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8.86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二十八课 故都的秋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歧.(qí)韵 譬.如(bì) 嘶.(sī)叫 凋.谢(diāo)
B.耗.(hào)子 开拓.(tà) 落蕊.(ruǐ) 一椽.(chuán)
C.橄榄.(lǎn) 落寞.(mò) 细腻.(nì) 廿.(niàn)四桥
D.着.(zhuó)衣 椭.(tuǒ)圆 萧.索(xiāo) 潭柘.寺(zè)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B.虽今日之茅掾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红楼梦》)
C.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千里之
外》歌词)
D.梦醒蹁跹/有你的画面/温热仍在心底蔓延../浑沌..流年/谁忘了誓言/一半苦涩/一半情深/数着年月只为花
开那一面/就算来来回回错过又擦肩。(《繁花》歌词)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
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
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冬天来内蒙古根河吧,这种严霜烈日....的极端天气分分钟让你变成“冰花男孩”!走一圈回来,眉毛,帽子,
围巾上都是结满的冰花。
②生命像流水,那些不快的事总要过去。谁在倾听,一叶而天下知秋.......的美丽?思念,像秋天的落叶,落地成
伤。
③此处,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构成了一
幅优美的水乡风景画。
④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聚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
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⑤日本是一个和我们一衣带水....却又让我们爱恨交织的国家。它深受中国汉唐文化影响,有人说如果想看唐朝
就请去奈良。
⑥以色列科学家阿迪·斯特恩教授表示,量子技术正方兴未艾....,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取
得了“惊人的”成就。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巨匠郁达夫和他的母亲、哥哥三位忠烈的故事令人震撼。1952年经毛泽东主席签署,郁达夫与他的
哥哥郁曼陀分别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B.《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
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C.老先生年届九十,还在孜孜不倦地整理《古文尚书》,皓首穷经,谁也不能否认先生不是青年学者之楷模。
D.《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对青年学生是熟悉的,它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重要篇目。
【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
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
人央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
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
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
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
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
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
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
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
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
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
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央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
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兩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
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
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
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Colden Days。
到了秋天,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
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
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
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
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
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段写南国之秋的无味,作者不远千里来到北平,只为饱尝一尝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
强烈热爱。
B.作者描写故都秋景时,详细地描写了故都旧院的秋,它有着清、静以及沧桑味儿,秋意浓烈而典型。
C.文章插入写秋的诗文,点明文化渊源,自然气息之外增添浓重的文化气息,暗合“故都”题旨。
D.对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展开,给读者如入其境之感。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该文是作者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挥笔而就的,若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是很难写出这样的佳作的。
请从文中选出三个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
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
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
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
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
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
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
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
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
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
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
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
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
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
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
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
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
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
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
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
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
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
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
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
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
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 8月,在北平。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故都”两字明确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
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B.“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比的写
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有可欣赏之处,衬托出北国之秋的美好。
C.本文是写景文。第 12自然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作者似乎是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
再添一重文化气息,这与“故都”题旨不符。
D.开篇和结尾均提到“南国之秋”,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明确,即抑
彼扬此,南国之秋胜于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E.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依凭一个普通
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深厚的主观
色彩。
2.故都的秋给作者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故都秋天的画面,请概括这五幅画面(每幅
画面概括不超过 6个字)。
3.作者写“秋蝉”、“秋雨”虽详略不同,但表现方法是一致的,请简要赏析。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
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
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
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
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
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
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
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
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
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
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
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
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
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
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
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
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
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
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
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
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
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
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
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
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
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
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
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934年 8月,在北平。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是因为“蓝色和白色”恰当
地传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
B.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
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C.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
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秋意也就更为浓烈与普遍。
D.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细致入微地展开
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
E.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四世同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
2.文章 3-11段中,为了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
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本文是写景散文,为什么在第(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那么绿,偶尔飘
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等到冬天。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
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
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是用肌肤感觉一
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普通市民的我了吧。如果我也
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
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得到的。
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天气还很热,
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
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
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愁。年轻的时候,
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
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走在
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
词。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空中有没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
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
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
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
听雨客舟中,博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偶尔伤感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
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
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
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
愁,也可以是无边的诗意。
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己的秋
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
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展开去。
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的。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喜欢她写的一段话:“有一天我们的文
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我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感慨,表达了对南国的秋天与之类似的感受,说明他们对秋的体验
完全相同。
B.作者笔下的秋,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常有的“伤春悲秋”意识的一种新的突破,这种意识在古典诗词中前
所未有。
C.作者强调了人自身对于环境的体验的重要性: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
靠自己去调适。
D.第四段中“秋在心上,就是愁”一句,恰当地运用了拟人和双关手法,表现了秋天常常带给人的一种感
受。
2.本文题目是“很亮的秋天”,其中“很亮”有哪几个层面的意义?
3.请结合本单元学习过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举例分析“秋天”这个意象在本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平的冬季
郁达夫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
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
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
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
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
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
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
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
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
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
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玻
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
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地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
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
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
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
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
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
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
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
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
亮的话来。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
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
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
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写散文要寓情于景,客观纯正的写景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但本文不是借景抒情的文章。
B.文中有些话和《故都的秋》近似,如“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
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但是本文的意境不如《故都的秋》深沉、邈远。
C.《故都的秋》对北平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沉、凝重的爱。而本文运用
真实自然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留恋和深彻肺腑的亡国之恨。
D.郁达夫写北平的冬季,运用白描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北平的冬季景象,充分传达出北
平冬季的精神品质,做到了形神兼备。
E.本文与《故都的秋》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写出了一个满怀抱负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中的苦
闷心境。
2.“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3.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试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
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
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孩子们,总也是个个怀念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
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至多也不过冷
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
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
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
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
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
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
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
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
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
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
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
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
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说到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
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
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
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淡
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窗中画上
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
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大吠,风雪夜归人”,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
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
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
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
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
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
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
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与《故都的秋》相比,描写的主要内容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
和真诚的热爱。
B.文中写闽粤的冬天,突出了暖和的特点。一方面和江南的冬天形成了对比,另一方面也给“江南”界定
了范围。
C.文中在描绘江南冬雨图时,远近结合,以动衬静,黑白的画面上点缀红黄的亮色,给人以既古朴又优雅
的感受。
D.《故都的秋》饱含一种悲凉、清静之美;本文描写江南的冬天也隐含着这种情调,但近乎荒凉的风景掩盖
不住精神的奢华。
2.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先写北国冬天的生活?
3.江南冬景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4.(新高考新导向题)《故都的秋》通过五幅画面对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进行了描绘,本文第 5
〜9 段也用了四幅画面对江南的冬景进行了正面描绘,请用简洁的语言对这四幅画面进行概括。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的感怀①
孟超
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
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和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除此,
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
马上路口里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那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
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市招,触目惊心,使你
不管怎样的热衷,总不会不觉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
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他不是秋天吗?
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的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
山的爬山虎的叶子,红的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滨浴场是阑珊了,软沙的轻梦,也
快到了醒的时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边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
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的!
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抗战之后,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我也曾
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
脚麓;我也曾在 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
没曾留下了凄凉的感觉。
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
我站在中正桥头,却感不到桂林同别处有什么不同。
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那可使我们觉到秋天到了。壮士衣单借以作为秋的表征,
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到秋意薄了。
秋天,只低徊于欧阳子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的,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
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让我来模拟一下吧,新谷是在收割中,无边的大野,撒下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纷忙在田亩里,都
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枪杆,帮助着他们秋收,田垄里唱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
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抗战中的欢愉的画面呵。
再想下去,秋收之后,食粮是充实了,人民生活是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抗战是在无形中添加了不少
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反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
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低落的希
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了。
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铅样般地低沉着,
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②,反复了多时,以后是什么,
却记不起来了。
(原文有删节)
注:①文章写于 1941年,当时作者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工作。②鲁迅 1935做《亥年残秋偶作》,首联是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意为我已惊骇这肃杀寒秋来临大地,怎敢违心地用笔去赞美春天
的温煦呢?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桂林、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秋,欧阳修与《秋声赋》等,素材丰富,灵活自由。
B.文中“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一句蕴含着对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的深深的痛惜之情。
C.结尾引用鲁迅《亥年残秋偶作》中的头一句,省略后句,起到了欲言又止、含蓄蕴藉的效果。
D.本文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样,皆咏秋抒怀,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
2.对桂林之秋,作者先是说“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后面又说“感不到同别处有什么不同”前后是否矛
盾?为什么?
3.文章在对秋的感怀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片段写作】
1.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调动听觉、视觉来描写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要有声有色、有动有
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请借助这种方法描写有关“江南春天的雨”的画面。不少于 200字。
2.秋天是一个容易引人生发无限感慨的季节。读了《故都的秋》,你有怎样的感慨呢?请围绕“景由心
生”这一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譬”应读作“pì”;B项,“拓”应读作
“tuò”;D项,“柘”应读作“zhè”。故选 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碧宵”应写作“碧霄”;B项,“茅掾蓬
牖”应写作“茅椽蓬牖”;D项,“浑沌”应写作“混沌”。故选 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A项,“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没有比
喻,“譬如”意思是“比如”,是举出例子;“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
是排比,“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构成对偶。C、D两项均无对比,“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是排比,“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
是名花,不是美酒”是比喻,“半醉”是拟人。B项,“(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是对比;“正像
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是排比和比喻。故选 B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本题中①严霜烈日: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
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此处指天气特别冷,不合语境。②一叶而天下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
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使用正确。③疏疏落落:形容事
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此处指篱笆之间距离远,使用正确。④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用在这里修饰歌声,属对象误用,可改为“余音绕梁”。⑤一衣带水:像一条
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此处形容日本和中国往来方便,符合语境,使用正确。⑥方
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与“正”重复。此处
使用错误。故选 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B项,成分残缺,在“深切的眷念之意”前加上“含有”;C项,
多重否定误用,将“不是”改为“是”;D 项,主客倒置,应是青年学生对《故都的秋》熟悉,或在“青年学
生”后加“来说”。故选 A。
【文本阅读】
一、【答案】1.A
2.①视听结合,作者笔下“碧绿”的天,驯鸽的“飞”声,形象地再现了北平之秋所独有的澄澈高远之境。
②以动衬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衬托出周围之静,凸显了北国秋天“静”的特点。③情景交融,细腻的笔触
饱含着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3.①“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对清秋时节独有的明朗天气的观察细致入微,“一丝一丝”
极其形象,“漏”字更体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与表达的传神。②“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对生
活观察得仔细,才能看到扫过灰尘之后地上所留下的“一条条……丝纹”。③秋雨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
站在“雨后的斜桥影里”,描写细致而传神,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④“小椭圆形的
细叶中间”“淡绿微黄的颜色”与“枣树叶落,枣子红完”,作者敏锐地抓住深秋时节枣树叶子和枣子颜色的
变化进行描摹,从枣树的变化再现了故都之秋的特点,这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
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 项,“南国之秋的无味”是错误的。文中说“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
玩不到十足”,并不是说“无味”。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鉴赏能力。画线句子描写的是北国清晨庭院中的秋景。作者抓住北国之
秋特有的“碧绿”的天色和驯鸽的“飞”声,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更能再现了北平之秋所独有的澄澈高
远之境。在北国的秋天,能够听得到驯鸽的“飞”声,可见环境之静,才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正是这种动
更能衬托出周围之静,凸显了北国秋天“静”的特点。作者笔下的秋景寄寓了作者浓浓的情感,通过情景交
融的方式,表达出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鉴赏分析的能力。本文要表现北国之秋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北国之秋时对景物进
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清晨坐在庭院中,看到从槐树叶底穿过的日光,作者用了“一丝一丝”,可见作
者对清秋时节独有的明朗天气的观察细致入微,并且在描写日光时还用了一个“漏”字,更体现了作者观察
的仔细与表达的传神。描写秋槐落蕊时,写到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
纹,“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可见对生活观察得仔细。在写到秋雨话凉的时候,人们谈话的声调、“咬着烟管”
的动作和站在“雨后的斜桥影里”的位置,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最后对枣子的描
写,作者敏锐地抓住深秋时节枣树叶子和枣子颜色的变化进行描摹,从枣树的变化再现了故都之秋的特点,
这也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二、【答案】1.A E
2.清、静悲凉。秋晨小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3.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故都的蝉和雨与南方的相比,并以南方的蝉和雨来衬托故都的蝉与雨奇。
4.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明确: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
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
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
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 一的零头。”由此可见,作者是爱秋的、恋秋的,
是颂扬故都的秋的。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的分析与概括,正
确的两项是”这是五选二的题型,难度还是有的。B项“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有可欣赏之处”说法错误,
应该是“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 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
意非常充分。”C 项“这与‘故都’题旨不符”有误,应该是“相符”。D 项“南国之秋胜于北国”有误,
应是“北国之秋胜于南国”。
2.本题考查景物形象和情感。课文原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统摄全文,是这篇散文的文眼)。然后帅选景物:秋晨所见:破屋 浓茶 小院 碧天 鸽声
日光 残垣 蓝朵 秋草(视觉 听觉) 秋槐落蕊 触觉 秋蝉残声:听觉 秋雨话凉:都市闲人 秋日胜果:枣
树。概括特点:这五幅秋景图体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题干问的是“作者写‘秋蝉’、‘秋雨’虽详略不同,但表现方法是一致的,请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表
达特色。作答时先找出相关语句“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
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
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可以很明显看出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然后分析对比的效果,主要就情感
方面作分析,将故都的蝉和雨与南方的相比,并以南方的蝉和雨来衬托故都的蝉与雨奇。
4.题干问的是“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
请说说你的理由”这是一道情感探究题,作答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在文本中找出依据。如本题可由作者直接
抒情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
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 一的零头。”可
以确定是爱秋、颂秋的,之所以不用明快畅达的笔调来颂秋,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
郁气质等有关。
三、【答案】1.CD
2.(1)“小院秋晨”图;(2)“秋槐落蕊”图;(3)“秋蝉嘶鸣”图;(4)“闲话秋凉”图;(5)“秋果盛景”
图。
3.(1)内容上: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点明文化渊源: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
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深化了主题。(2)行文章法上:宕开文笔,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
交融,充实了内容,同时,又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
【解析】1.A项,“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不当,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能更
好地体现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为暖色,与作者的心境不一致。B 项,“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不当,
文中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E 项,“他的小说作品主
要有《沉沦》《四世同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不当,《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
2.本题解答时首先通读 3-11 自然段,然后根据时间、地点、景物的变化划分层次,最后抓住每一层中的主
要景物或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画面。本文 3-11 段可分为五层,第 3 段为第一层,时间是秋天的早晨,
地点是院子中,景物是在院中看到的蓝天、槐树、牵牛花、秋草;第二层是第 4段,作者集中来写北园槐树
的落蕊;第三层是第 5段,则集中笔力写秋天的蝉鸣;第四层是第 6段到第 10段,写了北国的人在秋雨之
后对天气转凉的反应;第五层是第 11段,集中写了秋天的各种果子,根据这些信息就可概括出答案了。
3.这类题目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从内容上看,第 12段用大量笔墨分析了古今中外文人写“秋”
的情况,指出“秋”对人的影响没有国别、人种、阶级之别,“秋”是文人所钟爱的,“秋”大量存在于中外
文学作品中,这就使原本写景的散文增添了文化意蕴,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从结构上看,本
文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指以前的京城,有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这一段探讨秋在文学作品中
的地位,同样突出了文化意蕴,与题目中“故都”暗合了;另外,上文在写景,这里进行议论,而议论由秋
景而来,上下文既浑然一体,又有跌宕,显出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
【拓展阅读】
一、【答案】1.C
2.“很亮”有三个层面的意义;①指南方因为季节分野不明显,秋天天气还很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
②指在秋天没有萧瑟的感受,没有感伤的情绪;③指在人的壮年时期(人生的秋季),以高远,壮阔的视角
看待人生,笑对苦难,从而收获一种成熟的感悟。
3.①秋天作为一种“萧瑟悲凉,感伤”的意象而存在。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之
感。再如杜甫《登高》中的“落木萧萧”。②秋天又可作为一种缤纷、高远、壮阔、昂扬向上的意象而存在。
如本文中所引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竞自由”。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说明他们对秋的体验完全相同”不恰
当,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对北国之秋的体验是“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与本文作者在文中表
达的“很亮”(积极、昂扬)的体验是不同的。B项,“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不正确,古诗词中的秋也并
不全部是”愁云惨雾,落木萧萧”。D项,“秋在心上,就是愁”未运用拟人和双关手法。故选 C。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题目中“很亮”可谓本文的核心内涵。要理解“很亮”,
须从文中去寻找能表现“亮”的文字,再结合“亮”这个字本身的多重内涵,对文章信息进行概括。由原文
中的“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
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要做的就是,
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
心灵的远行”“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
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可以概括出“亮”的三层含义。
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秋天”这个意象在本文中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的意义,结合“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分析,是传统意
义上的萧瑟悲凉的秋。结合“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走在
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
词。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
天竞自由’”等分析,指积极向上的秋,作为一种缤纷、高远、壮阔、昂扬向上的意象而存在。
二、【答案】1.CE
2.住屋使人温馨安逸;雪天屋外生活最富情趣;冬宵适合看书,写信,回忆和闲谈
3.作者对北平的冬季情有独钟,无比眷恋;同时,北平的沉沦境况也在作者心里投下了抹不掉的阴影,从
中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本
题中,A项,“但本文不是借景抒情的文章”错误,从文中来看,本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的文章。B
项,“但是本文的意境不如《故都的秋》深沉、邈远”错误,“深沉”指深而不外露,“邈远”,深远,比较本
文和《故都的秋》可以发现,本文的已经更为深沉和邈远。D 项,“郁达夫写北平的冬季,运用白描手法,
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北平的冬季景象”错误,从文中来看,郁达夫对北平冬季的描写“细腻真切,
深邃优美”。故选 CE两项。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内涵,梳理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的”,考生先要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即“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在第一
段的最后,这也就提示了筛选信息的区域,即在下文,分析下文可知,本题的信息区间在第二、三、四、五
段,考生梳理概括这几段的段意即可解答本题。如第二段“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在屋里住着,却一辈
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如第三段“到了下雪的时
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
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第四段“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
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第五段“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
话的绝妙时间……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考生根据这些内
容进行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试简
要概括”,这就要求考生要在文中勾画出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短语和句子,再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的观点态
度进行分析评价,另外,本文和《故都的秋》的主题思想有紧密的联系,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课文内容。
“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在文章的结尾,而作者用来作为“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的是
上文自己在北平的经历和感受,从上文来看,作者用细腻真切的笔触勾勒出北平冬季的景象,抒写自己内心
真切的感受,如“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
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感
受到他对北平冬季是无比眷恋的,是情有独钟的;但是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下面的写作时间来看,北平的
现实境况让作者担忧,在作者心中投下了阴影,作者最后的这句“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流
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思。
三、【答案】1.D
2.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
趣。
3.①明朗和暖;②充满生机;③具有悠闲的境界;④江南的雪景富有诗意。
4.寒郊散步、微雨(寒村)冬霖、日暮雪景、早冬晴日。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 项,“隐含这种情调”“近乎
荒凉的风景”有误,本文的情调是明朗、闲适,风景也是充满生机。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艺术手法以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写“江南的冬景”,却先从北国的冬天写起,
一方面是为了引出下文江南的冬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北国和江南的冬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江南冬景
的不同,展现江南的特点,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这样的写作思路在作者的另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里也有体现)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回到原文中,找出于对比中写江南冬景的相关
语句来,然后概括即可。从“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
里坐不住”可以看出天气晴朗温和。从“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
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于里,门对长桥,
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
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读出一种悠闲的状态以及雪景充满诗意。
4.本题考查把握物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通读文章,重点读相关段落,组织答案。这道题
需要对江南的冬景图进行描述,找到描绘冬景的文段,再想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选文第 5段,所写景物:
为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可概括为“寒郊散
步图”。第 7 段,所写景物为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景物特点是色彩素朴淡雅,意
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概括为“微雨冬霖图”。第 8 段,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
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可概括为“日暮雪景图”。第 9段,所写景物:天
气晴朗,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可概括为“早冬晴日图”。
四、【答案】1.D
2.不矛盾。①“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意指桂林秋意不浓。②“感不到同别处有什么不同”意指在桂林
所见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3.①对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秋天的怀念。②抗战中见秋景的壮怀激昂。③对胜利之秋的憧憬。④对现
实之秋的忧虑。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内容、手法、主题、效果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D项,“本
文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样……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错误,因为《故都的秋》主
要抒写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虽也有时代的影子,却并非像《秋的感怀》这样是紧扣时局和民生来写的。故
选 D。
2.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比较的能力。依据第二段“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
片树叶”“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可知,作者说“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是指桂林秋意
不浓,让人觉得桂林没有秋;依据第六段“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
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可知,桂林虽也有美好的秋景图,但是在中正桥头看到的,却是“感不
到同别处有什么不同”,说明桂林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概括思想情感的能力。依据第二段“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第三
段“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第四段“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的
秋的圣地”可知,作者写了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秋天,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依据第五段“抗战之后,
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没曾留下了凄凉
的感觉”可知,作者写了抗战中所见的秋景,表达了激昂的壮怀;依据第九段“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
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第十一段“抗战是在无
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反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可知,作者表达了对胜利之秋
的憧憬和坚定信念;依据第十二段“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
了不少的苍凉了”可知,作者表达了现实困苦的苍凉,对现实之秋的忧虑。
三、【答案】1.D
2.北国冬天与江南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
趣。
3.①明朗和暖;②充满生机;③具有悠闲的境界;④江南的雪景富有诗意。
4.寒郊散步、微雨(寒村)冬霖、日暮雪景、早冬晴日。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 项,“隐含这种情调”“近乎
荒凉的风景”有误,本文的情调是明朗、闲适,风景也是充满生机。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艺术手法以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写“江南的冬景”,却先从北国的冬天写起,
一方面是为了引出下文江南的冬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北国和江南的冬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江南冬景
的不同,展现江南的特点,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这样的写作思路在作者的另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里也有体现)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回到原文中,找出于对比中写江南冬景的相关
语句来,然后概括即可。从“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
里坐不住”可以看出天气晴朗温和。从“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
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于里,门对长桥,
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
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读出一种悠闲的状态以及雪景充满诗意。
4.本题考查把握物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通读文章,重点读相关段落,组织答案。这道题
需要对江南的冬景图进行描述,找到描绘冬景的文段,再想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选文第 5段,所写景物:
为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可概括为“寒郊散
步图”。第 7 段,所写景物为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景物特点是色彩素朴淡雅,意
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概括为“微雨冬霖图”。第 8 段,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
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可概括为“日暮雪景图”。第 9段,所写景物:天
气晴朗,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可概括为“早冬晴日图”。
四、【答案】1.D
2.不矛盾。①“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意指桂林秋意不浓。②“感不到同别处有什么不同”意指在桂林
所见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3.①对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秋天的怀念。②抗战中见秋景的壮怀激昂。③对胜利之秋的憧憬。④对现
实之秋的忧虑。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内容、手法、主题、效果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D项,“本
文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样……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错误,因为《故都的秋》主
要抒写了对北国之秋的喜爱,虽也有时代的影子,却并非像《秋的感怀》这样是紧扣时局和民生来写的。故
选 D。
2.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情感比较的能力。依据第二段“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
片树叶”“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可知,作者说“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是指桂林秋意
不浓,让人觉得桂林没有秋;依据第六段“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
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可知,桂林虽也有美好的秋景图,但是在中正桥头看到的,却是“感不
到同别处有什么不同”,说明桂林的社会现实与别处无异,也是消沉落寞的。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概括思想情感的能力。依据第二段“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第三
段“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第四段“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的
秋的圣地”可知,作者写了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秋天,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依据第五段“抗战之后,
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没曾留下了凄凉
的感觉”可知,作者写了抗战中所见的秋景,表达了激昂的壮怀;依据第九段“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
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第十一段“抗战是在无
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反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可知,作者表达了对胜利之秋
的憧憬和坚定信念;依据第十二段“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
了不少的苍凉了”可知,作者表达了现实困苦的苍凉,对现实之秋的忧虑。
【片段写作】
1.【参考例文】
江南的春天有一种温柔的秀美,杨柳依依,柳絮翩翩,袅袅柔柔。淘气的风儿传颂着新翻的泥土特有
的气息和百花争艳徐徐飘过的淡淡馨香。春天的江南可谓一尘不染,在这生机盎然的春色中,最耐人寻味
的便是那春归江南时的朦朦细雨。在一年最繁荣的季节里,江南的雨悄悄地来了,如烟似雾,宛如温柔多
情的靓丽的佳人,略带着丝淡淡的忧郁,同时又带着清新妩媚的气息,是那么的熟悉,不带一点做作,原
始而清丽,蕴涵着天庭的精华,没有任何世俗的芜杂。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本题可以仿照《故都的秋》里的那一段仿写,注意在仿写时要按题
干要求去做,题干明确要求在描写有关“江南春天的雨”的画面时,要抓住江南的特点,运用动静结合的
写景手法,能加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能体现主题。画面描写要用于优美,不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这样会使画面生动形象。注意字数。
2.【参考例文】
现实社会的黑暗、个人理想的渺茫,使得郁达夫在描写故都的秋色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但是,
面对秋天,面对同样的社会现实,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象,
抒发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因此,一个人的眼中有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他的心态是消
极悲观的,还是昂扬向上的。《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因情人被打死而在极度的悲伤中看到头
顶上是一轮黑色的太阳。既然景由心生,我们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
天。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故都的秋》后引发的感慨,围绕
“景由心生”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可以先写出感慨,再进行举例分析。如感悟到“一个人眼中有什么样
的景物,取决于他的心态。”根据《故都的秋》作者描写的景物特点可推知作者内心的“悲凉”。因而我
们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天。文中可以列举其他的例子加以证明,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景与情的关系等。注意语言的流程,层次的清楚,字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