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记一记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通
答案:父 甫
二、一词多义
1.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答案:①动词,命名 ②动词,说出,识其本名 ③名词,名字 ④形容词,著名
2.道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答案:①名词,路,道路 ②动词,说,讲 ③名词,方法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文过饰非
答案:①名词,碑上残存的文字 ②名词,文章 ③动词,掩饰
4.然
①有穴窈然
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③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答案: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连词,但,但是 ③形容词,对,正确
5.盖
- 26 -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③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答案:①副词,有“大概”的意思 ②名词,车盖 ③动词,超过,胜过
6.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①动词,观察 ②名词,景象 ③动词,阅读
7.胜
①何可胜道也哉
②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
答案:①读shēng,副词,尽 ②读shēng,副词,能承担,禁得起 ③读shèng,形容词,优美的 ④读shèng,形容词,胜利
8.于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于是余有叹焉
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⑤于人为可讥
⑥余于仆碑
答案:①介词,在 ②介词,对 ③介词,对 ④介词,引出处所,可以不译 ⑤介词,在 ⑥介词,对
9.其
①既其出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其孰能讥之乎
⑥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答案:①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②代词,指代“
- 26 -
欲出者”,译作“那” ③代词,自己 ④代词,他们 ⑤副词,“其……乎”是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⑥代词,指古书
10.以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由山以上五六里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夫夷以近
⑥险以远
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⑨然力足以至焉
⑩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答案:①介词,因为 ②连词,因为 ③介词,与“上”连用,表方向,往、向 ④连词,因为 ⑤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 ⑥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 ⑦连词,表承接关系 ⑧连词,表目的,用来 ⑨连词,表目的,用来 ⑩连词,因为
1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答案:①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副词,于是 ③副词,才
12.而
①而卒葬之
②来而记之者已少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答案:①连词,表承接 ②连词,表承接 ③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④连词,表转折,然而 ⑤连词,表转折,却 ⑥连词,表转折,却
- 26 -
辨一辨
三、古今异义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十分,极。
答案:不寻常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泛指求学的人,此处指读书人
3.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今义:合用为一个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答案:“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答案:到,到了
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十一,数字。
答案:十分之一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答案:筑舍定居 命名 说出,识其本名
2.动词用作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则其至又加少矣
答案:流传的文字 到达的人
- 26 -
3.形容词用作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火尚足以明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答案:走到尽头 照明 弄错 极尽
4.形容词用作名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答案:险远的地方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判断)
译文:
答案: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也”表判断)
译文:
答案: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3.所谓前洞也(“……也”表判断)
译文:
答案: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4.此余之所得也(“……也”表判断)
译文:
答案: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
译文:
答案: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资料的原因。
(二)省略句
1.有碑仆道(省略介词“于”,应为“有碑仆〈于〉道”)
译文:
答案: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 26 -
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之”,应为“不随〈之〉以止也”)
译文:
答案: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
3.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了主语与“之”,应为“〈余〉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译文:
答案:(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
(三)状语后置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于其址”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
译文:
答案: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山麓筑屋定居。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
译文:
答案: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
填一填
六、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 家、 家、 家。字 ,号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少好读书”。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于1074年被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被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荆国公,故世称“ ”
- 26 -
。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 ”。列宁称其为“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是“ ”之一。其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练,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今存《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
代表作:《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桂枝香·金陵怀古》《元日》等。
答案:政治 思想 文学 介甫 半山 王荆公 王文公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七、背景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官回家探亲,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在归途中游览了 ;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提出“ ”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答案:褒禅山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八、文化常识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 ,今称 ,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的“慧空禅院”。褒山寺在1952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 ”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游记
游记是
- 26 -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及美的感受。
古代有些山水游记不以 见长,而以 、 取胜,表现了作者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这类游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答案:1.华山 褒山 褒山禅寺
2.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写景 议论 说理 非凡的才识和深刻的思想
理一理
九、思路归纳
答案:平旷 幽深 志、力、物 无悔无讥 深思慎取
十、主题提炼
本文作者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 ,除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 ,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 ”的态度。
答案: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 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深思而慎取
感悟体会
想一想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感到惋惜。
- 26 -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解析:C项作者并没有为古人惋惜之意。
答案:C
2.写游山洞的情况,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在记叙中作者进行了哪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做了以下对比:前洞平旷与后洞窈然;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少;余所至浅与好游者所至深;进洞时的欣喜与出洞后的懊悔。作用:为第三段议论做铺垫。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答案: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者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褒禅山名字由来的考释,即非一般的写景,而是具有学者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褒禅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其出”,悔恨未能“极夫游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者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愈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才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最后作者又写倒在路边的石碑,与篇首“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相呼应,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答案:(1)使用过渡句。如第2段末尾“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3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前后相呼应。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好游者不能穷也”“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不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等。记叙是议论的伏笔,议论是记叙的深化。
- 26 -
(3)抓住相似点。治学处世与游山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细节探究
1.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答案: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项目
景观
位置
距离
游人
环境
特点
作用
观点
前洞
夷以近
游者众
平淡
无奇
为游历后
洞做铺垫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后洞
险以远
至者少
其见
愈奇
为后文的
议论张本
3.本文是如何阐述“志”“力”“物”这三者的关系的?
答案:作者认为,做事首先要有“志”,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其次要有“力”,也就是力量、能力,仅有远大的志向,能力不足也不行。另外,还要有“物”,也就是外界条件的帮助。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到了关键时刻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成功。
作者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4.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仆碑”和“古书”有什么关系?
答案:作者并不只想就“仆碑”上的文字进行议论,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不存的“古书”上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26 -
的结论。因此作者自然由“仆碑”过渡到“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仆碑”和“古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是“斑”和“豹”的关系。
三、思维发散
你认为在读书学习乃至人生中,“志”“力”“物”三个要素哪个更重要?
答案:观点一:最重要的是“志”。志向,是成功的导航,是事业的基石,是前进路上的指南针,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观点二:“力”更重要。即使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能成功。有了志向而不去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关键是确立了志向以后,要坚持不懈。
观点三:“物”更重要。有志是观念的东西,有志而无力,或者没有发展的平台和物质基础,也不可能成功。即使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取得战功。
观点四:必须有志向,但也要具备“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无悔”“无讥”。这是治学处世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世、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素材化用]
志 向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远大的目标,就无法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就无法承受各种压力,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巴尔扎克:立志用笔征服世界
1828年4月的一天,巴黎贫民区卡西尼街的一座四面透风的小房子里搬来了一位新房客。他租用了三间屋子,其中一间作为书房。他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坐在书桌前,认真地思考了一番,然后站了起来,在壁炉架上立上一座拿破仑的小雕像,并在雕像的底部贴上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 26 -
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竟其业。”就是说,拿破仑想用武力征服全世界,没有做到,而我却要用笔征服全世界。这个雄心勃勃的青年,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
请你也写一个关于志向的典例:
答案:(略)
关于志向的名言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晋)葛洪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美)约翰逊
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法)拿破仑
○即学即练
以“志向”为话题,任选上面的素材,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
答:
答案:(示例)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这一游不是就此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要确立志向,还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人生就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 26 -
[写法借鉴]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俭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26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技法指导]
叙议结合
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记叙与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1)讲究条理。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动笔之前也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
(2)讲究照应。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
(3)讲究交融。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完全脱节。
○尝试练笔
请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150字以上。
答:
答案:曾经,庄子从这里走过,为了摆脱一个屈从权势的社会,他推开了这扇门,然后决绝地跨了过去,做了一棵在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
曾经,五柳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摒弃丑恶的官场,他驾着破旧的马车从这扇门驶过,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曾经,东坡先生从这里走过,为了遗忘失意的痛苦,他穿粗衣淡定地走了过去,在荒凉的黄州“倚杖听江声”,任凭人生的失意而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26 -
语言应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感动中国”人物蕴藏着正能量,不仅让个人信念得以彰显,更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以完美地再现。
B.《见字如面》节目中,那些家书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重返人们身边,我们仿佛真的通过那些文字、话语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
C.诺贝尔奖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颁给了错误的研究成果,遗漏了伟大的发现,得到奖励的科研成果危害人类,因而难称完美。
D.大量阅读绘本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领他们跨进更宽广的生活领域,唤起他们对个体生命和广袤宇宙的追问。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着”改为“的”。B项,成分残缺,缺介词,可在“与”之后补充“跟”。C项,成分残缺,“出现过”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危害人类”之后补充“等错误”。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因为接到临时任务,我今日无法光临贵府的宴会,对此深表歉意,同时托舍弟带去薄礼一份,还请笑纳。
B.朋友远在大山支教,那里风景秀美,他常常给我寄当地的风景照,一年时间我已经惠存了上百张照片。
C.感谢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但如今找工作很不容易,还请老师鼎力相助,若能得一枝之栖,我就十分满足了。
D.朋友远道而来,主人由于没有计划好时间而没能及时出门迎接,深感抱歉,见到朋友便说:“久违,久违了。”
解析:A项,“光临”是敬辞,指对方到来。B项,“惠存”是敬辞,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时所题的上款。D项,“久违”一般用作久别重逢的客套,此处结合语境应该用“失迎”。
答案:C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发展,①
。所谓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原本功能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②
- 26 -
。实现汽车轻量化,既是汽车拥有者的期盼,③ 。我们要
加快对轻量化汽车的推广使用,推动汽车产业向轻量智能、清洁低碳、安全环保方向发展。
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后文“汽车轻量化”可知应该填写“必须在汽车的轻量化上下工夫”,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汽车轻量化”可知应该填写“适当地减轻汽车本身的重量”;第③空根据后文“推动汽车产业向轻量智能、清洁低碳、安全环保方向发展”可知应该填写“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①必须在汽车的轻量化上下工夫 ②适当地减轻汽车本身的重量 ③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4.把下面的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王安石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答:
答案:《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他34岁时,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抒发自己感想的重要游记。
文本巩固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 26 -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下列句中的“以”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以:连词,而 ②以:介词,因此,由此
B.①以:连词,不译 ②以:介词,因此
C.①以:连词,而且 ②以:介词,凭借
D.①以:连词,不译 ②以:介词,凭借
解析:①以: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
答案: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胜”:尽。A项分别为:说/道路。B项分别为:观察/景象。D项分别为:得到/心得,收获。
答案:C
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D项“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答案:D
8.“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解析:D项不是游览体会,而是对于“仆碑”的感慨。
- 26 -
答案:D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答案:(1)后代的人弄错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里说得完呢?
(2)这就是研究学问的人(对于学问)不能不深入思考而慎重取舍的缘故。
二、课外探究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令:让,叫
- 26 -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悉:全部,都
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互相
D.人之否也敢自逸 否:穷而不达,即不得志
解析:A项中“令”应为“县令”。
解析: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项中,“以”是用来,表目的的连词。A项中“之”分别是:代词,它/助词,的。B项中“其”分别是:语气副词,表疑问/代词,自己。C项中“而”分别是:表并列,可不译/表顺承,可不译。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俗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解析:C项“玩水”不是“仁”的表现,从“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也不能必然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
答案:C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译文:
(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
- 26 -
答案:(1)政令没有大小的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
(2)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参考译文】
石门亭在距离青田县几里处,是县令朱君修建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古代的人都把他们观赏游览(石门山)的感想慨叹刻凿在石头上,把它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彼此相望。朱君到了之后就修建了亭子,把古今的石刻都集中起来,把它们立在亭中,写信给他的甥婿王安石,让(王安石)记载他建造亭子的想法。
(朱君)建造亭子的想法,是只喜爱石门山呢,还是喜爱观赏游览眺望远处呢?还是想在这里询问百姓的疾苦忧愁呢?还是安闲时自己在这里休息呢?还是怜爱那些人的石刻日晒风吹剥落又没有什么遮挡而消失呢?人与万物(一样)一定都是按种类互相喜欢或厌恶。广博高大草木茂美,万物依附在它的上面生长,却不自以为有功劳,这是山。喜爱山,这是一种仁爱。离开城郊来到荒野,登上高山向远处观看,其中一定有所感慨。《尚书》不是说:“我心里烦躁就跑到荒野。”《诗经》不是说:“驾车出游,来宣泄我的忧愁。”看看自己身边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那忧虑的一定是天下的老百姓,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人不得志能够自我释放吗?到深山中接近种植庄稼的百姓,和他们接触交谈,来了解他们的疾苦忧愁,难道还会有无法沟通、下情不明的情况吗?探求百姓的疾苦忧愁,也是一种仁爱啊。政令没有大小的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老百姓被教化而服从,这之后才能够没有争讼。老百姓做不到没有争讼,你能让他们休闲养息、不惹是生非,悠闲自得地游玩吗?古今有名的人,他们的石刻侥幸还在,他们的文章确实很好,那么他们的名声与石刻将流传而不被磨灭,成就仁爱的名声又不丧失自己的志向,也是一种仁爱啊。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备考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26 -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①北音清越桴②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③,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④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⑥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 ①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②桴:鼓槌。③栖鹘:宿巢的老鹰。④噌吰:形容钟声洪亮。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荡。⑥窾坎镗鞳:击物声和钟鼓声。
14.对下列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微风鼓浪 鼓:振动,这里有激起的意思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虽:连词,即使
B.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徐:慢慢地
②自以为得其实 以为:认为
C.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赴,动词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危险
D.①至莫夜月明 莫:同“暮”,傍晚
②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解析:
- 26 -
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C项,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在原文中的意思是“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殆”,大概。
答案:C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C.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D.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解析:此句大意是: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李渤”做句子的主语;“得双石于潭上”状语后置句;“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结构对称。
答案:A
1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带有调查、考辨性质的游记。作者之所以想要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只不过是对李渤的观点有所怀疑。作者并非单纯记游,而是将月夜游江提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悟出“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B.作者月夜来到绝壁下,作者看到的景象和听到的声音令他觉得心惊肉跳,甚至一度产生了动摇,想要放弃此次行动,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文中写了两处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徐察细勘之意,对两处鸟叫的描写也大致相同,都是先写其声,后写其名。
C.作者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了类似钟鸣之声。这和郦元的看法倒颇为接近。他还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D.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 26 -
解析:A项,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对郦元和李渤的观点都有所怀疑。B项,水声“都写得比较舒缓”有误,原文“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C项,“合作考察”有误,原文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答案:D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译文:
答案:(1)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2)士大夫(因自恃身份)始终不愿深夜停船在峭壁下(探索石钟山的名字由来),因此没有人能够得知。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
- 26 -
,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的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的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名句默写
18.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 , 。
(4) , ,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写作训练
- 26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孩子,遇见一只猫,他会跟猫交谈。头顶飞过一只鸟,他会跟鸟交谈。在一丛花面前,他会跟花交谈。看书的时候,他会跟故事里的各种角色交谈。就算是屋子里什么也没有,他会跟自己交谈。后来,他长大了,他跟朋友交谈,跟同事交谈,跟客户交谈。然而,当他一个人的时候,当他面对一只猫、一只鸟、一丛花、一本书时,却变得沉默无语。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审题: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孩提时,童心烂漫,可以与万物交谈;长大后,成熟了,可以跟朋友、同事、客户交谈,然而面对其他事物,却沉默无语。这一变化给我们以丰富多样的启示:①成长是某些能力进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另一些能力退化的过程。②一个人接纳了大千世界,同时也逐渐丢失了自己的世界。③万物有灵,唯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方能与之对话,并在对话中充实人生,丰盈精神。④成长(成熟)的过程,童心渐次退隐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吗?审题立意可以围绕“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得与失”这一矛盾问题择取切入点。
【立意参考】
(1)呵护童心,留住纯真;(2)与自然对话,浸润自我心灵;(3)既善群居,也善独处;(4)让成长多一份葱茏的诗意;(5)远离世故,守护童真;(6)既亲社会,亦亲自然,方是真正的成熟,等等。
- 26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