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0 KB
- 2022-03-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考点六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概括分析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概括分析题往往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一、概括分析题比对“6角度”(一)比对人物,辨析张冠李戴高考文言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这类命题陷阱往往将“彼”强接在“此”上,张冠李戴。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对点演练|1.(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原文: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答案: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对照原文可知,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太初,太初对这种做法是“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参考译文]景祐初年,青州牧荒淫放荡,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四方的士大夫乐于他们没有名教的约束,一致效仿他,逐渐形成风气。颜太初厌恶他是扰乱风气的源头,写了《东州逸党》诗来讥讽他。(二)比对关键词语,避免曲解文意-9-
命题者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错解以迷惑考生。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对点演练|2.(2018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原文: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元兴元年,病卒……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答案: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设误。“旋踵”在文中是“畏避退缩”的意思,而选项理解成了非常忙碌,无法分身。[参考译文]永元十五年,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担任洛阳令……元兴元年,王涣病逝……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都能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举发剔除奸恶盗贼,绝不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三)比对时间,巧识时间错位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识破“时间错位”的陷阱。|对点演练|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魏咏之见识深远,终成大器。他离开桓玄,协助刘裕打败桓玄和桓歆,被授予建威将军等官职,深得朝廷赏识。原文: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竟不调而遣之。咏之早与刘裕游款,及玄篡位,协赞义谋。玄败,授建威将军、豫州刺史。-9-
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吴国内史,寻转荆州刺史、持节、都督六州,领南蛮校尉。答案:从时间错位的角度设误。打败桓玄后即被授予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后来才打败的桓歆。[参考译文]起初(魏咏之)担任州主簿时,曾经拜见桓玄。出来以后,桓玄鄙视他的风采神韵不俊美,对座上的客人说:“神情庸懒内心空虚,成不了大器。”最终不调遣他而让他离开。魏咏之早年与刘裕交往亲密,等到桓玄篡位,协助刘裕为他出谋划策。等到桓玄失败,被授予建威将军、豫州刺史。桓歆攻打历阳,咏之率兵击退了他们。义熙初年,魏咏之升任征虏将军、吴国内史,不久调任荆州刺史、持节、都督六州,兼任南蛮校尉。(四)比对地点,防止地点误搭命题者将原文中的人物的不同活动地点故意混淆,在选项中设置“地点错误”的陷阱。辨析时应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设置错误。|对点演练|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原文: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许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答案:从地点误搭的角度设误,选项为“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原文中为“及至北境”,所以前去谈判的地点不是在“代州”,而是在契丹境内。[参考译文]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割让)代州的土地,本该今年朝见天子的使者不敢去,(就)把(这件事)指派给许将。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充任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议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人谈-9-
到代州的事情,没有话来驳斥他们,就会有失国家大体。”于是命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居民骑在房梁上一起观看,说:“看看宋朝的状元。”等到(和契丹人)练习射箭时,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之事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两国)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许将)回来禀告,神宗称赞他。(五)比对句间关系,查看因果不当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因果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对点演练|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原文: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答案:从句间关系因果不当的角度设误。选项强加因果,来护儿被害是因为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而且当时隋炀帝已经被抓。[参考译文]大业十二年,炀帝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希望陛下驻圣驾于洛阳,根据时节休养生息。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里是臣的故乡,臣深受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了起来,好多日子不见他。后来,炀帝怒气消解,才令人领来护儿入见,对他说:“-9-
你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这一天早晨(来护儿)将要朝见时,被抓了起来。来护儿问道:“陛下如今在哪里?”身边的人回答说:“现在已经被抓了起来。”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就被杀害了。(六)比对添加内容,突破无中生有“添加”就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制造”出错误选项来。辨析时应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从而识破“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的陷阱。|对点演练|6.(2019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选项: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原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答案: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有误,原文是说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并没有吴起表示不满的意思。[参考译文]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妒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到了楚国。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德,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命为令尹。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击退三晋的军队;向西讨伐秦国。诸侯都为楚国的强大而忧虑。二、概括分析答题“3步流程”-9-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四个选项几乎覆盖了整个材料,且顺序与文本的顺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选项构成是先概括后分析,概括是对传主某一方面作简明扼要的归纳,分析是对概括的陈述、解释,多以事例为主。命题者只要求选错误的一项,设误点大多在“分析”部分中的细节。|方法思路|概括分析题“3步走”第一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解答概括和分析内容题需要对全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把握,阅读时要重点把握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人物的对话以及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解或误译。第二步,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细微的改动。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和分析内容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解题示例|【例】 (2018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9-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思维流程]第一步,全面理解,整体把握这篇传记主要叙述了鲁芝自幼受苦,仕途坎坷的故事,文中写他从政后锐意进取,力主改革,生活中洁身自好,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传记高度评价了他忠于职守的品质。第二步,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选项转述中的敏感点A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9-
C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逐项比对,抓住细节,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不相符合的地方,进而确定选项。如B项,“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故选项B错误。[组织答案] [答案] B[参考译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他的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雍州,专心研究经史典籍。被郡里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郭淮)举荐他为孝廉,并授官为郎中。其后,(鲁芝)担任骑都尉、参军事、兼任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出京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老幼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手下强行打开城门,斩杀守关的将领,奔驰而出去找曹爽,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执掌朝政(伊周:指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后常并称)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牵黄犬(-9-
指过悠闲自得的日子),又怎么能办到!如果挟制天子保住许昌,倚仗帝王的威仪用羽檄征召天下的军队,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就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曹爽牵连而被关入监牢,论罪当死,但他不申辩是非曲直,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欣赏他,赦免没有杀他。不久,(鲁芝)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调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调(鲁芝)为镇东将军,晋升爵位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为年已七十,请求告老让位,十多次向朝廷上奏章,于是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列特进(官职名,地位同三公),赐给随行吏卒,允许在家门前放上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羊祜升任车骑将军,就请求让职给鲁芝,他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听命,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武帝没有听从。鲁芝便是如此受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恸哭,赐谥号“贞”,赐坟地百亩。|对点演练|7.(2019年全国卷Ⅱ)阅读《史记·商君列传》(原文见考点四【例7】),完成后面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解析:选C “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由原文可知,太子犯法,并未施以刑罚,而是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和太师公孙贾。-9-
相关文档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概括分2021-06-088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概括分2021-06-079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概括分2021-06-0715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559页
- 2021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2021-06-041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概括2021-06-049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概括分2021-06-0411页
-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2021-06-039页
-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6-037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5文2021-05-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