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6-03 发布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 考生请注意本次考试为网上阅卷,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写到试卷上无 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现代文阅读 1(本题共 5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 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 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 Youtube 上备受追捧,收获 735 万粉丝,影响力 堪比 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 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 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 无可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 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 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关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 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 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 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 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 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 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 - 2 - 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 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 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 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 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 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 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 年 12 月 11 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 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 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 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 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 友的共鸣。【甲】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 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 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 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 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 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 规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 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 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 年 12 月 10 日) 材料三 - 3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 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 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并开始感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 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 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 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 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 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 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 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 年,享 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 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 尼奥尼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 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 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 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 作。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 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 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 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 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 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 2019 年 12 月 07 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A. 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 国内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 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 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 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 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 《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 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 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 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 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 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5. 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1. A 2. D 3. A 4.①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②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③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5.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叙事, 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 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 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 5 - 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 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 项,“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错误。原文“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 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文中没有说在国内受到冷落,仅仅是质疑颇多。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 及语意的提示。 楼宇烈先生说的话是主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甲处的段落大意主要是谈生活方式;乙处主要是谈文化输出;丙处主要是在讲李子柒的作品 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优秀案例;根据丁处的后一句“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 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到了人文精神,与 楼宇烈先生说的话相衔接。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 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 项,《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 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这句话错误。举例《功夫熊猫》是想证明做文化输出 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C 项,“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错误。李子柒的作品在最初就很受欢迎以至于成为中 外网红,所以他俩的经历不相似。 D 项,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 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错误。原文是说“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人。 而不是李子柒的成功。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例如本题“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然后回归文本,找寻相 - 6 - 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分析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 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 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可以总结为“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 国风” 根据材料一第四五自然段,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 界对崛起的中国之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 与魅力。可以概括为“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的好奇”。 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 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可概括为,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仔细阅读三则材料,针对题目中的“文 化输出”找寻相关语句。 根据材料二,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 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总结为,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是宏大 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人;根据材料三,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 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李子柒用唯美的 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 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总结为,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 化现状,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国家人们的共鸣;根据,文化的融合 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可总结为,文 化输出不要太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根据材料一,文化 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 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可概括为,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 (二)现代文阅读 2(本题共 3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7 - 一个人的火树银花 胡天翔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 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说的是普通话,吐字清晰, 语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儿,慢慢走到床边, 一屁股蹲了下去。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了。刘小海没想到疫情如此严重!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午觉醒来,在手机上 刷了一会儿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有人 买三袋板蓝根颗粒,有人买四盒双黄连口服液,有人买五瓶医用酒精,不管有用没用,大家 手里都提着药品。口罩已涨价了,十个装的两包口罩花了三十元。出门戴上口罩,刘小海赶 到超市。超市的人更多,刘小海割了六斤肉,提着一袋小米、半兜土豆,两捆葱和蒜苗,排 队八分钟才结了账。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儿子打电话。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 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儿子没读 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想着干三四年就可以盖两层小楼,但一场车祸让爷俩 梦想落空了。前年夏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 对方伤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 爸爸刘小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老家的大哥。父亲去世五年了,八十岁的母亲和大哥一起生 活。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大哥还告诉刘小海,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 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了…… 除夕夜里,想起每年父子的春节一聚,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 最后干脆起身浏览新闻。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让刘 小海心潮澎湃。看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焊工, 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 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吃过饭,刘小海将剩下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 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 8 - 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垫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卸载建材。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 吃着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录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 建设的吧。”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 “不辛苦,还可以。” “师傅,您是河南人?”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封城了,回不去,就来这儿当志愿者了。” “谢谢,谢谢您!” 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 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已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你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儿子是在为自已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奶奶说。刘小海不想让母亲 担忧。 “中,你要照顾好自已啊。”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 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有个记者问刘小海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刘小海哽咽了。刘小海 说希望娘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好好陪陪她。 刘小海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工地上的灯亮起来。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刘小海扛着焊机来到工 作点,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小海,俺都看到你的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大哥笑着说。 “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 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娘继续说。 “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娘流泪了。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二下地 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 9 -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 1 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刘小海知道不能回家时的震惊,凸显出了疫情的严重性。 B. 刘小海主动给儿子和大哥打电话的相关情节,反映了刘小海一家的生活愿望和困境以及国 家扶贫政策惠及他家给予刘小海的希望。 C. 因为浏览新闻时为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所感动,刘 小海决心到火神山工地当电焊工,不再畏惧疫情。 D. 因为小视频,刘小海的家人和村民们都为他自豪。家人的视频电话说出了家人对他的支持 和担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描绘了刘小海的震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 B. 小说运用排比手法描写大家买药品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安和慌张,突出 了疫情的严重,烘托了紧张气氛。 C. 小说写刘小海联系大哥的那通电话,既交待了刘小海的家庭状况,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 展。 D. 小说从刘小海得知武汉封城落笔,中间插叙他和儿子外出打工的艰辛及家庭境况,最后写 他到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表现了非常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朴实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彰 显主题。 8. 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9. 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所体现出的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6. C 7. A 8.①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刘小海劳作时的专注认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运用比喻,把 “瞬间流溢的焊花”比作“盛开的火树银花”,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在寒冷的夜里让人感 到明亮温暖。③照应标题。通过对刘小海劳作场景的描写照应了文章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 的作用。④揭示主题。小说通过刘小海的劳作场景赞美了普通劳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与 担当,以刘小海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非常时期绽放出如火树银花般的光华,也让我们看到 疫情中的希望。 9.①刘小海身上体现的中国精神:朴实善良能吃苦、友爱孝顺懂感恩、无私奉献有担当。②刘 小海自愿选扑到火神山医院当焊工,不仅体现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奉献和担当,也源自于他 - 10 - 对政府帮他盖了三间新房的最朴素的感恩。于大处说,社会要进步,国家要繁荣,企业要发 展,都离不开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担当的人;从小处而言,在个人的成长中,会感恩、懂奉 献、有担当都是宝贵的品质,是人得以进步的阶梯。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C 项,“刘小海决心到火神山工地当电焊工”的原因表述错误。他做出决定的原因应该是报恩, 因为“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表明自己被政府的行为感动,后知 道工地上缺工人,因此有了“咱也去出一份力”的感恩之举。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A 项,原文第一段没有神态和心里描写,“摸”“滑”“贴近”“挂”“站”“走”“蹲”均 为动作描写。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戴上口罩”“拿着面罩”“夹起焊条”“触碰”为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突出人 物特征,这些动作表现了刘小海“专注认真”的特点,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形象。 “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运用比喻修辞,“火树银花”既与“流 溢的焊花四处飞散”相似之外,更能表现在黑暗和困境中,似乎给刘小海带来了光亮和温暖。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人的火树银花”,在结尾处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起到了画龙点 睛的作用。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结尾,与小说的人物形象有关,也与文章主旨有关,因此这句话有揭示主 题的作用,赞美了刘小海的奉献与担当,以刘小海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非常时期绽放出如 火树银花般的光华,也让我们看到疫情中的希望。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探究能力。 “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是去火神山雷神山工地上去做志愿者,去需要他的地方无偿的为 - 11 - 抗击疫情出自己的一份力,高强度的劳作,在记着采访他时,他却说“不累”,自己的情况 不想让老母亲知道等,表现了他“朴实善良能吃苦、友爱孝顺懂感恩、无私奉献有担当”。 政府扶贫,为他建了三间新房,这次他做志愿者“也源自于他对政府帮他盖了三间新房的最 朴素的感恩”。现实意义可以从国家发展需要刘小海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每个人都应当自觉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个人成长需要提升自我素养、道德品质等,答案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即可。 【点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 相公叔痤。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 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 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 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 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 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 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B.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 12 - 必杀之/无令出境/ C.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D. 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 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 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 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 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 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劝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 13 -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适遇公 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 叔痤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 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 公叔痤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排除 A 项。“愿举国而听之” 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 D 项。“听 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 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B 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 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作出判定。C 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贾。”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选 C。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1) 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 省略句。(2)期年,满一年;之,到。“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点睛】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 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适遇公叔痤 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痤说: “我的中庶子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大王如果不 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公叔痤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 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 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景监对卫鞅说:“你 - 14 - 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 国君大为高兴。” 秦孝公立即任用卫鞅,卫鞅准备变法,但秦孝公担心天下非议自己。卫鞅 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成名,做事犹豫不定就不会成功。圣人如果可以强国,就不袭用 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旧礼。”秦孝公说:“好。” “治理社会不只一条道路,有 利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汤、周武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纣不改礼制而亡国。 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秦孝公说:“好。”用卫鞅为左庶长, 终于决定变法的命令。 法令在百姓中实行一年,秦国百姓到国都来说新法不适宜的人数以千 计。在这时太子触犯法令。卫鞅说:“法令不能实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触犯法令。”准备依 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便对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对太子师 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服从法令了。实行新法十年,秦国百姓皆大欢喜,路 上不捡拾他人遗物,山中没有蟊贼强盗,家家富裕,人人满足。于是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大良 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秦孝公派遣卫鞅领兵攻伐魏国。卫鞅事先埋伏穿戴盔甲的武 士而袭击俘虏了魏公子印,乘势攻击他的军队,全部打垮魏军而返回秦国。魏惠王因军队屡 次败于齐国、秦国,国内十分空虚,日益衰落,非常恐慌,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之地奉送 给秦国以求和解。而后魏惠王就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说:“我悔恨当初不听公叔 痤的话啊。”卫鞅击败魏军归来,秦孝公封给他於、商之间的十五个邑,从此号称商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 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 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 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 “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 “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 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 15 - 15.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①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 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②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任 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 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有“懒”,意思是词人因将与友人 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 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 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注意根据诗歌中的“夕阳吹角”和注释中的“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分析对国家安危 的关切与忧虑;根据“忙日苦多闲日少”分析劳于仕宦的疲惫;根据“新愁常续旧愁生”“客 中无伴”分析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 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 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 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 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喻,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持之以恒,就会 - 16 - “____________”;若半途而废,就会“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无数历史风雨而一 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阐明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金石可镂 (2). 朽木不折 (3). 舞榭歌台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闻道有先后 (6). 术业有专攻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 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镂”“榭”“攻”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 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终于,我被领到一块牌子前,上面① 写着三个大字——梅雨潭。哦,那个久藏在心 底的绿! 就着山势,左弯右绕,沿高高的石阶攀登,窄窄的山隙挤过来。眼前出现岔路口,两路 都有人,只管跟定前面的步履。最后跟进一个洞里,洞里黑黑的。后进的人告诉我,此洞有 三个通道,一个顺高处的裂缝爬上去可到山顶;一个直通深潭的暗道;右边的一个,可于明 处走到终点。 转过来,上一高台,一池碧绿就在眼前!近一个世纪了,梅雨潭② 在这里等着,似 乎不曾改变,真的是绿得深沉,绿得纯粹。 一圈人围着,看着,都噤了声,就同梅雨潭静静地待在一起,化在一起。回过神来往上 走,看到石穹门,那是一幅画框,将潭③ 进千古的美谈。又看到梅雨亭,这座明代建筑, 八方来风,传来的都是关于梅雨潭的故事。 为什么叫梅雨潭?“常若梅天细雨,故名梅雨潭。”这是清代潘耒的解释;“溅着的水 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是朱自清的释。 若看了通元洞那里刻的“四时梅雨”,你就明白,这梅雨潭,④ 是诗的化身。 渐渐的,眼前便虚幻起来,落下来的水成了慢镜头,它落在潭里,一滴,又一滴,凉凉 - 17 - 的,直落到心里去。镜头上摇,层层叠叠的石崖上,瀑水溅花,溅成了岚烟雾霭,带有一股 清香,氤氲升腾。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 烟吗? B.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 峰。 C.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D.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18. 选出文段对应词语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① ② ③ ④ A 居然 就 框 竟然 B 赫然 还 收 竟然 C 居然 就 收 全然 D 赫然 还 框 全然 A. A B. B C. C D. D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一滴又一滴,凉凉的,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 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7. B 18. D 19.①“一滴,又一滴”,突出水滴之慢,照应前面的“慢镜头”;改后句将二句连缀在一起, 与“慢镜头”不甚相符。②原句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而改后句感受的过程不 具体。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的能力。 此题重点考的是破折号的使用。原文中“写着三个大字——梅雨潭”中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 - 18 - 明的作用。 A 项,破折号起到转换话题的作用。 B 项,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C 项,破折号起到语意的中断的作用。 D 项,破折号起到声音的延长的作用。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居然:副词。竟然,表示出乎预料。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 现。语境强调的是作者看到牌子上写着“梅雨潭”这三个大字很醒目,所以此处应选用“赫 然”。 第二空,根据语境中“在这里等着,似乎不曾改变”分析可知此处是说近一个世纪了,梅雨 潭一直在等着。而“就”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表示前后 事情紧接着,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 等意思都不合乎语境。故此处选用“还”。 第三空,“框”:动词,在文字图片的周围划线。“收”: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 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结合语境说的“那是一幅画框”分析,此处应选用“框”。 第四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副词。全然:完全,都;完备,完美。语境说的是这梅雨潭 完全是诗的化身。这里并没有出乎意料的意思。故选用“全然”。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原句是“它落在潭里,一滴,又一滴,凉凉的,直落到心里去。”改 句把“一滴,又一滴”改成了“一滴又一滴”。原句中表达为“一滴,又一滴”是为了突出 水滴之慢,又与前面的“慢镜头”照应。而改句去掉了句中的逗号,将二句连缀在一起,水 滴的节奏感加快了,这样的表达就与前文的“慢镜头”不甚相符。原句“落在潭里……直落 到心里去”被改成了“落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里”,相比较而言,原句拆开来说,中间又 加入“一滴,又一滴,凉凉的”,是为了突出了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而改句把“落 在潭里,也落到我的心里”连在一起表达,作者对落水慢慢感受的过程就显得不具体。所以, 还是原句的表达好。 - 19 - 【点睛】解答语言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题,首先要阅读这两个句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 从句子间关系、句式的使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回答时, 回答时,首先要回答“原句好”或者“改句不好”,然后指出原句与改句哪些地方不同,最 后分析出原句好在哪里,并指出改写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不如原句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是 “原句好”或“改句不好”。 20.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②并将其纳入法治 轨道来治理。③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④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⑤ 二是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⑥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监管,⑦禁 止设置最低消费额,建立节俭消费提示,⑧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⑨四是要加强餐饮行 业规范,⑩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餐饮管理上的作用,⑪制定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 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标准。 【答案】①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修改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⑦修改为“建 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⑨在句末添加“建设”;⑪将“餐饮企业管理”删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①不合逻辑。“遏制……不再出现” 否定失当,修改为“遏制餐饮浪费现象”。⑤“规定…… 措施”搭配不当。应该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⑦句子成分残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 缺宾语中心语,修改时应补充,改为“建立节俭消费提示制度”。⑨“加强……规范”搭配 不当,应该为“加强……建设”。⑪不合逻辑,“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 并列不当,“餐饮企业管理”包含“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两方面的内容。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30 个字。 我国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港口——妈湾智慧港,在南海之滨的深圳蛇口投 入使用,作为招商局集团的“智慧母港”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升级改造后的妈湾港 是一个智慧港口技术、模式的孵化器,也是招商港口积极打造现代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 案”。参考数据显示,妈湾智慧港配载效率比人工提升 15-20 倍,现场作业人员减少 80%,综 合作业效率提升 30%,安全隐患减少 50%,碳排放量减少 90%,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 30%以上, 比全自动码头建设成本减少 50%。 招商局集团负责人表示,招商港口将以妈湾智慧港为试验田,将成功经验复制到粤港澳 - 20 - 大湾区;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行业级智慧港口综合解决方案,让智慧港口的“中 国方案”走向世界。 【答案】妈湾智慧港成功升级,其经验助力国家发展并走向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具体分析,这段新闻由两段构成,第一段主要内容分两层,第一层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引 出陈述对象“妈湾智慧港”,主体事件是“传统码头成功升级典范——妈湾智慧港亮相智慧 港口”;第二层用数据进一步阐释“妈湾智慧港成功升级”价值和意义,体现了新闻的真实 性;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妈湾智慧港的成功经验可让‘‘中国方案’走向‘一带一路’, 走向世界”。 考生整合这些信息,在不超过字数的基础上概括即可。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近期,网友为湖南一名高考考生的专业志愿吵翻了。这位女学生来自湖南耒阳,是一名 留守女孩,名叫钟芳蓉,她考了 676 分,报的是北大考古专业。有网友说,报这个专业将来 不好找工作。有的网友则认为,报专业不必太功利,要报喜欢的。也有人觉得,重点不在专 业本身,而在于对专业怎么理解。她说:“我个人特别喜欢,喜欢就够了。” 请你给她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此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 【答案】例文: 坚持理想,前途光明 亲爱的学姐: 你好! 欣闻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大,并选择了你心仪的考古专业,在羡慕你的同时,请允许 我送上真诚的祝福。愿你在未来的时日里,坚守理想,御风筑梦,用心经营属于你的明媚天 空。 “没钱途”不等于“没前途”。 你选择了你所钟爱的考古专业,便是找到了你心灵的栖居之所,网友的质疑固然有其现 实依据,但终究是世俗的尘埃,你不妨轻轻地拂去,别让世俗玷污了理想。考古专业相对冷 门,与其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工作也较为稀缺,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也许真的“没钱途”,但 - 21 - 我以为没钱途并不意味着“没前途”。一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 既是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也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保障,这种快乐是其他物质生活不能比 拟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投身于敦煌文物修复工作,勤勉工作几十载,踽踽独 行于大漠中的身影值得我们铭记,也恰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人生当不忘初心,坚守梦想。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他从事什 么职业,更不能用他年薪多少去衡量,而应看他工作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所在。还记得当 初顶着众多骂名,卖猪肉的北大学子陆步轩,在实践中,和他的师兄校友一起做高端猪肉品 牌,如今拥有万名员工,他还给他的母校捐赠了 9 个亿。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是金子在哪都 会发光,职业不分贵贱,只要能坚持下去,做到成功就是最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 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不久的将来,我也面临着专业选择的问题。什么样的专业才是众人眼里所谓的好专业? 众说纷纭,但是学姐你的选择使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 畏惧别人的非议,何必让世俗的眼光左右我们的选择。人们常说,拼搏的人生最美丽,追求 梦想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在这青春的年纪,让我们做一次真正的自己,用踏实的奋斗 追逐梦想。 坚持理想,前途光明。学姐,你既然选定了你所钟爱的考古专业,相信你一定对该专业 有了明晰的认识,已洞察考古学对历史、对现实的重要意义,你一定会在你的专业领域取得 长足的发展,让你的所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相信在你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变得勇敢坚定,也期待你能始终坚守梦想,用成功回 应所有的怀疑,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祝早有建树,学业有成! 学弟 XXX 2020 年 X 月 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以“给她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此的感悟 与思考”。 【审题】本次作文直面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现实问题,材料提供了真实情景,要求写作实用 - 22 - 文体——书信,抒写真情实感。面对选择,不同的选择折射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每种价值取 向都有其道理。第一种观点“报这个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立足于现实,个人的选择与将 来的“钱途”挂钩;第二种观点“报专业不必太功利,要报喜欢的”,从个人兴趣与理想出 发,面对选择多了一份纯粹与淡泊;第三种观点“不在专业本身,而在于对专业怎么理解”, 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而所谓专业,或许更该理解为专注成就事 业。 【立意】爱我所爱,执着理想,是年轻人应该思索的重大问题; “钱途”不应成为人唯一的“前途”,纯粹与淡泊在今天这个时代意义尤其重大; 理性看待专业今对未来要走的路不盲目,不盲从; 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素材】1.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当不负领导人的期望和嘱托,争做时代好青年,树立远大 的理想,做好人生选择。不贪图一时之利,心浮气躁鼠目寸光,而应该具有高格局和“大眼 界”。周国平先生如是语:“无所投入可悲,无所坚守可叹,二者兼有,则或可成为时代的 弄潮儿。”若因现实生活无忧无虑而心无所求行无方向,从而无所付出,无所坚守,未来等 待我们的只能是庸庸碌碌平淡一生。我们不需画地为牢,将自己束缚在趋之若骛的世俗观念 中,更不该纠结于是好好读书还是选择当网红。关于 95 后就业观的调查显示,54%的 95 后最 向往的新兴职业是网络主播和网红。抖音等新兴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让一些普通人坐在镜头 前唱唱歌、跳跳舞就能收获万众追捧、打赏、一夜成名。这种短视、功利的人生追求值得我 们每一位同学反思并鄙视。 2.诚如毛姆呼唤忙于捡地上散落的六便士的人们抬头望见月光,梭罗鼓励人们行舟去往前人 不曾抵达的水域,我们身为史怀哲笔下有“狮子般雄心”的年轻人,不应顺从“命运的理性 化”,更不该随波逐流于一心向钱看的大军中,而应向大数据时代下的新行业敞开怀抱。未 来我们的职业选择应与时代接轨,构铸青年与时代的命运共同体,去乘风破浪。纵将经历栉 风沐雨的艰难征程,也勇敢地赤脚走过生活的刀锋。 3.新时代青年的人生选择,亦需重拾古圣先贤流传给我们的价值观和华夏精神,恪尽职守无 私奉献,淡泊名利忠诚爱国,有责任和担当。南仁东用尽生命所有的光,点亮“天眼”;故 言文物修复师,将一个个细心修复文物的日子串成诗篇。无论何种职业,葆有职业初心而砥 砺前行,都是必然的价值选择。随着纪录片的热播,传统工艺与传承他们的匠人渐渐回归到 - 23 - 我们的视野。我们珍重慢的价值,米兰昆德拉曾将快与遗忘紧紧相连。“快”让人进入“与 过去和未来都断裂的瞬间”,让过往的流亡者回归故士,却已失去灵魂的家园。所以我们需 要记忆,记忆曾镌刻在我们文化基因中的职业精神。唯有这般,我们才能将传统踉跄脚步拉 回平稳,让历史的厚重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奠定厚实的基调。 4.王开岭先生呼吁我们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在时代与理想的探讨中,我们诚应让精神澄澈, 携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开创崭新风貌。愿你我共同拥抱美好明天,葆有初心,紧贴时代脉 搏,争做新世纪的有为青年! 【结构】文章观点明确,从网友的“质疑”入手引发对坚守梦想的思考,层次清晰。先以比 喻开篇,劝告收信人“拂去”世俗的“尘埃”,坚定自己的理想,接着以实例证明要相信“适 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发出诚挚的祝福。尤其是字里行间浸润着情感,如话家常,娓 娓道来,很有书信的亲切感,摆脱了不少习作说教的意味。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 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 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 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 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