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50 KB
  • 2021-06-03 发布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南充高中 2018 级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英雄都是民族精神重要而具体的体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尊崇英雄,捍卫英烈尊 严也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惩治歪曲丑化。 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尤为重要。 201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保护英烈已经纳入法治 化轨道,守护和赓续英烈精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神圣职责。同时,2018年5月7日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形成崇尚、捍卫、学习、 关爱英雄烈士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些都是我们要賡续英烈精神的重要举措。 赓续英烈精神,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法。任何法律规范都是以实现特定的价值观为目 的,政治价值的稳定存在,是凝聚国家共同体信仰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主法修 法规划》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 程,确保各项立法导向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 同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制定英烈保护法,表明了我们捍卫英雄烈士、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鮮明导向。 英烈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这一规定,彰显了国家对主流价值观的维护,让为英雄正名的行为有法可依,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愿 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英烈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强化人们遵守社会 基本的道德规则,让英烈精神融入血脉、内化为文化自觉、凝聚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奋斗力量。 赓续英烈精神,就要以法治守护民族历史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 家不能没有先锋。一切民族英雄,无论过去还是将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 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实现富强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捐躯赴国难,视 死忽如归”,展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构筑起 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断出现,解构英雄事迹、歪曲英雄人 物的现象层出不穷。“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英雄的亵渎,正是一种“去史”的行为,关乎民族 兴亡。因此,用法治守护民族历史记忆,赓续英烈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的必然要求。2014 年,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 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些都是以国家的名义,缅怀先烈、祭祀英雄。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们在尊崇英雄、守护历史方面有了更加明确、完备的法律依据。 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代表和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瑰宝,贯彻实施好英烈保护法, 就是对英烈精神的最好继承。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巍峨丰碑,必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实现中 - 2 -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以贯彻实施英烈保护法为契机,致敬英烈,让英烈精神永续 传承、生生不息! (摘编自熊梅《赓续英烈精神,守护民族历史记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目的。 B.我们只要了解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就能捍卫英烈们的尊严。 C.因为人们不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则,缺少文化自觉,所以国家颁布并实施了英烈保护法。 D.民族英雄都出现在过去的历史中,他们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实现富强的过程中不怕牺牲、 贡献力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明确尊崇英雄的重要性和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的必要性,然后指出我们赓 续英烈精神的一些举措。 B.围绕“英烈保护法”,文章先指出英烈保护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意义,然后指出颁布实 施英烈保护法的最终目的。 C.文章从如何引领立法和如何守护民族历史记忆两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赓续英烈精神来体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第6段粗略点出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的一些反面现象,来说明用法治能更好地守护民族历 史记忆,赓续英烈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护英烈应该纳入法治化轨道,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就做到了这 一点。 B.一个国家如果想有希望和前途,就不能没有英雄,而人们也必须崇尚、捍卫、学习、关 爱英雄。 C.因为实施了英烈保护法,所以我国开始以国家的名义缅怀先烈、祭祀英雄,鼓励人们致 敬英烈。 D.英烈精神弥足珍贵,若想使英烈精神永续传承,生生不息,我们必须贯彻实施好英烈保 护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按照 2020 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 本方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取得积 极成效。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减贫南南合作,为全球范围内实现减贫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2015 年 11 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明确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各地也相继 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劳务输出扶贫、金融扶贫、 资产收益扶贫等。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5 年底的 5575 万人减少至 1660 万人,贫困 发生率从 5.7%下降到 1.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5 年的 7653 元增长到 10371 元。 同时,贫困地区新业态快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 3 - (摘编自《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张文雯《四川省乌蒙山片区产业扶 贫研究》) 材料二: 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治沙 30 年,投入产业资金 300 多亿元、探索出了“治沙、生态、产业、扶 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创造出沙漠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 生态光伏、生态工业“1+6”的生态产业体系。 亿利生态光伏项目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土地增值、 光伏产业、种养殖产业、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五个层级的循环收益。通过土地租用、项目建设期雇工、 贫困户承包种植养护等方式带领当地人脱贫致富。 库布其当地的农牧民,是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亿利集团打造的沙漠生态产业链, 让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 7 种新身份,每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这些成功的做法,既为中国荒漠化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朱富乐《46 国记者打卡库布其沙漠探秘荒漠化防治秘诀》) 材料三: 毛里塔尼亚是联合国认定的全球 17 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其中撒哈拉沙漠 占国土面积的 2/3,剩余的 1/3 土地也属于沙漠边缘的半荒漠地带。持续的干旱使植被严重受损,而人 口的迅速增长使大部分地区贫困化加剧,人们为了生存,被迫毁林毁草,过度开垦土地,超载利用牧场, 形成了“贫穷加剧沙漠化,沙漠化又加剧了贫穷”的恶性循环。荒漠化已严重制约着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毛里塔尼亚人口不足 450 万,贫困率达 31%,如何有效脱贫成为历届毛里塔尼亚政府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中毛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毛里塔尼亚对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热情高涨。2018 年中非 合作论坛期间,中毛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未来中毛合作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红等《毛里塔尼亚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怪圈》尤源等《毛里塔尼亚的荒漠化问题》) 材料四: 目前,中国金融科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巨大贡献。以支付为例, 我国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技术优势,建成网络支付资金清算基础设施,实现卡基支付向移动 支付的转发,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移动支付服务格局。贫困农户可以实现快捷、安全、高效的支付, - 4 - 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尚有 20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有贷款需求的人中仅 21%通过正规金 融机构获得贷款,中国的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向海外拓展,帮助很多金融欠发达国家直接越过支票、信 用卡等传统交易阶段,让他们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给他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摘编自赵阳《让“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张妮等《中国移动支付,用暖科技贡献世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也要各地因地施策,形成 各具特色的扶贫治理模式。 B.在“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治理模式中,政府、生产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都会得到金融机 构的支持并要对其作出反馈。 C.毛里塔尼亚严重欠发达,既有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口迅速增长、开 发无序等社会方面的原因。 D.中国的移动支付有快捷、安全、高效等诸多优点,这与我国在移动通信、条码识别等方面 有技术优势是密切相关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精准脱贫方略成效显著,截止 2018 年底,农村贫困发生率较 2015 年下降了 4 个百分点。 B.亿利生态光伏项目扶贫模式的采用,不仅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还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经验。 C.乌蒙山片区产业扶贫模式和库布其模式要实现收益,都离不开企业和贫困农户的参与、合作。 D.金融科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移动支付给贫困农户带来数字时代的红利。 6.中国可以为毛里塔尼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提供哪些业务方面的帮助?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望春风 王韵 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 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 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第一批被春天唤醒的,总是乡间的农人。在乡村,春风是人们最好的朋友。它把山坡吹绿,把枝头 的新芽催绽,与田野上每一个守护着土地的人不期而遇,带来花的清香与叶的肥嫩。 疫情逐渐缓解,卡口渐次开放。农民陆续走入田中,土豆已经种上了。麦子地里,农业站的技术管 理员在查看麦苗长势,指导农民除草施肥、喷洒农药。苹果地里,果农们在为果树剪枝、开沟、追肥。 度过了这一个多月焦灼的日子,农民们终于回到那片一生难以割舍的土地,扑向那地毯般铺张开来的田 野,不错过惊蛰前后的每一个日子。 郊外田畦都齐齐整整,荠菜花满坡满地,不时能看见三五个人戴着口罩在麦地里挖野菜。那些肥嫩 的荠菜、苦菜子被人们摘下,收进随身带来的布袋、提篮中。在挟裹着乡土气息的清风里,他们带着满 心的喜悦回家,品尝这大自然恩赐的美味。 - 5 - 姜地里,一家家姜农戴着口罩,扛犁带锨,拉着竹竿和塑料薄膜,提着推着正月里在土炕上生的姜 芽,开始下地种姜了。干活干得起了兴,他们脱掉了羽绒服外套,忙得满头大汗。很快,白花花的塑料 膜包上地畦,一大块黄土地就这样落了一层亮亮的白雪。 村庄路口,一个穿深绿棉衣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穿暗红外衣的老太太的手,隔着彼此的口罩,絮絮 地嘱咐着什么。两位老太太都是70多岁的年纪,干瘦矮小的身体,核桃般沟壑纵横的面孔,灰白的头发。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红衣老太终于离开绿衣老太,走向马路对面,步子缓慢,但是很沉着,稳稳的,没 有回头。春天的风依然凛冽,吹着老人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子。绿衣老太一直站在那里,目光始终追 随着红衣老太。终于走到了路南侧的人行道上,红衣老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脸,挥舞着胜利 的手势,向对面的老太太大声喊着什么。隔着一条路的距离,只能看到口罩在动。绿衣老太也挥起了手, 大声地喊着什么,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层层叠叠。然后,红衣老太转过身,步子似乎轻盈了很多,继续 向前方走去。路北侧的绿衣老太突然意识到了寒冷,肩膀缩了起来,搓着两只手,缓缓转身离去。 她们应该是一对老友吧。疫情阻隔多日不见,红衣老太一定是惦记着闺蜜,于是穿过村庄路口去看 望。离别时,绿衣老太不放心,执意要送老友,红衣老太摆脱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说自己能走。老人过 马路时故意走得镇静而从容,因为她知道,老友温暖的目光正陪伴着她前行。 7.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由乡村春景着手,移步换景,远近结合,形象地描绘了疫情缓解后乡村中的一幅幅生 机勃勃的景象。 B.文中用菊花来比喻两位老奶奶的笑容,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两张因老友重逢而喜悦绽放的 被岁月侵蚀而沟壑纵横的脸庞。 C.结尾处,绿衣老太太在老友温暖的目光中走得镇静而从容,体现了老友间浓浓的情谊,展 现了疫情逐渐退去,人情不减的浓浓的人情美,深化了文章主旨。 D.文章通过一幅幅朴实自然的劳动、生活画面,塑造了一个个勤劳、淳朴、乐观、对生活充 满希望的农人形象。 8.文章以村口两个老人相逢、相离的平常场景作结,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使得两位乡村老妪形象跃然 纸上,请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位老人形象的。(6分) 9.俗话说:“好题一半文”,题目对文章的解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你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试 分析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字文成,早惠绝伦,调露初,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见 所对,称天下无双。荐敏锐有文辞,能为《周官》《左氏春秋》。大历中,浙西观察使李涵表荐才任史 官,诏授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以母老辞不就。丧除,礼部侍郎于邵以闻,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尉。 时颜真卿...奉使淮西为李希烈①所拘,荐疏奏曰:“真卿受命之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 陈请,孱僮单骑,即日载驰。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行年八十,拘囚环堵之 间,顾眄钩戟之下,不知悲翁何以堪此!……”卢杞②持之,不报。朱泚反,诡姓名伏匿城中,著《史 遁先生传》。京师平,擢左拾遗。诏复用杞为刺史,荐与陈京、赵需等论杞奸恶倾覆不当用,入对挺确, 德宗纳之。贞元元年,帝亲郊..。时更兵乱,礼物残替,用荐为太常博士,参缀典仪,略如旧章。刑部尚 书关播持节..送咸安公主于回纥,以荐为判官。还,迁工部员外郎。久之,擢谏议大夫,复为史馆修撰。 - 6 - 方裴延龄用事,中伤俊良,建白无不当帝意。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 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延龄必欲以罪斥废之。会遣使册回鹘毘伽怀信可汗,使荐至回鹘。还为 监。吐蕃赞普死,擢荐工部侍郎,为吊祭使。反次赤岭,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传其柩以归。荐三使 绝域,占对详辩。顺宗立,讯至,赠礼部尚书,谥.曰宪。荐自拾遗至侍郎,凡二十年,常兼史馆修撰, 所著书百余篇。 注:①李希烈,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后公然反唐。颜真卿被派前去晓谕大义,因凛然拒降,终 被缢杀。②卢杞,唐朝宰相、奸臣。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六》)(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六》)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 秘书少监/ B.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 秘书少监/ C.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 秘书少监/ D.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 秘书少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创“颜体”楷书,端庄雄伟,气势遒劲,对后世影响很大。 B.“亲郊”指帝王亲自到郊外祭祀天地。“三岁一亲郊”的制度肇端于秦,宋代趋于稳定。 C.“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时,执符节以为凭证。节,竹竿制,牦牛尾,专为军队物品。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如诸葛亮谥“忠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张荐的祖父张鷟,早惠绝伦,进士考试的对答,被称天下无双。张荐也聪敏有才,通晓 《左传》等,李涵曾上表推荐说其才可任史官。 B.颜真卿出使被拘,张荐仗义上疏,陈说真卿是四朝元老,品德高尚,年近八十,遭囚受 辱,企望皇帝施以援手,奏疏却被卢杞扣压。 C.朱泚反叛平定之后,张荐被提拔为左拾遗,他与陈京等人论说卢杞奸诈邪恶反复无常, 入朝应对坚定确切,阻止了德宗对卢杞的任用。 D.一去作为主将送回纥公主返乡,再去传旨册封回鹘可汗,三去吊祭吐蕃赞普,张荐多次 出使,与西北民族斗智斗勇,赢得了朝廷与异族的敬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陈请,孱僮单骑,即日载驰。 (2)反次赤岭,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传其柩以归。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 7 -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 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 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 铭,刻石而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 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 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 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胜利班师,将个人命远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 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5.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够体现诗人在极端贫困中却能推己及人,同时揭示全诗主旨 的两句是:“ , 。” (2)《短歌行》中 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 “ , 。” ( 3 ) 荀 子 在 《 劝 学 》 中 以 行 路 作 比 , 提 醒 人 们 若 不 重 视 积 累 就 难 以 达 到 远 方 的 句 子 是 : “ , 。”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跃动的音符,是历史的 ,它凝聚着城市的记忆,寄托着 对未来的期许。( );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的活化石,是城市先民集体意 识的根脉魂。 纵观我国地名,大致可分为四类,有对古老原始地名的 ,有对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的记 录,有对人文历史的缅怀,还有对美好情感与祝福的寄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地名正是其中一个 的层面。 - 8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沉淀 沿袭 凝聚 独具特色 B.积淀 沿袭 凝结 独树一帜 C.积淀 沿用 凝聚 独具特色 D.沉淀 沿用 凝结 独树一帜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地名既年轻,又古老;既蕴蓄着时代风情,又延展着历史文化 B.地名虽古老,却年轻;既承载着历史文化,又蕴蓄着时代风情 C.地名虽年轻,却古老;它蕴蓄着时代风情,又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记 D.地名既古老,又年轻;既延展着历史文化,又蕴蓄着时代风情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它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根脉魂,是城市的活化石。 B.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的根脉魂,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 C.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是城市的根脉魂。 D.它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是城市的根脉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6 分) 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最早的“快递公司”出现在秦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文书,称 为“驿传”。到了汉朝,“驿传”逐渐走向成熟,①____________: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或传;同时,政府还将所传递的文书按照不同等级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和时间传递。到了隋唐时期, ②____________,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了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格局,就连一些边远山区也设 有“网点”。当然,既是“快递”,那在速度上肯定有所要求。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 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可见,③____________。 21.在南充高中临江校区 11 月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直接表示不喜欢读外国文学作品,比如《简爱》、 《巴黎圣母院》等,有同学表示他无论如何也读不进《红楼梦》,也有同学表示就是不爱读《三国演义》 或《论语》。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以上 5 本中的一本,结合精彩情节或名言警句,谈谈如何走进这部经 典作品,要求不少于 90 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 9 -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 John Donne (1572—631) (英)《丧钟为谁而鸣》 这首诗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答案 1、A 解析:B.“只要......就......”不合文意。C.“因为人们不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 则,缺少文化自觉"曲解文意,原文为“英烈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就在于强化人们遵守社 会基本的道德规则,让英烈精神融人血脉、内化为文化自觉、凝聚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奋斗力量”。D.“民族英雄都出现在过去的历史中”错。 2、C 解析:C.“如何通过赓续英烈精神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错,文章主要论述的 观点是“如何赓续英烈精神”。 - 10 - 3、C 解析:C.因果关系错误,且分析错误。 4、B 解析:B.“都会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并要对其作出反馈”错,根据材料一的图表可以 看出政府不对金融机构作出反馈,而是金融机构对政府作出反馈。 5、D 解析:D.“主要体现在移动支付给贫困农户带来数字时代的红利”中的“主要”错。 6、①通过分享荒漠化防治经验,帮助其打造沙漠生态产业链。②通过“--带一路”加大经贸 合作力度,帮助其发展经济。③提供金融科技服务,帮助其降低交易成本,为其提供弯道超车 的机会。(每点 2 分) 7、C “绿衣老太太在老友温暖的目光中走得镇静而从容”错误,结合倒数第二段可知走得 “镇静而从容”的是红衣老太太。 8、①外貌描写。通过服装、相貌细致的刻画了两个乡村老妇的形象。②神态描写。运用比喻 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两位老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③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拉 扯”、“站”、“回首”、“挥手”等动作表现了两个老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9、 含义:①作者在疫情缓解后外出观看春日景象;②人们盼望疫情尽快结束,“春天”尽快 到来,对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充满期待。 作用:①“望”字引领全文,“春风”交代了散文时间背景,塑造了一幅幅春日乡村自然、 生活景象;②一语双关,写出了疫情缓解,人们渴望疫情尽快结束的美好期盼;③题目含蓄 蕴藉,使文章富有诗意美。 10、C 11、C 专为军队物品错误。 12、 D“作为主将送回纥公主返乡”“斗智斗勇”错。 13、(1)亲戚好友来不及告别,一个副手都来不及约请,只身单骑带着小僮,当日即驱车奔赴 了淮西。 (“不遑、孱僮单骑、载驰”各 1 分,大意 2 分) (2)返回停驻在赤岭(时),遭受疾病去世,享年 61 岁。吐蕃(用传车)把他的灵柩送回(京 城)。(“反”、“次”、“被”各 1 分,大意 2 分) 14、B 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而来,讲述京城离边关的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 和“愤懑之情”都是曲解。 15、①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② 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③虚 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④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上句写京城春天,色彩浓丽,下句写从征亲人在遥远的边疆, 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衬下,下句更显得沉郁悲壮。(任意 三点) 1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7、C 18、D 19、C 20、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②“快递“业发展十分迅猛_ ③唐朝对“快递”速度要求很高。 21、例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勾勒出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它 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智勇忠义的英雄人物,令人拍案的军事谋略,无不深入人心。例如 关羽,他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计斩蔡阳,义释曹操,这样 一位智勇双全的义士,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22、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丧钟为谁而鸣》, 这一写作情境突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其中“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丧钟为你而鸣”是题旨所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既要读懂诗歌,明确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与思考; 又要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丧钟为谁而鸣》阐述了个人与人类整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 关系是人类的公知,考生不能否定甚至割裂这种关系,否则就会偏离题意。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正面阐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还可以阐释局部与局部、 个体与个体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从反面强调任何他人的 危险都可能危及自身,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他人的丧钟也是自己的丧钟。 2.思考与联想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结合当下新冠疫情期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去思考 诗歌的主旨,可以思考为什么其他个体或局部的危险同样会是自己的危险;既然其他个体或 局部的危险也是自己的危险,那么考生就要思考应怎样帮助危险中的他人。也可以联想反面 事例如万州公交事件等,论证面对危险若每个人都置身事外的严重后果。 3.文体是多样的。理解了诗歌内容,把握了诗歌主旨后,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表 达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或叙述自己的见闻,写成记叙文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或透过现象分析 本质,写成议论文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或以散文的方式来书写理解与感悟。 解题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考查考生的语言表 - 11 - 达能力。材料《丧钟为谁而鸣》用比喻的形式强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即 他人的丧钟也是自己的丧钟。材料的现实意义较明显,引导考生关注当下、关注现实、关注 社会,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地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都是全人类的事情,任何个人、任何国 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参考立意 1.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可以幸免。 2.命运与共,生死相依。 3.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4.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5.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6.人类命运共同体 偏题立意: 1.孤岛生活。(只抓住个别字词,立意指向不明) 2.做好自己。(偏离题意) 《 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当某一个体或局部面临灾难时,都会危及我们自己,“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所以, 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理解自我与人类整体的关系,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的基本前提。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 一多先生一语点出了个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之间相互 关联,即使你与他人之间相隔甚远,却无形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旦其他个体或局部 出现危险或危机,必然会殃及他人、我们乃至整个人类。 认识到他人或他国面临的危险或危机与我密切相关,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的核心要义。 表面上看,他国的领土被冲刷,是他国的事;他人死亡,也是他人的事,与我无关。但 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2019 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哪个国家幸免于难,没有那个国家可 以高枕无忧。正如总书记在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时表示,“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面临 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其外,独善其身。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德、中欧 展现出团结合作的力量,发挥了正能量。”只有深刻理解他人或他国面临的危险或危机与我密 切相关,才会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与人共患难,是“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的最终归宿。 危机也好,灾难也罢,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希望它们发生。灾难无法预知,更无法干 预,唯有积极面对,正确处置。“我”之外发生的任何不利局面,“我”都应由人及己,与人 共患难。此次疫情下,我们忘不了韩国总统文在寅的话语——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韩国的困 难,韩国将会不遗余力地坚定支持中国渡过难关,对中国给予强力支援和配合协作;我们也 铭记日本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也谨记巴基斯坦的“哥,全都在这了”。当这些邻 邦遇到困难时,我国同样“报之以李”。 《丧钟为谁而鸣》中说:“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 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这时刻提 醒我们,要树立危机意识,养成悲悯情怀。 古文翻译 张荐,字孝举,是深州陆泽县人。祖父张鷟,字文成,自幼聪慧绝伦,调露初年,考中 进士。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见到他的策对,称天下没有第二人能比。(张荐)才思敏捷善作文章, 能通晓《周官》《左氏春秋》。大历年间,浙西观察使李涵上表推荐张荐的才能可以担任史 官。皇帝下诏书授任他为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他)因为母亲年老推辞而没有就任。守丧期满, 礼部侍郎于邵又将他举荐给朝廷,于是被召入朝充任史馆修撰,兼任阳翟县尉。当时颜真卿 奉命出使淮西被李希烈捉住,张荐上疏奏请,说:“真卿接受使命之后,没有回家住宿,亲 戚好友都不及告别,一个副手都来不及约请,只身单骑带着小僮,当日即驱车奔赴了淮西。 真卿效力四朝,是国家元老,正直忠孝,是朝廷受人尊重的楷模。年近八十,被拘囚在牢狱 里,顾盼在士兵的刀枪之下,不知这位悲愤的老翁怎能承受!……”卢杞扣押了张荐的奏章, 没有上报。朱泚谋反,(张荐)改名换姓隐藏在城中,撰写了《史遁先生传》。京师平定后,升 任左拾遗。皇帝下诏重新起用卢杞任刺史,张荐与陈京、赵需等人论说卢杞为人奸诈邪恶反 复无常,不应当任用,入朝应答态度坚决,唐德宗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贞元元年,唐德宗亲 自到城郊祭祀。当时刚经历过战乱,礼器仪式残缺不全,任用张荐为太常寺博士,让他参与 整顿典礼礼仪,基本恢复了旧时的典章制度。刑部尚书关播拿着符节送咸安公主嫁往回纥, 让张荐作为判官。返回后,调任工部员外郎。过了很久,提拔为谏议大夫,再次担任史馆修 撰。当时裴延龄执掌朝政,中伤贤良之臣,提出的建议无不符合皇帝的心意。张荐打算上疏 弹劾他的恶行,裴延龄知道了,就对皇帝说:“谏议大夫评论朝政得失,史官撰写人君的善 恶,这两种官职不能兼任。”张荐改任秘书少监。裴延龄一定要想方设法寻找罪名斥退罢免 张荐。恰巧朝廷派遣使者册封回鹘毘伽怀信可汗,便派张荐去回鹘。返回朝廷后任秘书少监。 吐蕃赞普去世,把他提拔为工部员外郎,担任吊祭使。返回停驻赤岭(时),患病去世,享年 61 - 12 - 岁。吐蕃(用传车)把他的灵柩送回(京城)。张荐三次出使荒蛮之地,(外交)对应清楚得体。唐顺 宗继位,(张荐的)丧讯传到,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宪”。张荐从拾遗做官做到侍郎,总共 20 年,常常兼任史馆修撰。他所撰写的书有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