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7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市 2021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答案
1. 【答案】D(3 分)
【解析】A 项于文无据,原文意思是唐代豪侠小说激发了后世武侠小说家的灵感和想象力。B 项原文中
是“后世文人”,不是“后人”;“受到赞叹”是《聂隐娘》《虬髯客传》等一小部分唐宋豪侠小说,而
非全部;“主要原因”不符合文意,原文中有“不只是因其大快人心的行侠故事, 更因其不可多得的
‘文采与意想’”的表述。C 项原文信息是“明清文人传游侠,对打斗场面大都点到为止”,但“同时
期用白话撰写的话本、章回小说对侠客打斗场面的描写日益生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素养导向】借标志词锁定关键信息的能力。
【能力为重】①快速识别信息的能力,包括表示程度、范围、类别等词语;②对信息源精准定位的能
力,包括信息位置、信息内容、信息呈现方式等;③辨别信息题基本特征的能力,核心是辨析命题者对信息
语句的组装、嫁接方式、信息有无、真伪、主次、细微差异上设题的能力;④辨别信息的能力,包括对压缩
概括、语序变化、句式变化、摘录混编等的判断能力。
【知识为基】①信息类别知识,如题目信息、文本信息等;②文本整体感知层面的观点、论据、结论、
层次、句间关系、推断方式等;③文本结构词语、关联词语、概括词语、对象词语等。
2. 【答案】C(3 分)
【解析】论述类文本中,案例和文献的使用,最主要的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及论证过程的理解。
【试题情境】本题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整体与局部关系”为微情境,属于对文本宏观把握的综合
性考查。命题者通过对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者之间关系的把握,即文本论述内容、论述层次、论证结
构、论证方法(举例)以及对文本关键语段观点的分析提炼,实现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从而有效考查
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由论证过程入手分析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掌握论证逻辑的能力。
【能力为重】①能标注分析文本段落之间、段内层次之间、层次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能标明论点句、论据句、阐释句、结论句、倾向句等关键语句,并能用分类或列表方法梳理出人民、
时代、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③借助关联词、推断词、特征句等,分析关键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
【知识为基】(1)文本结构①梳理论证文脉: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层次,分析内在逻辑关系。
②剖析论证结构:按并列、对照、总分、层进式切分文章,并梳理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③分析段内层次:
辨别文句之间存在的因果、条件、假设、转折、对比等逻辑关系。④找寻特征句式:论点可以是判断句、
感叹句和反问句等,它必须是一个明确的论断。
(2)位置与功能
①看文章的标题
标题有两个作用:一是点明论题,一是点明论点。有的标题就是论点。
②看文章的开篇
开宗明义、要言不烦、一语破的,开篇提出论点,从而引导读者把握全篇。
③看文章的结尾
文章卒章显志,结论水到渠成,这个结论是作者归结出的中心论点。
④看文章的过渡
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有过渡句或段,用以承上启下,提示论证思路。
(3)论述标志
①论点论据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②重点段落论点段、论证段或收束段,分析语段中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③论据运用借助引用、举例、推理等方式厘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④论据标志“诸如、例如”为举例,“某人说”为引用,“由此可见”“这说明”等表示推理总括.
3. 【答案】D(3 分)
【解析】“游侠始终没有获得官方的认可”于文无据,文中提到了《汉书》作为官修史书对游侠是有
记载的。“普通民众”的热情文中也没有提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属于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通过对文段中作者重要观点的提炼、分析、推理、判断,
借助各种判断句式,尤其是关联词语的运用,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文本观点判断句”为微情境,考查
考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逻辑思辨能力。
【素养导向】能借助材料推断文内观点、分析评价文本观点的能力。
【能力为重】①能整体把握文本,了解论述类文本思路和篇章结构;并能锁定文段中心句,概括文段
中心。②能将观点代入语境,并辨别选项与文本差异,并能辨识观点所属,如文本、作者、第三方等。③
能借助关联词推断观点正确与否;看依据的条件是否与原文一致,或选项有没有存在无中生有、曲解原意
(把片面说成是全面,把次要说成主要)的问题。判断推断是否合理的主要方法是比对法,像做信息筛选
题那样比对。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和人类思维规律,即看选项中的假设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
系等是否成立,推断过程是否改变了原文及句间的逻辑关系。看推断的结果是否真实、合理,具体来说,
要看其是否符合生活常理和社会主流价值,是否合乎文本观点。当生活常理与文本观点冲突时,要以文本
观点衡量对错。④能体察“文外设题”特点,即用文外知识对文本内容、观点等方面进行推断:一是看“文
外”选项的观点与文本观点是否一致;二是看“文外”论据与选项是否一致;三是看“文外”选项与文本
结论是否一致;四是看“文外”选项的论证方法与文本是否一致。
【知识为基】①辨识文段中心句、支撑句、结论句、论据句;②了解各种关联词语背后的逻辑关系;
③相关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知识。
4. 【答案】 C(3 分)
【解析】金智教育 CEO 史鸣杰个人认为移动校园“非常糟糕”,不能就此说明移动校园是问题产品。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在智慧校园这一情境中让学生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
【素养导向】考查获取文本相关信息、处理文本和选项二者相关信息的比对、推断关键信息之间联系
的能力。
【能力为重】①将“智慧校园建设”和“移动校园”“腾讯智慧校园”等信息与文本一一对应,并进
一步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②具备筛选整合能力,并能在整合数据和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
行推理和判断。
【知识为基】①理解选项中“智慧校园建设”和“移动校园”“腾讯智慧校园”等信息的含义;②辨
识相关相关信息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
5. 【答案】 A(3 分)
【解析】 智慧校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未必能提高成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理解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认知情境中的“智慧校园”为微情境,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整
合和比对,分析材料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考查获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推断信息间的联系并断定推断
的合理性。
【能力为重】①能够与材料二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并对智慧校园胡作用进行概括,提升学生分析概括
文本能力;②具备分析图表的能力,并能从图标中提取关键信息。
【知识为基】①理解“智慧校园”的含义,并梳理相关信息丰富其含义。②理解各材料的关键内容,
并辨识所选材料的侧重点。
6. 【答案及解析】
(1)材料一侧重于介绍智慧校园在学校改革、教学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优势。
(2)材料三侧重于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亟须改变为谁服务的观念,更多考虑 C 端的看法来建设智慧校园。
(3)材料四以腾讯智慧校园为例,侧重于智慧教育模式的功能与成效。( 每 点 2 分,共 3 点,意思对
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归纳的探究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综合性考查,以语文认知情境中的“智慧校园”为微情境,通过考生对
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三则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归纳概括出三则材料的侧重点。
【价值引领】
【素养导向】借助核心概念、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①能对文本中内容进行梳理,准确锁定材料一中智慧校园材在学校改革、教学和管理服
务等方面的具体优势,材料三中智慧校园建设中亟须改变为谁服务的观念,更多考虑 C 端的看法来建设智
慧校园,材料四中以腾讯智慧校园为例,侧重于智慧教育模式的功能与成效等关键信息。②能准确概括一、
三、四等三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并能从智慧校园选文信息的角度加以归纳;③能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语句的
理解,获取关键信息,并做到不遗漏要点。
【知识为基】①圈点标注有关智慧校园的相关信息;②理解智慧校园教育模式的功能与成效信息,看到
优势的同时探索亟须解决的问题。
7.【答案】D
【解析】“为后文写……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为后文写
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中的小说题目、语言、情节内容、描写手法等为微情
境,选取对阚进一的相关描写,考查考生对题目、语言、情节内容、描写手法等的鉴赏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①能对文本题目进行作用分析;②能了解小说中语言的特点③能感受矛盾冲突对人物塑造
的影响;④能体会到描写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
【知识为基】①有关题目的作用;②有关小说语言风格的知识;③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8.【答案及解析】
第一处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2 分)
第二处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致的无奈。(2
分)
第三处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教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2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点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应用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的“一歪嘴”为微情境,从小说三次歪嘴入手,
考査考生对形象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和挖掘主旨的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①能概括小说中重要情节与把握抒情或议论性的语言的能力;②能通过环境、情节描写认识
社会环境的特点,并透过对比、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内心情感;③能将小说题目
与内容对接。
【知识为基】①小说中有关“我”在南窑塘的童年生活的相关内容;②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的方法的
陈述性知识,如对比手法,动作、细节等具体描写的知识;③小说题目与三要素关系的相关知识。
9.【答案及解析】阚进一是理想人物的象征。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有理
想,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2 分)秀华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她重视人际关系和应酬,
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世俗文化的影子。(2 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象征着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冲突。(2 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应用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的对“自传体小说”的理解为微情境,从小说叙
述特征入手,考查考生对本文的文本特征的鉴赏分析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核心概念、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认识小说细节描写手法的含义。
【知识为基】细节描写的作用。
10.【答案】C
【解析】画线句中,“ 多有纵恣”指“有多人骄横放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于是”与上
句“公行属请”没有联系,是用来连接下句的。“于是”之前应断开。排除 D 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
确。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属于基础性考查,侧重以语文学科认知中的“唯昱以忠谏得免”为微情境,以断句形式
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理解。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是文言文阅读。它通过考査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
文化常识等,在语言梳理与积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达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拓展文化视野、传承文化知识、
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的目的。
【能力为重】①能辨析文言文陈述语句以判断句为主体的特征;②能熟练运用常见的断句方法对具体情境
下的语句进行正确理解、断句;③准确圈定句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并能辨别其作为宾语在前还是作为
主语在后。
【知识为基】①文言文断句的有关陈述性知识;②常见的断句方法或口诀;③“意义为先”的断句原则。
11.【答案】D
【解析】D 项,“ 嘉峪关以西”解说不正确,应为“函谷关以西”。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以语文学科认知中文化专称、专属用语等为微情境,考查具体情境下的
考生对文化类词语含义的理解。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是文言文阅读。它通过考査文化常识等,在语言梳理与积累
的基础上,使学生达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拓展文化视野、传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化、
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的目的。
【能力为重】①能借助文本语境推断文化类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是否准确;②能由教材所学相关知识,如前
四史等的相关知识,推断词语含义及用法是否恰当;③知晓文化常识常见的指代错乱、混淆概念、曲解关
键词、范围不当和无中生有等设误点。
【知识为基】①与加点文化类词语相关的文化知识;②与此关联的课本知识。
12.【答案】C
【解析】C 项,“ 希望他有所隐瞒”不正确。原文为“卿有所闻,慎勿讳隐”,太后是让他听到什么就说出
来,千万不要隐瞒。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兼具基础性和综合性,以语文学科认知中“杨昱的生平经历、为人、才干、品行”
等为微情境,采用先概括分析,再具体说明的方式,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是文言文阅读。它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言梳理与积
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达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拓展文化视野、传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
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的目的。
【能力为重】①能按照行文顺序,获取有关杨昱事迹、才干、形象的相关信息语句;②能洞悉概括分析题
“概括无错,分析有瑕”的特征,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佐证部分;③知晓文意概括分析常见的几种设误
方式,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乱时序,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尤其注意曲解文意,而曲解方式又可
分为错补省略词、错解关键词、删除关键词和误解情境四种情况。
【知识为基】①与杨昱有关的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相关知识;②杨昱的生平、言论、评价等陈述性
知识;③杨昱与君主、朝中权贵、家 人 的关系;④刻画杨昱人物形象的方法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3.【答案】(1)陛下不因我等平凡浅陋,(让我等)充任东宫臣属,太子的行动举止,应当让(我等)保护
随从。
(2)昔日叔向不因弟弟叔鲋而被罢黜,《春秋》称赞这件事。(我们)为什么因为羊侃而怪罪羊
深呢?
【解析】第一句翻译,“备位”译为充任,任职;“翼”译为保护。每点 1 分,大意 3 分。
第二句翻译,“见”表示被动;“贵”译为称赞;“罪”译为归罪。每点 1 分,大意 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兼具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本题设置两个具体情境:一是在“肃宗幼小,至于出入,身
边只有乳母,不使东宫僚属得知”情境中的语句;二是在“太山太守羊侃占据本郡向南反叛。羊侃的哥哥
羊深,时任徐州行台,府州官员都要拘禁羊深” 情境中的语句。两句话均蕴含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本
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重要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是文言文阅读。它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语言梳理与积
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达到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拓展文化视野、传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
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的目的。
【能力为重】①能准确锁定重要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并能够准确对译;②能获取并翻译语句中的隐性考查
词语;③知晓文句翻译的“切分成词、对应翻译、增删调整”的翻译三部曲。
【知识为基】①主要考查考生对给出的语句的关键词语(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理解;②理解“起事”“听”
“忤”“协”等词语的含义。
【参考译文】
杨昱,字元晷。初任广平王元怀左常侍。元怀喜好军事,多次外出游猎,杨昱经常劝谏。正始年间,
因广平王的臣僚有多人骄横放肆,公然进行请托,于是诏令御史中尉崔亮彻底查办这件事,只有杨昱因忠
心进谏得以免罪。后授予太学博士。当初,尚书令王肃授任扬州刺史,出京暂停在洛阳东亭,朝廷贵官都
聚集在此,诏令诸王送别,杨昱伯父杨播一同在饯行宴席中。酒酣之后,广阳王元嘉、北海王元详等与杨
播辩论道理,杨播不向他们屈服。北海王回头对杨昱说:“尊伯父性格刚直,不服道理,大不如令尊啊。”
杨昱上前回答说:“我的父亲遇高尚者就跟从高尚,遇德低者就随之低;伯父刚强而不露锋芒,柔和而不
忍气吞声。”满座的人都叹服他会说话。延昌三年,以原官兼詹事丞。当时,肃宗幼小,至于出入,身边
只有乳母,不使东宫僚属得知。杨昱进谏说:“陛下不因我等平凡浅陋,(让我等)充任东宫臣属,太子的行
动举止,应当让(我等)保护随从。然而一直以来,太子随意出入,没有所说的向百姓显示规则礼仪,明确
君臣大义。陛下若召见太子,一定要下手令,让臣下都知道,作为后代的法则。”皇帝下诏听从他的意见。
许久,改任太尉掾,兼中书舍人。灵太后曾神色和悦地对杨昱说:“现在皇帝年幼,我亲理万机,但自认
道德教化浅薄,不能感化亲戚,他们在外面的行为不能令人满意,你有什么听到的,千万不要隐瞒。”杨
昱于是奏告扬州刺史李崇载货物五车,恒州刺史杨钧打造银食器十套,都送给领军元乂。灵太后召见元乂
夫妻,哭泣着责备他们。元乂非常恨他。后来贼寇包围豳州,诏令杨昱兼侍中,持节杖催促西北道大都督、
北海王元颢出兵。豳州解围。雍州贼姜神达知道州内空虚,谋划要袭击长安,刺史元修义恐惧而请求援助,
一日一夜,发文书九次。都督李叔仁迟疑不敢发兵。杨昱说:“长安,是关中的根本。现在大军驻屯在泾、
豳二州,与贼寇对峙,假使长安失守,大军自然瓦解,这支军队即使前往,有何用处呢!”就与李叔仁等
一起进兵长安,在阵中斩杀姜神达及贼寇约四百人,余贼都奔逃溃散。太山太守羊侃占据本郡向南反叛。
羊侃的哥哥羊深,时任徐州行台,府州官员都要拘禁羊深。杨昱说:“昔日叔向不因弟弟叔鲋而被罢黜,《春
秋》称赞这件事。(我们)为什么因为羊侃而怪罪羊深呢?应该听从朝廷旨意。”不同意众人的意见。
14.【答案】C
【解析】“记取小窗风雨夜”,是诗人回忆与族弟往昔的手足情谊。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兼具基础性和综合性。试题以语文学科认知中诗句内容及表达技巧为微情境,从整
体和局部两个角度,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的鉴赏能力。
【素养导向】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鉴赏诗歌语言的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涵和创作意图。
【能力为重】①能读懂诗歌大意,准确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如“记取”“多情”。②能获取题目中蕴含的相
关知识。③能整合诗句内容,把握作者态度,感知诗歌风貌。
【知识为基】①古诗中关于诗歌分类及赠答诗的陈述性知识。②诗歌基本抒情理路的相关知识。③诗歌手
法的相关知识。
15【解析】①本词结尾写景运用比喻修辞,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
秋水的清澈明净,体现出景色细腻、柔美的特点;(3 分)②结尾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送别
后,族弟一路有秀美山水相伴,来消解旅途的孤寂,虽是送别,但不做悲戚忧伤之态,写得洒
脱、豁达。(3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赏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兼具基础性和综合性。试题以语文学科认知情境中的作者观点为微情境,通过对诗
句的理解考查梳理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把握诗人的观点。
【素养导向】体会古代诗歌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能力为重】①能对诗歌的议论性语句含义进行赏析。②能紧扣诗歌题材“再用韵”来理解诗句含意。
【知识为基】①诗歌形象化抒情的知识。②诗歌创作经验的知识。
16【答案】(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梦回吹角连营 可怜白发生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试题通过《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进”“退”的看法,《蜀道难》中行人
惊恐的情状,《破阵子》中对沙场的描写和对醒后悲愤之情的描写三个微情境,考查对相关名句的识记、
理解和运用能力。
【素养导向】“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记、理解、借鉴、吸纳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能力,其散见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语言积累、梳理
与探究”“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探讨”等任务群中,要旨是积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名家、名
篇、名言、名句,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认知能力,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能力为重】①能掌握三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及相关名句;②能将诵读情境与诗文中相关名句一一对应理解;
③能领会体味相关名句中蕴涵的精神价值与审美情趣。
【知识为基】①范仲淹、李白、辛弃疾三位作者有关的文学知识;②《岳阳楼记》《蜀道难》《破阵子》中
的与内容、主旨、技法有关的名句的诵读与默写
17【答案】A
【解析】“生命之舱”中引号表特殊含义,“小别离”中引号表示强调。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修辞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试题以武汉方舱医院为微情境,考查不同类型的标点、词语在不同语境
中的运用情况,凸显其情境运用和交际性,同时又具有审美色彩。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①能准确分析语段的组成结构、文意主旨;②能透析语段,并概括提取文段关键信息;③能
梳理文段内部语脉,在文段中辨析词语范围、词义。
【知识为基】①有关文段组成,如句子、句群、句段的相关概念知识;②中心句、层次结构、文意概括等
程序性知识。
18【答案】D
【解析】本题第一空,“起用”多用于人,“启用”一般用于物。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是“方舱医院”,所以
选用“启用”。
第二空,“参差错落”指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语境错误。“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
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多指静态。语境说的对象是医用板房和帐篷很密很整齐,所以选用“鳞次
栉比”。
第三空,“齐整”重在摆放整齐。“配齐”指配备齐全。语境说的是医用设备配备齐全,所以选用“配齐”。
第四空,“井然有序”指有条理,有秩序。“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可体现心态
和精神。语境说的是 200 名轻症患者有条有理地排队等候检测,然后入住,所以选用“有条不紊”。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为基础性考查。试题以武汉方舱医院为微情境,考查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情况,
凸显其情境运用和交际性。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能准确辨析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19【答案】C
【解析】原句错误:一是语序不当,“武汉客厅占地约 1500 亩左右,建筑规模庞大”应改为“武汉客厅建
筑规模庞大,占地约 1500 亩”;二是表述不准确,应把“共分四个馆 ABCD”改为“共分 ABCD 四个馆” ,“ 约 ”
与“左右”不能同时使用;三是语体色彩不当,把口语“建好了”改为书面语“届时”。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命题者以语文学科认知中对画线语句的修改为微情境,侧重
从“实操”角度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
【素养导向】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着眼文本整体的综合分析的思维品质。
【能力为重】①能借分析语句语法结构获取语句主干成分,并辨别句子修改是否正确;②能根据语序判定
语句正误;③能根据关联词语位置,判定语句正误。
【知识为基】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尤其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不合逻辑三种语病的相关知识。
20. 【答案】①扫描商品条码 ②扫码付款 ③扫描手机付款码 ④扫脸支付 ⑤输入手机号后四位(每
点 1 分)
【解析】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图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通读文字,筛选信息,抓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同时要注意箭头指向和字数要求。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按照超市自助结账机的使用顺序筛选重要信息,如
“扫描所选购商品的条码”“选择扫码付款或是扫脸支付”“在结账机上的扫描区扫描付款码就可以完成付
款”“在结账机上扫脸,然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打印小票,付款完成”;然后在字数限制内,根据流
程图的形式概括出答案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命题者以超市自助结账机使用流程图为基础,让学生补写相
关信息,考察学生实际生活运用能力。
【素养导向】强化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能力为重】借助关键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知识为基】读懂流程图,提取关键信息。
21【参考答案】富强: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诚信:一言九鼎,重于泰山。
和谐:多元包容,以和为贵。
公正:公道在心,不偏不倚。
法治:章法有度,自成方圆。
敬业:恪尽职守,乐业奉献。
【解析】示例呈现的是两种作答形式,考生选择任何一种形式均可。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表述观点的能力。
【试题情境】本题考查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命题者以诠释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让学生仿照示例进行合理
解释,考察学生实际生活运用能力。
【素养导向】强化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能力为重】理解词语,分析示例中的词语内容,进行合理解释。
【知识为基】句子仿写,内容协调一致。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2021-06-0314页
-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0页
- 【语文】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1-06-039页
-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4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2021-06-0310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2021-06-0311页
- 语文卷·2018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2021-06-0312页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2019-22021-06-0314页
- 山东大联考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2021-06-036页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