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M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试 卷
主题
选文
名师讲评
2019
·
全国卷
Ⅰ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物修复
传统与继承
1.
选文内容涉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围绕一个事件,引入同类或同一事件的不同情景或不同观点。取材多是调查报告、专题评论、新闻消息等。
2
.考查重点集中在快速检索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评价信息上,热点题型是图表信息的解读题、分析理解材料内容题和概括分析题。
2018
·
全国卷
Ⅰ
量子通信研究
科学技术
2017
·
全国卷
Ⅰ
纪录片频道运营与发展
科学技术
2019
·
全国卷
Ⅱ
中国大型桥梁建设
科学技术
2018
·
全国卷
Ⅱ
创新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
2017
·
全国卷
Ⅱ
生活垃圾分类
环保
2019
·
全国卷
Ⅲ
志愿服务
社会类
2018
·
全国卷
Ⅲ
“
互联网+
”
时代的图书出版
社会类
2017
·
全国卷
Ⅲ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与博物馆的作用与贡献
传统与继承
趋势一 环保视点: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
预测依据
]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已成为时代潮流,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各界共识。发展新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人聚焦环保视点,引导考生关注社会重大变革,不断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
材料一:
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狭隘地认为,新能源汽车就是纯电动汽车。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呢?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汽油、柴油和天然气、乙醇等均属于传统燃料。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称为新能源汽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行业所称的
HEV
,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因为传统燃料仍是其动力唯一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近日,汽车行业一家知名咨询机构,发起了一项名为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看法
”
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58%
的消费者看好插电混动汽车;而正如火如荼地纯电动汽车,其发展趋势竟然不如还处在萌芽期的燃料电池汽车。其实,不管看好哪种动力系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201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为
1
万辆,时隔
6
年后的
2018
年,成功突破
120
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当然,其快速发展不仅是需求所致,还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其中,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撇开补贴政策不谈,地方政府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尤为明显。近日,昆明发布公告: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昆明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否则不予发放营运证。有这样规定的省市比比皆是,即使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是如此。
(
摘编自
《
畅所欲言: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谁将主导
汽车的未来?
》
,易车网
2019
年
2
月
20
日
)
材料二: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等
646
项国家标准。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涉及道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将在促进纯电动汽车节能技术应用、推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电力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该标准规定,座椅三排以下且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
120
公里
/
小时的电动汽车车型,当整车整备质量在
750
公斤及以下时,能量消耗率限值应在
13.1
千瓦时
/
100
公里。
(
摘编自
《
我国发布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
技术标准
》
,人民网
2019
年
2
月
20
日
)
材料三:
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
·
舒尔茨表示,计划延长对电动公务用车的税收优惠,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奥拉夫
·
舒尔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
“
德国汽车销售中,近半数都是公司公务用车。因此决定,到
2021
年不仅不会结束对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而且可能延长到整个
10
年。
”
他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实现气候目标。
但他也表示,插电式混动汽车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会进一步收紧,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混动车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不过,德国联邦汽车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政府的补贴计划提高了电动汽车销量,但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新车注册率的
1%
。德国政府承认,到
2020
年
100
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的目标或无法完成。
(
摘编自
《
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提振新能源车
需求
》
,英国路透社
2019
年
2
月
17
日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新能源汽车的
“
新
”
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
(HEV)
仍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
.由调研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纯电动汽车,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C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等国家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D
.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但后者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新能源汽车的
“
新
”
表现在其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而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
(HEV)
仍采用传统燃料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汽车。
B
.由调研结果可知,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纯电动汽车,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C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等国家标准,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D
.德国拟延长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税收优惠,但后者只有在纯电动模式下,且续航里程比现款有所提高的才有资格获得税收优惠。
解析:
曲解文意。
“
而且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
并非从调查结果可知的内容,而是作者的评论。
答案:
B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方面源自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和厂商产品供给的影响,而地方政策对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助力较大。
B
.相关部门发布的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标准,是全球首个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提出要求的技术标准,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C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2015
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且实际增长率连年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D
.中国和德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有政策上的倾向与扶持,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更大,而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的优惠政策不尽相同。
解析:
不合逻辑。
《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
标准的发布,不能说明
“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
。
答案:
B
答案:
(1)
政
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可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鼓励其发展;
(2)
技术方面,科研部门、汽车厂家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提升其技术水平;
(3)
法律法规方面,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趋势二 科技前沿:
5G
产业互联网技术
[
预测依据
]
5G
时代已经从人们的畅想中,实实在在地走上了前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医疗系统、
8K
电视、可穿戴的智能助理
……
这些几年前还停留在观念层面的场景,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或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考生不断关注身边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关注科技前沿,提高其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的最新信息,已经成为高考命题者的共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材料一
:
在这个机会重重、激流暗涌的时代,有两个城市有望成为
5G
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位于芬兰的奥卢是一个多雪的城市,在无线通信方面耕耘
50
余年;而
7 600
公里之外的中国深圳,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为移动网络领域的后起之秀。
奥卢拥有两家顶级高校和无数高级研究中心,是芬兰最受学生欢迎的城市,也是芬兰创新教学理念的先行者。奥卢被认为是欧洲的
“
生活实验室
”
,学生可以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同时,该市公共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之间由来已久的合作文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当地技术研究与开发。
而从全中国范围来看,深圳的高校不仅数量较少,学术水平和顶级大学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便如此,这一教育劣势并未让深圳失去人才支持,因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学毕业生在深圳落户难度不大,还能获得一次性住房补贴。此外,在世界
500
强企业工作过的首席执行官或知名学者甚至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安家费。
(
摘编自
《5G
,谁主沉浮
》
,
《
人民周刊
》2018
年第
6
期
)
材料二:
2020
-
2030
年中国
5G
直接和间接
经济产出
(
单位:亿元
)
2020
-
2030
年中国
5G
直接经济产出结构
(
单位:亿元
)
材料三:
在
23
日举办的
2019
上海
5G
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宣布到
2021
年将在上海投资
150
亿元,加大
5G
网络的规模部署及创新应用,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
7
个城市城区部署
5G
网络,在
33
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
开幕式上,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联通签署了
《
深化
5G
网络建设和创新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根据协议,中国联通将以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能级,推动
5G
网络及智慧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到
2021
年,中国联通将在上海投资
150
亿元,加大
5G
网络的规模部署及创新应用,全力助推上海打造
“
双千兆宽带城市
”
,不断增强信息化对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提升的支撑作用。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
5G
时代,必将是万物智联的全新时代,中国联通始终致力于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联通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携手产业链各方,秉承开放合作心态,着力打造
5G
新网络,为
5G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保障;充分发挥混改优势,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向体制机制要红利,释放
5G
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加快建立和完善推动
5G
发展的合作创新体系,依靠产业联盟的力量,构建欣欣向荣的产业新生态。
中国联通当天还发布了
“
7
+
33
+
n
”
5G
网络部署,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
7
个城市城区连续覆盖,在
33
个城市实现热点区域覆盖,在
n
个城市定制
5G
网中专网,搭建各种行业应用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更为广阔的试验场景,推进
5G
应用孵化及产业升级。
本次峰会,中国联通还公布了首批具备
5G
功能的
6
款手机终端、
5
款行业终端和
4
款模组产品,包括华为、中兴、
OPPO
、
vivo
、小米、努比亚等品牌。会上,中国联通表示还将与
9
家知名厂商和品牌商共建
“
5G
终端创新研发中心
”
,设计制造更多创新
5G
终端;与渠道商合作伙伴共建
“
5G
友好体验中心
”
。
(
摘编自
《
中国联通:
5G
将在北上广等
7
城市连续覆盖
》
,
《
经济参考报
》2019
年
4
月
25
日
)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按照
2020
年
5G
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
5
亿元的直接产出,
2030
年将增长到约
6
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30%
。
B
.在间接产出方面,随着年份的增加,
5G
带来的产出将迅猛增加,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突破
20%
。
C
.在
5G
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
5G
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设备制造商收入将成为
5G
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
D
.在
5G
商用中后期,来自用户和其他行业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
年,上述两项支出占到直接经济总产出的
64%
。
解析:
从图中来看,
5G
商用
“
中后期
”
,持续增长的是
“
互联网企业与
5G
相关的信息服务
”
,而不是
“
用户和其他行业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
”
。
答案:
D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芬兰的奥卢践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了本国学生的欢迎,他们可以在这座被誉为欧洲
“
生活实验室
”
的城市里自由开展各种新技术试验。
B
.深圳研发无线通信的历史并不悠久,它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在移动网络领域的技术优势,方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成长为
5G
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C
.为推动
5G
网络及智慧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中国联通将在上海建立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借以提升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能级。
D
.中国联通将与知名厂商和品牌商共建
“
5G
终端创新研发中心
”
,与渠道商合作伙伴共创
“
5G
友好体验中心
”
,制造更多创新产品和营建良好的销售渠道。
解析:
“
中国联通将在上海建立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借以提升城市
……”
有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中国联通将
“
以
……
为契机
”
,并非
“
将在上海建立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
答案:
C
答案:
第
一问:①材料一侧重介绍芬兰奥卢和中国深圳的自身优势,指出
5G
领域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性;②材料三以中国联通在上海等城市快速推进网络信息化为例,侧重介绍中国
5G
网络部署的全面提速。
(
每点
2
分
)
第二问:
《
人民周刊
》
采取主流报道的形式,强化人才与教育对于
5G
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
《
经济参考报
》
是属于经济报刊,对
5G
网络信息报道侧重于对读者的影响。
(2
分
)
趋势三 社会热点: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
[
预测依据
]
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促进城乡社会平衡发展和乡村充分发展,它从提出、实施,再到广大农村逐步落地生根,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大动能,引领亿万农民共建美好生活。这一社会热点无疑是命题者关注的焦点,可以引导考生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材料一
:
俄新社近日的文章称赞中国扶贫成效显著。文章说,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近
30
年来,那里有
7
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已经设定目标,在
4
年内把处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变成
“
0
”
。文章指出,消除贫困与社会制度问题的关系由来已久。就目前来看,
“
市场看不见的手
”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不仅看不见,甚至常常是无力的。而中国证明,成绩需要实实在在地干出来,而且要因地制宜,多方入手
——
改善教育
(
吸引教师去最贫困的地方支教
)
、提供信息、给乡村贫困民众送去更多高产的种子和牲畜。
美国
《
财富
》
杂志和石英财经网都报道了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一些乡镇村庄,作为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利用电商热潮实现脱贫的故事。报道也指出,有的偏远地区的贫困村碍于基础设施薄弱,不易通过电商脱贫。
津巴布韦
《
先驱报
》
在
《
扶贫:来自中国的经验
》
一文中说,非洲国家正深陷贫困泥潭,而中国有可供学习的扶贫经验,中国非同寻常的扶贫战略被盛赞为全世界最佳范例之一,它向全世界表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
(
摘编自刘仲华、骆青、杜一菲、颜欢、徐伟
《
外媒关注
中国精准扶贫: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果
》
,
《
人民日报
》2017
年
3
月
16
日
)
材料二: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减少
7.4
亿人
材料三: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依靠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依然是难点。如果缺乏有效的发展机会和平台,特别是产业发展机会和平台,人才往往很难留得住。即使能够留得住,也很难保证不会因为缺少发挥作用的机会而被浪费甚至荒废。当然,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合理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动态调整的。产业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又会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支撑。文化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方面的机会和平台,也会为推进文化振兴提供支撑。其他方面与此类似,实际上形成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互动过程。至于推进乡村振兴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更需要在
“
建功立业
”
的舞台上成长和磨炼。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过程中,
如何通过创新体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或人才成长生态,吸引适宜的城市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如何将引进外来人才与开发利用本土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外来人才对本土人才成长的引领带动作用,规避之前许多地区出现的
“
引来了女婿
”“
气跑了儿子
”
或
“
荒废了儿子
”
等现象,也需要统筹谋划。据此可进一步看出,注重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重要和必要的。
(
摘编自姜长云
《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和
规划精髓
》
,
《
东岳论丛
》2018
年
10
月
)
材料四:
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在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上,消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
2020
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
(2010
年不变价
2 300
元
)
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部分人的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数。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
从时间逻辑上看,要立足
2020
年和
2050
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者着眼于到
21
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在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基础上,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面实现。
(
摘编自章文光
《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
有效衔接
》
,
《
人民论坛
》2019
年
2
月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改善教育、提供信息是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举措。
B
.精准扶贫的成功不仅能让中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还可为世界消除贫困提供可资借鉴的典型范例。
C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逐年降低,其中
2000
年到
2005
年降幅明显。
D
.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人才振兴实现,有稳定一致的人才结构可以满足乡村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
解析:
D
项,
“
有稳定一致的人才结构可以满足乡村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
”
理解有误。原文表达的是
“
合理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动态调整的
”
。
答案:
D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外媒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报道既谈了扶贫的制度优势、技术利用和显著成果,也指出了问题。
B
.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1978
年
97.5%
降到
2017
年
3.1%
,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一致。
C
.乡村振兴战略消除了城乡发展之间的财富鸿沟,就能解决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D
.乡村振兴战略是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在文化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
解析:
“
乡村振兴战略消除了城乡发展之间的财富鸿沟,就能解决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
”
说法有误。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城乡之间发展的鸿沟,不仅仅指财富,还指生态宜居、文化发展等方面。
答案:
C
答案:①
我
国社会制度的有效保障,国家战略制定和工作部署清晰明确;②富有实干精神,因地制宜,多方入手;③依靠人才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