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喜欢用“豪放”二字来称述苏轼,并把他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豪放词人,但苏、辛两家的风格实在并不尽同,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人间词话》)虽说二人皆有能“放”的一面,但辛词之“放”乃是一种英雄豪杰、忠义奋发之气,而苏词则是一种天趣独到的超逸旷达之怀。
- 28 -
苏词在用情的态度上具有一种豁然超解的美感,如同天风海雨,飘然而来,倏然而去,刘熙载称之为“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艺概》)。但因此也不免使人感到苏轼超脱得太容易,旷达得太轻松了,甚至有人怀疑他俨然具有神仙出世之姿”(《艺概》)。“超乎尘垢之外”,是否就“短于情”或“不及情”呢?近人夏敬观曾把苏词超旷的特色分作两类,一类“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另一类“若夫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陈无己所谓‘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乃其第二乘也”(《映庵手批东坡词》)。后者主要指苏轼早期于超旷中流露有一些粗率弊病的词作,这多是由于东坡才气过人,俗话说“才”大“气”粗,所以为词下笔之际,难免有率意之处。而另外一类属于“上乘”的作品,则既有超旷的特质,也不流于粗豪;既有“寄慨无鹚”的当咽怨断之音,又能将这种幽咽的悲慨表现得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因而才不易为一般人所察觉。他的许多写于仕宦失意、流转外地的词,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然而其中却时而隐现出一种失意、流转之悲。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其中隐然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悲慨。再如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数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气象因然高远不凡,结尾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语气也甚为旷达,但事实上却在“公瑾当年”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与自己壮志未酬,被贬黄州而“早生华发”的对比中,蕴含了深痛的悲慨。
苏东坡虽然“以诗为词”,但无论他词中有多少浩气逸怀,有多少豪情壮志,其最好的作品,总有一种曲折曲微的情思。那是将逸怀浩气、豪情壮志与词之“要眇宜修”的特质结合起来的一流之作,是他用世之志意(一流的情感)与超旷之襟袍(一流的智慧)相融会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后世既无此学识志意、更无其性情襟抱的人无论怎样也无法学到的,这是苏词之开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最可贵的成就。《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点近似这类作品,但毕竟开阔飞扬之处多而幽微隐约之处少。
(摘编自叶嘉莹《古诗词课》)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都源于他们的“放”,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天性。
B. 因为苏轼性格上有“放”的一面,所以在写词上就能达到“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境界。
C. 苏轼的词作表面看起来都很潇洒飘逸、超然旷达,但是不免表达出失意、流转之悲,蕴含着深痛的悲慨。
D. 作者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还不是苏轼的既有幽咽隐约之音,又似“春花散空,不着迹象”的典型之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辛弃疾与苏轼作对比,阐述出两人词作上的“放”的不同。
B. 文章引用“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来阐明苏词有幽咽的悲慨。
C. 文章运用例证法,论证苏词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的观点。
D. 文章多处引用历代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评价,说明或论证作者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诗词不一定只表达一种情感,往往是表达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B. 苏轼早期的词有“才”大“气”粗的弊病,可见诗人的生活与历练影响着作品的质量。
C.
- 28 -
写于被贬黄州期间的《赤壁赋》虽然是散文,但也适用本文的观点——既超然旷达又有幽咽怨断之音。
D. 由苏轼的作品可见,用世之志意与超旷之襟袍是能产生一流的作品的关键,因此作者认为后世没人能及苏轼的水平。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都源于他们的‘放’,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天性”错误,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虽说二人皆有能‘放’的一面,但辛词之‘放’乃是一种英雄豪杰、忠义奋发之气,而苏词则是一种天趣独到的超逸旷达之怀。”
B项,“因为苏轼性格上有‘放’的一面”错误,原文“一类‘如春花散空,不着迹象……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此其上乘’”,强加因果。
D项,“作者认为《念奴娇•赤壁怀古》还不是苏轼的既有幽咽隐约之音”错误,原文第二段论述可知《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是苏轼的既有幽咽隐约之音。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引用‘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来阐明苏词有幽咽的悲慨”错误,原文是“苏词在用情的态度上具有一种豁然超解的美感,如同天风海雨,飘然而来,倏然而去,刘熙载称之为‘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
故选B。
【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苏轼早期的词有‘才’大‘气’粗的弊病,可见诗人的生活与历练影响着作品的质量”错误,原文“这多是由于东坡才气过人,俗话说才’大‘气’粗,所以为词下笔之际,难免有率意之处”。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查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查;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查。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
摘编自《中国航天的里程碑 旗开得胜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有删改)
材料二:
- 28 -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务获得成功。“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难题。”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是撞月“硬”着陆。“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研究团队在探测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嫦娥三号首战告捷,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的软着陆做好充足的准备。
(摘编自《嫦娥三号:世界上在月表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有删改)
材料三:
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金地冯卡门撞击抗的预选着陆区(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嫦娥四号此次登陆区域是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该盆地是月球表面最大的陨石撞击盆地,向来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四号展开的就位探测和巡视勘察不但获取了艾特肯盆地重要的地形地貌、构造、成分等信息,还发现了一些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等矿物成分为主的岩石,这些发现对研究艾特肯盆地的演化非常有意义,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更令人惊叹的是,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
(摘编自《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有删改)
材料四:
嫦娥工程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的第一个探月工程,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截至2019年,中国共发射了四颗卫星,分别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以下是中国探月工程标识:
- 28 -
(摘编自《搜狗百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一号”与“嫦娥三号”探测器都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先后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B. “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不使用降落伞,实现自由落体降落,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C. 三次探月的着陆难度逐次递增,其中“嫦娥四号”难度最大,是在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后成功着陆在预选着陆区附近。
D.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5. 下列对材料四“中国探月工程标识”构成要素的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B. 一双脚印,象征着中国对月球探索的脚步始终未停,中国对月球的探索仍在路上。
C. 收笔的飞白是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D. 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中国探月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
6. 请联系材料概括出嫦娥探月工程为人类航空航天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案】4. D 5. C
6. ①嫦娥一号是我国研制和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首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②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不使用降落伞,实现自由落体降落,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③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
【解析】
- 28 -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错误,原文为“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中国探月工程标识”构成要素的含义的理解,分析题干首先要看构图要素,再分析寓意,最后判断正误。通过认真观察可知,该图标由图形、文字和字母组成,主体部分是一双脚印图形镶嵌在“月”形图案中,象征着中国探月工程不会停下脚步,会一直朝前出发;圆弧的起笔处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象征探月的开始;收笔处是自由飞翔的和平鸽,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构成整个图案简洁明朗的笔调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展现出中国人的追月梦。
通过以上分析,C项,“收笔的飞白是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材料一“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可以概括为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材料二“2013年12月14
- 28 -
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务获得成功”“‘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研究团队在探测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嫦娥三号首战告捷,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的软着陆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概括为实现了不能使用降落伞软着陆,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材料三“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可以概括为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主角
陈彦
第二天一大早,苟存忠老师就来敲易青娥的窗户,说让她到旅社饭堂去练戏。易青娥拿着水袖、宝剑去到时,苟老师和周存仁老师,果然已经在那里练开了。他们还是练吹火。易青娥一来,苟老师就说:“娃呀,我这次出来,就突然有些着急了。怕给你教慢了,把好多戏都烂在肚子里,传不下去了。你这两天把师父跟紧些,我一边自己走戏,一边给你说些东西。比如这‘连珠火’,关键还在气息。最长的拖腔咋唱,这火就咋吹。”
中午吃饭的时候,苟老师又给她说:“娃呀,好多演员吹火,急着想表现技巧,想让火光冲天,乱吹一气,反倒没有鬼火森森的味道。吹火,看着是技巧,其实是《游西湖》①的核心。把鬼的怨恨、情仇,都体现在鬼火里边了。同样的,你演白娘子,耍水袖,不是为水袖而水袖。耍宝剑,不是为宝剑而宝剑。最高的技巧,都要藏在人物的感情里边。只要感情没到,或者感情不对,你耍得再好,都是杂技,不是戏。”
到晩上化妆的时候,易青娥看舞台空着,又在上边练一下水袖。苟老师又让人来叫她去。她去了,苟老师又喋喋不休地说:“娃呀,唱戏讲究‘色艺俱佳’,师父今天一上妆,觉得自己的脸皮没有了光彩。今天的妆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她戏的老观众。我给你教戏,还是晚了些,晚了些啊!”
易青娥没想到,苟老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她甚至有点不祥的感觉。
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路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晩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
- 28 -
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中,她师父出场了。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的可悲、可怜。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在观众看来,那骨节是一寸寸软溜下去的。但对演员来说,却是一种高难度的生命下沉。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
《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也是秦腔这门艺术的“绝活”。古存孝老师扮演的小生裴瑞卿,终于被李慧娘从贾似道的私牢里救了出来。贾似道(裘存义扮)带着人,在满院追杀不止。第一杀手贾化(周存仁扮),一手举火把,一手提钢刀,一路死缠着慧娘与裴生不放。满台便刀光闪闪、鬼火粼粼起来。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并且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就是个咽糠咬铁的苦活儿、硬活儿。吃不了苦,扛不得硬,你也就休想唱好戏。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作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
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晩的气力是有些不够用了。但他一直控制得很好。她知道,他是要把最好的力道,用在最后那三十六口“连珠火”上的。终于,师父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个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依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四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化、贾似道、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
继而天地澄净,红梅绽开。
观众的掌声,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
这一晩,易青娥觉得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果。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杀生》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
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苟老师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是奄奄一息了。
- 28 -
朱团长也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
“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
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
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
易青娥低头一看,苟老师的眼睛已经闭上了。
就在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摘编自陈彦《主角》,有删改)
注:①《游西湖》是秦腔经典传统剧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最高的技巧,都要藏在人物的感情里边”看出,苟老师认为技巧是为表达情感服务,脱离了情感的技巧是空洞的。
B. 苟老师对易青娥说,“怕给你教慢了,把好多戏都烂在肚子里,传不下去了”,可见传统艺术后继无人。
C. 苟老师最后死在舞台上,这种以生命入戏的态度也是他们做人立世的态度,这是和技艺传承一样值得书写和肯定的秦腔精神传承。
D. 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人物语言个性化,既体现人物的性格,又充分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8. 请简要分析以易青娥的视角描写苟老师表演的过程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
9. 《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茂盛、结实和坚韧”,请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去分析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这一思想的。
【答案】7. B 8. ①从人物塑造上看,更加突出了苟老师技艺精湛和艺德高尚,对演出竭尽全力,即使耗尽了生命也在所不惜,丰富了人物形象;
②从情节设计上看,有利于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故事的震撼力,为后文苟老师耗尽力气把绝技传给徒弟埋下伏笔。
9.
- 28 -
①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从年轻到年老几十年如一日对艺术的追求都是精益求精;对演出竭尽全力,即使耗尽了生命也在所不惜;在生命最后一刻,还耗尽力气把绝技传给徒弟。②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易青娥认真倾听苟老师教授传统艺术的技巧和观看苟老师的最后一次表演,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③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观众在苟老师年轻的时候看他表演,在苟老师年老的时候还在看他表演,观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始终如一,中国传统艺术已经深入人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可见传统艺术后继无人”错误,“怕给你教慢了,把好多戏都烂在肚子里,传不下去了”,表现苟老师将要去世,所以急着赶紧将艺术传承下去的心理。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要从内容、形象、情节结构以及主旨等几个角度作答。但本题的题干给出了具体的方向,以易青娥的视角描写苟老师表演的过程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作用,答题时主要是易青娥看苟老师表演的过程对人物和情节的作用。“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路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晩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的可悲、可怜”“观众的掌声,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表现了苟老师技艺精湛,表演时技巧和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深受观众的喜爱;“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起身子时,苟老师是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在观众看来,那骨节是一寸寸软溜下去的。但对演员来说,却是一种高难度的生命下沉。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表现了苟老师艺德高尚,对演出竭尽全力,即使耗尽了生命也在所不惜;从情节设计上看,有利于将故事推向高潮,增强故事的震撼力,为后文苟老师耗尽力气把绝技传给徒弟埋下伏笔。
【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把握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在不同人物身上如何表现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整体把握文意,根据核心句具体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茂盛、结实和坚韧”中的茂盛、结实和坚韧的含义,在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去分析这一思想如何体现的。“娃呀,我这次出来,就突然有些着急了。怕给你教慢了,把好多戏都烂在肚子里,传不下去了。你这两天把师父跟紧些,我一边自己走戏,一边给你说些东西。比如这‘连珠火’,关键还在气息。最长的拖腔咋唱,这火就咋吹”“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并且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娃,唱戏就是个咽糠咬铁的苦活儿、硬活儿。吃不了苦,扛不得硬,你也就休想唱好戏。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作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这是苟老师身上表现出来的;“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观众的掌声,如浪涛一般,滚滚涌上了舞台”,这是观众身上表现出来的;“到晩上化妆的时候,易青娥看舞台空着,又在上边练一下水袖”“这一晩,易青娥觉得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果。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杀生》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这是易青娥身上表现出来的。
【点睛】小说阅读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看点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 28 -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B.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C.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D.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草,指受人大恩,死后也要报答。“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B. 服阕,意思是指守丧期满除服。这里指李密为祖母守丧期已经结束。
C. 洗马,即“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官职。
D. 从事,指任职。与《<张中丞传>后序》“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身世坎坷。在他年幼时,父亡母改嫁,他感念双亲,思念至深,忧思成疾,只有祖母抚养他。
B. 李密好学聪敏。他经常学习得忘记了疲劳,拜谯周为师,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孔子的著名弟子子游和子夏。
C. 李密思考问题深入。他认为齐桓公与安乐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正确任用人而成功,错误任用人而亡国。
D.
- 28 -
李密为人耿直。他为官清廉且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他在皇上面前写诗表达自己的不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于是李密上奏章说:“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弃我而死去了。
(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少仕蜀为郎”的意思是李密年轻时在蜀汉做官,担任郎官,“少仕蜀”是完整的句子,因此在“少仕蜀”的后面断开,排除掉B项和D项;“蜀平”的意思是蜀汉平定后,“泰始初”是泰始初年,泰始是年号,因此在“泰始初”前断开,排除掉C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从事,指任职”错误,这里“从事”应是“官职名”。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28 -
B项,“他经常学习得忘记了疲劳”错误,原文是“有暇则讲学忘疲”,意思是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险”,坎坷;“衅”,祸患;“夙”,早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不幸;“见背”,弃我而死去。
②关键词:“敌”,水平相当;“是以”,因此;“碎”,琐碎;“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好。
【点睛】分析和概括题设错误特点:
1.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故意错误地解释原文中关键的词语,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把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或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从而造成干扰。
2.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命题者故意在时间、地点、行为、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搅乱混编在一起,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3.强加因果,牵强附会。命题者把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导致逆情悖理,不合逻辑。
4.以偏概全,言过其实。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某一方面的优缺点或只有一件事做得妥与不妥,但选项中却将其过高褒扬或全盘否定;本来只有个别人对之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
参考译文:
- 28 -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A. 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以疏淡自然的笔触,描写出秋天夜景。
- 28 -
B. “淡烟”“细雨”与“枫叶”“蓼花”是色彩一淡一浓的两组景物,视觉上形成对比。
C. 颔联写景由近及远,互相映衬,由静及动,相映成趣,为颈联、尾联抒情张本铺垫。
D. 全诗苍茫浑厚,不露雕琢痕迹而富有真情实感的表现手法,深得杜甫五言律的神髓。
15. 简要分析颈联或者尾联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颈联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诗句,并以“吾道付逶迤”表达因年华易逝,实现壮志已遥遥无期的喟叹与痛苦,心境沉郁悲凉。
尾联借“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在国家危亡之际,壮心不已、矢志报国的壮志雄心,情绪激昂豪迈。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颔联写景由近及远”错误,应该是写景由远及近,“宿雁半江面”是远景的勾勒,“寒蛩四壁诗”是近景描写,相映成趣。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有时还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本题的颈联化用诗句和直抒胸臆,尾联借典故抒情。颈联“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诗句,并以“吾道付逶迤”表达因年华易逝,实现壮志已遥遥无期的喟叹与痛苦,心境沉郁悲凉。尾联,诗情陡转,气宇轩昂。“闻鸡坐欲驰”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激励自己,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情绪激昂豪迈。
【点睛】景物描写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背景。
2.渲染气氛,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
3
- 28 -
.烘托人物心情,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诗句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上去思考。结构上,或引领全诗,或承上启下,或以景作结等;内容上,结合诗句和作者情感做具体说明。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诗歌中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如《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2)《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在和同舍生进行对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精神追求可以战胜物质贫困。
【答案】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2). 哀民生之多艰 (3). 总角之宴 (4). 言笑晏晏 (5). 以中有足乐者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长、太息、艰、宴、晏、奉。本题还要注意不要错写漏写虚词。
【点睛】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
- 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人身兽首铜像喷泉的头部。从传教士们绘制的铜版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巧妙地代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更令人__________的是,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每天正午,十二铜像同时喷水,场面华丽壮观。因此有一个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__________的设计,__________洋为中用,也是中西合壁的一件难得杰作。马首生肖铜像,位于喷泉左方,排列第三。其造工精美,无论眼神、张口和微伏耳形等姿态,都自然逼真。毛发的刻画也是__________,细致动人。而鬃毛的自然铺叠和流利的条理更是一绝,这在其他兽首上是很难见到的。在19世纪中后期起,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惊艳 别出心裁 号称 活灵活现
B. 叫绝 别出心裁 堪称 栩栩如生
C. 惊艳 独辟蹊径 堪称 栩栩如生
D. 叫绝 独辟蹊径 号称 活灵活现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就是那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
B. 当年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两侧的是盘坐之态的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
C. 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当年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
D. 在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有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遗失并流散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B. 在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C. 在19世纪中后期起,十二生肖铜兽首遗失并流散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D. 自19世纪中后期,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成为国人心头之痛。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惊艳”,看到了非常美丽或者精彩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叫绝”,称赞事物好到极点。语境中是对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的称赞,所以选“叫绝”。
第二处,“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独辟蹊径”,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语境是强调构思和设计,故选“别出心裁"。
第三处,“号称”,以某种名号著称,对外宣称,名义上称作;“堪称”,可以称作,称得上。根据语境,应选“堪称"。
第四处,“活灵活现”,形容描绘生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语境是马首生肖铜像,应选“栩栩如生”。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
从前文和后文来看,这段话谈论的主要话题是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因此下句应当紧承上句,以“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为主语,据此可以排除ABD项;
B项,“当年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两侧的是盘坐之态的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语序不当,应该是“当年以盘坐之态呈双半月形分列圆明园海晏堂喷泉的两侧的十二座人身兽首铜像”。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 28 -
原文“十二生肖铜兽首流散并遗失海外”这句话里,“流散”和“遗失”的逻辑顺序是正确的,因此排除掉A项和C项;“在19世纪中后期起”句式杂糅,“在19世纪中后期”和“自十九世纪中后期起”杂糅,排除C项;段落强调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流散的,排除B项。
故选D。
20.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25个字。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对江西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建设区域内的七星堆六朝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共清理了73座古墓葬,出土遗物700余件。其中六朝墓葬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规模最大、级別最高。赣江新区已明确表示,准备建设六朝艺术博物馆。这一墓群的发现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700余件出土遗物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答案】江西考古队抢救发掘的六朝墓群展示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提炼语意的能力。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对相关信息分析、归纳、得出答案。解答此类题目,要分清主次,将相同或者相近的信息归类总结。语段的第一句话交代事件,事件是江西考古队发掘六朝墓群;接着较少这次挖掘的成就和意义,主要在于填补了资料空白,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最后在概括成不超过25个字就可以了。
【点睛】“提炼语意”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下定义。
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2.提炼要点,概括文意。
此类试题或要求对某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总括;或提供一则材料,要求揭示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提供图表,要求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写出结论等等。
3.提取关键词。
此类试题与“提炼要点,概括文意”类试题不同是,此类试题对材料内容要点的提取结果,是以材料中原有的负载关键信息的词语呈现,而不是以负载重要信息的句子呈现。
4.新闻概写。
新闻概写包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压缩主体、拟写结束语等,要求概括出中心内容,突出主要事实。
- 28 -
21.根据甲、乙两图,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两处句子。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20个字。
在传统消费链路中,从产品研发到销售,①____,影响力有限;而在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中,②____,起主导作用。
【答案】 (1). 消费者处于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末端。 (2). 消费者是中心,并对各个环节都产生作用(或“影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转换和补写句子的能力。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解答本题需认真观察图表内容,明确图表中的各要素,然后根据箭头的指向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表达要简洁、准确,连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箭头的指向,用语要简洁,符合题目要求。本图是传统消费链路和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图,甲图描述的传统消费链路包括的要素有产品的研发、制造、仓储、加工、销售、消费者,消费者处于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末端;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图标内容;乙图叙述的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图中中心是消费者,根据箭头指向可以看出产品的研发、制造、加工、仓储、销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根据图表内容可运用简洁的文字进行表述。每句话不超过20个字。
【点睛】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 28 -
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的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
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语盘点2019”活动候选字词于2019年12月9日正式出炉,“爱”“稳”“我和我的祖国”“5G”“区块链”等热门字词入围。该活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据主办方介绍,活动自11月20日启动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汉语盘点”活动至今已举办14年,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
你喜欢哪些字词?请从以上推荐的字词中任选一条,给主办方写一封推荐信,说说你的理由和感受,统一署名为“王林”。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我和我的祖国
- 28 -
主办方负责人:
您好! 在“汉语盘点2019”活动候选字词“爱”“稳”“我和我的祖国”“5G”“区块链”等热门字词里。我推荐了“我和我的祖国”这个词语。
祖国呀,你那奔流不息的黄河和长江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祖国呀,你是如此多娇,你是令我令人爱恋的的祖国,你是给我肤色的祖国,你是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
祖国母亲,你有时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的面前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的祖国是一团火。但我心目中的祖国并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爷爷,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每当我细数那深奥悠悠古老的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能放任自流,荒毁一生置民族大业于不顾?否则,枉为炎黄子孙!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们的飞船要上天,我们的足球要获胜,我们要研究转基因,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担、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青年一代不变的主题。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为了祖国的明天奋斗终身。
我没有优美的文笔为你谱写诗篇,也没有嘹亮的歌喉为你颂扬,我的贡献微不足道,有时甚至还需要你的拂照,可我对你还是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我还是深深的爱着你,我亲爱的祖国母亲。
我们每个人都和祖国密不可分,我们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和我的祖国”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词。
- 28 -
此致
敬礼
王林
2020年1月23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能力。这也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题写作任务很明确:你喜欢哪些字词?请从以上推荐的字词中任选一条,给主办方写一封推荐信,说说你的理由和感受,统一署名为“王林”。审题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仔细揣摩,准确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才能切中题旨,准确立论。“爱”“稳”“我和我的祖国”“5G”“区块链”,这是材料中推荐的热门词,要求是我们要从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来写作文,谈谈你推荐这个词语的理由和自己的感受。选择“爱”这个词语,可以立意:人应该怎样去爱人;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懂得以人去爱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工作;让世界充满爱,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等。选择“稳”这个词语,可以立意:国家稳定,人民生活才安康;社会稳定,生活才更幸福等。选择“我和我的祖国”这个词语,可以立意:我与祖国不能分割;青春奉献祖国;青年要分担国家忧愁,担当使命责任等。选择“5G”这个词语,可以立意:5G的优势;5G时代的到来等。选择“区块链”这个词语,可以立意:区块链的优点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等。写作时要写出该字的意义,围绕自己所选的字词展开,表现“年度汉字”的意义、影响和作用,这些等候是推荐的理由。写作时还要符合书信体的格式。开头有称呼语“主办方”,顶格写;第二行有问候语“您好”,空两格写;结尾有祝颂语,如“此致敬礼”,“此致”顶格写,“敬礼”空两格写;最后是署名和年月日,署名是“王林”。
参考立意:
1.爱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
2.让世界充满爱,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3.我与祖国不能分割;
4. 5G时代的到来;
5.我爱我的祖国。
- 28 -
行文结构:开篇明确推荐的词语是“我和我的祖国”;接着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在我眼里最美;接着写了中国的历史中无数的“我”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以及今天的我、我们是年轻一代,更要为祖国而奋斗终身;结尾点明“我和我的祖国”会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词。
素材:
1.红叶绚秋风,细雨润芳草,枝头金灿灿,万户阖家欢,江南鱼米香,塞北粮满仓,你广袤的土地,你蜿蜒的长城,你奔腾的黄河,你自强不息的民族,十三亿中国人正一路高歌走向富饶的未来,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啊,祖国,我为你唱歌,唱一首深情的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你北国的雪花,你珠江的浪潮,你天池的碧水,你黄山的云涛,啊,我的祖国!我朝觐过祖国的四时美景,我拜谒过祖国的名山大川。
2.70年的风雨历程充满着艰辛和拼搏,青藏铁路从这里穿越,改革的春风涌入了这冰封的古道圣河……泰山的青松自豪地告诉我,祖国你是怎样走过,沿海城市树高楼,改革发展领潮流,中华民族的脊梁就像泰山一样挺拔巍峨。香港的紫荆花兴奋地告诉我,母亲祖国是怎样走过,游子回归你的怀抱,向百年的殖民告别,“一国两制”那是海的胸怀,山的气魄!日月潭的碧波对我轻轻的诉说,悲欢离合几多愁,祖国大陆在那头,明月千里寄相思,两岸通航盼久久,骨肉相聚诉离愁。
3.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
4.5G家居,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如人在室外便可用手机等设备远程操控家里的电饭煲、洗衣机、电视机等。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5.5G军事,首先是信息技术在作战体系中的延伸,军机、军舰之间数据链信息交互。一个安全稳定、传输速度极快的数据链网络,能让每一个士兵都通过5G技术实现人员间的互联,人员与武器间的互联,真正达到人器合一,上下指挥合一,精准军事行动指向,整个部队的作战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飞跃。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
- 28 -
.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 28 -
- 28 -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2021-06-0323页
- 四川省广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2021-06-0324页
- 【语文】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2021-06-0324页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5页
-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2021-06-0311页
- 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2021-06-0314页
- 语文 通用技术卷·2018届海南省海2021-06-037页
-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2021-06-0314页
- 语文卷·2019届宁夏石嘴山市三中高2021-06-0317页
-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2021-06-0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