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
语文
(说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纵观中国传统品牌的命名,大多以激发文化中善意美好的内涵为基础,兼顾汉语平上去入的韵律感知,增加品牌传播的能力。在选字用词时,老字号品牌多选用“福、庆、德、泰”等中国人认知中与吉祥喜庆相关的字词,如“全聚德”“隆庆祥”“瑞蚨祥”“盛锡福”等,这就很容易激活汉语母语者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联想,增加认同性。另一方面,传统品牌塑造过程也重视语言所代表的意象的产生。如“同仁堂”中,“同仁”源于《易经》,意为和同于人,宽广无私;“丰泽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丰富而味道润泽的情景。老字号品牌将自身的产品与美妙的意象联系起来,无形中影响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潜意识。同时,传统品牌名称在发音上多为三音节,在音节上,既凸显于平淡的双音节词,又不会像四音节,乃至更多音节词那样增加记忆负担。而第三个音节的声调多为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这就使得这个音节音响效果出色,朗朗上口且易于汉语语言使用者记忆。传统中华文化的自信通过老字号的汉字、意象、韵律得到多方面表达。
作为美式快餐代表的“麦当劳”(Mcdonald's),进入中国后,作为外来词,“麦当劳”采取的是直接音译的造词方式,即将英语中的发音与汉语中最相近的汉字读音对照起来,但这很难使人直接从语言形式中把它的意义推断出来。“麦当劳”代表的意义已突破了作为一种食品的基本词汇内涵,而成为美国快餐,乃至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20世纪美国文化的强势蔓延,麦当劳文化席卷全球。音译词这样的造词方式,本身是两类相异文化的一种无缝对接。但由于不同文化背后的实力之差,这种音译词曾一度成为“时尚”的代表。2017年10月12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其各地分公司也将陆续更名。据介绍,此次名称的变化也体现了企业进一步中国本土化的需求。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放弃了以前直接音译的命名方式,更多的选择利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向中国文化靠拢的做法来为自己的品牌命名,以达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效果。如全球著名的民宿网站Airbnb
- 25 -
将自己的中文名定为“爱彼迎”,此名可使中国人明显感受到该品牌内涵中浓烈的“彼此相迎之意”;瑞典享誉全球的家居品牌IKEA译名为“宜家”,这一译名取自《诗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使熟悉中国文化的消费者非常容易与舒服适宜的家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共鸣;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旅游点评网站TripAdvisor将其译名定为“猫途鹰”,通过汉语中同一语音的汉字变体而创造出的一音双关的汉语名字,不仅让该网站猫头鹰的标识深入人心,还能自动激发中国人头脑中与旅途和行程相关的合理联想。
(节选自翟甜《品牌命名的语言之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很多传统品牌的命名以激发文化中善意美好的积极内涵为基础,兼顾汉语平上去入的音响效果,来增加品牌传播的能力。
B. 中国传统品牌将自身的产品与美妙的意象联系起来,能激活汉语母语者对品牌的联想,增加认同性,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产品。
C. 音译词这样的造词方式代表的是霸权文化的强势蔓延,体现了不同文化背后的实力之差,是不利于两类相异文化的对接的。
D. 中国实力的增强使洋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选择利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向中国文化靠拢来为自己的品牌命中文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说明了无论是中国传统品牌还是洋品牌,在命名时都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B. 第一段具体分析了传统品牌名称的音节和声调,说明传统中华文化的自信通过老字号的韵律得到表达。
C. 第二段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来证明两类相异文化的无缝对接。
D. 第三段以“爱彼迎”“宜家”“猫途鹰”为例,来论证洋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对中国消费者的迎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品牌的命名必须利用美妙的意象激活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让人联想到丰富而具体的情景,并且易于使用者记忆。
B. 只有通过利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向中国文化靠拢的方法来为品牌命名,才能让品牌脱颖而出,深受消费者喜欢。
C.
- 25 -
“老干妈”“刘老四”等品牌的命名由于缺乏美妙的意象和善意美好的内涵,传播效果不如“全聚德”等老字号。
D. 遍布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的酒店预订网站Booking的中文译名为“缤客”,就是用一音双关的汉语名字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题目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直接影响”错,原文是“老字号品牌将自身的产品与美妙的意象联系起来,无形中影响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潜意识”,可见应该是“无形中影响”。
C项,“音译词这样的造词方式代表的是霸权文化的强势蔓延”“是不利于两类相异文化的对接的”原文无据。原文是“进入中国后,作为外来词,‘麦当劳’采取的是直接音译的造词方式,即将英语中的发音与汉语中最相近的汉字读音对照起来,但这很难使人直接从语言形式中把它的意义推断出来”“音译词这样的造词方式,本身是两类相异文化的一种无缝对接”,可见并未说“音译词这样的造词方式代表的是霸权文化的强势蔓延”“是不利于两类相异文化的对接的”。
D项,“都选择”以偏概全,原文是“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放弃了以前直接音译的命名方式,更多的选择利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向中国文化靠拢的做法来为自己的品牌命名,以达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效果”,可见应该是“越来越多”。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C项,“证明两类相异文化的无缝对接”错。原文是“2017年10月12日,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其各地分公司也将陆续更名。据介绍,此次名称的变化也体现了企业进一步中国本土化的需求”,可见麦当劳更名为金拱门,体现的是“企业进一步中国本土化的需求”。故选C。
- 25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必须”错。原文是“老字号品牌将自身的产品与美妙的意象联系起来,无形中影响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潜意识”,这是赞美他们的做法,但并非强制别的企业也这样做。
B项,“只有……才”表达太绝对。原文是“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洋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放弃了以前直接音译的命名方式,更多的选择利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向中国文化靠拢的做法来为自己的品牌命名,以达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效果”,但不是使企业脱颖而出的唯一条件。
C项,“传播效果不如‘全聚德’等老字号”错。原文是“老字号品牌将自身的产品与美妙的意象联系起来,无形中影响了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的潜意识”,但原文并未提到“老干妈”,更未将其与“全聚德”等进行比较,对其否定。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建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构建筑,一类是木构建筑。前者遍及世界各大洲,包括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和西亚诸国;后者则主要存在于中国以及朝鲜和日本。石构建筑由于材质的原因,不易腐朽或毁坏;即使因客观原因如雷击或战争等毁坏了,也能留下残垣断壁或曰废墟,几千年而不灭。木构建筑则不同,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容易朽蚀,故千年以上的木构建筑遗存极少。
- 25 -
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好像真的成了“凝固的音乐”。它们辉煌的过去越来越勾起人们的怀念,而它们的悲剧性遭遇也越来越唤起人们的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残垣断壁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不是垃圾,而且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普遍的尊重和珍惜。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
(摘编自叶廷芳《再谈废墟之美》)
材料二:
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一战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仅存1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2处战争遗迹,而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
(摘编自新浪山东《昔日抗战英雄城台儿庄,今日旅游度假天堂》)
材料三:
消失的古建筑是否可以重建,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1964年通过了《威尼斯宪章》。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中,“真实性”这条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威尼斯宪章》。因此,随着我国签署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禁止重建”开始出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文化遗产的重建已成为国际热点话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司库及以色列文物考古局原局长乔拉·索拉先生甚至提出他要发展一种新的关于重建的理论,以取代《威尼斯宪章》“只同意原物原位归安”的原则。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
- 25 -
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典型案例有丽江古城震后、汶川“5·12”震后和尼泊尔地震后对文物建筑的恢复重建等。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波兰的华沙历史中心重建。在“二战”中,纳粹德军摧毁了这座城市,全城85%的地段被荡平。此后,波兰人民拒绝了建设现代主义首都的规划建议,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华沙历史中心成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这类案例特别多,如历史街区、民族村寨、历史村镇等。基于研究进行的古建筑重建大部分是针对考古所进行的复原。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日本奈良平成宫大极殿和朱雀门的重建。日本严格按照相同材料、相同工艺重建了这两处建筑,其中朱雀门的做法更为严格地遵照原有建筑形态和做法,而大极殿则在屋顶天花部分的彩绘、门窗的做法上使用了一些当代的元素。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复原房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复原房址也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
(选编自白海峰《遗产旅游中的古建筑重建:该不该》)
4. 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
A. 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
B. 保留经过战火洗礼而留下的城市遗迹。
C. 由于现实发展需要而被搬迁建造的旅游资源。
D. 为保障建筑群的完整性对少量被毁的建筑进行恢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废墟只有具备了宏伟的外形显示昔日的辉煌,经历足够的损毁以表明辉煌已逝才能成为古建筑遗迹。
B. 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台儿庄也有望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可能。
C. 尽管古建筑的重建饱受争议,但从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需求的角度而言,大量事实说明了重建行为的可行性。
D. 基于研究的古建筑修复强调了保持原有状态的本真性,尽量做到整旧如旧,可从客观上讲,这种修复是很难百分之百做到的。
6. 这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话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A 5. B
6. 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古代建筑遗产,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具体措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古建筑重建’范围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 25 -
由原文“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可知,按照文中的观点“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不是所有的“废墟”都在保护的范围,“那些历历在目的石构建筑的残垣断壁”中包括不属于“古建筑重建”的废墟。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选项的内容不一定是原材料中句子的照搬,可能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转换,甚至添加了出题者或客观或主观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变通,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B项,“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错误,从材料二看,“古城重建”是否保持了与原有状貌的一致性,文中没有交代,文中只突出来台儿庄战争遗址的恢复问题。由原文“凭借着战前精确的测绘图纸和照片资料,全面恢复了华沙历史中心”可知, 华沙的重建保持了原有状貌,所以不能说台儿庄的重建和华沙的重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B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由材料一“石构建筑毁坏后留下的废墟,多少年后仍历历在目,……这就形成一种文化,即‘废墟文化’”可知,材料一从废墟文化的角度谈建筑遗产的美;由材料二“这是一座战争遗迹保留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二战名城。……台儿庄通过古城重建,在保护原有战争遗迹的基础上,按原样恢复受到损毁的战场遗址,建成了世界上二战遗迹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纪念城市”可概括,材料二从合理利用的角度谈古城建筑保护与恢复的价值;由材料三“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已有的古建筑重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保护、研究、展示三个类型”“基于保护进行的重建活动,其主要的保护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二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三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因保护还是研究所进行的重建行为,都可以进行展示。因此,重建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保护措施,
- 25 -
而被视为一种展示行为归入新增加的‘合理利用’”可概括材料三从重建类型的角度谈古建筑重建的具体措施。综上所述三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古代建筑遗产。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兵
范子平
县城的摩的一般在县城或郊区跑,很少跑远。但刚下火车的这位老人要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老鸦岗——那里是荒山野岭,不通公交车的。他硬刷刷的头发几乎全白,稀疏的长眉毛下一双三角眼目光浑浊,穿一身干干净净的旧褂子,步履有些蹒跚。我说:“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咋不叫儿孙跟着?”他咧嘴苦笑道:“儿孙?我家四代单传,到我这辈儿就断了,没娶过媳妇,哪来儿孙?”我说:“那个荒岗啥也没有。”老人说:“我就到那里。”我有些奇怪,老人偶尔一瞥时眼光还很犀利,不像是说傻话。但生意上门只要给钱,管他干啥就跑呗。我就说:“大爷,现在派出所治安管理规定,出县城要登记身份证。”他抖抖瑟瑟从随身带的黑皮包里掏出个牛皮纸折的钱包,翻出身份证交给我。我一看名字叫丁根柱,住址是昌南县何寨乡丁屯村——恰巧我表叔家就是这个村的。我到治安亭登记过,将身份证还他说:“路不好走,可能会颠些,您老坐好。”老人垂下眼皮没接话。
出县城走一段儿,就下大道上了曲折山路,不停地上下坡不说,路面还坑坑洼洼的,时不时摩的就跳起来。风渐渐大了,路边的小树折弯了腰,乌云不知何时扑到头顶,翻滚着涌向东北角,隐隐的雷声传来,乌云里一道道闪电。我说:“大爷,咱先回吧,没准儿会淋雨,山里遇雨危险。”老人看看天说:“能走还是走吧,我买了回程的票,恐怕一等就耽误车了。”
- 25 -
其实回也来不及了,夏天的雨说到就到,大雨珠子猛砸下来,天地间哗哗一片响,密密的雨帘顿时淹没万物,路上立即就是无数条溪流。漫山遍野间,没地方遮雨,只好任凭风雨肆虐。雨小水浅时继续前行,雨住时才赶到老鸦岗。这是一片荒丘,四处疯长着丛树野草,老人眼睛看我。我说:“这里就是,前边好像叫岗头。”老人说:“就是这里了。”他抹了一下脸,脱下布衫拧水。我目光一扫就被牢牢吸引过去:他从臂膀到腰窝,伤痕累累,没有一块好的肌肤,左肩与腰间都是蜈蚣一般狰狞的手术印记,右肩有凹进去的伤痕,胸肋间到处是弹片伤,像一处处蝴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我留下的记号。”
老人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才把湿透的布衫重新穿好,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道:“团长、营长、连长、满仓、铁蛋、郝勇、水根……我来晚了,对不起你们,早就说来祭奠,一直到今天,我很快就跟你们见面了。”他从黑皮包里掏出了一瓶酒和一个酒杯,将酒倒进杯子,双手高擎起来洒在地上,连洒九杯,然后深深地鞠躬。老人又朝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洒酒鞠躬,他泪水如注哽咽着喊:“大头、家乐、小米、二套、小山、团副、参谋长……牺牲的战友,咱血战的地方多,兄弟我难以一一跑到,这里给你们敬酒了!”声音苍凉,在旷野里回荡,我的心被震撼了。
送老人回到火车站,老人给我五十块钱车费,我摆摆手不要,老人硬给我塞进兜里,说:“让你淋了雨,感谢感谢。”我忍住泪水说:“您一直就在丁屯村老家?”老人说:“是哩,能活到现在,知足了。”趁老人不注意,我将身上仅有的一百元大票,偷偷塞进老人的黑包里。然而,这能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吗?
第二天,我专门到图书馆查县志,果然有记载:“1943年4月11日,为配合29师守许昌,我20师攻敌松井大队不克,敌木村联队急速赶来意图聚歼20师。20师316团奉命于老鸦岗阻击日军,掩护师主力转移。敌在迫击炮掩护下冲入我阵地20余次,皆被316团以刺刀、手榴弹反击逐出。316团死伤惨重,13日晚奉命分路突围。三营八连副队长丁根柱率该营残部仅50余人从老鸦岗西突出重围救援战友,血战至夜半,伤亡殆尽。战后群众掩埋我军尸体,死人堆里仅刨出二人尚有气息,皆重伤昏迷……”
过去了好些天,我心事沉沉,一直想着此事,但能做些什么呢?给表叔打电话过去,他说他们村确实有个叫丁根柱的抗战老兵,孑然一身过日子,昨天刚去世。于是我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老人刚下火车就要去荒山野岭的老鸦岗,一开篇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老人的好奇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眼光“犀利”,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慢慢走到废墟中心”,突出老人身体衰弱。
- 25 -
C. 小说尾段以“我”一连几天梦到枪林弹雨的厮杀作结,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等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D. 小说中的“我”既见证了老兵祭奠战友的经过,也从侧面丰富了老人坚毅的形象,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作用。
8. 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
9. 本文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案】7. B 8. ①大雨前风雷肆虐和大雨时的倾盆如注,突出风大雨狂,渲染了阴冷的气氛,为后文祭奠战友蓄势;②风大雨狂,老人却不顾我的劝告,执意前往荒郊野岭的老鸦岗,设置了悬念,为祭奠战友的情节做铺垫;③老人风雨中执意前往老鸦岗祭奠,烘托了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也暗含着“我”对老人及牺牲战士们的敬意!
9. ①用第一人称叙事,介绍我所见所闻所感,串联起老人和战友们的英雄事迹,使英雄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便于我抒发对英雄们的敬意:②语言富有地方特色:“管他干啥就跑呗”“可能会颠些”“狗日的小鬼子”“是哩”等人物语言和老鸦岗、何寨乡丁屯村等地名,满仓、铁蛋、二套、水根等人名都极富地方特色;③语言简洁质朴中见深沉:老人说自己伤疤时的“慢声细语”、祭奠战友前“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等动作、得知老人死后“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的梦境,都语言平实质朴而又蕴含深沉的情感,表现老人对战友的怀念和我对英雄们的敬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和“突出老人身体衰弱”都是曲解文意,第一段写刚下火车的老人执意要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老鸦岗,“那里是荒山野岭”“那个荒岗啥也没有”引起我的好奇,怀疑老人是在说傻话,而老人“偶尔一瞥时眼光还很犀利,不像是说傻话”既表明老人思维清晰,也引起我的好奇,设置悬念,为后文写老人老鸦岗祭奠战友做伏笔;第四段写老人祭奠战友前,先“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战友名字,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表现老人祭奠战友的庄重肃穆,和对战友的深情。故选B。
- 25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要考生结合文本,逐一筛选有“风雨”的词句,联系平时积累的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通常作用,思考“风雨”对人物、情节、氛围、主题的作用。第二段,“风渐渐大了,路边的小树折弯了腰,乌云不知何时扑到头顶,翻滚着涌向东北角,隐隐的雷声传来,乌云里一道道闪电”写大雨来前风雷肆虐的天气,渲染了气氛;第三段“夏天的雨说到就到,大雨珠子猛砸下来,天地间哗哗一片响,密密的雨帘顿时淹没万物,路上立即就是无数条溪流。漫山遍野间,没地方遮雨,只好任凭风雨肆虐。雨小水浅时继续前行,雨住时才赶到老鸦岗”写骤雨肆虐,也阻断不了老人去老鸦岗的行程,突出了老人去祭奠战友的坚定执着,赞美了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尾段“于是我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写“我”反复梦见惨烈战场上官兵的厮杀奋战,写出战争的惨烈,作者借“我”的形象表达对老兵们的敬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表达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通常要思考以下角度:用词(叠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疑问或反问句、感叹句)、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等)、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含蓄深沉、浓郁的地方特色、口语化、风趣幽默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人称方式(第一、二、三人称)。所以审题时需看清题干,才能准确作答。答题时要回归原文,条分缕析地作答。本文以“我”与老人的对话、“我”送老人去老鸦岗,“我”目睹老人祭奠战友、“我”查资料了解到老人当年参加的战争、“我”打电话知道老人去世并连续梦见战场几个情节构筑全篇,以第一人称写本文,使老人的故事真实可信,便于我抒发对老人的情感;同时,人物语言多用口语,富有地方特色,“管他干啥就跑呗”“路不好走,可能会颠些”“狗日的小鬼子”“是哩”等人物语言和老鸦岗、何寨乡丁屯村、岗头等地名,满仓、铁蛋、小米、二套等人名都极富地方特色。写老人身上的疤痕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我留下的记号。’”老人祭奠战友时,“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我得知老人去世,“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写人叙事多简洁,风格平时质朴中见深沉。
【点睛】常见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渲染营造某种 氛围,为后边内容作捕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 25 -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
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封比干之墓,旌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
赵襄子攻翟,胜佐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涨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
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术强弱。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B.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C.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D.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5 -
《周书》,在文中指由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所建周朝的史实,隶属中国正史《二十四史》。
B. 黄帝,号轩辕氏,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与炎帝一起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C. 桑林,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后来祭祀所用的乐舞,也称为桑林。《庄子·养生主》曾描写过庖丁解牛时的动作、节奏,“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D.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重要建筑物,用以朝会诸侯,发布政令,配祀祖宗。现在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就是古代明堂式建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贤明的君主在实力越强大时就越恐惧,就算在国家安定、顺利的时候,也会像靠近深渊、脚踩薄冰一样心惊胆战。
B. 武王虽然打败了商朝,但依然害怕,不敢进入殷都,所以才会封赏尧舜等贤君的后人,紧接着又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
C. 武王夺取天下后,给鼓旗甲兵都涂上牲血,收藏到府库里,再也不使用,还在华山、桃林等处繁殖牛马,致力于发展农业。
D. 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举起门闩和墨子折服公输般的例子都是为了证明国家要想取得胜利进而维持胜利,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现在我们赵氏的德行,没有地方积累多少,一天就攻占两座城,灭亡大概要落到我们身上了!
(2)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三天之内,参与谋划伐商的贤士都被封为诸侯,那些大夫,都赏给了土地,对普通的士人也都放宽禁令,减免赋税。然后武王才渡过黄河,向西回到祖庙报功。“三日之内”表示时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D
- 25 -
项。“赏以书社”对应的是“诸大夫”,“弛政去赋”对应的是“庶士”,中间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在文中指由唐代令狐德棻主编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所建周朝的史实,隶属中国正史《二十四史》”错误。文章节选自秦朝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不可能引用唐朝令狐德棻编纂的史书。文章中的《周书》又名《逸周书》是先秦史籍,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周武王、厉王到景王年间的史事。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一样心惊胆战”错误。根据原文“《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分析可知,不是“心惊胆战”,而是“小心谨慎”。
B项,“不敢进入殷都”错误。结合“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及第二节其他内容分析,武王是进入殷都之后才封赏和改政的。
C项,“还在华山、桃林等处繁殖牛马,致力于发展农业”错误。结合“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此武王之德也。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分析,“税”不是“繁殖”,而是“释放”,“致力于发展农业”也是无中生有。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积”,积累;“下”,攻占;“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及”,至、到、到达。
(2)“是以”,所以;“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贵”,意动,以……为贵;“复”,补救。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
- 25 -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贤明的君主,土地越广大越感到恐惧,力量越强盛越感到害怕。凡土地广大的,都是侵削邻国的结果;力量强盛的,都是战胜敌国的结果。战胜敌国,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侵削邻国,就会招致很多祸患。祸患多了,怨恨多了,国家虽然强大,怎么能不恐惧?怎么能不害怕?所以贤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时候就想到危险,在通达顺利的时候就想到困窘,在有所得的时候就想到有所失。《周书》上说:“就像靠近深渊一样,就像脚踩薄冰一样。”这是说做事情要小心谨慎。
周武王战胜了商,进入殷都,还没有下车,就命令把黄帝的后代封到铸,把帝尧的后代封到黎,把帝舜的后代封到陈。下了车,命令把大禹的后代封到杞,立汤的后代为宋的国君,以便供奉桑林的祭祀。此时,武王仍然很恐惧,长叹一声,流下了眼泪。命令周公旦领来殷商的遗老,问他们商灭亡的原因,又问民众喜欢什么,希望什么。商的遗老回答说:“人民希望恢复盘庚的政治。”武王于是就恢复了盘庚的政治,散发巨桥的米粟,施舍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释放被拘禁的人,挽救犯了罪的人。分发钱财,免除债务,以此来救济贫困。又把比干的坟墓修葺高大,使箕子的住宅显赫彰明,在商容的阁里竖起标志,士人经过要加快脚步,乘车的人经过要下车致敬。三天之内,参与谋划伐商的贤士都被封为诸侯,那些大夫,都赏给了土地,对普通的士人也都放宽禁令,减免赋税。然后武王才渡过黄河,向西回到祖庙报功。又把马放到阳华山,把牛放到桃林,不再让马牛驾车服役,又把战鼓、军旗、铠甲、兵器涂上牲血,藏进府库,终身不再使用。这就是武王的仁德。周天子明堂的大门不关闭,向天下人表明没有私藏。只有没有私藏,才能保持最高尚的品德。
赵襄子派人攻打翟国,攻下了佐人城、中人城。将军派使者回来报告襄子,襄子正在吃饭团,听了以后,脸上现出忧愁的神色。身边的人说:“一天攻下两座城,这是人们感到高兴的事,现在您却忧愁,这是为什么呢?”襄子说:“长江黄河涨水,不超过三天就会退落,疾风暴雨和正当午的日头都维持不了多久。现在我们赵氏的德行,没有地方积累多少,一天就攻占两座城,灭亡大概要落到我们身上了。”孔子听到这件事以后说:“赵氏恐怕要昌盛起来了!”
- 25 -
忧虑是昌盛的原因,喜悦是灭亡的原因。取得胜利不是困难的事,保持住胜利才是困难的事,贤明的君主凭借这种理念,保持住胜利,所以他的福分能传到子孙后代。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都曾经胜利过,可是最终都遭到了灭亡,这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如何保持胜利啊!只有有道的君主,才懂得保持胜利。孔子力气那样大,能举起国都城门的门闩,却不肯以力气大闻名天下。墨子善于攻城守城,使公输般折服,却不肯以善于用兵为人所知。善于保持胜利的人,会依靠谋略使弱小变成强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 “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5. 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14. C 15. ①故园衰败之悲,故乡遍地都是蓑败的枯草,一片衰败之景;②依依不舍之情,首联、尾联直言“自堪悲”,“掩泪空相向”,颔联借景抒情,借寒云纷飞的暮雪,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相见恨晚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相见无期之痛,“多难”“风尘”写出了社会动荡,“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解析】
- 25 -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C项,“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错误,应为感叹自己。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要求回答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本题既是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又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泪”应是悲愁的情感,通读全诗,逐联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然后加以概括。
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难舍之情了然。一二联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第一联中的“离别自堪悲”写出送别友人之悲。
第三联回忆以往,对坎坷人生的悲叹。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少孤为客早”写出身世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之悲。
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现世纷争、风尘扰攘、后会无期的凄凉溢于言表。“风尘何处期”写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全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本题共1小题,10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里仁》中有同样表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3)《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人人都需要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在论述“有”和“无”的作用时,总结出“无”对于“有”起关键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大树”为喻,说明了任何大的事物都是由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
【答案】(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5)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时要注意形近字、易错字、通假字的书写。如:自省、迩、庶、壹、毫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 。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整个村落安然眠睡,高枕无忧。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 ,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17.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偶、借代、排比 B. 对偶、借代、夸张
C. 拟人、比喻、夸张 D. 拟人、比喻、排比
18.
- 25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7. D 18. 运用反复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对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的喜悦之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9. ①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②却又好像很远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本题中,D项,此语段中没有运用夸张、借代的手法。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还要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再分析原句的表达效果。“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运用了反复手法,“亮了”反复出现,充满动态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乡村人家次第醒来的场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第1空,根据上文“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和下文“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推知应填“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第2空,根据上句“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和下句“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推知应填“却又好像很远”。
20.
- 25 -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一些地区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横幅,以醒目的形式呼吁居民们做好防疫工作。但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语文水平不高,个别标语存在用语俚俗、夸张过度、侮辱人格等不得体的现象,请根据以下标语悬挂的场合,做出修改或创作新标语。
(1)某村村口标语: “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修改或原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区院内标语:“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杀人”
修改或原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疫情紧张,谢绝拜访 (2). ②聚餐提高传染风险,拜年加剧疫情蔓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分析本题,是防疫宣传标语,场合是“某村村口”“某小区院内”,面对的对象是居民,表达目的是“呼吁居民们做好防疫工作”。根据此语境,“今年上门,明年上坟”夸张过度,“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杀人”中“找死”用语俚俗,“拜年就是杀人”夸张过度、侮辱人格。修改时要注意表达目的、对象、场合的需要,做到通俗易懂,表达得体,有一定警示作用。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基层小官”,尤其是村干部,直接面对着广大群众和农民,,其言行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小官”看似职位小、实权却挺大,一旦贪腐,这些“小蝇、蝼蚁”的危害不亚于,甚至远超“大老虎”。从近几年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典型案例来看,这些贪腐的小官或身居关键岗位,以权谋私;或利用工程建设,“靠山吃山”;或盯着补贴款项,“雁过拔毛”……贪腐数额多则数亿元,少则几千万、几百万,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着国家执政之基。
盯住“微权力”、遏制“小官贪腐”,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十”大数据监督模式,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
【答案】关键信息:①“小官巨贫”危害大;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模式;③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
- 25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材料共分两段,第1段根据关键句“‘基层小官’看似职位小、实权却挺大,一旦贪腐,这些‘小蝇、蝼蚁’的危害不亚于,甚至远超‘大老虎’”概括出“小官巨贫”危害大;第2段主要抓住关键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十”大数据监督模式,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进行概括即可。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子女孝亲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年迈的父母叫车、点外卖、网上缴费、就医挂号。但有媒体提醒,不要忽视传统的“扇枕温衾”所传递的温度。
材料二: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位高中生参加由哈佛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发起的“社会创新课题学术研究”竞赛引起关注。他们设计的“养老卫星城”方案既有完善的养老社区,也有年轻人就业的岗位和小孩就读的学校,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材料三: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少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孝亲敬老,需要“温衾”的务实和“温度”的传递。新时代如何孝亲敬老?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乘时代之新风,兼温衾之暖意
树欲静风亦止,子欲养且亲尚在。昔时膝下嬉玩之童子,今日欲报取三春晖。年轮增添,“二十四孝”之举已成为过去;新风拂面,尽孝方式却更为多元。顺科技之势,乘时代之新风,以报父母;怀扇枕之爱,兼温衾之暖意,以尽孝心。
- 25 -
“全民尽孝”的潮流在当代中国日渐盛行,而科技的发展亦为孝亲敬老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渠道。微信、微博的盛行,已渐取代书信报纸的位置,老一辈的生活方式亦面临来自时代的冲击,知乎上“如何快速地教父母使用微信”的问题,回答已上万条,一眼望去尽是孝心充斥的暖意;著名诗歌App“西窗烛”热度最高的一句诗便是:“我会认真教你怎么网购与微信/一如你教我走路那般耐心。”老年人要幸福,必定不能被时代的洪流抛弃。而身为年轻人,则有带领老人走入新时代、新世界的责任与义务。
乘时代之新风,私以为即顺时代发展的潮流,让老人们能与我们共享发展的红利。教老人们扫码支付,免去了老人因记忆不佳忘带钱包的尴尬;教老人们手机叫车,免去了老人在烈日寒风下辛苦的等候;教老人们点外卖,免去了腿脚不便无法买菜的困扰……信息化、便利化的今天,孝亲敬老也要方便实用,做到最好。鲁迅先生曾形容父辈是“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我们到广阔的天地去”。那我们更应打开新时代“闸门”,带老人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
然而,生活的迅捷不代表子女与父母的距离会因有了一方屏幕而拉远。我们要重视的,是方便的今日,也不能因无形联系的增多而减少了有形的的联系。今年新生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增添了养老费用的专项扣除,意在何处?两会中完善养老基本服务的方案出台,意在何处?国家在暗示你,在提醒我们,要把目光放回老人身上,朝前看的同时,亦要向后回顾,
看看养育我们的父母,青丝变白首。我们应牢记的,依旧是亲情的温度,手机构建的微信语音,抵不过归家的促膝长谈;外卖食物的丰盛,抵不过亲自洗手做羹汤的温暖。华附高中生设计的“养老卫星城”方案,正击中了这个痛点。科技的进步使奉养老人更便捷,不是为马基雅维利主义找条件,而是希望亲情的传承有其助力会更深远与温暖。
乘时代之新风,兼温衾之暖意,“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奔击汰,需伫飞云之楫”,孝亲敬老,随时代的进步,不能缺失的,即是温衾扇枕的落到实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命题思路。一、仍采用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的命题模式,即在“宏阔背景”下引发考生思考的。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情怀,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
(2)对老龄化社会的关注。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会超过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接近20%。中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压力日益凸显,老年健康服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 25 -
(3)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主旋律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二、本次作文命题主要聚焦“社会民生”这一平时少写的“短板”,意在“补缺”。
二、以小角度来反映大时代。意在引导考生如何在“宏阔背景”下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感受。
材料理解。作文的三段材料涉及个人、社会、政府三方的责任以及高科技与传统文化冲突,核心事件就是“孝亲敬老”。材料一提供的是科技对养老的助力,强调的是孝的“内核”。互联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受工作和生活羁绊、不能常伴父母的年轻人的一片孝心,让人感受到了科技魅力的同时,也提醒人们思考“孝亲敬老”离不开“扇床温衾”的“温度”。材料二选用4位高中生的“养老卫星城”方案例子意在说明新时代“孝亲敬老”的模式探讨,回归中华民族传统的“三代同堂其乐融融”符合各方的需求。材料二强调的是养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材料三摘自十九大报告内容,强调的是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
写作指导。一、关于引导语。“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少了老年人幸福生活”、“孝亲敬老需要有‘温衾’的务实和‘温度’的传递”,暗示考生要正面去思考材料,思考在互联网科技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孝亲敬老”的“温情”与“温衾”的务实、“温度”传递之间的关系,并推及到所有老人,让他们分享到4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分享国家发展进步的红利,为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扎实基础。文章有无从“小康社会不能少了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这一高度去理解“孝亲敬老”,是判断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的分水岭。二、关于写作任务。“结合材料”意思是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组合的材料来谈,不能抛开材料谈“孝亲敬老”。可以写“新时代如何实现孝亲敬老”、也可以从网络、社区、政策等角度阐述如何“孝亲敬老”。不管结合哪个材料来,都要求考生写作时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来谈,不能仅停留在“宏阔叙述”上,要能“以小见大”,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立意:
(1)乘时代快车孝亲,亦重精神温暖
(2)小康社会的快车不能忘记老人
(3)让我们的世界一片欢声“孝”语
(4)时代在新,孝敬在行
(5)以合力托举孝敬之风
参考素材:
- 25 -
(1)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孝心敬老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应乘上时代快车务实好父母的“温衾”。在这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即使你不在父母身边,也能实现照顾父母的愿望。子女为父母的出行提前叫好了车,为腿脚不方便的父母叫好了外卖,为生病的父母在医院挂好了号,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细节,都体现出了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同时也为父母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带来了保障。
(2)但这些只是孝亲敬老的冰山一角,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与陪伴。在这瞬息万变的的新时代,我认为华师附中四位高中生设计的“养老卫星城”应成为主流,拥有完善的养老社区,年轻人就业的岗位和小孩就读的学校,可将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年轻人既可照顾孩子,又可陪伴老人,有效地解决了当今年轻人难顾两头的现状。陪伴老人的时间多了,老人也不会因孤独而降低了幸福感。作为子女,我们不应仅把重心放在老人的生活保障上,要在老人生活有保障基础上,多陪伴父母,与父母谈心,带父母旅游,就像幼时父母陪伴我们一样陪伴他们,莫再产生更多的“空巢老人”了。
(3)社会的发展为当代青年人孝亲敬老提供了条件与方式,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又为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十九大报告指提出,我国已初步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也推出了相关政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治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作为当代青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好国家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及积极扶持,共同维护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这才是一个青年人应有的至孝至仁的体现。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落实了,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而在此循环体系下,才能实现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发展。
(4)首先,解决孝顺老人的问题,要从年轻一代出发,安稳了年轻一代,孝顺老人才有保障。因此,打造建设养老卫星城成为一种方法,卫星城提供年轻一代人工作岗位,同时提供小孩上学的学校,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样青年一代便可安心,而不必外出打拼,与老人相隔千里,当三代人都可在此安心居住时,温度便可在代代人之间传递,同时新时代下的互联网更能方便人们交流,拉近老人与年轻一代的距离,让老人踏上小康社会发展快车。
(5)其次,就是要完善养老的制度体系,健全社区的养老设备,单靠年轻一代的孝顺是无法满足孝亲敬老的需求的。体系的支持与社区机构的帮助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要完善。如今社会还存在养老金无法发放到老人手上,年轻一代的孝老不合格等问题,因此,完善体系,督促养老金发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上,并且监督年轻一代履行好养老、孝老的责任与义务,同时给予老人相应的政策扶持,给予老人特殊的关照,让老人感受 到社会的温度,而不单单是年轻一代所传递的温度。
- 25 -
结构示例:《乘时代之新风,兼温衾之暖意》,议论文文体。题目整齐,词语形象,意思显豁。开篇立论,围绕“孝”,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顺科技之势,乘时代之新风,以报父母;怀扇枕之爱,兼温衾之暖意,以尽孝心”,统摄全文。第二、三、四段是全文的本论部分,从实践层面具体论述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段的分论点是“身为年轻人,则有带领老人走入新时代、新世界的责任与义务”;第三段的分论点是“顺时代发展的潮流,让老人们能与我们共享发展的红利”;第四段的分论点是“我们要重视的,是方便的今日,也不能因无形联系的增多而减少了有形的的联系”。本论部分的论述有具体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分析说理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深度,不乏独到见解。第五段是全文的结论部分,卒章显志,总结上文,再次发出呼吁。
- 25 -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9届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2021-06-0314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2021-06-0311页
- 语文卷·2018届重庆市巫溪县中学校2021-06-0310页
-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大名一中高二2021-06-0318页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6页
- 河北省秦皇岛一中2020-2021学年高2021-06-0310页
-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2021-06-0322页
- 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2021-06-0322页
- 2019-2020学年河北省枣强中学高二2021-06-039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2021-06-0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