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七) 李商隐诗两首
练习1 基础巩固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种管弦乐器)
一弦一柱思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B.空闻虎旅传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没有忧愁)
C.锦瑟无端五十弦(无心,无意)
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茫然)
D.空闻虎旅传宵柝(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此日六军同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解析] A项,锦瑟:绘有花纹的瑟。B项,莫愁:古时洛阳女子。C项,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爱慕异性的心情
B.无复鸡人报晓筹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C.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可以
D.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七个夜晚 夕,泛指晚上
[解析] A项,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这里借来表达殷切的思念。C项,可:难道,哪能。D项,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答案] B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C.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解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答案] C
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 拟人)
9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偶 对比)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偶 借代)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偶 对比)
[解析] C项没有“借代”的修辞。
[答案] C
5.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解析] A项,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大九州”之说,声言除了中国的九州,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C项,语出《汉书·郊祀志》:“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D项,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而B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不是用典。
[答案] B
6.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__①__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__②__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 ②别树羁雌昨夜惊
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 ②风帘残烛隔霜清
[解析] 从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答案] A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C.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也称乞巧节。
D.“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解析] 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
[答案] B
8.下面几种情境中的话语,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9
A.燃烧的岁月,已将您的生命焚尽,但那坚强的信念,仍在您的额头闪光。您的爱护、关怀和勉励将伴我勇闯风雨人生。(发给父亲的短信)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关于学校食堂的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同桌张山学习上得过且过,李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D.同学们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王强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A项,“已将您的生命焚尽”不得体,“生命焚尽”是指生命结束;B项,“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不得体,学生会不能对学校领导“责成”;D项,引用诗句描写的对象是雪。
[答案] C
9.名句默写。
(1)《锦瑟》中李商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锦瑟而自况,暗示自己与众不同,天赋极高,追忆青春年华,感叹年华盛景已逝。
(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无限伤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4)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锦瑟》,回答10~11题。
10.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首联两句,可以判明作此诗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
B.颔联上句用了《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怅惘。
C.“望帝”一句以望帝的传说,寄托对理想的追求和失望的悲哀。
D.面对沧海月明之境,作者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情,他一方面爱赏此境的高旷皓净,另一方面又感伤它的凄寒孤寂。
[解析] 关于李商隐的生平记载不多,无法做到知人论世,故对其诗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首联应无特殊用意。
[答案] A
11.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上句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9
D.尾联中“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
[解析] D项中,尾联中的“此情”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答案] D
(二)阅读《马嵬(其二)》这首诗,回答12~13题。
1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州,不过是空闻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郎织女不如他俩可以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
[解析] 对“当时”和“笑牵牛”的理解有误:“当时”是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夕“密相誓心”之时;“笑牵牛”是指他们盟誓时,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能永远不分离。
[答案] C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传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解析] 没有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这首诗批判的锋芒恰好是指向唐玄宗的。
[答案] A
三、语言表达
14.下面是一篇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要求: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
李商隐的诗歌因晦涩难懂的含意和缥缈朦胧的美感广为人知,他的诗广用各种意象,尤其喜欢“雨”意象。李商隐有众多经过自我的心理治愈的伤痛,但是留下了很多被深埋心底的伤痕残根,而“雨”在李商隐的诗中是作为勾起他回忆起曾被治愈过的心理伤痛的残留痕迹的引子出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商隐 “雨”意象 伤痕残根 引子
15.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更换个别词语)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每句话要以人名为开头,要注意排比句的特点——句式基本一致,字数大体相同。
[答案] 示例: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描绘得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练习2 能力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面对或被高等法院裁决搅得七零八落的退欧时间表,能不能按原计划推进英国退欧进程考验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智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③试图“主导亚洲”的日本主张“雁行模式”,无异于痴人说梦;亚洲的合作、竞争态势远比由谁主导的含义复杂、丰富得多。
④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沙岛礁建设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无可厚非。
⑤印度基础设施和工业规模与中国的差距判若云泥,而其“一直在追赶,从来未超越”的现实处境,更使其沦为中国网民的笑柄。
⑥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⑥
[解析] ①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对象误用。②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使用正确。③痴人说梦:比喻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使用正确。④无可厚非:不能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与语境不符。⑤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好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样远,形容差别极大。与原句中“差距”重复。⑥风雨如磐:形容风雨极大。比喻形势严峻、社会动荡。使用正确。
9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解析] A项,“建造、设计、开发”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B项,语意重复,“愈发”和“日久弥坚”中的“弥”意思重复,应去掉“愈发”;C项,成分残缺,应在“那样的”后添加“有”。
[答案] D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_______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
②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成为很多诗人的咏叹题材。其中“________”两句使用对偶的手法,嘲讽了唐玄宗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感情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比如:“________。”
A.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①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②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①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②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解析]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出自杜甫《哀江头》。意思是:曲江边的宫殿千门紧锁,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它们都为谁而绿?第一句写的是江山易主,第二句写没有游人,无限伤心,以乐景衬哀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是以哀景写哀情。“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没有使用对偶的手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典。
[答案] C
9
4.请以“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辞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这因此被认为是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先要分析“不得改变”的“原意”究竟有几点。这句话,从逻辑关系的顺序看,依次有两重意思:其一,当时章奏的文体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其二,李商隐擅长骈体文,养成了用典的习惯。在重组句子时,必须反映这两重意思。接下来分析一下句子结构重组的要求。原句是以“当时章奏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的原因在前,按答题要求,重组必须以“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结果在前。
[答案] 李商隐的诗歌中喜欢用典,是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辞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
5.下面是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目指出框架图是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答题时要注意箭头走向,叙述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从箭头的指向可知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
[答案] 配送机器人到达目的地后,顾客可以通过点击手机APP链接、输入取货验证码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方式取货,顾客收货后,机器人配送任务完成。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马嵬》(其二)表现出帝王的爱情不如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隐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3)古代诗人在诗词中常以“烟”来烘托意境。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2)梦啼妆泪红阑干 庄生晓梦迷蝴蝶
9
(3)依依墟里烟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
潭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①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 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没来由地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委婉曲折、含蓄深沉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解析] “诗人借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
[答案] B
8.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羁旅愁思之痛:借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太守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世事沧桑之感。③英雄末路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坠马而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下句饱含了对官场的厌恶。
D.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解析] “对官场的厌恶”错,这里是说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答案] C
10.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诗人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诗人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诗人自身品质的高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