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议论文的分析
素材一
【画面描述】 儿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收获的是一纸文凭;父亲头白背弯,收获的是沉
重的债务。
【寓意点评】 漫画揭示了普通家庭为子女教育不堪经济重负的社会现实和高等教育存
在的制度缺陷。
素材二 “最美司机”宋洋
宋洋是山东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一名客车司机。客车正在高速公路疾驰,他突发脑干
出血,危难之际,凭借意志忍痛踩下刹车,将客车停在应急车道上,挽救了 33 名乘客的生
命。为了大力弘扬宋洋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用道德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社会风
尚,推进“美德山东”建设,省文明委决定,追授宋洋同志为“全省道德模范”。
100 秒,他用生命中最后一次制动带给 33 名乘客生的机会,用生命履行了职责,用平
凡凝聚了伟大,用行动诠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价值。“最美司机”宋洋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
传遍了齐鲁大地。3 月 22 日,是为宋洋举行追悼会的日子。初春的济南云幕低垂,寒风呜
咽,仿佛全城都在为他的离去而悲伤。近万名济南市民自发赶往济南殡仪馆,为心目中的“平
民英雄”送最后一程。“这样的楷
模,我们一定要来送送。”这是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这天,省委书记、省文明委主任姜异康对学习宣传宋洋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批示:“宋
洋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优秀品质令人敬佩,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榜样。
应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宋洋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省委副书
记郭树清也做出重要批示:“向宋洋同志学习,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安危放在第一位。”
【媒体评论】 宋洋走了,但平凡中迸发的生命亮度照亮了来路与归程。好心人走过
的地方开满鲜花,一个壮举震撼众人心灵,一位英雄感动一座城市。
——大众网
【速用示范】
话题一:感动与爱心。有一种感动叫作爱心,“用爱心传承爱心,用爱心温暖社会”,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人生是由爱交织成的网,如果没有爱,世界将会没
有光彩与生气。爱是寒冬里的阳光,能给人们带来暖意,是黑暗中的明灯,能给人们带来光
明。
话题二:责任。责任,是社会的地基。没有它,高楼大厦在微风中就会轻易动摇。对自
己负责,责任是严格的教官;对别人负责,责任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对国家负责,那是
社会进步的条件。
[走进现场]
阅读学生习作《近墨者未必黑》,讨论文后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仔细考察,《近墨者未必黑》一文实质上的中心论点就是从绪论到本论的那
个过渡句:“自古以来,近墨不黑的人简直难以数计。”本论中列举的荷花,陶渊明、李纲、
宗泽,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英雄,张海迪、朱伯儒等等,都是为了说明“近墨不黑的人简直
难以数计”这个中心话题的。
2.证明这样的论点有没有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近墨而不黑的人很多,这是一个无需论辩的事实,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极其浅
显的“道理”,证明这样的论点是没有意义的。
3.文中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论据,能否有
效地证明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个论据,并不能有效地证明作者心目中的论点。陶渊明辞官归田,正是因
为怕在官场里待久了,近墨而黑,与腐朽的官员同流合污。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恰恰可以说
明“近墨者黑”。
4.文中班长帮助“调皮鬼”的例子,能否从“近朱者赤”的角度来反证“近墨者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班长帮助“调皮鬼”的例子,也不能有效地证明作者心目中的论点。班
长没有被“染黑”,“调皮鬼”的成绩“直线上升”,完全可以看做是“近朱者赤”的缘故,
而“近朱者赤”与“近墨者黑”是同一个性质的命题。所以,这个例子不但不能证明作者所
要证明的观点,实际上是从“近朱者赤”的角度反证了“近墨者黑”。
5.本文这种简单举例、以所谓的“摆事实”代替“讲道理”的写法能达到论证的目的
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种简单举例,以所谓的“摆事实”来代替“讲道理”的写法,并不能达到
论证的目的。在写作议论文时,仅靠举例是无济于事的。特别是在写作带有论辩性质的文章
时,辩论的双方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例子,倘若不从特定的角度展开分析,你
举屈原,我举楚怀王,你举鲁迅,我举周作人,那就不是说理,而是“抬杠”了。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最基本的写法,在议论文中,“摆事实”是为“讲道理”
服务的,“理”是中心,是根本。而本文只有“摆事实”,没有“讲道理”,实际上只是非
常肤浅地说明(不是论证)了一个中心话题(不是论点):自古以来,近墨不黑的人简直难以数
计。文章反复举例,论说只是在同一平面上滑行,只是在极其肤浅的层次上强化人们的感性
认识。说来说去,只是兜了一个圈子,仍然回到了原地,论题实际上根本没有展开,更谈不
上深化,谈不上给人们提供新的思想认识。
[活动体验]
一、分析就是具体化
分析的方法就是说理的方法。对论题中的重要概念,对论说中关涉的事物做一些分析,
就能在具体化的过程中把论题导向深入。
结合《近墨者未必黑》文本材料,请对“近墨者未必黑”这个论题中关涉的几个方面做
具体分析。
1.“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写作议论文——特别是写论辩性的议论文时,首先要对论题中的基本概念
作明确的界定,如果不对概念的内涵加以具体的限定,不对概念的内涵作统一的认识,就无
法在同一个论题内进行对话。例如,在《近墨者未必黑》这个论题中,有的人把“墨”理解
为“不可救药的坏人”,有的人把“墨”理解为“落后的生活环境”,争来争去,其实牛头
不对马嘴,争论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
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墨”,原意是“黑墨”,在这里用来比喻“不好的、落后的
生活环境”。
2.“近墨者”的年龄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近墨者”的年龄层次有少年、青年、老年等等。
3.“近墨者”的思想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近墨者”的思想素质有易感染者、抗感染者、一拍即合者、思想坚定者、
刀枪不入者等等。
4.人们一般会在何种情况下“近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近墨”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人是主动的,有的人是被动的,有的人
是无意识的。即使是主动,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人是追蝇逐臭,有的人是为了挽救改造,
有的人是隐身埋伏、另有图谋,等等。
5.不同的人“近墨”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同的人“近墨”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如:年轻的人因为阅历不深,就容易
受感染、受影响,变“黑”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年老的人见多识广,辨别能力强,就不大容
易受感染、受影响,变“黑”的可能性就小一些;思想素质好的人“近墨”,就不大容易变
“黑”。思想素质差的人就容易变“黑”;有的人在无意识中“近墨”,说明他本来就不辨
香臭,说不定就会一拍即合。有的人是被动“近墨”,被人推入恶劣的环境,这就要看他思
想素质如何。思想素质好,抗感染能力强,他就能不为所动,洁身自好。如果他思想素质一
般,“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慢慢地就会被熏“黑”;追蝇逐臭的人“近墨”,他
本来就是为“黑”而去,当然很快就会变“黑”。像朱伯儒、张海迪这样的“近墨者”,他
们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改造犯错的人,是为了使犯错的人“近朱”而“赤”,当然就不大会变
“黑”。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地下工作者,也必须筑一道思想的长城,时时警醒自己,才会
“出污泥而不染”。
6.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于“近墨者未必黑”这个论题,还可以从许多方面分析。如,“近墨”时
间的长短,“墨”本身力量的强弱,“近墨者”与“墨”的相互作用、彼此消长,“近墨者”
与“墨”之间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等等。
二、分析就是“砍木头”
“分析”,“分”就是“八刀”,“析”就是“用斧子砍木头”。写作议论文,就是要
求选取对事物内容的规律性的认识,这和“砍木头”的道理是一样的:砍的刀数愈多,事物
的内部联系就看得愈仔细、愈透彻。
阅读《说“谨慎”》,回答问题。
1.本文把“谨慎”这根“木头”砍成了哪几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说“谨慎”》的本论部分,作者是从“谨慎是一种责任心”,“谨慎是
一种作风”,“谨慎是一种能力”,“谨慎是一种品格”这样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也就是
说,作者把“谨慎”这根“木头”砍成了四块。对一个论题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道理就
讲得比较深入、透彻。
2.作者在对“谨慎”展开分析时,多处使用了对比、排比等手法,请从文章中找出几
个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使用的对比有:“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党利国利民;用不好,
误党误国误己。”“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摆正公仆位置,又要摆正权责关系,在职务面前要
勤思义务,在权力面前多想责任,这样才能做到谨慎用权。”“真正做到有骨气而无傲气,
有正气而无霸气”等等。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分析议论,有助于在矛盾对立中把论述导向深
入,使读者从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文中使用的排比有:“应该把谨慎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自觉追求,作为一种良好的
领导方法自觉发扬,作为一种重要的为政之道自觉践行”,“做人务求平和、坦荡、无私,
做事务求周密、细致、务实,做官务求冷静、爱民、勤政”,“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情感贴
在民心上,作风落在求实上”,“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清
醒的头脑,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以开阔的眼界,不断开拓创新;以宽阔的胸襟,审时度势,
驾驭全局;以务实的精神,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等等。议论文中的这种排比,句式整齐,
铺张扬厉,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重要的是这种排比,并不是同一层意思的反复,而是在每
一“比”中都引出了新的论述的侧面,是论题的多层次的展开,这样,论述就会丰富、全面,
深刻、透彻。
3.在进行概念分析的时候,除了阐述某个概念“是什么”,有时候也可以从反面阐述
某个概念“不是什么”。学习本文的分析方法,说一说“自信”是什么,不是什么。
自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信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进行概念分析时,阐述概念“不是什么”可以与“是什么”形成对比,使
人在对比中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同时,愈“不是什么”也就愈接近“是什么”,这样就能防
止偏离题意,使议论走向精确。
例如,对“自信”可以作这样的分析:
自信是适度地相信自己,
自信不是狂妄、不是叫嚣,不是“老子天下第一”;
自信是对自己的正确的、理性的认识,
自信不是自大、自负;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自信不是自卑、自欺。
三、分析就是探因析果
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
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多果、一因一果、同因异
果、多因一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在展开议论的时候,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
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形
成正确的决策。
阅读《600 字作文 72 个“死”字谁之过?》和《中学生的 72 个“死”字意味着什么?》,
回答问题。
1.两位作者分别从“语言贫血”现象中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赵光瑞从“语言贫血”现象中看到的是:“由于现存教育的弊端,从而
造成了学生‘语言贫血’。”
作者吴应海从“语言贫血”现象中看到的是:“随手就写出了 72 个‘死’字,学生心
情之压抑由此可见一斑。”
2.你认为造成学生“语言贫血”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造成学生“语言贫血”的原因有读书少,知识不丰富,“思想贫血”,等等。
“语言贫血”又不仅仅是“语言贫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如今学生心灵极度焦渴的
真实写照”,“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另一控诉”。“思想贫血”是主要原因,“读书少,知
识不丰富”是次要原因。
3.“语言贫血”可能引发哪些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言与思想是互相关联的,“语言贫血”可能引发“思想贫血”,可能引发
“创造力贫血”,等等。
4.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疗学生的“语言贫血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多接触社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接触自然,到大
自然中去“多识草木虫鱼鸟兽”,丰富自己的词汇,在广泛的阅读中建立自己的语言“仓
库”,等等。
四、分析就是要同中见异
事物总是在比较中才能现出差异,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特别是看到相近、相似的事
物之间的差异,就能使议论走向精确和透彻。
阅读《孤独是一种高贵》,回答问题。
“孤独”和“孤单”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独”和“孤单”的相同点是:有时候它们都表现为孤身一人,单独相处。
不同点是:“孤单是个人独处的一种‘生态’形式,就人而言,它是物质的——即身体
的,它的最高的精神活动,大抵止于思念。”“孤独在物质——身体上,也许呈现出孤单一
人的生存形态,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独自搭起木屋,靠砍柴、钓鱼自食其力一样。但更多的
时候,孤独却是在熟悉的人群里,习惯了的故土上,家人环绕的天伦中。”“孤独是一种精
神的存在之态,它远离了现实,超越了现实,是精神永远向上,不停地已经走得很远了的必
然。它已经难以得到世俗的理解和认同了。”
[写作实践]
一、分析就是要不断地拓展题域,把议论不断地引向深入。阅读下面这两段话,看看作
者是如何深入地展开议论的。选择两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模仿这种议论的方法,分别写两段
议论性的文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思路点拨】 古人李腾芳在《山居杂著》中说:“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由外入内,
渐渐剥出为妙。”在展开议论时,为了把道理说得透彻,说得生动丰富,说得令人心服口服,
常常要一层一层地逐渐深入,不断地开拓出新的境界。
本题旨在锻炼学生拓展题域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重温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有
关篇章,如《孟子》、《左传》、《战国策》等,学习古人层层拓展、分析说理的方法。
注意,本题不是一般的句子仿写,不必过分拘泥于句子的形式和修辞,关键在于引导学
生拓展说理的境界。
议论性的文字如:
1.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2.闭门画花,不如走马看花;走马看花,不如下马栽花。
3.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人顶在头上。
4.说到对土地的感情,穿皮鞋的不如穿布鞋的,穿布鞋的不如穿草鞋的,穿草鞋的不
如赤脚的。连赤脚也有程度之分,那些踏过水田里烂泥浆的脚,就要比走硬土的人感受得更
加深刻一些。
5.我们常常为了大堆金子,而丢了点石成金的指头;我们又常常为了一根点石成金的
指头,而忘了辛勤的劳动和更丰富的创造。
6.重要的是自己。一生的宝藏属于自己,一生的开拓属于自己,开拓的艰辛属于自己,
艰辛中的美丽属于自己。
二、阅读《信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信任”的认识,然后把它归纳
成几点,形成一个议论文的提纲。
【思路点拨】 本题旨在锻炼学生“理”出“理”来的分析能力。如果老是让事物停留
在囫囵的整体上,就无法展开论述,所以,写作议论文的关键是找准不同的“切入口”,进
行适当的“切分”。关于“信任”,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述。
提纲如:
信任是友谊的基础;
信任是合作的纽带;
信任别人是一种美德;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做过一个实验:他组织一些年轻人分别以 1 人、2 人、3 人直至
8 人一组进行拔河比赛,用测力计测量他们在不同组别中用力的情况。得出的结果是:当他
们 1 人拔河时,平均拉力为 63 公斤,按力的平均叠加计算,2 人组应是 126 公斤,3 人组应
是 189 公斤,8 人组应是 504 公斤。而实际测出的平均值,2 人组为 118 公斤,比叠加值少
8 公斤;3 人组为 160 公斤,比叠加值少 29 公斤;8 人组为 256 公斤,比叠加值少 248 公斤。
这个实验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请你以这种现象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 1 0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思路点拨】 写作本题,无论是赞同“人多力量大”还是“人多力量小”,一定要注
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析”就是要实事求是,就是要区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范围、不
同的条件等等。要对论题加以必要的限定,防止走向片面和极端。
“人多力量大”小论
吴兴人
人多究竟力量大,还是力量小?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做了一个“拔河”实验,这项实
验证明了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个力量叠加的总和。林格尔曼将它解释为“责任分散”现
象。他说,对某一件事,假如一个人在单独的情况下完成,会做出积极反应,但在群体中去
完成的情况下,往往有退缩和保留,因为前者独自承担责任,后者则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
内耗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分散的结果。
林格尔曼的“责任分散”论,能否用来解释别的社会现象?我以为,“责任分散”现象
在一些人浮于事的单位里,是确实存在的。由于“官多兵少”,职责不明,互相推诿,彼此
扯皮,出工不出力,该做的事不做,该问的事不问,甚至散布流言蜚语,背后拆台,弄得“三
个和尚没水吃”。对于这种现象,研究一下拔河实验的结果是有益的。我们的对策是精“兵”
简“官”,把“浮于事”的人统统裁去,让每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但是,笼统地说人多一定力量小,那也未必。林格尔曼的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社会现象。
在抗洪抢险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人少了是不成的。一旦“管涌”出现,需要成千上万个
沙袋、石袋投下去,需要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蜂拥而上。由于事关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每个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人人全力以赴,终于众志成城、人定胜天。所以问题不一定
在于人多,而是看参与其事者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同心,是否协力,做到了这几条,人多无
疑会力量大,而不会彼此抵消。
再以足球场的拉拉队为例。拉拉队的成员,也必须有一个量的聚集,人多才会势众,人
多呐喊声才会震天撼地;有时叫喊尚嫌不足,还要击鼓助威。如果仅有小猫三四只,那么,
这支拉拉队必定是不成气候的。而拉拉队的加油呐喊,又怎会对赛场内的运动员起激励作
用?
又以反车扒为例:众人在歹徒面前迫于淫威,不敢上前,这时如有一位勇士挺身而出,
大喝一声,歹徒必然转身举起凶器对准他;如果接着第二位勇士又大喝一声,这无疑是对第
一位英雄的莫大支持,歹徒有可能转向第二人,虽仍如狼如虎,但已色厉内荏,这时周围旁
观的公众已壮胆生威;如果又有第三人大喝一声,歹徒就已不知所向。再有四人五人呐喊,
歹徒还能逞威风么?
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人多力量小”或单纯地认为“人多力量大”。要看是何种情况
下,人们在做什么事。
(本文有改动)
【金指一点】 在我们的传统观点里,历来都是“人多力量大”,但林格尔曼却用自己
的试验证明了“人多力量小”。但这是否就是普遍真理呢?是否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在这一点上,本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管林格尔曼证明了“人多力量小”,但作者并没有
一味地附和、一味地加以阐发,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人多人少力量
是不一样的。
考场如何写好议论文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
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
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画要清楚。
字迹笔画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
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
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
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
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
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
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
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
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3.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工
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
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
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
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
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
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
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4.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
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
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
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
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
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
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
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
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
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
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
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作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
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
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
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
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
“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
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
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
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
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
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
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
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势,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
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
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
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
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
自然会有长进。
[真题展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
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
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金指一点】 沙滩上扔一粒沙子和扔一颗珍珠,很显然能想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对比,
很容易说珍珠是人才沙子是平庸,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但这个角度太常规。其实可以采取逆
向立意思路,沙子扔在沙滩上找不到,珍珠扔在一筐珍珠里同样找不到。所以问题其实不在
于是沙子还是珍珠,而是在于特色,独一无二。
[满分示例]
做一颗沙粒
一把沙子扔在海滩上,左右形状、颜色大致相近的同类比比皆是,难以分辨无法找寻。
不过是一把沙子,不能发光发热没有科技含量又创造不了多大经济价值,何必去找?
一颗色泽明丽光彩闪耀的珍珠,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动眼睛的视觉功能,转瞬之间就跃入
视线把它找到。珍珠既有药用价值能养颜护肤,又是名贵的装饰品。没有理由遗弃海滩遭遇
冷落,有必要把它找到。
是做沙子,还是做珍珠?毫无疑问,谁都会选择后者。
暂且把没有内在联系的沙子和珍珠,设定为事业成功的起点与终点。实现由量的积累到
质的飞跃,即沙子蜕变成珍珠获得事业成功,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收获成果要经历春种秋收;金榜题名需要十年寒窗;作家莫言自发表第一篇小说,到步
入文学圣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历时三十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摘得数
学王冠上的明珠,穷尽一生。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做珍珠的年轻人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要想事业有成得先做沙子。
做沙子得尊重客观现实,承认自己渺小。
茫茫海滩上数不清的沙粒,分不出纵横经纬,没有组织团体,任凭海水冲刷被动地铺在
岸边。置身于如此环境的一颗沙粒,小得不能再小,当然无足轻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
能平衡心态,为日后的奋进修身养性。
做沙子需要忍受孤独寂寞。
海滩上的一颗沙粒,没有可能奢望遥远的绿树,花园里灿烂的鲜花对它来说也是遥不可
及,就连随和的小草也很少光顾海滩。只有又苦又涩的海水,日日与它为伴。
一颗沙粒谁会理睬。面对苍天呐喊,听不到回声;用尽全身力气向大海挥手,也招不来
供它搭载的航船。可怜的沙粒,得不到温暖和爱抚。矗立海边无所建树的礁石,撇着嘴嘲笑:
“那么小的一粒沙子!”
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是成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磨练。
做沙子甘心被人踩踏。
寂寞的海滩,默默无闻的一颗沙粒缺少独挡一面的资质。不仅应该留守海滩,而且还得
心甘情愿地被人踩踏。哪怕被前来看海的人踩成脚窝,深陷淤泥永世不见蓝天,也没有借口
抱怨。潮涨潮落被汹涌的海水卷入汪洋,随波逐流不知所终,这样悲惨的结局也得咬牙承担。
做一颗沙粒,承认自己渺小,忍受孤独和寂寞屈居别人脚下,并非在事业无成中沉沦,
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朝着成功的方向挺进。时刻向前走,每天都在缩短沙子与珍珠
之间的距离,那么成功一定不会辜负有心人。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跋涉,沙子蜕变成珍珠,成
功悬挂在炙手可得的终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得到众人认可的珍珠,得先做一颗沙粒。
【名师点评】 本文紧扣话题,不蔓不枝,紧紧围绕“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做珍
珠的年轻人弄不好会适得其反,要想事业有成得先做沙子”这一观点行文,舍此一概免谈,
因而文章论证清晰,层层深入,层层剖析,读罢令人叹服。文章语言富有一定的文采,修辞
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不仅好看而且耐看。
[写作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鲜花是美的,鲜花首先是开在你的心上,鲜艳和芬芳才能活跃在你的指间。而此时,你
必须明白,促成鲜花开放的,是那窗前那树梢里透过的一缕阳光。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富有诗意,意蕴曲幽,包含生活哲理。对于材料,我们首先要
搞清楚材料的类型,并找准材料间的逻辑。这是一则寓意型材料,鲜花是核心,美丽、开放
与阳光是它意蕴的延伸。要触摸鲜花的鲜艳与芬芳,就需要用心去感受,要让鲜花“开在你
的心上”;在感受到鲜花的第一重美之后,我们更要知道这美丽背后的因素,也就是“促成
鲜花开放的,是那窗前那树梢里透过的一缕阳光”,这是更深层的写作。写作时可以围绕材
料的多层意蕴拓展、引申,在立意方面多层挖掘,写出感悟,烛照生活。
角度一:从“鲜花”与“美”的感受立意。材料中对鲜花的理解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写
作空间,成功、成长、荣誉、幸福等可以是写作点,梦想的实现、目的的达到、成绩的提高
等生活点滴也可以为文,这些都让我们觉得美丽,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咀嚼、体会,感受美丽
最宽泛的内涵。因此,不仅仅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而是“用心呵护美”。“美需要感受”
是一个不错的写作角度,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观,进而展现一定的感悟深度。
角度二:从鲜花背后“阳光”的默默付出去立意。我们咏叹月光的皎洁,很少会想到月
亮的光芒来自太阳光的无私照射,表象最是直观,本质多要思量。鲜花的美触目可及,却很
少有人能想到让鲜花绽放的阳光。阳光是背后的默默付出者,站在幕后,没有掌声与荧光棒,
但它是鲜花美的源泉。赞颂默默付出的精神,找出成功背后真正的英雄,歌颂生活中一切的
“隐形美”,立意不俗。
角度三:从“鲜花”与“阳光”的逻辑关系全面立意。这是一种立体全面理解材料后的
综合立意,不限一隅,立足整体。材料中前面写鲜花的美,后面指出美的来源,以“但”字
构成语意上的转折,是关系型材料。内容隐射现实,我们过多地关注了生活中美的表象,而
没有理性地去洞察、探寻美背后的因素,从而引导学生深思生活中美的源泉问题。成功与动
力,要学会感恩,知道回报,这个角度的立意与感悟,更能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沙/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里面
阅读短诗,根据诗的寓意,发散自己的思维,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题目自拟,自选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写作提示】 世上看似最不值钱的东西往往最宝贵,除了沙,还有空气、水、阳光……
由此看来,贵与贱也是辩证统一的。
普通的事物中含有深刻的哲理,外表朴素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平凡事业往往有着
伟大意义,简单的生活中蕴涵着人生的真谛。就个人而言也许你总觉得自己普通如沙子,但
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样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发出金子般的光辉。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2021-06-038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下能力提2021-06-037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2021-06-038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课词语2021-06-0337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开启智慧2021-06-034页
-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课时作业5含2021-06-036页
-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课件新2021-06-0335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2021-06-0373页
- 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2021-06-0323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用事实说2021-06-0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