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课 故都的秋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郁达夫则描写秋的“清、静、悲、凉”,他的秋弥漫在小院中那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郁达夫先生让我们“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13年留学日本,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并成立了“创造社”。‎ ‎1930年他参与发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仍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 12‎ 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主要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适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也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1.创造社 ‎“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形成的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等。他们的作品侧重表现自我,较少客观描写,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从一开始就流露出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1925年以后,积极提倡“革命文学”,对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比喻由细微的迹象看出形势的变化,由现象或部分推知本质或全部。‎ ‎3.陶然亭 位于北京城南,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绍兴的兰亭、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变成了文人墨客“红尘中清净世界也”,在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有林则徐、翁同龢所写的对联,还留下了很多诗文,秋瑾、龚自珍等人都曾在陶然亭上留诗。陶然亭也曾经是早期革命者高君宇与石评梅爱情的见证者,两人后来合葬于此,“冰雪情谊”流传至今。‎ ‎4.秋士 12‎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常与“春女”(春天的时候,女子往往会因为看到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伤感)陪伴相出。也指迟暮不遇之士。‎ ‎1.识记字音 混沌 dùn 嘶叫 sī 一椽 chuán 鲈鱼 lú 平仄 zè 颓废 tuí 潭柘寺 zhè 廿四桥 niàn ‎2.近义词辨析 ‎(1)十足·实足 相同点 两者都表示足,但“足”的程度不同 不同点 十足:指达到顶点,十分充足,多用于抽象概念。‎ 实足:是实际上足够、确实足够的意思,指足数,强调数量符合要求。‎ 语境运用 ‎①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陕西省体育中心进行适应场地训练。队中有9名刚刚加冕亚冠冠军的广州恒大淘宝队球员,主教练里皮信心    地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赢球,两场比赛全胜取6分”。‎ ‎②这个店已有10年的经营历史了。店主诚信,商品质优,分量    ,童叟无欺,深得顾客的信任。‎ ‎(2)颓废·颓败 相同点 两者都有衰败、消沉之意 不同点 颓废:指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颓败:指衰落、腐败。‎ 语境运用 ‎①荒凉    的景象让人们大为震惊。‎ ‎②爱心是一轮炫耀在初春的太阳,使精神    的人看到人生的美好。‎ 答案 (1)①十足 ②实足 (2)①颓败 ②颓废 12‎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视频接访能达到与传统的当面接访一样的沟通效果,涉诉信访的群众不需要不远千里来京上访,而是直接在地方法院做个预约就能见到最高法院法官的面。(  )‎ 解释: ‎ ‎(2)一叶知秋,透过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  )‎ 解释: ‎ ‎(3)越来越多有“闲钱”的人不再满足于把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这种投资方式,开始涉足股票、期货类高风险投资。然而在面对涨跌输赢的时候,有的人却沉迷其中不能自已,致使血本无归。(  )‎ 解释: ‎ ‎(4)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 解释: ‎ 答案 (1)× “不远千里”形容不怕路途遥远。根据前文“不需要”,可知用错语境。‎ ‎(2)√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3)× “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应改用“不能自拔”。‎ ‎(4)×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对象误用。‎ 故乡的沉沦 耿立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12‎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他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选自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鉴赏点评] 文章的标题“故乡的沉沦”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突出了中国广大农村的田园风貌正在被毁坏,寄寓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文中有意曲解成语“背景离乡”的含义,强调了故乡在游子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2‎ 一、思维建构 请把方框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答案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二、内容把握 本文采用    的手法,赞美了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流露出了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答案 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故都的自然风物 向往、眷恋故都之秋 ‎1.文章第1段具有    的作用。‎ 答案 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2.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    、    、    ”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选取了哪些平常景物进行了描写?有何作用?‎ 12‎ 我的答案: ‎ 答案 (1)清 静 悲凉 ‎(2)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①秋声(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②秋色(清):碧空、蓝朵、青布、淡绿微黄,都是冷色调。作者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③秋味(悲凉):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凉风、微叹、清秋,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 ‎(3)作者从声、色、味的角度全面而有层次地展现了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3.作者主要用哪些声音来表现故都的秋声?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我的答案: ‎ 答案 (1)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2)不是,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正是为了反衬故都的寂静。‎ ‎4.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试举例说明。‎ 我的答案: ‎ 答案 比如第3段,作者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就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蓝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首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样的画面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融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又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的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 ‎5.关于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是怎样认为的?说说你的理由。‎ 我的答案: ‎ 答案 ‎ 12‎ 作者爱秋,颂秋。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在文章的结尾还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故都的秋可写的东西很多,但作者既没有展开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更没有涉及香山的红叶,昆明湖的池水;而是选取了故都的平常景物来描写。作者为什么不去描写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的风景?‎ 我的观点: ‎ 答案 观点一:我觉得这是由作家的思想感情来决定的,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那些著名的风景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感情。‎ 观点二:我觉得这些平常的景物才更能表现作者的忧思和潜意识里的落寞之感。北平那些著名的风景,虽富有秋的特色,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常用的题材,不易道出新意来。‎ 观点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人们对故都的平常景物很熟悉且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能够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浓烈的秋“味”。‎ ‎『读写能力』‎ 反衬手法的运用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参照,对比反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2、5、6、13段,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对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抑此扬彼,表明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之秋,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热爱。‎ 反衬,是行文时为了突出某一重要人物或事物,将相反或相对立的人、事、景放在一起对照的一种写作构思方法。它与正衬不同。正衬是烘云托月,是用同类或相近的人、事、景来衬托。而反衬则是用相反或对立的人、事、景来对照。‎ 运用反衬法构思,可以形成鲜明的反差,使主体得到强调与突出。运用反衬法来写人物,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运用反衬手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景物反衬 即在表情达意时,故意将感情与景物的差距拉大,或以美好的景物来写哀情,或以凄凉的景物来写欢乐。‎ ‎《荷塘月色》中有这样一句:‎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写平常无月怕人的小路,反衬出今夜月光的宜人,反衬出作者今夜淡淡的喜悦之情。‎ 12‎ ‎2.人物对照反衬 作品中要塑造人物形象,除了采用正面描写外,还可以描摹对立面的人物来反衬出主人公。‎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官宦、风云人物的讲话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来反衬出梁任公先生此番演讲之精妙,留给人们印象之深刻。‎ ‎3.内外对照 外,指外表;内,指内心品质。在写主要人物自身时,也常运用到反衬手法。‎ 初中课文《藤野先生》一文,有对藤野先生的外表介绍:‎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如此一个外表显得邋遢寒酸的人,对治学却极其严谨。‎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外表之卑微,不修边幅,却更加反衬出藤野先生精神之伟大!‎ ‎『针对练笔』‎ 运用反衬手法,描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物形象,150字左右。‎ 答: ‎ 答案 正午的阳光,是点燃的火,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世界像被装在升腾着热气的蒸笼里,闷得喘不过气来,热得让人发慌。在一条人来人往的道路上,有一位身体胖胖的老妇人跌倒在路上,过往的行人自顾自来往,并不多看。这时,一位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衣衫被汗水浸透,稚嫩的脸看上去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看到烈日下挣扎的老人,稍作犹豫,她跑了过去,小心地将老奶奶扶了起来。‎ ‎『直击高考』‎ ‎(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12‎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12‎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呼噜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的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棵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答: ‎ 答案 ‎ 12‎ 回忆童年快乐,表现浓浓亲情,增添生活气息;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结构的能力。“作用”一般从内容(强调重点、手法、情感)和结构(题目、上文、下文、结尾)两方面作答。对插叙内容作用的分析主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前文说“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与下文的“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形成对比,反衬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其内容上表现出对童年及浓浓亲情的怀念。‎ ‎『素材迁移』‎ 郁达夫的悲凉 散文是作者内心世界情感诉说的一个通道,郁达夫写他对北平的秋的感怀时表达的只属于他自己的那份独特体验。在他看来,恰恰是挟着清清爽爽的悲凉的这份秋味,让他记住了曾经生活过的这座城市——北平。他爱北平,他的爱已经和秋味混杂在一起,黏着在一起,无法分开,每每品读、把玩,情感世界里便会拥有一份馨香,这份馨香原本只属于他自己,当他用笔复原这份秘密的时候,我们才有幸获得他的这份情感。当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时,落寞、悲凉就是一份情感体验,它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因为它不是伦理道德层面的是非判断问题,而是情感层面的审美体验问题。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运用方向] “眷恋故乡”“情感体验”“深沉与奔放”“人与自然”“爱国”。‎ ‎[运用示例] ‎ 他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却有着铮铮的铁骨;他将他的如椽之笔,化作横扫倭寇的利器;他用他柔弱的肩膀,将兴复民族的重任扛起。战士自有战士的情怀,战士自有战士的胆气。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迹。为百姓者,百姓念之;为民族者,民族敬之;千古江山千古事,千古英杰千古记。国家强大匹夫责,民族繁盛你我志。学英烈,心为国家;学英烈,情系民族,做一个达夫,做一名战士,将我们自己打造成民族肌体上的一个坚强因子,在这个肌体上坚守我们的位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