三元论的定位使西方美学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在他们看来, 现实世界任何事物作为一种存在永远不是只有一个因素和属性的存在,而是多种对立或并不 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统一体。 与西方美学有所不同,中国智慧美学在人性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 论,以及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仁义礼智之心;荀子主张 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孟子、荀子虽然对人性的善与恶有不同认 识,但有一点相同,这就是都肯定了人性一元论,并不认为人性善恶并举。另如告子所谓“性 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则对人性并不十分在意。在主张“齐物论”的道家美学看来, 既然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一,那意味着他们所主张的人性论可能超越善恶分别而等齐划一、 平等不二,这也是一种主张对善恶不加分别的观点,同样具有人性一元论的特点。所以,中 国智慧美学虽然对人性有多种阐释,但不像西方美学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甚或二元性,更 不强调人性的分裂与冲突,而是在很大程上主张了人性一元论。 综观前人论述,我们发现即使人性有善与不善论,这种差异也只是一种本性差异,是为 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不是强调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及所导致的人格结 构矛盾和分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归之于人性一元论范畴。这才是中国智慧美学关于人性 乃至人与自我关系的最精确阐述。 中国智慧美学人性一元论的观点,并不是无视人性之善与恶矛盾对立的存在,只是并不 像西方美学那样夸大这种矛盾对立,将矛盾对立作为人性的基本特质,而是主张这种善与恶 的分别只是人们后天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类原始本性的实质。 (摘编自郭昭第《中国智慧美学论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柏拉图的三元论与弗洛伊德的三元论有所不同,前者认为人性的“三元”是理智、 激情和欲望,后者则认为人性的“三元”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B. 作者分析西方美学人性三元论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二元对立。如正义与非正义的 对立,健康与不健康的对立,和谐与分裂的对立,善与恶的对立。 C. 弗洛伊德认为,在处理不好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元”关系时,人性就可能处于 分裂状态。这时人性就表现出“善”或“恶”这两种极端形态。 D. 根据柏拉图的三元论,我们要努力让理智、激情与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灵魂就能主宰自己,它就是正义和健康的。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 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极大,这两种观 点虽然相互对立,但都否定了人性会“善恶并举”。 B. 告子主张“性无善恶论”,对人性不太在意。道家美学主张善恶平等不二、等齐划 一,应是“齐物论”思想的体现。这仍是人性一元论。 C. 中国智慧美学不强调“善”与“恶”的冲突,认为人性中“善” “恶”的差别只 是一种本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后天修养和发展提供条件。 D. 作者认为,中国智慧美学不像西方那样强调人性的多元性或二元性,而是在很大程 度上主张人性一元论,认为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要么是善,要么是恶”错, 道家美学对善恶不加分别,原文第四段有“‘性无善无不善'的性无善恶论”“善恶平等 不二,等齐划一”,所以,除了善恶之外,还有性无善恶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西方美学的人性三元论使他们认识到人性是多种对立或并不对立因素和属性的有机 统一体,他们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崇尚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B. 人们后天形成的关于“善”或“恶”的价值判断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原始本性的 实质,因为后天的努力与所处的环境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C. 本性中存在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就可能会导致人格结构矛盾和分裂。我们应该追求 人性的和谐、正义、健康,重视后天教育,加强修养,完善道德。 D. 本文把西方美学和中国智慧美学二者对人性论的见解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二者本质 上的区别,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体可行的方法,给人以启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指明了使人性向善的具 体可行的方法”无中生有,本文虽有零星涉及,但并未“指明”“具体可行的方法”。 8、【广东省 2018 届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9 分)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易经》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即理,即道,即法则,即常性。人文,即人之理,人之道,即做人 的法则,即人之常性。人文科学即人的科学,即人心人性的科学,即关于人的法则与人之精 神的科学,简单地讲,就是研究做人之道、做人之理的科学。这些人之道、人之理,都显示 着人心人性的本质,都透露着一种人的精神,故称之为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育、充实、大化,无疑要靠道德教化,要靠人心人性的涵养培育,特别是 礼乐文化及整个教育的发展。但人文科学能否担当得起墙养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重任,是需 要深思的。现在人文科学门类很多。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人类 学、语言学、人口学、文学以及艺术等,无不属于人文科学。经济学原属历史哲学的一部分, 自然也应属于人文科学。可以说人文科学几乎等于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这些所谓的人文科学, 虽然门类很多,但由于受浅薄的知识论哲学的影响,已经很少阐明人性的本质,很少具有人 的精神了。例如,伦理学已不把人伦看成是天理,看成是人性的自然法则,而把整个伦理道 德从属于经济活动与社会集团的利益。心理学已经没有“理”,而把人看作生物有机体,把 心看作一块血肉,在进行刺激反应的观察实验。历史学撇开人性、人的精神,大谈经济活动 作为整个社会历史存在的本质与基础。人口学变成出生率、死亡率一类的统计,更是缺少人 性,缺少人的精神。凡此种种,我们从这些所谓的人文科学中,哪里还看得到人性的存在呢? 哪里还感觉到人的精神存在呢?不研究人心人性,不研究人的本质,只是在“物”的层面上 游说,算不得科学!因为它舍去了根本。 因此,发展人文科学,必须以人心人性为基础,必须以人的灵明之心与永恒的道德本性 为基础。这个心,是仁心、义心、理心。这个性,不是食色之性,不是情欲性欲之性,而是 仁义礼智之性,是符合天道法则的“天命之谓性”,是继善成仁的性,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 追求美好事物与品德的本性。我们只有把人心人性看作是美好的、永恒不变的,又把人的具 体存在看作是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浩然同流,日日以新,共同迈向更加完美的生命境界, 才能看到人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精神之美,才能用人文科学以满心的赞叹展现雄浑、波澜 壮阔的生命气象,谱写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新的生命圣歌。 (摘自司马云杰《论文化复兴》,社会科学文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文”一词源远流长,古老的《易经》已经提出这个词并对其内涵作了具体阐释。 B.人文科学门类繁多,囊括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经济学也属人文科学的范畴 C.当前人文科学研究之所以把研究对象全“物”化了,是因为受浅薄的知识论的影响。 D.伦理学研究,不仅要看到伦理道德的社会属性,更要把人伦看成是人性的自然法则。 【答案】D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 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段先对人文等关键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这为后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B.第二段末用反问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在人文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的不满。 C.人性之“性”是“天命”,联系后文,“天命”是人先天就有的追求美好的本性。 D.末段的总结指出,只要研究人心人性,我们就能看到人性、生命、精神之美。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项,遗漏了还要“把人的具体存在看作 是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浩然同流,日日以新,共同迈向更加完美的生命境界”里的一 项重要内容“人的具体存在”,即要研究人心人性和人的具体存在才能“看到人性之 美、生命之美、精神之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文、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者概念有别,但彼此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B.因为只关注社会历史存在的本质与基础,历史学忽略了对人性人心的研究。 C.对人灵明之心与永恒的道德本性的深入研究,是人文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 D.如果能谱写出人类新的生命圣歌,人文科学就担起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 【答案】B 9、【四川省德阳市三校 2018 届高三联合测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 分) 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它结合当前被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 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追溯其根源,不能不提及美籍奥地利经 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单纯的发明创造不是 创新,只有当它被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由此将 生态创新定义为:“指包括生态系统本身的变革、创造新的人工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即社 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各个环节生态化过程。” 生态创新这一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当下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当前,由于环境污染、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单纯依靠投入来治理,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 力承担。生态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在于取得代内公平 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包括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平和国家之间的公平,它强调 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单位资源消费量为人口创造的福利最大化;同时,它又排斥平均主义, 过度的平均不利于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代际公平涉及的是稀缺资源在不同代人之间 的合理配置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数量上要至少保持稳定,在质量上要求不至于发生代际退化。 单就环境与资源而言,不公平问题还可上升到更深的层次。首先,在不同阶层之间,一 方面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会更多地关心生存问题,对保护环境资源认识不够,从而导致 了广泛的掠夺性开发和普遍的短期行为。其次,发达国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本质上是 对其他国家环境权益的剥夺,而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两难之中。很显 然,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生态创新是重要的途径。当然,生态创新也并 非万用万灵,需要决策者们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应对处理。 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统治了地球长达 200 多年。它是众多造成当代环境问题根源中的深层 根源。所以,要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伦理关系,改变 传统的主奴关系,确立尊重与爱护自然的观念。其次,环境质量具有消费性,因此在评价生 活质量的时候,必须要将环境质量考虑进去。对公众而言,除了学法、懂法、守法外,更重 要的是建立社区公益性的环保组织或协会,维护自身环境利益。最后,在生态创新前提下, 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财富观也应更新为生态财富观。这是与工业文明时 代的价值财富观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高文杰等《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生态创新是结合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领域的眼光和手段创建的新的社会理论。 B. 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增加投入来解决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 C. 平均意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代内公平排斥平均主 义。 D. 在稀缺资源配给的数量质量上,后代人的标准都要较前代有增长,才是代际公平的 底线。 【答案】A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 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 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以熊彼特等人对“生态创新”的理解论证了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的观点。 B. 文章认为生态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代内代际公平。 C. 文章从阶层、国家两个维度挖掘出了环境资源不公平问题的深层表现及相关后果。 D. 重新认识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一步谈论生态创新具体做法的一个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A“混淆关系”。原文第一段中引述熊彼特等人的言论,主要是为了追溯“生态创 新”的历史源流,而非论证“生态创新是一个全新理论”。混淆了论据与观点的逻辑关 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生态创新理论”得以形成并最终提出的重要的社会时代特点是:生态环境愈发恶 化。 B. 生态创新理论并非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理论,需要依据现实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含了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生活质量的评价等内容的系 统。 D. 是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当下与工业文明时代在价值财富观中的重要区别。 【答案】A 【解析】D“偷换概念”。原文是“人们的价值基本尺度必须具有可持续性……的本质区别”, 意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本质区别”,而非“是否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是……重要区别”。 10、【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 2018 届高三 12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9 分) ①随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一味追求 GDP 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 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 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 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 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 吗? 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 “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 是环境、能源等方面的指标。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 核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 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 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 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在经济增长的“好”背后还有 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当 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应该包括:好(合 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 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 人际关系、好(愉快)的心情等。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 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 靠经济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涉及 到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术语,我 以为是文化。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④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 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 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 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做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 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 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 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享乐主义者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 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比如 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瞬间身体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 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 活方式就是好的。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 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 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⑤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 的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 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 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 有民主和法制,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 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 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 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 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 ⑥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现 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原先的“发展就 是一切”、GDP 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什么地方出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 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 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国政府强调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好”指的是不仅经济能够持续增长, 而且要环保、低耗、节能等,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 B. 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只注重 经济的持续增长,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指标。 C. 一段时间以来,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说“口头禅”,说明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 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 经济理性,只能判断经济效益,而不能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概括不全。“好”是一个综 合评价指标,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多处设问反问,不断抛出问题,推进文章,引发人们对发展模式背后的文化理 念的思考。 B. 文章层层深入,由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切入,引出对“好”的内涵的探讨,再到 “好生活”的内涵与标准的思考。 C. 文章在论证中,阐述过去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目的、路径、价值观等方 面纠正了人们不正确的认识,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D. 文中引用杨朱的观点,说明在某些享乐主义者眼中,好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 追求个体此时此刻的享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错在“并由此找到了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尾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 种发展模式的问题。”忽视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 好生活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文化问题。 C. 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D. 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无法独立完成。 【答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 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