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7.50 KB
- 2022-03-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2020年南京高三三模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既然“吃老本儿”不便,那就只能________,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不同内容与主题的文创活动,推动文创消费。精妙绝伦的葫芦镶嵌,赏心悦目的手绘宫扇……创意产品_________,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奇妙融合,为大众带来了一场________的视觉盛宴。文创的字面意思是“文化”加“创意”,但是真正做到从文化的本义上叠加和激发“创造力”并非易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有根”的文化创意,而且形成了“品牌化、经典化、艺术化、民族化”的成功经验,眼下已有星火燎原之势。1.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改弦更张琳琅满目荡气回肠B.另起炉灶脍炙人口荡气回肠C.改弦更张脍炙人口异彩纷呈D.另起炉灶琳琅满目异彩纷呈2.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而能萌能嗨的年轻人又往往对古董文物敬而远之②难以深刻打动一般观众的心灵③依靠满腹经纶者,冬烘先生他们让古董文物“萌”起来“嗨”起来④而如今像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衍生品”的成功打造⑤玩出来的“文化创意”容易流露出“无根”的小情趣⑥这无异于九天揽月A.①③⑥④⑤②B.①②③⑤⑥④C.③⑥①⑤②④D.③②④⑤①⑥【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28-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改弦更张:是指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做法等。另起炉灶:意思是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结合“‘吃老本儿’不便”“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不同内容与主题的文创活动,推动文创消费”分析,此处选用“另起炉灶”。琳琅满目:意思是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脍炙人口:成语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结合“创意产品”“精妙绝伦的葫芦镶嵌,赏心悦目的手绘宫扇”分析,选用“琳琅满目”。荡气回肠:意思是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修饰“视觉盛宴”,选用“异彩纷呈”。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首先需要通读语段内容,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这”指代让古董文物“萌”起来“嗨”起来,突出其难度很大,如同九天揽月,③⑥应该在一起;然后列举了年轻人对于古董文物的态度一般是“敬而远之”,即使是玩出来的“文化创意”,也“无根”,并不能深刻打动一般现众的心,⑤②应该在一起;“就是‘有根’的文化创意”可以指前面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衍生品’的成功打造”。综合分析,C项正确。故选C。3.下面为文创产品所配古诗词对应不恰当的一组是()A.刺绣: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B.皮影: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C.捏泥人:扬眉斗目恶稍神,捏合将来恰似真D.剪纸: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古诗词内容及识记传统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面为文创产品所配古诗词对应不恰当的一组”,需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判断。A项,结合“玉指”“金针”分析,为刺绣。-28-
B项,结合“胸中无一物”“朽木”分析,应该为木偶。C项,结合“捏合”“似真”分析,应该为捏泥人。D项,结合“翦彩”“镂金”分析,应该为“剪纸”。故选B。4.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也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下面对“2006——2014年我国GDP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情况”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6-2014年,我国GDP总值逐年增长,GDP同比增长率虽然有起伏,但总体却呈下降的趋势。B.2006-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高于GDP同比增长率,但变化趋势大体相似。C.2006-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说明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D.2008-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逐年攀升,其中2011年达到最高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2006——2014年我国GDP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情况”,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28-
C项,“产值呈下降趋势”错。结合图表内容分析,2006-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是不能推断出“产值呈下降趋势”,“增长率下降”不代表“产值下降”。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与查近川太常书【明】茅坤林卧既久,遂成懒癖。春来读岁书,始知浮生已四十九。因忆解印绶五六年,别兄则又八九年。仆束发来,所深交如兄者能几?荏苒离愁,倏若羽驰如此!向之所欲附兄辈驰驱四方,数按古名贤传记所载当世功业,辄自谓未必不相及,气何盛也!而今何如哉?顷者得兄书,大略并嗟仆日月之如流,林壑之久滞,谓一切书问,不当与中朝之士遂绝。非肉骨心肾之爱,何以及此!嗟乎,兄爱矣!而未之深思也。仆尝读韩退之所志《柳子厚墓志铭》,痛子厚一斥不复,以其中朝之士,无援之者。今之人或以是罪子厚气岸过峻,故人不为援。以予思之:他巨人名卿以子厚不能为脂韦滑泽,遂疏而置之,理固然耳;独怪退之于子厚,以文章相颉颃于时,其相知之谊,不为不深!观其于叙子厚以柳易播,其于友朋间,若欲为欷歔而流涕者。退之抑尝光显于朝矣,当是时,退之稍肯出气力谒公卿间,子厚未必穷且死于粤也!退之不能援之于绾带而交之时,而顾吊之于墓草且宿之后,抑过矣!然而子厚,以彼之才且美,使如今之市人撄十金之利者,凫唼蒲伏①以自媚于当世;虽无深交如退之,文章之知如退之,当亦未必终摈且零落,以至于此!子厚宁饮瘴于钴鉧之潭,而不能遣一使于执政者之侧;宁以文章与椎髻卉服之夷相牛马,而不能奴请于二三故知如退之辈者;彼亦中有所自将故也。后之人,宁能尽笑而非之耶!吾故于退之所志子厚墓,未尝不欲移其所以吊子厚者,而诘乎退之也!后世有士,其文章之盛,虽或不逮;而平生所从文武将吏,未尝不怜其能,而悲其罢官之无从者。假令有当世之交如退之,其他所引擢天下之士,踵相接也。其独嗔子厚所不能,而为之耳无闻、目无见乎!抑亦怜其文章不遽在子厚下,故所并声而驰者,将矜其愚,引其不能,而移其所引擢他人者而为之力乎!噫!仆至此,亦可投笔而自嘲矣!又何必人之嘲我为也!幸兄共一二知己,度仆生平之交,其文章之深、气力之厚,有如子厚之于退之者乎!脱或过焉,幸以其勿独嗔子厚而少为之巽言而请也!退之苟有知,未必不自悔恨于九原②也已!何如何如!【注】①凫唼蒲伏:指在权贵面前唯唯诺诺、伏地而行。②九原:即九泉、黄泉。-28-
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痛子厚一斥不复斥:责备B.今之人或以是罪子厚气岸过峻气岸:气概、意气C.以文章相颉颃于时颉颃:不相上下D.将矜其愚矜:怜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近川致信劝说茅坤,虽然已免官闲居,但也不应当长期不与当朝官员书信往来。B.作为多年挚友,查近川虽然对茅坤非常关爱,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他的处境和心志。C.柳宗元宁可被贬谪至瘴疠之地,与蛮夷之人为伍,也不愿向当朝权贵及故交求助。D.当今的士人文才不及柳宗元,却为谋取私制,自媚于当世权贵,故不至于落魄潦倒。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向之所欲附兄辈驰驱四方,数按古名贤传记所载当世功业,辄自谓未必不相及;气何盛也!(2)观其于叙子厚以柳易播,其于友朋间,若欲为欷歔而流涕者。8.“退之苟有知,未必不自悔恨于九原也已!”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答案】5.A6.D7.(1)从前(我)想要跟从你们奔走四方,多次查考过古代名人贤者传记所记载的他们当时的功业,总是自认为未必比不上他们,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2)看他(韩愈)所记叙的子厚(柳宗元)愿意将贬谪地柳州(和刘禹锡)交换为播州,他对于朋友的情感,像是要为此感叹流泪的样子。8.韩愈作为知己,没有利用自己在朝廷显赫的地位,拜访权贵为柳宗元说情解脱;现在我的知己则应会同情我免官下野的遭遇,为我出力援引。【解析】【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斥”,是斥退、贬谪意思。句意:痛惜他竟然被贬斥之后没有复官。故选A。-28-
【6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当今的士人文才不及柳宗元,却为谋取私制,自媚于当世权贵”错误。原文并未批判当今士人,只是假设柳宗元若能如市人自媚于当世,当不致于落魄潦倒。故选D。【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向”,从前;“附”,依附,跟从;“驰驱”,指为人奔走效力;“按”,考查;“及”,比得上;“气何盛也”(判断句)。(2)“其”,代词,指韩愈;“所叙”,所记叙的,所记录的;“易”,交换;“于”,对于;“欷歔”,叹息抽泣声,叹息流泪。【8题详解】本题主要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退之苟有知,未必不自悔恨于九原也已!’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本题为理解概括题。答案应该从“韩愈”“我的朋友”两个角度理解概括。结合“退之抑尝光显于朝矣,当是时,退之稍肯出气力谒公卿间,子厚未必穷且死于粤也”分析,韩愈没有利用自己在朝廷显赫的地位,拜访权贵为柳宗元说情解脱。结合“假令有当世之交如退之,其他所引擢天下之士,踵相接也。其独嗔子厚所不能,而为之耳无闻、目无见乎!抑亦怜其文章不遽在子厚下,故所并声而驰者,将矜其愚,引其不能,而移其所引擢他人者而为之力乎”分析,这里作者用假设论证的方式,引后代诗人或许会被有权的朋友援助来批评韩愈未对柳宗元施以援手的做法,委婉地表达希望朋友援助自己的想法。-28-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我闲居已久,于是养成了懒散的癖好。春来翻阅岁月之书,才知浮生已四十九了。于是忆起免官五六年,与您分别则又八九年了。我自束发以来,深交之人像您一样的能有几个呢?连绵不绝的离愁啊,若羽毛纷飞这般飞快地远去了(指离愁缥缈纷乱若羽毛)。我以前曾想要追随你们奔走四方,多次查考古代有名的贤士传记中记载的他们当时的功业,总是认为自己不一定赶不上他们,多么的意气风发啊!如今(曾经的意气)在哪儿呢?近来收到您的信,大体上简要地叙述并且感叹我的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了,长久滞留于林壑之间,认为一切书信音问不应当与朝中官员断绝。不是发自肺腑的关爱怎么会说到这些呢?唉,兄长关心我,但是没深入地考虑我的处境和想法啊。-28-
我曾经读韩退之所写的《柳子厚墓志铭》,痛惜他竟然被贬斥之后没有复官,凭借他朝官的身份,(居然)没有援助他的人,现在的人或许因此归罪于他气概过于严正,所以他人没有施以援手。但我想,其他有声望的公卿因为子厚不肯做圆滑之事,于是疏远并且抛弃了他,理当如此。只是我对退之对待子厚的(态度)感到奇怪。他们凭文章在当时不相上下,相知的情谊不是不深:看退之记叙的子厚用(贬谪之地)柳州交换播州的事,他对朋友的情谊(很感动),像要做出感叹流泪的样子。而且退之曾在朝廷显荣,在那时,他稍微肯出点力在公卿间谒求,子厚未必会处境困厄并且死于粤地。退之不肯在交往密切之时施以援手,而只是在坟墓前的青草将隔年之后才祭奠子厚(《柳子厚墓志铭》写于柳宗元死后将近一年),错了啊!但是子厚凭借自身的才能,又有美德,如果能像今天谋取微利的市井流俗之人一样,如野鸭进食一般匍匐在地,来向执政者自动献媚,即使没有像退之一样深交的朋友,没有像退之一样了解他文章的知己,应当也不一定最终被抛弃而且飘零流落,以至于到这个地步。子厚宁愿在钴鉧潭边呼吸瘴气,也不肯派一名使者到执政者身边(请求援助);宁愿拿着礼乐法度和梳着椎形发髻穿着草制服装的夷人混在一起(指柳宗元在柳州教化百姓),也不肯像奴隶一样向如退之这样的二三旧友求助,那也是心中有所坚守的缘故啊。后来的人怎能全部嘲笑并且指责他呢?我以前对于退之写的子厚墓志铭,未尝没想过引用他祭奠子厚的文字去诘责他。后代有士人,他文章功力的深厚,虽然或许不及子厚,但是平常他带领的文武官员不曾不怜惜他的才能,而且为他被免官无法带领他们而悲伤。假使让他有像退之这样的当权者朋友,朋友引荐提拔之人,脚跟互相连接着(人多,指这个朋友拥有不小的权力,如韩愈一般),难道仅仅嗔怪如子厚一般的士人(指前面的“士人”)不肯做圆滑之事,就为此耳朵当听不见、眼睛当看不见吗(不帮他)?或许这位朋友(当权者)会怜惜他(士人)的文辞不完全在子厚之下,过去和他(士人)声名并驾而驰的人,(做官风生水起的程度尚且明显地被世人看到听到,这位朋友也许最终不会抛弃他使他沦落,)将会怜惜他的愚直,引导他做他不肯做的事,然后转移引荐提拔他人的精力(到他身上),为他出力呢?唉,我到这里也可以放下笔自嘲了啊,又何必让他人嘲笑我呢!幸好我有您在内的一二知己,估量我平时结交的好友,文章功底的深厚,政治实力的雄厚,有像柳子厚和韩退之这样的吗?倘或(能力)有超过他们的,希望不要仅嗔怪如子厚一般愚直的我,而要稍微为我恭顺委婉地请求(权贵对我施以援手)。退之如果有知,不一定不在九泉之下感到悔恨啊!怎么样,怎么样呢?三、诗歌鉴赏(11分)病中绝句八首范成大(其四)病中心境两俱降,犹忆江湖白鸟双。一夜雨声鸣纸瓦,听成飞雪打船窗。(其五)檐头排溜密如帘,溪上层阴定解严。最是看山奇绝处,白云堆絮拥青尖。9.这两首诗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10.这组诗描写的“病中心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答案】9.角度:前诗是声音,后诗是形态。手法:前诗运用了听觉、想象;后诗运用了比喻。10.从孤独、凄凉到期盼再到豁达、乐观。“病中心境两俱降,犹忆江湖白鸟双”,诗人清凉、孤独;“溪上层阴定解严”,期盼;“最是看山奇绝处,白云堆絮拥青尖”,展示自己旷达乐观的心境。【解析】【9题详解】-28-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两首诗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古诗词常见的写景角度: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视角(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景色),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时空角度等。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手法等。首先圈定写雨的诗句,确定描写的角度,最后指出最主要的手法。“一夜雨声鸣纸瓦,听成飞雪打船窗”,我一整夜听到雨声敲打着屋瓦,这声音听起来和飞雪敲打着船窗一样吧。主要从声音角度来写的,运用想象、听觉手法。“檐头排溜密如帘”,檐头坠落密集的雨点滴溜溜地好似窗帘。主要从雨的形态角度来写。把“雨”比作“窗帘”,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写出了雨的形态。【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组诗描写的‘病中心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病中心境两俱降,犹忆江湖白鸟双”,诗人于病中听得雨声,倍感凄凉,“白鸟双”反衬自己的孤独。“溪上层阴定解严”,雨水打破溪面的阴云密布,预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期盼。“最是看山奇绝处,白云堆絮拥青尖”,此时看山最为奇妙,在密雨迷蒙中,遥见白云如絮堆积萦绕簇拥黛青色的山尖。最后于烟雨中看山奇妙,遥望远处似白云拥青尖,一片清新自然,展示自己旷达乐观的心境。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1)行有不得,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上》)(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3)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4)扬汤止沸,______________。(班固《汉书》)(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6)嗟乎!___________________!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8)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皆反求诸己(2).春与秋其代序(3).驽马十驾(4).不如釜底抽薪(5).砯崖转石万壑雷(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7).千里共婵娟(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28-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驽”“薪”“砯”“壑”“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肥雷蒙德·卡佛我坐在朋友丽塔家里,抽烟,喝咖啡,我在和她说这件事。下面是我跟她讲的。那是个清闲的星期三,荷伯把这个肥胖的男人带到我的服务区时已经不早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到过的最胖的人,尽管这样他看上去还是挺干净的,穿着也得体。他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巨大的。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的手指。我停下来照料他邻桌一对老夫妇时,第一次注意到这些手指。它们看上去有常人手指的三倍那么大——又长、又粗,全是脂肪。我还得照料其他的桌子,一桌四个做生意的,非常地难伺候。另一桌,三男一女,再加上这对老夫妇。利安得已给胖子倒好水,我过去前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来拿主意。晚上好,我说。可以为您服务吗?我说。丽塔,他块头那叫个大,我是说巨大。晚上好,他说。你好,可以,他说。我想咱们可以点了,他说。他的这种说话方式——很奇怪。你也这么觉得吧。他还经常发出些喘息声。我想咱们先来个恺撒沙拉,他说。然后来碗汤外加额外的面包和黄油,如果可以的话。羊排,我想不会错,他说。烤土豆加上酸奶油。咱们待会再考虑甜食。非常感谢,他说,把菜单还给我。天哪,丽塔,那些手指头啊。我快步走进厨房,把单子递给鲁迪,他接过单子时做了个鬼脸。你知道鲁迪,他上班时就那么个德行。从厨房出来时,玛戈——我和你提到过玛戈吗?就是追鲁迪的那一个?玛戈对我说,你的胖子朋友是谁?他可真是肥得可以。现在进入正题,我认为下面才是这个故事真正关键的部分。-28-
我是在他的桌上做的恺撒沙拉,他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同时给面包片抹黄油,再把抹好的放在一边,在这期间他一直发出一种咝咝的声音。结果,我不知是太紧张了还是怎么搞的,一下子打翻了他的水杯。真对不起,我说。当你匆匆忙忙时往往会这样。真的很抱歉,我说。您没事吧?我马上让服务生过来收拾干净,我说。没事,他说。没关系的,他说,喘口气。别担心。咱们不介意的,他说。我去找利安得时他还冲我微笑并挥挥手,回来给他上沙拉时,我发现胖子把面包和黄油都吃光了。过了一会,我给他拿来了更多的面包,而他已把沙拉吃完了。你知道这些恺撒沙拉的分量有多大吗?你真好,他说。面包太好吃了,他说。谢谢您,我说。嗯,太好了,他说,咱们说的是实话。咱们并不总是这么爱吃面包的,他说。您是从哪儿来的?我问他。我好像从来没见过您,我说。他不是那种你会轻易忘掉的人,丽塔窃笑着插了一句。丹佛,他说。尽管有点好奇,我没再说什么。先生,您的汤一会儿就好,我说。然后离开去四个生意人那桌做点扫尾工作,非常地难伺候。给他上汤的时候,我发现面包又没了。他正把最后一片往嘴里送。相信我,他说,我们并非总是吃成这样。他说,并且喘气。你要原谅我们,他说。请千万别这么想,我说。我就喜欢看男人享受自己的食物,我说。我也不知道,他说。我想可以这么说吧。喘气。他理了理餐巾。然后拿起调羹。天哪,他可真够肥的!利安得说。他也没办法,我说,闭上你的嘴。我又放了一篮面包和一些黄油。汤怎么样?我说。谢谢。很好,他说。非常好,他说。他用餐巾擦干净嘴唇,又轻轻抹了抹下巴。是这儿本来就热,还是我的原因?他说。不是啦,这儿本来就热,我说。也许我们应该把外套脱了,他说。请随便,我说。舒服最要紧,我说。说得对,他说。说得非常对,他说。-28-
但过了一会儿我见他仍然穿着外套。我的两大桌客人已经离开了,那对老夫妇也走了。地方一下子空了出来。等我给胖子送上羊排、烤土豆和更多的面包和黄油时,他是唯一留下来的客人了。我在土豆上放了很多的酸奶油。在酸奶油上撒了些咸肉末和细香葱。我给他拿来了更多的面包和黄油。一切都还好吧?我说。好,他说。喘气。棒极了,谢谢你,他说。又喘了几口。请慢用,我说。我打开糖罐的盖子看了看。他点着头,在我离开前不停地看着我。我现在明白了当时我是在找什么。但我不确定到底是什么。那个大肚皮怎样了?他会跑断你的腿的,哈里特说。你知道哈里特。甜食,我对胖子说,我们有特制的绿灯笼,就是加了调味的布丁蛋糕,有乳酪蛋糕,还有巧克力或香草冰激凌,还有菠萝果汁。咱们没耽搁你吧,有没有?他说。喘气,看上去有点担忧。没有没有,我说。当然没有,我说。慢慢来,我说。趁您拿主意的时候我去给您添点咖啡。那咱们就照直跟你说吧,他说。他在椅子上动了动身体。咱们想要这个特制甜食,但咱们也还想要一碟香草冰激凌,上面加一滴巧克力糖浆,如果可以的话。咱们跟你说过咱们很饿,他说。我去厨房查看他的甜食,鲁迪说,哈里特说你从马戏团弄来个胖子,是真的吗?鲁迪已经把他的围裙和帽子脱掉了,你知道我的意思。鲁迪,他是很胖,我说,但还有别的。鲁迪只顾哈哈大笑。看来她对肥胖的玩意儿感兴趣,他说。小心点,鲁迪,乔安妮说,她刚走进厨房。我有点吃醋了,鲁迪对乔安妮说。我在胖子的面前放上特制甜食和一碗香草冰激凌,把巧克力糖浆放在一边。谢谢你,他说。别客气,我说——我突然有点感动。信不信由你,他说,咱们不是每天都这么个吃法的。我,我吃呀吃呀还是吃不胖,我说。我倒是想增点重量,我说。-28-
千万别,他说,如果咱们有其他选择的话。没有,没有选择。然后他拿起调羹吃了起来。完了吗?丽塔说,点着一根我的香烟,把椅子往桌子那儿拉近了点。故事变得有趣了,丽塔说。完了。没别的了。他吃完甜食就走了,然后我俩就回家了,鲁迪和我。真是头肥猪,鲁迪说。像他平时累了那样伸了个懒腰。然后他只是笑了笑,就接着看他的电视。我在炉子上烧上水后就去冲澡。我把手放在肚子那儿,想着如果我有了孩子,其中的一个变得那么胖,那会怎样。我把水倒进壶里,摆好杯子、糖罐和奶,端着托盘去了鲁迪那儿。他好像一直在想这件事,鲁迪说,我小时候认识一个胖子,是两个,非常胖的家伙。天哪,他们是胖墩。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了。“肥猪”,这是其中一个唯一的名字。我们都叫他肥猪,那个小孩就住在我隔壁,是我邻居。另一个孩子来得晚一点,他的名字就叫“站不稳”。除了老师以外,大家都叫他“站不稳”。“站不稳”和“肥猪”。我要是有他们的照片就好了,鲁迪说。我想不出来能说点什么,于是我们默默地喝了一会儿茶,就这么面对面坐着。我突然觉得自己很肥。我觉得我肥得吓人,肥得鲁迪显得很小很小,小到几乎不存在。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丽塔说,但我看得出来她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感到沮丧,但我不想和她说这个。我已经跟她说得太多了。她坐在那儿等着,优美的手指拨弄着头发。等什么?我想知道。现在是八月。我的生活将会发生改变。我感觉到了。1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篇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借“我”对朋友的讲述,客观呈现出鲁迪、丽塔、玛戈等人对胖子的态度。B.在“我”对胖子的描述中,作者既用夸张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他的手指,也表现出“我”在回避与胖子的眼神接触。C.除了“胖”的特点,胖子还给“我”留下来彬彬有礼、尊重他人等印象,因此“我”告诫鲁迪“胖并不是全部”。D.-28-
小说插入鲁迪儿时的回忆,表现了鲁迪对胖子的戏谑与嘲讽;在鲁迪的眼中,“胖”就是对这类人的全部印象。13.请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1)相信我,他说。我们并非总是吃成这样,他说,并且喘气。你要原谅我们,他说。(2)我突然觉得自己很肥。我觉得我肥得吓人,肥得鲁迪显得很小很小,小到几乎不存在。14.作家苏童曾说:“所有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你都觉得在记流水账。照理,记流水账,水是往低处流的,但他这样的小说笔法,水是往高处流。”请从叙事特点和内容主旨两方面,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记流水账”和“往高处流”的特点的。【答案】12.A13.(1)“喘气”这一细节表现了胖子的形象特征。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代替“我”(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敏感、羞涩。(2)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对“肥”的理解,也寓指“我”和鲁迪之间的差异和隔阂。14.“记流水账”:摒弃修饰性、描写性词句,文字简洁凝练;摒弃议论性、抒情性语句,使作者与事件保持距离;叙事跳跃性强,省去了某些细节。“往高处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关系,表达了对互相理解、尊重、认同的希望;;意蕴丰富,给了读者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客观呈现出丽塔对胖子的态度”错误。结合“完了吗?丽塔说,点着一根我的香烟,把椅子往桌子那儿拉近了点。故事变得有趣了,丽塔说”“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丽塔说,但我看得出来她有点摸不着头脑”等分析,没有客观呈现出丽塔对胖子的态度。故选A。【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1)三个“他说”,运用语言描写,抓住“并且喘气”分析,此处为动作描写,突出胖子的形象特征。“我们并非总是吃成这样”“你要原谅我们”中的“我们”为复数词,其实就是胖子一个人,人物用复数“我们”来代替自己“我”,结合“并非总是”“原谅”分析,表现人物内心的敏感、羞涩等。-28-
(2)结合“我突然觉得”“我觉得”分析,运用心理描写。前面说“我吃呀吃呀还是吃不胖,我说。我倒是想增点重量,我说”,后面说“突然觉得自己很肥”,表现出“我”对“肥”的理解。结合“觉得我肥得吓人”“肥得鲁迪显得很小很小,小到几乎不存在”分析,也指出“我”和鲁迪认识的差异和隔阂。【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家苏童曾说:‘所有雷蒙德•卡佛的小说,你都觉得在记流水账。照理,记流水账,水是往低处流的,但他这样的小说笔法,水是往高处流。’请从叙事特点和内容主旨两方面,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记流水账’和‘往高处流’的特点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如何体现“记流水账”“往高处流”的特点。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本以质朴的语言叙述,主要为“我”给朋友讲述工作中一件难忘的事情,故事内容涉及“我”和“胖子”客人的对话,“我”和朋友的对话等。结合“不是啦,这儿本来就热,我说”“也许我们应该把外套脱了,他说”“请随便,我说。舒服最要紧,我说”“说得对,他说。说得非常对,他说”“一切都还好吧?我说”“好,他说。喘气。棒极了,谢谢你,他说。又喘了几口”等分析,对话内容简洁,没有使用一些修饰性、描写性的词语,也没用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或一些抒情性的语句等。结合“我坐在朋友丽塔家里,抽烟,喝咖啡,我在和她说这件事”“下面是我跟她讲的”“现在进入正题,我认为下面才是这个故事真正关键的部分”“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丽塔说,但我看得出来她有点摸不着头脑”等分析,叙事跳跃性强,省去了某些细节。主要通过“我”对胖认识的改变,呼吁人们要互相理解、尊重,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等。结合“千万别,他说,如果咱们有其他选择的话。没有,没有选择”分析,探讨了人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不可控命运的无奈。文章结尾“我的生活将会发生改变。我感觉到了”,给了读者更丰富的解读空间。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看得见的价值-28-
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之中,贯彻于司法裁判的结论上,构成一种对法官的实体性道德限制。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实体正义具有一系列明确的价值标准。刑法学者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对相似案件给予相同处理等法律原则,大体上可以视为实体正义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实体正义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几乎所有案件在事实和情节上都不完全相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互有差异,而案件在裁判结论形成之前,多多少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想给所有案件的裁判活动确定一个统一适用的公正标准,确实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类法律价值中还有一些内容与裁判的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如果说一个案件最终裁判是否公正,往往只有当事者自己心知肚明的话,那么,一个案件的裁判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有无明显的不公之处,则不仅能为当事者所感知,而且还能为一般社会公众所判断。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公众进行的价值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律实施的过程来进行的。很明显,这种“看得见的正义”也就是程序正义。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源于一句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并完全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法律程序的建立实质上是对个人自由提供的一种重要保障。这就使程序与道德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另一位大法官杰克逊(Jackson)曾就此作出过进一步的解释:“只有那些未经教化的粗俗之辈或者骗人的律师才会说程序是无关紧要的。程序的公正与合法是自由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实体法只要能得到公平和无偏见的适用,那么即使它再苛酷,也是可以忍受的。不要忘记,正当法律程序并不会使被告人成为惟一的受益者,它还是使政府摆脱一些错误的最好保证,而这些错误会不断地玷污一个司法制度,并注定以单方面的形式发生。”正当法律程序可分为“实体性正当程序”和“程序性正当程序”两大理念,前者要求任何一项涉及剥夺公民生命、自由或者财产的法律不能是不合理的、任意的或者反复无常的,而应符合公平、正义、理性等基本理念,而后者要求用以解决利益争端的法律程序必须是公正、合理的。-28-
在任何一种司法裁判过程中,无论是法官、控辩双方还是普通公众,所关注的往往是裁判的结果,而不太重视司法裁判的过程、步骤和方式。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司法官员出于效率、便利实用的考虑,还会故意地通过牺牲程序来保证某种预期的结果。司法制度中的“重实体、轻程序”也罢,行政管理中的“重手续”也罢,实质上不过是“重权力、轻权利”的表现形式。具体到诉讼领域,这种对国家权力的畸形重视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极度轻视,显示出这是一个“重国家,轻两造”的社会。在此情况下,重视手续和轻视程序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使处于弱者地位的被裁判者、被管理者、被控制者都不具有人的尊严,其本身也都不成其为目的,而不过是用来实现他人、社会、国家甚至衙门本身目的的手段。或许,人们永远不可能将程序正义的内容揭示到“穷尽”的程度。但无论如何,程序的不公正和非正义都是有着确定标准的。那就是使人仅仅成为手段或者工具,而不成其为目的。只要人们受到这样的对待,非正义也就发生了,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的道德正当性也就会引起普遍的质疑。(选自《看得见的正义》,有删节)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中,具有一系列明确的价值标准,以司法裁判结论,体现法官的实体性的道德限制。B.程序正义,即“看得见的正义”,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判断标准。C.实体性正当程序,是对立法权的限制,要求任何一项法律都应符合公平、正义、理性等基本理念。D.程序性正当程序,是对法律实施过程的限制,它要求用以解决利益争端的法律程序必须是公正、合理的。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法律基本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在实体正义中无法体现的法律价值需要程序正义来体现。B.案件审判是个动态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实体正义所包含的静态的法律原则,很难应对每一个具体的案件。C.在司法裁判过程中,普通公众所关注的往往是裁判的结果,而不太会关注司法裁判的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D.司法制度中的“重实体、轻程序”,行政管理中的“重手续”,实质上是“权力”和“权利”轻重倒置的表现。17.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答案】15.C16.C17.体现法律价值,保障个人自由,健全司法制度,保证社会公正。【解析】【15题详解】-28-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要求任何一项法律都应”错误。结合“前者要求任何一项涉及剥夺公民生命、自由或者财产的法律不能是不合理的、任意的或者反复无常的,而应符合公平、正义、理性等基本理念”分析,原文为“涉及剥夺公民生命、自由或者财产的法律”,不是“任何一项法律”。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不太会关注司法裁判的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错误。结合“在任何一种司法裁判过程中,无论是法官、控辩双方还是普通公众,所关注的往往是裁判的结果,而不太重视司法裁判的过程、步骤和方式”分析,普通公众并非不关注司法裁判的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人类法律价值中还有一些内容与裁判的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的过程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很明显,这种‘看得见的正义’也就是程序正义”等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法律价值。结合“法律程序建立实质上是对个人自由提供的一种重要保障。这就使程序与道德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保障个人自由。-28-
结合“正当法律程序并不会使被告人成为惟一的受益者,它还是使政府摆脱一些错误的最好保证,而这些错误会不断地玷污一个司法制度,并注定以单方面的形式发生”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健全司法制度。结合“后者要求用以解决利益争端的法律程序必须是公正、合理的”“程序的公正与合法是自由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分析,程序正义的价值体现在保证社会公正。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2019年1月16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于敏院士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从事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多年来,于敏院士获得的荣誉非常多,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最高科技奖”等。除了这些官方荣誉称号之外,科学界和民间对他各种荣誉称号也是非常多,对此于敏院士表现的非常坦然和淡薄,他在公开场合,婉拒了很多这种荣誉称号。上世纪50年代,日本原子核物理方面的学者代表团来华访问,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代表团团长好奇地询问:“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深造的?”于敏幽默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之外,基本都是国产的。”日本专家由衷赞叹:“你不愧是中国的‘土国产专家’一号!”彭桓武院士曾说到:“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但对于这个称呼,于敏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媒体在报道中,大量使用了“氢弹之父”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于敏院士对我国两弹事业的重要贡献。本来以于敏院士的成就,这样的尊敬是当之无愧的,可是,于敏院士在生前却不止一次地对这个称谓表现出厌恶之情。早在1987年五一节前,国务院授予于敏“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这是于敏隐姓埋名27年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有人问他是怎样攻克氢弹原理的,于敏说:“研究氢弹原理的是一批科学工作者,参加设计、实验的人就更多了,要说攻关,是集体攻关,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28-
2014年,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有记者采访时又提到了“氢弹之父”这样的说法。于老爷子连连拱手说:“拜托你们了,千万不要称我为‘氢弹之父’,那样我会很难受的。”他还解释说,核武器物理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和材料特性方程组的耦合求解问题。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周围,涉及上百个学科体系,这些学科编织成一张互相交叉的络,几乎每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他深情地说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感欣慰了。”除了“氢弹之父”外,于敏院士对“于敏构型”的提法也不以为然,按照大多数媒体的说法,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于敏院士在内,当年参加两弹研制的领导者和科技人员都称这第一颗氢弹为“1100”,却从未有过什么“于敏构型”之类的说法。“1100”指的是当年,中央专委要求,我国第一颗氢弹要实现两个目标:当量要达到和超过100万吨TNT,重量不得超过1吨,简称“1100”。“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以他的魅力赢得了身边人的爱戴。资料链接(一)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于敏的一切长期以来都处于高度保密中。直到1987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于敏隐姓埋名27年后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1988年以后,他获得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首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于敏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与他同时代的科学伟人那么著名,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连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都不为人知。但有人这样评价:‘最高科学奖能颁给于敏,是这个奖项的荣幸!’”资料链接(二)于敏的工作是武器理论设计,他对实验相当重视。为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尽管为核武器研制呕心沥血,但实验推进却是一波三折。有一次,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冷实验未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后来又接连做了两次实验,仍未达到预期。1970年,进驻基地的一些人盯住这次偶然的技术事故不放,并让于敏按照他们的意思表态。在一次会上,平时讲话语速很慢、话也不多的于敏终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并坚持将问题解决才离开基地。-28-
“如果当时他说一句假话,整个氢弹科研方向、路线将全部改变。”40多年过去了,胡思得院士至今记得老于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拍桌子,“做科研首先要诚实,否则对不起科学,对不起真理,这是老于教会我们的。”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敏认为“土法”不足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大的学术氛围中学习,这有利于人才的成长。B.在国务院授予于敏“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他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此前由于工作性质,已隐姓埋名27年。C.于敏拒绝“氢弹之父”称谓,因为它认为核武器研究靠上百个学科相互交叉、协调,不是一科一人之力能完成。D.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于敏非常重视物理实验,虽然实验过程困难重重,但他总迎难而上,可见实证在他心中的地位。19.下列对文章概括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1988以后,于敏始终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国访问,此前他的名字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出国后也十分低调。B.于敏的学术成果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名气也不及同时代的科学家,但他的成就足以配得上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殊荣。C.对于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当年科技人员称“1100”,以当时氢弹制成后达成的效果命名,“于敏结构”是以后的提法。D.在西北核武器研究基地,于敏被要求作出违心的表态,一向性情平和的他拍案而起,表示在科学原则面前绝不退让。20.“学术如山,性情如水”是对科学家于敏的评价,请简要分析。【答案】18.A19.D20.“学术如山”表现在:创造性的科学高度,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性情如水”表现在:淡薄平和,灵动幽默,胸襟开阔(谦虚低调)。【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8-
A项,“认为‘土法’不足法”错误。结合“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分析,原文是“土专家”不足为法,他提倡的是中西互相启发。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始终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国访问”错误。结合“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首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分析,首次出国是以大学某教授的身份,以偏概全。B项,“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错误。结合“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分析,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场合,过于绝对。C项,“以当时氢弹制成后达成的效果命名”错误。结合“包括于敏院士在内,当年参加两弹研制的领导者和科技人员都称这第一颗氢弹为……重量不得超过1吨,简称‘1100’”分析,科技人员一直称“1100”,以第一颗氢弹制造需要达到的目标命名,理解不当。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28-
结合“从事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分析,“学术如山”表现在创造性的科学高度;结合“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研究氢弹原理的是一批科学工作者,参加设计、实验的人就更多了,要说攻关,是集体攻关,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周围,涉及上百个学科体系,这些学科编织成一张互相交叉的络,几乎每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等分析,“学术如山”表现在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结合“于敏的工作是武器理论设计,他对实验相当重视。为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尽管为核武器研制呕心沥血,但实验推进却是一波三折。有一次,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冷实验未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拍案而起,‘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并坚持将问题解决才离开基地”分析,“学术如山”表现在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结合“于敏院士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从事氢弹理论探索任务”“除了这些官方荣誉称号之外,科学界和民间对他各种荣誉称号也是非常多,对此于敏院士表现的非常坦然和淡薄,他在公开场合,婉拒了很多这种荣誉称号”“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连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都不为人知”等分析,“性情如水”表现在淡薄平和。结合“于敏幽默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之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分析,“性情如水”表现在灵动幽默。结合“于老爷子连连拱手说……那样我会很难受的”“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感欣慰了”“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周围,涉及上百个学科体系,这些学科编织成一张互相交叉的络,几乎每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等分析,“性情如水”表现在谦虚低调。【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8-
生活是水,水不等于诗。水受热而产生水汽,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七彩的虹,这美丽的虹才是诗。【答案】例文:煮出的诗意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如此评价辛词:“真正的诗歌,只有在政治之风的荡涤下,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成为传唱千古的不朽之作。”的确,回顾辛弃疾的一生,词人正是在生活的历炼中,磨尖了笔锋,作下荡气回肠的诗篇。初次北伐的意气风发,百经调度的不解和郁闷,“壮志难酬鬓如霜”的悲愤凄老,把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磨炼成“把栏杆拍遍”诗情大作的词家。词人的视野,词人的境界,在生活之水的煮沸中,“更上层楼。”如今,诗意的生活成为物质富贵的我们的追求。舞文弄墨,吟诵阳光白雪,我们做作地想在生活的淡水之中,品出诗意。可这样的诗意没有体验生活之火的煮沸,显得空白而浮华。诚如托尔斯泰所言:“在泪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洗三次,在盐水里煮三次,我们就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生活的诗,是要以诚挚纯净的心,在生活生命的体验中“煮出来”的。作家本人即是在生活和劳动的体验中“煮”出哲理和文学来。身为地士贵族,他放弃了“空中楼阁”里的生活,而是走出去,走到田园里去,走到农民身边去,设身处地地,焦急地为他们寻求解放的方式。正如《安娜卡列宁娜》中叙写的一样,“贵族老爷”的帮助被农民视为“花样”“计策”。托翁激情澎湃的内心和撕裂般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诞生出提示真理的鸿篇巨制。可是,生活本身充满了挫折和煎熬。如果被痛苦和煎熬所困,陷入黑暗去,便只剩下尖酸和恶毒,何谈诗意?于是我们需要将加缪作品中那颗“不灭的太阳”常悬心头,才能将“煮”出的水汽,升华成诗意的虹。“诗人有翅膀,能飞翔,进入黑暗之中。这是诗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可是诗人必须再现。”这是雨果笔下隐入黑暗,向着光明的诗人形象。惟有向着幸福,向着光明前进,才能在煎煮中收获诗意,收获虹般绚丽多彩的声望和未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先生诗意而哲理的表达,正道出寻找诗意之真谛。在体验了故乡的麻木生活之后,他曾落入绝望之中。然而,诚如钱理群所言,鲁迅把对于旧时故乡的幻想当作理想世界的光明和希望,因而有了在此岸积极前进的动力。林语堂曾说,“读书须先知味。”我却要说,生活须尝遍百味、煮出诗意。在挫折和幸福中体验、蒸煮,向着明亮的一方,方可品得诗之境界。-28-
【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审题】这是一则比喻性材料作文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所涉话题既是对前人生活的总结,也具有时代气息。研菜谱秀美食,种花草秀田园,喝咖啡秀闲情,去远方秀风景……正成为当下很多人认定的诗意生活。本题试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活的“诗意”,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引出生活和诗的关系,第二句揭示了诗意生活的形成途径。“生活”是本体,也是本次作文的核心关键词。水、水汽、彩虹、阳光等均为喻体。“水”可比作平淡、普通的生活状态;“彩虹”可比作“美好”“丰盈”“优雅”“多彩”等诗意生活;“水汽”可比作经受历练后产生的各种生活状态;“阳光”可比作积极向上、高尚美好的精神追求,可源自于外,也可感悟于心。“生活是水,水不等于诗”,这句话是指生活是诗的源泉,但生活本身并不是诗。“水受热而产生水汽,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七彩的虹”,是说只有经受生活的历练,并从精神层面去观照,生活才能升华为多彩的诗。“水受热而产生水汽”,强调的是“经历”“体验”等;“水汽在阳光的照耀下化作七彩的虹”,突出的是积极的追求、高尚的信仰、高雅的审美等对生活的升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审题立意中对材料寓意的理解能做到逻辑自洽、言之成理即可。审题立意时,应注意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紧扣“生活”和“诗”的关系,体现“受热”“照耀”的内涵。本则材料的立意指向明确,内涵的理解则因喻体的多义而丰富多样。为避免文章内容空洞苍白,写作时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叙述生活中的某一种状态;或就某一种生活状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针对某一类人的生活状态展开评论等。参考立意:人生需要磨砺;只有经过历练,改变平淡、单调、乏味的生活状态;吸纳或内生出积极向上的因素,生活才能升华为诗等。-28-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岁月万事长”。开头可以阐述用一些名人对生活的认识,如“对于生活,张爱玲毫不掩饰地指出其外表光鲜,内在不堪”“叔本华也曾感慨生活本就是痛苦的旅行”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如生活在一个无趣的时代,生活更是寡淡无味,可以结合一些甘于平淡的人物的平凡事例分析。然后从有些不甘平淡的现代人渴望着诗意和远方,他们效仿楚狂接舆,企图和社会划清界限,这样的生活离真正的诗意相去甚远。可以点明什么是真正的“诗意”。最后可以写自己如何做或感悟。如“拥有了‘闲’的智慧,才能在遍尝人生百味后学会抱朴守拙,看透世间百态后会变得通透和诗意”“眼里有俗世,心中有闲情,生活才能诗意而绵长”。【素材】1.抬头环视四周,孩子疲惫不堪,眼神空洞;成人碌碌终日,乏善可陈。平凡的人们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周而复始,波澜不惊,鲜少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惊险浪漫的经历。生活如水,平淡无奇,自然算不上诗意。2.于是,有些不甘平淡的现代人渴望着诗意和远方,他们效仿楚狂接舆,企图和社会划清界限,决然地住进深山,断水断电,闹起了“回归”,当起了“现代隐士”。可是古代隐士尚且还有薇可采,有牛可放,有南山可见,半路出家的现代隐士们恐怕会捉襟见肘,有饿死之虞。这样的生活离真正的诗意相去甚远。3.失明的弥尔顿感受过自由的无望,才戴上了唾弃世俗的桂冠;瘸腿的拜伦经历了命运的坎坷,才变成了孤高的斗士;冷峻的鲁迅目睹过浓重的黑暗,才形成了犀利的笔风;朴实的路遥体验过深重的苦难,才拥有了悲悯的情怀。可以说,苦难和磨砺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熠熠生辉,但若因此而盲目地歌颂苦难,未免会陷入痛苦的泥沼。苦不是生活的全部,终日行走于没有星光的黑暗之中的人是孤独而绝望的,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心态恰如和煦的阳光,因为它的普照,它的润泽,平淡乏味的生活才可爱可亲,诗意蕴藉。4.自古以来,深谙“闲”的智慧的人并不多。苏轼颠沛流离,山间野蔌、春日新茶在他看来都是清淡的欢愉;陈芸、沈复布衣菜饭,但浮生脱俗,连林语堂老先生都羡慕不已;汪曾祺经历了人生的凛冬,生活依旧诗意(菜场生鸡活鸭、新鲜瓜菜热热闹闹,很有生之乐趣);清新的梨花、馥郁的栀子花、孤寒的马铃薯皆是谈心小友。5.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活得拘谨、认真,常常作茧自缚,按部就班地奔忙,抱怨生活寡淡无趣。殊不知“淡”是生活的常态,“苦”是生活的催化,而“闲”是生活的艺术。拥有了“闲”的智慧,才能在遍尝人生百味后学会抱朴守拙,看透世间百态后会变得通透和诗意。6.为什么如今小说家散文家比比皆是,却鲜见杰出的诗人?为什么大多数的我们丧失了“诗”的能力?因为诗虽一定源自生活,但绝不会是平庸琐碎的柴米油盐,未经提炼的、白开水一般的生活,它不是“美”。是的,固然我们的生活鲜少有惊心动魄的奇遇,更多的仍是常态化的平凡,究竟又是什么让诗人们写出“满船清梦压星河”的瑰丽,“以梦为马,驰骋天涯”的情怀?我将其称之为诗心。-28-
7.“诗人是一个民族最敏感的触角”,诗,对内唤醒感觉,对外捕捉意象。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到底会有片刻震颤你的内心,使平静的湖面蒸腾出水汽。若不去在意,任由这珍贵的悸动弥散,那它使了无痕迹重归死水一潭,如若凭借纤细的敏感性捕捉到了那刻震颤,在诗心这片阳光的照耀下,那悸动使会闪烁出七彩的光辉——诗。然而,现代人喝着可乐哪里知道什么是“信可乐也”,沉迷于爆炸式的信息冲进哪里还去想“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快过的现代生活残害了需要在自然,在体悟生活过程中培养出的诗心。8.诗也许不仅是生活培植出诗,诗也在发掘生活,阳春白雪,飞花流水,晓风残月。诗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诗以其高度凝练的情感语言感染着每一个读诗的人以诗心映照生活。对远方情人的眷恋不仅仅是直白的“我想你”,更可以是“鱼传尺素”,“寄得双鲤”;对月感怀可以不是“今天月亮真亮”,而可以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是诗的光辉。在纤细诗心中,这一切被抽离出了生活的平庸的水塘,折射出生活别样的形态,一种更高的境界,一种美。【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28-
-28-
相关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0-2021高一物2022-03-3010页
- 【物理】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22-03-3015页
- 【物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三校联2022-03-3017页
-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2022-03-3031页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02-155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2-02-128页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2022-02-126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2-02-104页
- 2020_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1-11-245页
- 期末调研卷(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2021-11-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