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 MB
  • 2021-06-03 发布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一编 热点5 信息应用——观点措施 源于文本依据事实

  • 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热点5:信息应用——观点措施 源 于文本依据事实 【案例精析 复盘避误区】 数据链·失分诊断区 当前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建议。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②培养善德善行的生态美德,激发社会成员对 自然的热爱、尊重和感恩;③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 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 的生态环保行为。 【考试现场】 问题答卷采样 问题诊断 处方笺 答题 卡1 (1)出台了严厉的生态 环境保护制度,追究终 身责任。 (2)倡导生态道德,改变 “人是自然的主宰”这 一工业文明理念。 (3)要充分汲取传统生 态民俗中的合理要素, 并不断继承和发展。 (4)正确理解传统生态 民俗的价值,不断进行 思考。 审题失误。未 审清题干,没有 领会“更好” 这个关键词,特 别是第(2)条, 原文是“国家 出台了严厉的 生态环境保护 制度”,未领会 意思导致失误。 1.强化审题意识。认真审题,抓题 干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角度,弄清 题目所问,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内容, 再具体作答。怎样问就怎样答很 重要,答题时,不能随心所欲,而要 从题干要求的角度出发回答问题。 2.强化理清思路意识。注重理清 思路,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与中心,避免漏掉关键信息。力戒 简单摘抄原文,随意选取信息。 问题答卷采样 问题诊断 处方笺 答 题 卡2 (1)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不损害生命和自然界,出 台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 制度。 (2)加强人们“发乎情止 乎礼”的道德修养。 (3)善待动物,不要随意 伤害动物,禁止人们吃野 味。 思路未理 清。因没 有理清思 路,未把握 材料中的 主要观点 或主张。 1.强化审题意识。认真审题,抓题 干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角度,弄清 题目所问,看题目问的是什么内容, 再具体作答。怎样问就怎样答很重 要,答题时,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从 题干要求的角度出发回答问题。 2.强化理清思路意识。注重理清思 路,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与 中心,避免漏掉关键信息。力戒简 单摘抄原文,随意选取信息。 【规则构建·状元实验室】 一、划重点——明确失误点,规避雷区 二、敲黑板——掌握技巧,确定答题原则 第一,明确规则。谈看法、措施类的题目,是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作者的意图 的归纳和总结。 第二,确定范围,筛选出文中关于题干涉及的问题的观点。答题时,首先明确题 目是针对某一则材料,还是需要综合考虑,然后找到角度和观点。找角度时,要注 意文章的段落划分,有可能一个段落就是一个角度。要重点理解文本涉及的具体 措施或看法的内容,包括措施的主体、措施的具体内容、要达到的目的等。找观 点时,要用文中的句子概括作答,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话语。 第三,抓住主体。要明确谁是措施或看法的实施者(主体),措施或看法的实施 者有几个,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具体思考时,可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 面找看法或对策。 第四,善于转化。注意文中提到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成绩可以从中总 结经验、措施。问题可以转化为“措施”;“问题”是“措施”的依据,“措施” 是针对“问题”提出的办法,“措施”要有的放矢,只有抓住一个个实质性的具 体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另外,不能忽视图表数 据所反映出的问题,把“问题”转化成“措施”。 第五,巧妙整合。整合信息,同类的要合并,重点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清答 题的角度,分点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 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 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 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 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 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 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模拟练·冲刺双一流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 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 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 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 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 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 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 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 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 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 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 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 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 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 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 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 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 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 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 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 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 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 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 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 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 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 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 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 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 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 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 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 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 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单,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 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 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 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 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 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 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 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 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 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 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 “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 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 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 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 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 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 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 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 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C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理解概念有误,文中“差等之 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仁”。B项,夸大人类对地 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这个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 导致错误。原文表述“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 持”绝非必要。D项,曲解文意,“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对人类 的界定错误。从材料三最后一句话“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 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可知 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 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 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掠夺权,但地 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 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B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分析不当,错在对二者观点异 同的判断。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是人与动物的关系 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 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D 本题考查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D项,材料二观点是“人与自 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选项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强调的是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 二观点不符。 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 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 述。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 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了解自然。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爱护尊重自然。 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适当利用和改 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预测练·命题风向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 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 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 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 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 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 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 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 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 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 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 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 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 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 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 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 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 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 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 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 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 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 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 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 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 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 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 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 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 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 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 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 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 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 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 “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 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 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 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 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 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 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 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伽登的“填空”、 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 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 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 五言诗言简义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 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 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 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 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 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伽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 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 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 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 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 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 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D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D项,“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 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 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法错误。“不仅仅是……而且是”错,结合材料一第三 段“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分析可 知,选项曲解文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 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 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 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 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 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 文本的理解”说法错误。“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接受者对文 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理解就是误 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 作品就越成功”说法错误。“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是 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D项, “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 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说法错误。“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 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有误,原文为“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 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这个“它”是前文中的“再创造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 通的,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分) (  )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 《题秋风纨扇图》)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 石《登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 《题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 修《画眉鸟》) C 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解读能力。A项,这幅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萧瑟秋风中手 拿团扇心情怅惘的女子的情态,并通过题诗,隐喻式地抒发了他对怀才不遇,世态炎 凉的感慨。B项,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山上古塔之 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 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 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 的哲理。C项,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勾勒了一幅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画面。该诗 不仅仅写出了静态的画,而且发挥想象,探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示画 外的景与趣。D项,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 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 个性、压抑人才的强烈憎恶和否定。A、B、D三项诗句中都含“理趣”。 4.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填空”“对话”“兴味”四个名词术语,请根 据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这四个术语的理解。(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填空:读 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对话:文本吁请、呼 唤,读者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兴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 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 ②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③读者的“前理 解”(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④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需要读者按照当 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使文学作 品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