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1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附录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附录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但比较常见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卢纶 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就描写了 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 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 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和体味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定自 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表现出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2.美人的形象: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 或是自喻。如屈原的《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 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美人就是 自喻之词。 3.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 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十七 岁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节日。但诗人旅居在外,孤 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 4.宫女的形象: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如王 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 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前三句 写景,后一句写人。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处 处有怨情。 5.思妇的形象: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 取功名而远游的游子。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 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 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忽”字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 心理变化的过程。二是为征战而远征的征人等。如李白的《子夜吴歌》,全诗以长安月写景 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6.隐士的形象: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陶渊明的《饮 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幽静安逸生活 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 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 写,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7.征人的形象: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的,也有写得怨恨不平、 反战思归的。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 共一呼。”这首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 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者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征服。 8.悲士的形象: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如李贺的《南园(其五)》:“男儿 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写出了一位渴 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