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5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 2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
件表明,高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
要求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或正确与否。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
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是”。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取一个句
子组成一个选项,如 2017 年高考山东卷采用的是这种形式。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
文言语段的情况,如 2017 年高考北京卷等。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
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考向一 根据词性辨析虚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答案】B
【解析】B 项,均为介词,替。A 项,前者为副词,却;后者为副词,才。C 项,前者为介词,依靠;后者
为介词,因为。D 项,前者为介词,于;后者为语气助词,表反问,呢。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
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
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
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
元嘉八年,到彦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
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馀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
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馀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
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还进位司空,镇寻阳③。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
司马仲达④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
复可制。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
祸其.至矣。”及至,上已间。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
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
等八人并诛。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
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馀但未任耳。”帝曰:“不然,
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
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选自《南史》,有删改)
【注】①作唐县男:作唐,县名;县男,爵名。②到彦之:南朝时宋将领。③寻阳:地名,即江州。④司
马仲达:人名,三国时魏国的司马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资运竭乃还 以.乱易整,不武
B.时人或目之.曰 佯狂不知所之.者
C.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D.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樊哙覆其.盾于地
【答案】C
名师点睛
1.强化语法复习,掌握虚词用法。文言虚词的词性有诸多种类,如介词、副词、连词、助词等。这些
词都有自己固定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因此了解虚词的词性,对推知其意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常
见的文言虚词词性中,最容易混淆的是介词和连词,而高考试题也常常以此为重点进行考查。考生应明确
的是,介词一般都带宾语,从而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连词的作用是把词、短语、分句,乃至上
下文,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
2.紧密联系语境,推断虚词词性。有些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对此,考生如果根据上下文判
断出其词性不同,就能推知其用法也肯定不同。如第 2 题的 B 项,由语境推断出两个“之”的词性不同,
从而确定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3.抓住标志,辨明词性。副词、介词、连词等大都有固定的语法搭配:副词一般修饰谓语动词,介词
一般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词一般连接语法功能对等的两部分。考生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便不难明
确其用法。如第 2 题的 D 项,第一个“其”修饰动词“至”,是副词。
考向二 根据语境辨析虚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焉.置土石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答案】D
【解析】这四句话都出自教材,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D 项中的“焉”和例句中的
“焉”一样,均为兼词,“于此”。A 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 项,疑问代词,“怎么”。C 项,
疑问代词,“哪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察人论道
项羽既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
狙丘先生自齐之楚,牧豭①请见,曰:“先生曷之往?”先生曰:“我将见楚王。”牧豭曰:“先生布衣也,
而见楚王,亦有说乎?”先生曰:“楚王起草莱,为天下除暴秦,分封诸侯,而为盟主,我将劝之以.仁义之
道、帝皇之事。”牧豭曰:“善哉,先生之盛心也!其若楚国之勋旧何?”狙丘先生不悦,曰:“小人亦有知
乎!是非若所及也。”
牧豭曰:“臣,牧豭者也.,家贫无豭,而.为人牧豭。豭蕃,则主人喜而厚其佣,不则反之。故臣之牧豭
也,舒舒焉。诘朝而放之,使其蹢躅于丛灌之中,鼻粪壤而食腥秽,籍朽翳荟,负涂以游,则皆由由然不
苦牧,而获主人之欢,以不后臣之佣。臣西家之子慕利而求其术,臣靳,欲专之,弗以告也。西家子不能
蕃其豭,主人怪之,恒不足其佣。于是为豭作寝处焉,高其垣,洁其槽,旦而出之,日未入而收之,择草
以食之,不使啖秽臭。豭弗得逸,则皆亡之野。主人怒而逐之。今楚国之休戚臣,皆豭也,豭得其志,则
王喜;不得其志,则王不喜矣。遑②恤乎其他?而先生欲使之易其心,以行子之道!幸而弗听,先生之福也;
其或听焉,而不待其终,则先生之策未效,而先亡王豭,王必怒。昔者卫鞅以帝王之道说秦孝公,终日不
入耳。及以伯术语之,曾未移时,不觉其膝之前,何哉?彼功利之君,鲜不务近而忽远。故非尧、禹,不
可与言道德;非汤、武,不可与谋仁义。今楚王何如人哉?其所与立功业、计政事者,非谪戍之刑徒,则
杀人之亡命也,攘攘其心而炎炎其欲者也,而欲与之论道德,行仁义,是何异于.被鹿麋以冠裳,而使与人
同饮食哉?而王非此不可也,无乃抏先生之神而无益于道乎?且先生之德不如仲尼,犹霄壤也。仲尼历聘
诸侯,卒栖栖而无合,然后危于匡,困于宋,饿于陈、蔡之间,几不免焉。今楚王之威,非直孔子之时诸
侯大夫比也,先生之行,臣窃惑焉。”
君子谓狙丘先生有救时之心,而不如牧豭之识事势也。
(原文有删改)
【注】①豭(jiā):公猪。②遑:闲暇。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将劝之以.仁义之道、帝皇之事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臣,牧豭者也.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心专
C.家贫无豭,而.为人牧豭 某所,而.母立于兹
D.是何异于.被鹿麋以冠裳 故燕王欲结于.君
【答案】D
名师点睛
1.树立语境意识。文言虚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具有一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因此,解答文言
虚词类试题时,考生一定要根据语境,结合全句意思来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文言虚词中
的语气助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如第 2 题的 B 项,第一个“也”在句末,用来表示判
断语气;第二个“也”在句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
2.仔细分清虚实。文言虚词大都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是实词,又是虚词。如
第 2 题的 C 项,第一个“而”是连词,“因而”;第二个“而”是代词,“你的”。
考向三 根据关系辨析虚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A.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答案】C
【解析】C 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一样,都是介词,在。A 项,介词,向。B 项,介词,被。D 项,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荀 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婿陈群所赏。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
周密。魏时以父勋除中郎。宣帝辅政,见 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累迁侍中。为.魏少
帝执经,拜骑都尉,赐爵关内侯。难钟会《易》无互体,又与扶风王骏论仁孝孰先,见称于世。
时曹爽专权,何晏等欲害太常傅嘏, 营救得免。及.高贵乡公立, 言于景帝①曰:“今上践阼,权道非
常,宜速遣使宣德四方,且察外志。”毌丘俭、文钦果不服,举兵反。 预讨俭等有功,进爵万岁亭侯,邑
四百户。文帝辅政,迁尚书。帝征诸葛诞,留 镇守。 甥陈泰卒, 代泰为仆射,领吏部,四辞而后就职。
承泰后,加之淑慎,综核名实,风俗澄正。咸熙中,迁司空,进爵乡侯。
年逾耳顺,孝养蒸蒸,以.母忧去职,毁几灭性,海内称之。文帝奏,宜依汉太傅胡广丧母故事,给
司空吉凶导从。及.蜀平,兴复五等,命 定礼仪。 上请羊祜、任恺、庚峻、应贞、孔颢共删改旧文,撰
定晋礼。
咸熙初,封临淮侯。武帝践阼,进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又诏曰:“昔禹命九官,契敷五教,所以
弘崇王化,示人轨仪也。朕承洪业,昧于.大道,思训五品,以.康四海。侍中、司空 ,明允笃诚,思心通远,
翼亮②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宜掌教典,以隆时雍。其以 为司徒。”寻加侍中,迁太尉、都
督城外牙门诸军事,置司马亲兵百人。顷之,又诏曰:“侍中、太尉 ,温恭忠允,至行纯备,博古洽闻,
耆艾不殆。其以公行太子太傅,侍中、太尉如故。”
时以《正德》、《大豫》雅颂未合,命 定乐。事未终,以泰始十年薨。帝为举哀,皇太子临丧,二宫
赙赠,礼秩有加。诏曰:“侍中、太尉、行太子太傅、临淮公 ,清纯体道,忠允立朝,历司外内,茂绩
既崇,训傅东宫,徽猷③弘著,可谓行归于.周,有始有卒者矣。不幸薨殂,朕甚痛之。其赐温明秘器、朝
服一具、衣一袭。谥曰康。”又诏曰:“太尉不恤私门,居无馆宇,素丝之志,没而弥显。其赐家钱二百万,
使立宅舍。”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①景帝: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废魏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晋景
帝。②翼亮:辅佐。③徽猷:善道,美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幼为.姊婿陈群所赏 为.魏少帝执经,拜骑都尉
B.以.母忧去职 思训五品,以.康四海
C.朕承洪业,昧于.大道 可谓行归于.周,有始有卒者矣
D.及.高贵乡公立 及.蜀平,兴复五等
【答案】D
名师点睛
在文言虚词中,有好多在关系上容易混淆的词语,让考生头痛不已,但我们只要冷静地思考,熟练地
把握其中的一些规律,便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1.结构分析法。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不同结构,来掌握同一个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第 2
题 B 项的“以”,当“以+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时,“以”一般为介词;当“以+分句”时,“以”一
般为连词。因此,“以母忧去职”中的“母忧”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康四海”中的“康四海”是分句,
“以”是连词。
2.语境辨析法。词离不开句,辨析词的用法可以从句子入手,联系其上下文进行推断。如苏轼《赤壁
赋》一文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的“而”,其前面的“一世之雄”是赞许之词,后面的“今
安在”表达的是遗憾之情,所以“而”是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
3.位置比较法。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对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搭配
习惯等进行比较,对于辨析易混淆的虚词来说非常重要。如虚词“乎”,当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时,做介词;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比较关系时,也
做介词;当它位于句末时,是语气词;当它做形容词词尾或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时,是助词。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叔明字晋,阆州新政人。本鲜于氏,世为右族。兄仲通,字向,天宝末为京兆尹、剑南节度使。兄
弟皆涉学,轻财务施。
叔明擢明经,为杨国忠剑南判官。乾元中,除司勋员外郎,副汉中王瑀使回纥,回纥遇瑀慢,叔明让
曰:“大国通好,使贤王持节。可汗,唐之婿,恃功而倨,可乎.?”可汗为加礼。复命,迁司门郎中。
东都平,拜洛阳令,招徕遗民,号能吏。擢商州刺史、上津转运使。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
崔旰扰成都,出为邛州刺史。旰入朝,即拜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徙治梓州。
建中初,吐蕃袭火井,掠龙州,陷扶、文、远三州。叔明分五将邀击,走之,以功加检校户部尚书。
梁崇义阻命,诏引兵下峡,战荆门,败其众,襄州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
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初,东川承兵盗,乡邑雕破,叔
明治之二十年,抚接有方,华裔遂安。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拜尚书右仆射。乞
骸骨,改太子太傅致仕。
贞元三年,卒,谥曰襄。始,叔明与.仲通俱尹京兆,及兼秩御史中丞,并节制剑南,又与子昪俱兼大
夫,蜀人推为盛门。
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曰:“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外,使农夫
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 耗。”德宗善之,以为不止本道,可为天下法,乃
下尚书省杂议。
子昪,以少卿从德宗梁州。叔明严敕以死报,故昪有功,擢禁军将军。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坐郜国
公主,贬罗州别驾。
叔明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第舍田产。殁数年,子孙骄纵,赀产皆尽。世言多藏者以叔明为鉴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恃功而倨,可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B.久之.,以疾辞,除太子右庶子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叔明与.仲通俱尹京兆 则与.一生彘肩
D.佛,空寂无为者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
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手书赐之。满三载当迁,特命满九载,曰:“朕且用义。”由是朝夕
侍左右,小心敬慎,未尝忤色。惠帝既即位,推太祖意,超擢吏部右侍郎。
永乐二年兼太子詹事。帝有所传谕太子,辄遣义,能委曲导意。帝与太子俱爱重之.。七年,帝巡北京,
命辅皇太子监国。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事皆倚办。时旧臣见亲用者,户部尚书夏原吉与义齐名,中外
称曰“蹇、夏”。
仁宗即位,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帝又念义监国时旧劳,尤厚倚之。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
于.周慎。士奇尝于帝前谓义曰:“何过虑?”义曰:“恐卤莽为后忧耳。”帝两是之。杨荣尝毁义。帝不直荣。
义顿首言:“荣无他。即左右有谗荣者,愿陛下慎察。”帝笑曰:“吾固弗信也。”
宣宗即位,委寄益重。时方修献陵,帝欲遵遗诏从俭约,以问义、原吉。二人力赞曰:“圣见高远,出
于至孝,万世之利也。”帝亲为规画,三月而陵成,宏丽不及长陵,其.后诸帝因以为制。迨世宗营永陵,始
益崇侈云。
英宗即位,斋宿得疾。遣医往视,问所欲言。对曰:“陛下初嗣大宝,望敬守祖宗成宪,始终不渝耳。”
遂卒,年七十三。赠太师,谥忠定。
义为人质直孝友,善处僚友间,未尝一语伤物。士奇常言:“张 之不饰玩好,傅尧俞之遇人以诚,
范景仁之不设城府,义兼有之。”
(选自《明史》,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与太子俱爱重之. 吾欲之.南海,何如
B.义、原吉皆以元老为.中外所信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义视原吉尤重厚,然过于.周慎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D.其.后诸帝因以为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
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
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
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馀,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
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积粟三百万。加枢
密直学士、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
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
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燕,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
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
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下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
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几而简宴
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选自《宋史》,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曰:“贫无以为养。”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坐客莫有知者. 曩者.辱赐书
C.召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
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
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
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
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
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
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也,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赏不胜赏,而爵禄不足
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
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
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何.其爱民之深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赏之过乎.仁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古者赏不以.爵禄 皆以.美于徐公
一、【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
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
“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
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
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
谁养母邪?”自后少进 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
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
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
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
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
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
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启.固辞 启:禀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良乃.入,具告沛公
D.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
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
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
法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
长辈称赞。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怀疑该表文不是周确亲
笔所作。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
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后主下令长期供他
儿子吃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2)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二、【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
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
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
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
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
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
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
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
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
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
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茂先坐与.论说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毕礼而.归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
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
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
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
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
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三、【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祕,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
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时,皆比屋
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
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
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
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
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
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
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
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
朝士敬而叹.之。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
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
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岂非化以.成俗 始以.强壮出
B.咸休息乎.太和之中 相与枕藉乎.舟中
C.甚于.丹青 善假于.物也
D.朋友钦而.乐之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4.文言文中,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 8 处)
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
赴汨罗死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
闯关检测
1.B
【解析】B 项,两个“之”都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A 项,前一个“乎”是语气词,表
疑问语气,相当于 “吗”;后一个“乎”是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C 项,前一个“与”是连词,
“和”;后一个“与”是动词,“给予”。D 项,前一个“也”是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后一个“也”
是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2.B
3.D
【解析】D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来”。A 项,前一个“乃”是副词,“才”;后一个“乃”是副词,
“竟然”。B 项,前一个“者”是代词,用在动词后,“……的人”;后一个“者”是代词,用于时间词后,
表示“……时候”。C 项,前一个“为”是动词,“担任”;后一个“为”为判断动词,“是”。
4.A
【解析】A 项,两个“何”都是副词,“多么”。B 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后一个“而”
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C 项,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助
词,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D 项,前一个“以”是介词,“用”;后一个“以”是动词,“认为”。
高考链接
一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A 项,“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的意思是堂舅尚书王筠惊奇
他有高雅的情趣,所以“奇”,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不一般、惊奇。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 项,都是“假如”“如果”的意思;A 项,前一个表判
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C 项,“乃”,前一个是“才”的意思,后一个是“于是、就”的意思。D 项,
前一个是“于是”的意思,后一个是“凭借、依靠”的意思。
3.B
4.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不正确。
文中“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这一时期未能孝顺
母亲。
5.(1)谢贞猜度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
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
(2)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关键词得分点:度、因、辙辞以疾(定语后置句)、雅;
第(2)句关键词得分点:友善、笃、省、后事。
二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A 项的错误在于,这里的“肃”虽有“恭敬”的意思,但
不能译为“的样子”,而只能表示一种态度,应译为“恭敬地(请别人)”。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 项的“若”,第一句做连词,相当于“至于、如
果是”;第二句做动词,“好像”之意。A 项的“与”都做介词,相当于“同”。C 项的“所”都做助词,
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短语。D 项的“而”都做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3.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 项错误在于,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
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没有批评秦王的意思。
4.(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怅惘”之意,“饷之”即“给他吃”
的意思。第(2)句中的“见小”即“见识浅陋”,“春秋问蛄蟪”典出庄子《逍遥游》,可联系作答。
5.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
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三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渝”由“改变”之义引申,解释为“后退、
退步”。
2.B
【解析】A 项,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
如《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中的“以”的用法与意义同此。B 项,乎:介词,都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如《师说》“生乎吾后”中的“乎”用法与意义同此。C 项,于:介词,表比较,相当于
“比”;介词,引出对象。D 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3.(1)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
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
(2)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极高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按道理没
有办法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注意重要实词意义与常见虚词用法的落实,如
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也应准确把握。如(1)中“患”“骥”“伦”,(2)中“极”“匪”“济”,在
翻译时不能忽略。
4.①学习目标:立业,立德;②学习态度:立志,勤奋,执着,专心;③学习方法:正心修行,循序渐进,
积累,贯通。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即
简要概括“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据此在原文里搜罗(主要在诰的内容部分),然后
分点作答即可。
5.(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
省察/遂赴汨罗死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要以理解文本内容为基础,作答时,抓住语言标志(如“乃”
“因”“卒”“遂”等起始连词),扣紧语境(如“言”“申”“明”),巧用逻辑层意(如“冀君觉悟/卒不省
察”),即可准确断句。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小狗包弟2021-06-033页
- 2018版高中语文03春意挂上了树梢大2021-06-037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22021-06-039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2021-06-033页
- 高中语文第1课短文三篇课时作业2含2021-06-036页
- 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2021-06-035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021-06-0310页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在马克思墓前的2021-06-032页
-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说课稿复2021-06-034页
- 高中语文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课件2021-06-0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