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1.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经济活动受到疫情的限制而被迫收缩,经济增速面临着突然下滑的风险。面对疫情短期冲击,金融市场迅速作出了反应,股市开市后出现下跌,但很快,对经济的担忧情绪得到了消化,股票市场又企稳回弹。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疫情不可避免会拉低短期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疫情是源于经济系统外部的冲击,随着经济系统的逐步调整和恢复,短期的外部冲击不会对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产生大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虽然我国潜在经济增速还处在下行通道,但是一些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因素依然牢固,经济依然有较大韧劲,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突然失速。一是人力资本储备比较丰富;二是资本供给依然充足;三是投资依然有较大空间;四是政策空间较大;五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社会环境正在改善。这些支撑因素都不会因为疫情而发生根本变化。
- 28 -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总体上是结构性的,也是短期性的。目前看来,这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会比“非典”大很多。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类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投资和外贸所受影响不明显;受人口红利和加入WTO双重利好的影响,“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但此次疫情不同,波及范围远超“非典”,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经济活跃和发达的省市;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新冠”也很可能会长于“非典”。尽管如此,这次疫情冲击的行业还是主要集中在部分消费类行业,对于家电、汽车、手机等产品的消费来说,消费者的开支可能会推迟但不会消失,预计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这些被压制了的消费需求将会集中释放。同时,除湖北外,随着各地逐渐复工,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工业区将逐渐恢复产能,疫情对社会供给的影响也将持续减弱,商品短缺的局面不会出现。
另外,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金流上。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一个短期的流动性问题。企业收入减少,而各种固定成本仍需支出,现金流紧张,甚至出现亏损。企业为减少成本很可能会选择裁员,导致一些“月光族”面临着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现金流出的巨大压力。一旦现金流链条绷得太紧,将会出现断链的风险,最终将导致金融系统坏账增加。但目前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总体稳健,疫情过后社会消费也将重归正常轨道。
对于短期经济冲击,经济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一些预调、微调的政策举措迅速出台,货币政策充当了主角,央行已开始大量投放基础货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负担。此外,为公司债券发行开辟绿色通道、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率等一系列政策已经推出。可以判断,宏观政策的及时出台,必然对经济发挥托底作用,能有效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
(摘编自骆振心《疫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难有重大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疫情当前,中国经济遭受不利影响,增速的突然下滑,使目前的经济活动被迫收缩。
B.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增长质量依旧在提升,疫情冲击改变不了经济韧劲。
C. 现金流链条撑起企业、员工、金融系统等构成的经济基本面,疫情增加了断链风险。
D. 国家层面主要从金融政策上进行宏观调控托底,以应对疫情短期内造成的经济冲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恰当地评估了中国经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有理有据。
B. 文章通过列举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几大因素论证了疫情冲击不会使经济增长发生根本改变。
C. 文章从经济因素、结构时效、现金流、政策等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D. 通过与2003年“非典”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受两次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基本上是相同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28 -
疫情暴发后股市先下跌后企稳回弹,金融市场的波动释放出股民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信号。
B. 只要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经济就可以保持较好的韧劲和发展势头。
C. 相较于“非典”,此次疫情范围广时间长,又没了人口红利,所以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会大很多。
D. 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虽可以在疫情时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负担,但也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混淆原文的逻辑关系,原文第一段说“由于经济活动受到疫情的限制而被迫收缩,经济增速面临着突然下滑的风险”,可见,“经济增速下滑”是“经济活动受到疫情的限制而被迫收缩”带来的负面结果,而不是“增速的突然下滑,使目前的经济活动被迫收缩”。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错误,文章2~5段分别从经济因素、结构时效、现金流、政策四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但这四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因此“层层深入”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 28 -
A项,“金融市场的波动释放出股民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的信号”错误,原文第一段说“但很快,对经济的担忧情绪得到了消化,股票市场又企稳回弹”,释放的信号恰好是股民对经济向好发展抱有信心。
C项,“又没了人口红利”这一说法缺少依据,文中并未提到人口红利的问题;且说此次疫情时间比“非典”长,也太过绝对,原文说“但此次疫情不同,波及范围远超‘非典’,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经济活跃和发达的省市;从持续时间上来看,‘新冠’也很可能会长于‘非典’”,是“可能”,或然而非必然。
D项,“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这一推断太武断。事实上,央行在非常时期大量投放基础货币不但不会导致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反而可以从根本上迅速降低货币乘数,并以此达到降低金融杠杆率的目的。
故选B。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斯克著名的脑机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于2019年7月终于发布了其首款产品--“脑后插管”的新技术。具体来说,通过一台神经手术机器人安全无痛地在脑袋上穿孔,向大脑内快速植入芯片,再带上无线装置,让意念发射出去,甚至与iPhone应用程序互动。
现在,马斯克正在老鼠身上测试,计划明年将实现第一次人类测试。这堪称一项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它将彻底改变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进而改变人类自身和社会!
(摘端自《“脑后插管”革新脑机接口))
材料二:
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我们已经开始攀登脑机接口四层金字塔,逐级“改造”人类,实现进化。
- 28 -
1.脑机接口第一层金字塔,修复。通过心念操纵机器,让机器替代人类身体的一些机能,修复残障人士的生理缺陷。这个技术实现后,人类可以不用说话,只要通过意念,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来控制外物,以意驭物!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瘫痪的青年利亚诺·平托就是通过脑机接口踢出了当年世界杯的第一球。
2.脑机接口第二层金字塔,改善。通过脑机接口,改善大脑运行,让我们时刻精神抖撒、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能够高效地去做一件事情。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比如,2014年,美国ABM公司通过脑电图脑机接口训练实验者,使新手学习速度比原先提升了2.3倍。
3.脑机接口第三层金字塔,增强。通过脑机接口,让我们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现在,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用芯片备份记忆,然后把芯片植入另一个大脑,实现记忆移植。这个实验已经在猴子身上取得成功。这项技术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把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传输到大脑里,或把大脑的意识上传到计算机,最终实现人类意识和记忆在计算机世界的永生。
4.脑机接口第四层金字塔,沟通。有了脑机接口,人类不用语言,仅靠大脑中的脑电信号就可以彼此沟通,实现“无损”的大脑信息传输。这种脑脑交互,彼此传递的本质是神经元群的活动。不像语言的模糊和词不达意,它是一种彻底的、100%的、毫无信息扭曲的“心领神会”。这件事,现在Facebook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他们想让人们思考一些东西的同时,把想法传到他人的皮肤上,让人们通过皮肤“听到”声音,进而实现沟通。
摘编自《马斯克“脑机接口”计划:连上AI的人是全能还是无能?》)
材料三
马尔科夫:马斯克在研究脑机接口。如果我们可以跟电脑连接起来,但代价是失去独立性甚至人格,你们愿意么?
特龙:我们应该彼此连接,却不失独立性。好处显而易见。以无人车为例,一辆谷歌无人车犯了错误,所有无人车都能学到救训。但人类司机做不到这点。所以,脑机相连就相当于,孩子一出生就有博士学位,可以说所有的语言。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机器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人类不行,除非我们能解决自身1/0(输入输出)的问题。我们说话和倾听的速度很慢,大脑也容易走神。大脑可能不是数字的,是模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有一个脑机接口。这是很酷的事情,你会知道一切,智商达到10000,快速进行通信。
吴恩达:老实说,我不觉得脑机接口的瓶颈是1/0的速度。我给你发信息的速度,远远高于你阅读的速度。所以问题在于大脑的处理速度慢,而不是接收速度慢。也许为了更快的处理信息,我们可以使用机器来思考,然后把答案写到大脑里。
- 28 -
李开复:我跟你们观点都不一样。我觉得必须要保护人性,我们的信仰、爱、灵魂、精神,并且相信这些不可复制。我不是说无法进行脑机互联,但是如果人的大脑可以被一台机器完全复制出来,还让一台机器主宰你。那么我们会得出这个结论: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型电子游戏里面,好像马斯克这么说过。即便我们真的身处一个游戏之中,相信人性也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和爱。你值得拥有。如果我们变成机器人,也许会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将是人类的终结。我们不能选择变成机器人。但与机器连接,我们必须保持谨慎。
(摘编自《硅谷论坛:三巨头激辩AI))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修复”是脑机接口技术追求的最基础的功能,利用这项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意念驭物,使自身的某些生理缺陷得到修复。
B. “增强”与“修复”功能之间的差异在于,修复的对象是人类本该具有的能力,而增强的对象是人类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C. 脑机接口技术的四层金字塔之间应该存在技术难度方面的层进性,“沟通”应该是难度最高也是对人类自身改变最大的。
D. 脑机接口技术除了在“沟通”功能上还处于研究阶段外,在“修复”“改善”和“增强"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斯克的“脑后插管”技术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因为它将是脑机接口技术首次在人类身上进行的测试。
B. 如果我们能真正实现脑机接口技术的四层金字塔目标,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改造”来实现人类的进化。
C. 在材料三中,针对脑机接口技术,特龙和吴恩达比较看好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而李开复却有自己的观点。
D. 通观三则材料,我们发现脑机接口技术的确可能改变人类自身和社会,但是如何利用这项技术还有很多争议。
6. 材料三中,马尔科夫问道:“如果我们可以跟电脑连接起来,但代价是失去独立性甚至人格,你们愿意么?”面对这一问题,你该作何回答?请你紧扣问题,清楚而准确地表述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A
6. 示例一:①不愿意。②脑机相连尽管可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③但是失去了独立性甚至人格,变成了冰冷的机器,就失去了做人的价值、尊严和乐趣。因而我不愿意。
- 28 -
示例二:①愿意。②脑机相连尽管可能暂时让我们失去独立性甚至人格。③但是,通过脑机相连我们成为了更强大的人,就有条件和能力去更好地重建和捍卫我们的独立性和人格,因而我愿意。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增强的对象是人类原本不具备的能力”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二第3点表述为“通过脑机接口,让我们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而不是“人类原本不具备的能力”,选项范围有偏差。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脑机接口技术首次在人类身上进行的测试”错误,从材料二“脑机接口……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瘫痪的青年利亚诺•平托就是通过脑机接口踢出了当年世界杯的第一球”“2014年,美国ABM公司通过脑电图脑机接口训练实验者,使新手学习速度比原先提升了2.3倍”等离子可见,脑机接口技术早已使用,“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应为“脑后插管技术”在人类身上测试。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愿意还是不愿意;接着从优缺点出发分析;
- 28 -
脑机相连的优点:“通过心念操纵机器,让机器替代人类身体的一些机能,修复残障人士的生理缺陷”“通过脑机接口,改善大脑运行,让我们时刻精神抖撒、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能够高效地去做一件事情”“过脑机接口,让我们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人类不用语言,仅靠大脑中的脑电信号就可以彼此沟通,实现‘无损’的大脑信息传输”,能够增强人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信息无损传输,无疑有很大益处;
脑机相连缺点,可结合材料三李开复的观点“我觉得必须要保护人性,我们的信仰、爱、灵魂、精神,并且相信这些不可复制”“如果人的大脑可以被一台机器完全复制出来,还让一台机器主宰你。那么我们会得出这个结论: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如果我们变成机器人,也许会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将是人类的终结”等分析,强大而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尊严、价值、乐趣,让“人而非人”,令人无法接受;
如观点选择不愿意,可侧重于对缺点的陈述;如选择愿意,可侧重于脑机相连的优点来表达,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筛选信息答题步骤: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毛
韩少功
我还要说一头牛。
这头牛叫“三毛”,性子最烈,全马桥只有志煌治得住它。人们说它不是牛婆生下来的,是从岩石里蹦出来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不是什么牛,其实是一块岩头。煌宝是岩匠,管住这块岩头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我的印象里,志煌的牛功夫确实好,鞭子从不着牛身,一天犁田下来,身上也可以干干净净,泥巴点子都没有一个,不像是从田里上来的,倒像是衣冠楚楚走亲戚回来。他犁过的田里,翻卷的黑泥就如一页页的书,光滑发亮。细腻柔润,均匀整齐,温气蒸腾,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的感觉,不忍触动不忍破坏的感觉。
在我的印象里,他不大信赖贪玩的看牛崽,总是要亲自放牛,到远远的地方,寻找干净水和合口味的草,安顿了牛以后再来打发自己。因此他常常收工最晚,成为山坡上一个孤独的黑点,在熊熊燃烧着绛紫色的天幕上有时移动,有时静止,在满天飞腾着的火云里播下似有似无的牛铃声。
问题是,志煌有时候要去石场。他走了,就没有人敢用三毛了。有一次我不大信邪,想学着志煌用它一把。那天下着零星雨点,两条充当广播线的赤裸铁丝在风里一摇摆,受到雷电的感应,一阵阵地泄下大把大把的火星。裸线刚好横跨我正在犁着的一块田。
- 28 -
三毛抓住机会捉弄我,越是远离电线的时候,它越跑得欢。越是走到电线下面,它倒越走得慢。最后,它干脆不走了,它四蹄在地上生了根,它刚好停在电线下面。火花还在倾泼,噼噼啪啪地炸裂。我的柳鞭抽毛了,断得越来越短。
我没有料到它突然大吼一声,拉得犁头如一道银光飞出泥土,朝岸上狂奔。在远处人们一片惊呼声里,它拉得我一个趔趄。犁把从我手里飞出,锋利的犁头向前荡过去,直插三毛的一条后腿,无异在那里狠狠劈了一刀。它跃上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埂,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激动,以势不可挡的万钧之力向岭上呼啸而去,不时出现步法混乱的扭摆和跳跃,折腾着前所未有的快活。
这一天,它鼻子拉破,差点砍断了自己的腿。除了折了一张犁,它还撞倒了一根广播电线杆,一堵矮墙,踩烂了一个箩篮,顶翻了村里正在修建的一个粪棚——两个搭棚的人不是躲闪得快,能否留下小命还是一个问题。
我后来再也不敢用这头牛。队上决定把它卖掉时,我也极力赞成。
志煌不同意卖牛。他的道理还是有些怪,说这头牛是他喂的草,他喂的水,病了是他请郎中灌的药,他没说卖,哪个敢卖?大家觉得他这个道理也没什么不对。
三毛没有卖掉,只是最后居然死在志煌手里,让人没有想到。他拿脑壳保下了三毛,说这畜生要是往后还伤人,他亲手劈了他。他说出了的话,不能不做到。
春上的一天,世间万物都在萌动。志煌赶着三毛下田,突然,三毛全身颤抖了一下,眼光发直,拖着犁向前狂跑。三毛的目标是路上的一个红点。事后才知道,那是邻村的一个女人路过,穿一件红花袄子。傍晚时分,确切的消息从公社卫生院传回马桥,那女人保住命,但三毛把她挑起来甩向空中,摔断了她右腿一根骨头,脑袋栽地时又造成了什么脑震荡。
志煌没有到卫生院去,一个人担着半截牛绳,坐在路边发呆。三毛在不远处怯怯地吃着草。
他从落霞里走回村,把三毛系在村口的枫树下,从家里找来半盆黄豆塞到三毛的嘴边。三毛大概明白了什么,朝着他跪了下来,眼里流出了混浊的眼泪。他已经取来了粗粗的麻索。挽成圈,分别套住了畜生的四只脚。又有一杆长长的斧头握在手里。
村里的牛群纷纷发出了不安的叫声,与一浪一浪的回音融汇在一起,在山谷里激荡。夕阳突然之间黯淡下去。
他守在三毛的前面,一直等着它把黄豆吃完。三毛还是流着眼泪。
志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终于提着斧子走近了它——
沉闷的声音。
- 28 -
牛的脑袋炸开了一条血沟,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当血雾喷得尺多高的时候,牛还是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叫喊,仍然是跪着的姿态。最后,它晃了一下,向一侧偏倒,终于沉沉地垮下去,如泥墙委地。它血红的脑袋一阵阵剧烈地抽搐,黑亮亮的眼睛一直睁大着盯住人们,盯着面前一身鲜血的志煌。
复查他娘对志煌说:“造孽呵,你喊一喊它吧。”
志煌喊了一声:“三毛。”
牛的目光一颤。
志煌又喊了一声:“三毛。”
宽大的牛眼皮终于落下去了,身子也慢慢停止了抽搐。整整一个夜晚,志煌就坐在这双不再打开的眼睛面前。
(选自韩少功《马桥词典》,有删减)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三毛性子最烈,仿佛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是为后文写“我”与三毛的故事与三毛最终的结局埋下伏笔的。
B. 志煌这个人物性格执拗倔强,从他反对队上卖牛以及他最后亲手杀牛等情节,都能较充分地展示他这一性格特点。
C. 作家的笔触非常敏锐、细腻,小说采用了大量的描写,有对环境的细致刻画,也有人物动作及心理活动的精准捕捉。
D. 最后,作者如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把镜头聚焦在了牛的不愿闭合眼睛上,给读者以极大震撼,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8. 小说在前半部分写志煌和三毛相处与最后志煌杀牛的两个场景,在语言风格上差异较大,试概括其风格特点,并说说作者这样处理的好处。
9. 有评论认为,这篇小说能较突出地表现作者浓郁的生命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7. C 8. 风格:①前半部分——轻快明丽;后半部分——沉郁悲慨。
好处:①情节内容上:有利于展现志煌和牛的两种不同相处状态;能准确传递出志煌和牛的情感起伏;②形象塑造上:有利于塑造志煌既敬畏生命又信守承诺的形象;③艺术效果上:形成前后的对比,强化小说悲剧色彩,突出主题。
9.
- 28 -
①生命意识:三毛在作者的眼中,是一个鲜活而完整的生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在志煌面前是如此的驯服,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不可驾驭的“恶牛”;在看到红色之后,出于本能,它野性复回,酿成大祸,生命也因此到了尽头!②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通过志煌对牛的情感,以及牛对自身生命安危的本能反应,传递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关怀的良知。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C项,“也有人物动作及心理活动的精准捕捉”错误,文中并没有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可以整体分析用语的风格,是平淡朴实,还是幽默风趣,还是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等;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文本中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时要结合文中的具体语言进行。
前半部分写相处有这些语句“鞭子从不着牛身,一天犁田下来,身上也可以干干净净,泥巴点子都没有一个,不像是从田里上来的,倒像是衣冠楚楚走亲戚回来。他犁过的田里,翻卷的黑泥就如一页页的书,光滑发亮。细腻柔润,均匀整齐,温气蒸腾,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的感觉,不忍触动不忍破坏的感觉”,描写人物与牛劳动,却如同诗画一般美丽;“亲自放牛,到远远的地方,寻找干净水和合口味的草,安顿了牛以后再来打发自己。因此他常常收工最晚,成为山坡上一个孤独的黑点,在熊熊燃烧着绛紫色的天幕上有时移动,有时静止,在满天飞腾着的火云里播下似有似无的牛铃声”写志煌对牛的关怀,以及在落霞中温馨相处的情状,色调明丽而气氛轻松;
写杀牛时的情景“他已经取来了粗粗的麻索。挽成圈,分别套住了畜生的四只脚。又有一杆长长的斧头握在手里”“志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终于提着斧子走近了它”“牛的脑袋炸开了一条血沟,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当血雾喷得尺多高的时候,牛还是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叫喊,仍然是跪着的姿态。最后,它晃了一下,向一侧偏倒,终于沉沉地垮下去,如泥墙委地”,语言朴素,句式简短,用志煌的沉默与决绝的举动,牛的“明白”与“跪”,体现出志煌不得不亲手处死牛的痛苦之情,气氛沉郁;
- 28 -
好处:前后形成对比,不同情感以不同语言风格来描写,能够更贴合双方情感的变化起伏;形象上,前半部分写志煌与牛的相处,体现出人物对牛深沉的爱,后半部分写杀牛的场面,则可见其言出必行;无论是保护牛,还是杀牛,归根到底都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爱牛、保护牛是敬畏牛的生命,杀牛是出于牛伤害人的缘故,是对人的生命的敬畏,前后对比更能强化志煌这个既尊重牛的生命,又尊重人的生命的人不得不杀牛的悲剧色彩,突出文章主题。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三毛尽管只是一头牛,但这头牛却会因为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而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全马桥只有志煌治得住它”“志煌的牛功夫确实好,鞭子从不着牛身”“他不大信赖贪玩的看牛崽,总是要亲自放牛,到远远的地方,寻找干净水和合口味的草,安顿了牛以后再来打发自己”可见,志煌对待三毛,是以温和、体贴的方式赢得三毛的依赖与信服;而“我”却“柳鞭抽毛了,断得越来越短”,使用暴力对待,三毛也因此而不驯服;后来三毛因看到红色而失控,因而被杀;可见三毛虽然是牛,却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样是鲜活而完整的生命,应该尊重它的生命。
志煌对待牛的态度的温和,保护牛时的坚决,杀牛时的沉痛,体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牛面对志煌时“大概明白了什么,朝着他跪了下来,眼里流出了混浊的眼泪”“黑亮亮的眼睛一直睁大着盯住人们,盯着面前一身鲜血的志煌”“宽大的牛眼皮终于落下去了,身子也慢慢停止了抽搐”等,也可见它对自身生命安危有本能反应,这样灵性的生命值得人珍惜、尊重。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也。少以田家子役于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贼败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
- 28 -
,然罕之性贪暴,日以寇钞为事。全义勤俭,御军有法,督民耕殖。以故,罕之常乏食,而全义常有馀。罕之仰给全义,全义不能给,二人因有隙。后罕之奔晋,晋遣兵助罕之,围全义甚急。全义乞兵于梁,击败罕之于沇水,晋军解去。还为河南尹。全义德梁出己,由是尽心焉。是时,河南遭巢、儒兵火之后,城邑残破,户不满百,全义披荆棘,劝耕殖,躬载酒食,劳民畎亩之间。数年,人物完盛,民甚赖之。唐亡,全义事梁,太祖賜名宗奭。太祖猜忌,全义奉事益谨。尝有言全义于太祖者,太祖召全义,其意不测。全义妻储氏明敏有口辩,遽入见,厉声曰:"宗奭,种田叟尔!守河南三十年,开荒斫土,捃拾财赋,助陛下创业,今年齿衰朽,已无能为,而陛下疑之,何也?”太祖笑曰:“我无恶心,妪勿多言。”全义事梁,食邑至万三千户,封魏王。初,其弟全武及其家属为晋兵所得。及梁亡,庄宗入汴。全义自洛来朝,泥首待罪,庄宗劳之曰:“卿家弟侄,幸复相见。”全义俯伏感涕。年老不能进趋,遣人掖扶而登,宴犒尽欢,命皇子继岌、皇弟存纪等皆兄事之。初,庄宗灭梁,欲掘梁太祖墓,斫棺戮尸。全义以谓梁虽仇敌,今已屠灭其家,足以报怨,剖棺之戮,非王者以大度示天下也。庄宗以为然。同光四年,赵在礼反于魏,庄宗欲自将讨之,大臣皆谏以为不可,因言明宗可将。是时,明宗自镇州来朝,庄宗疑之,不欲遣也。群臣固请,不从;最后全义力以为言,庄宗乃从。已而明宗至魏果反,全义以忧卒,年七十五,谥曰忠肃。
(节选自《新五代史·张全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少以田家子役于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贼败/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
B. 少以田家子役于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贼败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
C. 少以田家子役于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贼败/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
D. 少以田家子役于县/令数困辱之/全义因亡入黄巢贼中/巢贼败/事诸葛爽于河阳/爽死/事其子仲方/仲方为孙儒所逐/全义与李罕之分据河阳洛阳以附于梁/二人相得甚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户指的是住户,古时住户的多寡往往是判定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因此,增加人口数量成为古代统治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B. 妪指年老的女人,也可以泛指女人。《石壕吏》中“老妪力虽衰”以及《项脊轩志》中“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中的“老妪”都是指老妇人。
- 28 -
C. 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虽然食邑的多少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它不像爵位可以世袭。
D. 谏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之改正错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就是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接受朝臣的谏言、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全义重视耕植,常有余粮。他勤劳节俭,治军有法,督促老百姓耕植,因此粮食吃不完;李罕之依赖张全义供粮,张全义不愿意,二人因此有了仇怨。
B. 张全义懂得感恩,尽心事梁。李罕之在晋兵的帮助之下围困张全义,梁兵救张全义于危难之中。张全义后开荒种地,收集财货赋税,帮助梁太祖开创帝业。
C. 张全义为政爱民,造福百姓。河南遭受战火洗劫之后,城残邑破,人丁稀少,经过张全义几年的治理之后,人口众多,物产富足,百姓非常信赖他。
D. 张全义劝止戮尸,庄宗采纳。庄宗灭梁之后,想对梁太祖墓开棺戮尸以泄愤。张全义认为此行为太过,不是王者以宽宏大度示天下的做法。庄宗接受了其建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义披荆棘,劝耕殖,躬载酒食,劳民畎亩之间。
(2)全义自洛来朝,泥首待罪,庄宗劳之曰:“卿家弟侄,幸复相见。”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张全义清除障碍,克服困难,鼓励耕植,亲自载着酒食,到田间地头慰劳百姓。
(2)张全义从洛阳来朝见庄宗,顿首至地等待庄宗治罪,庄宗慰劳他说:“你们全家兄弟侄儿,有幸能再相见。”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句子意为“年少时以农家子的身份在县里服役,县令多次让他陷入困窘中羞辱他,张全义因此而逃跑到黄巢军中。黄巢失败后,他到河阳投靠诸葛爽。诸葛爽死后,就侍奉其子诸葛仲方。诸葛仲方被孙儒驱逐,张全义与李罕之分别占据河阳、洛阳以归附于梁,二人相处得很好”。
- 28 -
“役于县”是介词结构后置,“令”意思是“县令”,作“数困辱之”的主语,在“令”前断开,排除AC;
“爽死”指“诸葛爽死”,“爽”为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B。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虽然食邑的多少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但它不像爵位可以世袭”错误,食邑可以世袭。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张全义不愿意”错误,原文为“全义不能给”,“给”的意思是供给、供应,意思是“张全义无法满足供应”。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1)中,披:分开、拨开,引申为清除;劝:鼓励;躬:亲自;畎亩:田间。
(2)中,朝:朝见;泥首:顿首至地;劳:慰劳;幸:有幸。
- 28 -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年少时以农家子的身份在县里服役,县令多次让他陷入困窘中羞辱他,张全义因此而逃跑到黄巢军中。黄巢失败后,他到河阳投靠诸葛爽。诸葛爽死后,就侍奉其子诸葛仲方。诸葛仲方被孙儒驱逐,张全义与李罕之分别占据河阳、洛阳以归附于梁,二人相处得很好。然而李罕之性情贪婪暴虐,每天以劫掠百姓为能事。张全义勤劳节俭,治理军队有法度,督促百姓耕植。所以李罕之常常缺乏粮食,而张全义却常常有余粮。李罕之要依赖张全义供给粮食,张全义无法满足供应,二人因此有了嫌隙。后来李罕之奔逃到晋,晋派兵帮助李罕之,围攻张全义,情势很急迫。张全义向梁乞求救援,在梁军的帮助下,在沇水击败李罕之,晋军撤走。张全义还军担任河南尹。张全义感谢梁出兵救自己,因此对梁十分尽心。这时,河南遭黄巢、徐儒兵火洗劫之后,城邑残破,住户不满一百,张全义清除障碍,克服困难,鼓励耕植,亲自载着酒食,到田间地头慰劳百姓。几年之后,人口众多,物产富足,民众非常信赖他。后唐灭亡之后,张全义在梁任职,梁太祖赐名为宗奭。太祖性情猜疑,张全义侍奉更加谨慎。有人在太祖面前进谗言攻击张全义,太祖召张全义,其用意难以预测。张全义妻子储氏聪明敏锐能言善辩,立即进见,大声说:“宗奭是一个种田翁!守河南三十年,开荒种地,收集财货赋税,帮助陛下开创帝业,现在年老了,已经无所作为了,然而陛下却怀疑他,为什么呢?”太祖笑着说:“我无恶意,老太婆不要多说。”张全义在梁,食邑一万三千户,被封为魏王。当初,全义的弟弟全武及家人被晋兵俘获。到梁灭亡,庄宗进汴州,张全义从洛阳来朝见庄宗,顿首至地等待庄宗治罪,庄宗慰劳他说:“你们全家兄弟侄儿,有幸能再相见。”张全义俯伏感动得痛哭流涕。年老不能上殿,派人搀扶着登殿,皇上设宴犒劳非常高兴,皇上命皇子继岌、皇弟存纪等都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庄宗灭梁之初,想掘开梁太祖坟墓,开棺戮尸。张全义认为梁虽然是仇敌,现在已灭了他全家,足以报了仇怨,剖棺戮尸,不是王者以宽宏大度示天下的做法。庄宗认为很对。同光四年(926),赵在礼在魏谋反,庄宗想亲自率兵讨伐,大臣都劝谏认为不可以亲自前往,于是说明宗可以率兵去。那时,明宗从镇州来朝见,庄宗对他怀疑,不想派他去。群臣坚持请求让明宗出征,庄宗不同意;最后张全义尽力相劝,庄宗才答应了。不久,明宗到魏后果然谋反了,张全义因此事忧愁而死,时年七十五岁,谥号忠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 28 -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
欧阳修
解榻方欣待俊英,挂帆千里忽南征。
锦衣白日还家乐,鹤发高堂献寿荣。
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
知君归意先飞鸟,莫惜停舟酒屡倾。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用典,表达出作者对杨君才华的欣赏。作者热情接待,而杨君却归家心切。
B. 杨君及第,家中父母亦倍感荣幸。二者相互映衬,既写还乡之乐又写献寿之荣。
C. 尾联写作者既理解杨君急切的归意,又劝杨君要不忘朋友情谊,莫惜停船倾酒。
D. 全诗有不舍,有感伤,有欣赏,有羡慕,有理解,有劝留,多种情感真实交互。
15. 全诗以写惜别为主,而颈联却着意写景,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天寒浪高,也不能阻挡杨君归路,说明杨君归家心切。②风吹淮水,白浪汹涌,喻指杨君科场高中,春风得意,志得意满。③情景相生,手法灵活,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家中父母亦倍感荣幸”错,“鹤发高堂献寿荣”一句是指,杨君回家为父母献寿,也应该为自己登第而感到十分荣幸,不是父母倍感荣幸;“映衬”亦错,二者都是写杨君的感受,并非映衬关系。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情与景关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 28 -
题干说“全诗以写惜别为主,而颈联却着意写景,用意何在”,“惜别”是情,写情中加入写景,让诗歌表达方式不再单一,有了变化,景中含情,比单纯抒情更具有形象性,增强感染力;
再看诗句写景内容,“残雪楚天寒料峭,春风淮水浪峥嵘”,描写了天寒残雪,春风浪高的景象,可以说旅途艰难,然而杨君仍旧“挂帆千里忽南征”,可见他归心之切;同时“春风”句暗含“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意,指杨君登第后内心喜悦,乘着春风自然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出志得意满之情。
【点睛】诗歌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今;其中应用最多的便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中,有即景抒情(即选取眼前所见景物即兴抒情)、借景抒情(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而有意识地选取含有那种情感的景物来抒情,如杜鹃——思归、柳树——离别等)、移情于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景物之上,写景物有了某种情感,通常都用了拟人手法,如本诗中“长江悲已滞”)、融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没有表达作者情绪的字词,但景物本身所蕴含的特点已烘托出作者的情感,如凄凉景象往往代表心情悲伤,秀美景色往往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等)
这些手法并非泾渭分明,常会混合使用,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要注意把握景中所含之情,才能将顺利答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顺应天地自然,才能达到逍遥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诗人驰骋想象,虚实相生,表现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越险,越见山势的高危。《蜀道难》表现这一奇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若夫)乘天地之正 (2). 而御六气之辩 (3). 何当共剪西窗烛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解析】
- 28 -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乘、御、辩、剪、却、标、逆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万众皆媒”成为可能。( )。在这一波自媒体的勃兴浪潮中,固然有不少自媒体创造出了优质内容,但是,无专业操守的自媒体却是如___________。在解构传统资讯传播渠道的同时,自媒体出现了民粹化的迷思。民众获取优质资讯的痛点,并没有因为自媒体的丰富而得到解决。随着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人人都有麦克风”式的自由,却带来了自媒体____________式的狂欢。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真话假话掺着说,谎言的浓度被“稀释”了,谎言的体量却被放大了,导致舆论场被污染得乌烟瘴气,形成自媒体平台上一团团__________________的信息垃圾,让人无法呼吸。许多造谣传谣者尽管诽谤、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被惩办,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还是铤而走险。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络生态是否__________,网络空间是否安全可信,事关8亿多中国网民的福祉。当务之急要加大治理力度、彻底斩断不合法的利益链条。让自媒体回归到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建立起行业发展的规范、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过江之鲫 泥沙俱下 光怪陆离 天朗气清
B. 雨后春笋 鱼龙混杂 光怪陆离 海晏河清
C. 过江之鲫 泥沙俱下 扑朔迷离 海晏河清
D. 雨后春笋 鱼龙混杂 扑朔迷离 天朗气清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使得自媒体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播格局,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红利。
B.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播格局,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红利。
- 28 -
C.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源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播格局,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红利。
D.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重塑了自媒体的传播格局,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红利,促进了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诽谤、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被惩办,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还是铤而走险。
B. 许多造谣传谣者尽管诽谤、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被惩办,但大量自媒体运营者还是链而走险。
C. 尽管许多造谣传谣者诽谤、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铤而走险。
D. 许多造谣传谣者尽管诽谤、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被惩处,但仍有大量自媒体运营者还是铤而走险。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很多;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此处主语是“无专业操守的自媒体”,语境含贬义,应为“过江之鲫”。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此处对象为自媒体,不能称为“好人坏人”,“泥沙俱下”更合适。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此处形容信息繁多而奇异,语境应为奇异繁杂而不是错综复杂,“光怪陆离”更合适。
天朗气清: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搭配“网络生态”合适。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用在此处大词小用,语境不合。
故选A。
【18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项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要注意前后贯通勾连分析。
文段的陈述对象应该一致,本文段的主体陈述对象是“自媒体”,而A和D选项的陈述对象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所以排除A和D;C项首句就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与第一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万众皆媒’成为可能”脱节,且说自媒体“源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产品创新”也不准确,只能是“得益于”,所以排除C。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病句的错误有三:一是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句主语是“造谣传谣者”,后句主语是“大量自媒体运营者”,前后主语不同,关联词应置于主语前;排除BD;二是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惩办”的语意重,主要用于重大犯罪,此处应改为“惩处”或“惩罚”,排除AB;三是成分赘余,“仍”与“还是”重复,删掉其一,排除AD。
故选C。
【点睛】病句题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六种类型。其次要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 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除了病毒,人类还有一个敌人——细菌,____________,如当年被称作“黑死病”的鼠疫,3年时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
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人发出疑问:既然尚无特效药,_______________?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专家对此回应道: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至于原因,则还要从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不同说起。
- 28 -
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这就给了抗生素机会,抗生素只要针对这些靶点设计,就能保证杀伤细菌,而对人类副作用很小。
相应地,病毒_____________,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它所有的功能都要依靠宿主细胞来完成。这意味着,即便研发出能够杀死病毒的抗生素,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种抗生素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病毒所吸附的宿主细胞。
【答案】 (1). 细菌感染曾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 (2). 为何不能用抗生素治疗 (3). 没有细胞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形式为语句衔接填空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明确材料结构,理清答题思路,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注意语意的提示,确定正确答案。
①根据前文“人类还有一个敌人——细菌”和后文“如当年被称作‘黑死病’的鼠疫,3年时间就使欧洲人口减少三分之一”可见,“鼠疫”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伤亡,曾是人类的“大敌”;由于“如”后的内容才提到“黑死病”和“鼠疫”,因此写在“如”前面的这一句要衔接上下文,就要关联起“细菌”与“鼠疫”之间的关系,从“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中提取关键词“细菌感染”,“鼠疫”就是一种细菌感染,概括为细菌感染曾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②根据上文“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暴发”和后文专家解释“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可见,有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对“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的效果产生了期待,即“为什么不用抗生素治疗”;
③细菌“拥有细胞壁,还有自己的核酸复制机器和核糖体”,而“病毒……没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没有核糖体”,二者的特点是对照着来的,因此根据后文“没有……也没有”可见,这一句应填“没有细胞壁”。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贯。
- 28 -
21.某中学的艺术节美淘街,每个摊位由各班学生自主设计,展出并销售特色商品。请你选择下面几幅图中的两幅,为班级产品推介会各拟写一则广告词,每则广告词不超过20个字且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书签:阅读就像一次旅行,累了就停下休息吧。
盲盒:开启盲盒,领取你生活的小确幸。
机器人:智能E路领先,成长有我相伴。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广告词的能力。拟写广告词要注意以下几点:语言质朴,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拟制广告词;多用修辞,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思,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注意押韵,便于读者或者听众记忆。拟写广告词力求做到朗朗上口,一看或听就能记住。此题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打算卖出这些商品,因此广告词要能体现商品特点,吸引顾客购买兴趣;
(1)“书签”的功能是供人阅读暂停时留下标记,因此可根据“阅读”“停”“标记”等关键词来拟写广告词,注意用上修辞手法;如“我是你在阅读的旅途中,留下的最美印记”运用拟人手法;“阅读就像一次旅行,累了就停下休息吧”运用比喻手法;“书页洁白须爱惜,使用书签莫折损”,运用对仗手法等。
(2)“盲盒”的特点是在打开之前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可以说寓意着“惊喜”“意外”,根据这些特点来拟写,注意使用修辞手法,如“盒中惊喜因你而绽放”“惊你一跳,喜从中来”等。
(3)“机器人”的特点是新潮、智能,能够陪伴学生学习成长,充满现代科技感。根据这些特点来拟写,如“智能E路领先,成长有我相伴”,运用对仗,强化了机器人的先进与陪伴特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个人买了一篮梨,天气热怕梨坏了可惜,每天挑几个最差的吃掉,最后却吃了一篮烂梨。总结一下,作副对联:
- 28 -
上联:放着好的吃烂的
下联:吃了烂的烂好的
横批;永远吃烂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适时取物,展其芳华
“适时便是最美的”,我们应该在最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有一人买了梨,天热怕梨坏便吃烂梨,好的便放烂了,导致一直吃烂的……他不就是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做适时事吗?因此,适时取物,方展芳华。 所谓的“适时取物,展其芳华”说的不仅仅是材料中的人,如果在当时取好的梨子,他便能品味梨的甘甜,更是寓意着我们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有所舍弃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拥有芳华。适时取物展其芳华,需要我们要学会适时、惜时、懂得舍弃。
适时取物,展其芳华,贵在适时。
“春时迎春,夏时荷,秋时菊花,冬时梅。”自然界的每种动植物都有它们的生存规律,不容打破。人类社会亦是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又有着不同的事情。人的一生就像是在扣扣子,要一颗一颗的好好扣,扣错了一颗可能全盘皆输。周恩来少时立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投入革命。若没有少年适时读书,何来身后之事?反过来,亦不可有如此作为。
适时取物,展其芳华,贵在惜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人墨客感时叹时,惜时成了人们永恒的话题。著名作家雨果曾言“每一天我都在同上帝有时间”,宝贵的时间对于身处高三的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饱含着我对大学无限的可能。时光易逝,愿君与我一样惜时,莫要老时吟“老大徒伤悲”只因“少壮不努力………”
适时取物,展期芳华,贵在懂得舍弃。
有舍才有得,人生在合适时看到美景才是最美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当舍弃不适合的事情。比如说吾辈正值读书塑己之时,青春懵懂的爱情就应该舍弃,不适时的爱情不仅苦涩,而且也会苦悲夭折。少年的我们羽翼未丰,承诺太荒谬,正如买梨之人应该舍去坏掉的梨,吃好的梨子一样。只有懂得舍弃才能适时取物,展其芳华。
- 28 -
反观当下,疫情肆虐,我们无法与一群白衣战士一样并肩作战。因为适时的我们应努力学习,在未来我相信,我们必将成为民族的希望。适时取物,展其芳华。 所谓伟大的一生,不过是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对的事。适时取物,展其芳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在几则材料中选择两则为基础来确定立意,注意彼此逻辑,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明确文体。
【审题】所给的材料,内容属于比喻型,所以,我们首先要还原这个材料到现实实际生活中来,理解其中的“好梨”“烂梨”就成了关键。其实,生活中,充满对立的东西甚多,无论生活态度、人生愿景、价值取向等都有好与坏,优与劣、正向与负面、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两面,当我们面对这些东西作出选择、取舍的时候,就涉及到一个态度问题、意识问题、价值观的问题以及方法论的问题,是选好的还是选坏的呢?从材料的喻意看,当然是选正向的,否则,你如果先选坏的,好的最后也变成坏的,结果就会是一直享受坏的,正如吃梨。
材料中,这个人因怕梨坏了可惜,每天都挑最差吃,结果最后每天吃的都是烂梨。“烂梨”在此处可以看作是一种“坏兆头”“坏消息”“坏情况”的象征,本来是希望“消化”掉坏梨(坏事情),就会迎来吃好梨(好事情)的机会,结果随着时间过去,好梨也被拖成了坏梨。“放着好的吃烂的”提示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时,不能只盯着缺点去补救,而应该抓住优点发挥。“吃了烂的烂好的”,“好梨”变成“坏梨”的过程也警示我们,不能总是把事情一拖再拖,所谓“夜长梦多”,要及时抓住机遇,才能吃到好梨。“永远吃烂的”也可从总是着眼于“坏”的一面考虑,结果导致自己的生活向“坏”的方向发展,即悲观与乐观决定人生走向的方面考虑。
【立意】1.悲观与乐观:①积极乐观,开心应对每件事。 ②健康向上,灿烂一生。 ③扔掉悲观,享受生活。 ④保持好心情,快乐每一天。⑤收敛坏情绪,温暖所有人。
2.抓住时机与错失时机:①做事要适时才最好。②不要永远“差一点”。
3.善于取舍:①切莫因小失大。②正确取舍,让遗憾更少一点。③有所取舍,及时止损。④学会舍弃。
【素材】1.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列宁
- 28 -
2.做出正确抉择,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看清事物的本质。吃了“烂梨”的人,正是因为没有看清买梨的目的是为了吃到好梨,而不是为了防止梨被烂掉,方才择烂放好,终究是吃了烂的烂好的,反倒是浪费了其他的好梨,弄了个吃一筐烂梨的结局。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不是这样呢?舍不得吃好的用好的,剩菜剩饭反复吃,最后落了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的结局。其实,面对不合时宜的人、事、物,我们需要甄别出来,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享受恣意人生。
3.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布下的套子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无迟疑地咬断了那只脚,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脚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是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的利益而谋求整体的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
4.我们要有及时放过和迅速改变的魄力与决心。正如人人皆知的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主人公那般,在面对羊羔一只又一只丢失的情形,他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想法,迅速做出了改变,补全了羊圈,防止了羊羔再次丢失。倘若他没有及时放过自己,避免沉沦于丢失羊羔的悲伤中,他如何能迅速做出改变以保护羊羔再次丢失呢?由此可见,面对不好的事与物,我们需要拥有及时放过和迅速改变的魄力与决心,方可作出正确抉择,享受恣意人生。
【结构】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适时取物展其芳华”,接着分别从“适时”“惜时”“懂得舍弃”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观点;最后一段结合当下疫情,陈述身为学生应该“适时”做事,再次点明观点,深化主旨。
- 28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8 -
- 28 -
相关文档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适2021-06-024页
- 理综物理卷·2018届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05-2711页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适2021-05-2417页
- 理综物理卷·2018届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05-2412页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适2021-05-2226页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适2021-05-2111页
- 【英语】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05-2122页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适2021-05-2026页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2021-05-2016页
- 【英语】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05-20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