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0 KB
  • 2021-06-03 发布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_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汉字产生很早,对中国早期历史和文化记忆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在使用和传播上的特点,导致了历史、文化记录的向心性,这是中国统一的基础。‎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即俗称的象形文字,注重使用象形符号系统记录语言。表意文字越发展,语音因素的加入就越多。例如,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形音字,既包含形又包含音,所以也有学者把表意文字称为意音文字。‎ 在造字方法上,汉字所针对的对象是外部世界。先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细致观察,归纳出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然后摹画,形成最基本文字,如(人)(日)(月)(雨)(山)(水)(木)等。然后以这些基本文字作为造字的基本要素,即偏旁和部首,通过偏旁和部首的组合再配以发音形成文字。例如“女”字,其基本含义为“妇人也”,即女性,以此为基础加其他偏旁构成好、奶、妈、妹、妻、妇、姑、姆、妃、妾等诸多与女性相关的字。《说文叙》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由于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当表示某一事物的文字造成后,要使这一文字在人数众多的使用者群体内得到一致认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即新字推广的时间成本很高。‎ - 26 -‎ 同时,由于每件事或物都需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文字,所以汉字的字数较多。据相关研究,类似汉字这样的表意文字系统,至少要有两千个以上的文字才能适应语言表达需要。事实上,汉字的字数远超两千个,仅《说文解字》就收录了九千多个字。因为字数较多,汉字的学习和传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即汉字使用的时间成本很高。‎ 推广和学习的时间成本高,频繁的改动会引起混乱,这就要求汉字保持高度稳定性。汉字针对的是外部世界,是对每件事物的描绘,所以不同族群无法以语音为平台学习和接受这种文字,学习者在接受文字本身的同时,必然会接受造字者的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 汉字的上述特性,导致了其在学习、推广和传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最终影响了早期历史与文化的面貌。‎ ‎(节选自徐义华《汉字发展与中国统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还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传统文字。‎ B.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它越发展,语音因素的加入就越多。‎ C. 汉字都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归纳、摹画而形成的。‎ D. 汉字笔画较复杂、不稳定,导致其传播的时间成本很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重点分析汉字的高度稳定性,得出汉字对中国历史影响的结论。‎ B. 《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数量,证明了汉字能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 C. 文章列举“女”字和其它偏旁构成新字,论证汉字造字方法的独特。‎ D. 文章较多运用因果思维方式,通过因果推理,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人称汉字为意音文字,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形音字既包含形又包含音。‎ B. “峙、岫、峡、岭”是由“山”和其它偏旁组合再配以发音形成的文字。‎ C. 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因而造成新字推广的时间成本很高 D. 汉字独特的造字法,导致不同族群无法接受造字者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 26 -‎ A项,“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还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传统文字”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的表意文字”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C项,“汉字都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归纳、摹画而形成的”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先是对外部世界进行细致观察,归纳出各种事物的典型特征,然后摹画,形成最基本文字,如(人)(日)(月)(雨)(山)(水)(木)等。然后以这些基本文字作为造字的基本要素,即偏旁和部首,通过偏旁和部首的组合再配以发音形成文字”可知,汉字的形成过程先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归纳、摹画之外形成的是最基本的文字。‎ D项,“汉字笔画较复杂、不稳定,导致其传播的时间成本很高”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由于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当表示某一事物的文字造成后,要使这一文字在人数众多的使用者群体内得到一致认同,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即新字推广的时间成本很高”可知,导致其传播的时间成本很高的原因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同。题干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B项,“《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数量,证明了汉字能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事实上,汉字的字数远超两千个,仅《说文解字》就收录了九千多个字。因为字数较多,汉字的学习和传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即汉字使用的时间成本很高”可知,《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数量,为了证明字数较多,汉字使用的时间成本很高。‎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D项,“汉字独特 - 26 -‎ 造字法,导致不同族群无法接受造字者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汉字针对的是外部世界,是对每件事物的描绘,所以不同族群无法以语音为平台学习和接受这种文字,学习者在接受文字本身的同时,必然会接受造字者的观察理念和认知体系”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 - 26 -‎ 新华社记者 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水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 26 -‎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仁东能响应科学家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的研发主张。‎ B. 南仁东对“天眼”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 C. “天眼”的快速落成,主要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D. “天眼”的建成使用,使中国进入了射电天文学的“黄金期”。‎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连用三个数字,表现南仁东长期专注于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并且贡献巨大。‎ B. 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和影响划分写作版块,串联小标题,构成递进关系。‎ C. 文中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突出他朴实而高大的形象,且更真实、可信。‎ D. 文章用“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的诗化语言,表达了南仁东对理想的追求。‎ ‎6. 南仁东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答案】4. C 5. B ‎ ‎6. ①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②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③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④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26 -‎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C项, “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表述错误,根据原文“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表述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B项,“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和影响划分写作版块”表述错误,三个小标题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来划分写作版块的。‎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本题中要求“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结合“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可以突出其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可以突出其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 - 26 -‎ 多年的人生”突出其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突出其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朋友 巴金 这一次的旅行使我更了解一个名词的意义,这个名词就是:朋友。‎ 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面前我只感到惭愧。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这并不是谦虚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个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见他。但是他给我的那一点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颤动。‎ 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罢。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正是它。‎ 我的生活曾经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太慷慨了。‎ 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地方,看见了许多新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忙着走。但是我不曾遇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准备好了一切,使我不会缺少甚么。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我那个在上海被日本兵毁掉的旧居一样。‎ 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苦,怎样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知道我不能够报答他。有些朋友,连他们的名字我以前也不知道,他们却关心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那被日光晒黑了的脸和膀子,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的确值得人掉眼泪。‎ - 26 -‎ 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够生活。两个月以前一个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行就给我证明:即使我不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慷慨的人,他们并不把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一切。靠了他们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我还要活下去。‎ 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报答的。‎ 最近我在法国哲学家居友的书里读到了这样的话:“生命的一个条件就是消费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的花。”‎ 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 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1933年6月在广州 ‎(有删节)‎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抒写朋友慷慨的爱,面对朋友的无私奉献,作者感到惭愧,却始终不知如何报答。‎ B. 文章回忆以前朋友对他慷慨的关怀,写现在旅行受到的关爱,回忆与现实交织,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厚。‎ C. 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居友的话,形象阐释了无私、慷慨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加深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D. 文章的语言质朴而生动,有时是简洁的陈述,有时是精妙的比喻,有时是激情的排比,有时又是睿智的警句。‎ ‎8. 文中划线句子“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9. 作者对“朋友”这个名词的了解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A 8. 写出了 - 26 -‎ 作者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达到一种只想付出、不求回报、不求索取的无私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作者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自己想用自己的光与热回报社会、回报朋友的决心。 ‎ ‎9. (1)朋友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把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2)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项,“面对朋友的无私奉献,作者感到惭愧,却始终不知如何报答”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可知,作者决心用自己的光与热回报社会、回报朋友。 ‎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 本题中划线句子“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联系上文“生命的一个条件就是消费世间有一种不能跟生存分开的慷慨,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从内部干枯。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的花”可知,我生命会开花,深层的含义应该指的是作者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达到一种只想付出、不求回报、不求索取的无私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后半句“难道”是采用了反问的语气,说明我的生命的内部不会干枯。因为我拥有这种慷慨的无私心,表现了自己想用自己的光与热回报社会、回报朋友的决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读此类题目,需要认真阅读文本,然后锁定答题区间,并联系生活实际来概括组织答案。‎ - 26 -‎ 本题中,作者对“朋友”这个名词的了解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根据文本“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罢。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正是它”可知,(1)朋友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把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根据文本“我的生活曾经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可知,(2)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舍,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 26 -‎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0. 下列对文(一)和(二)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癸丑:古代的干支纪年法,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各一个字搭配组成;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B. 山阴:此处指会稽郡的一个县名,因在会稽山北而得名。古代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作阴。‎ C. 太尉:我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名,由战国时秦国的国尉演变而来;晋朝时为掌管财政的长官。‎ D. 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传说。‎ ‎11. 下列对文(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诗集的序。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人,集会于兰亭,流觞饮酒,感兴赋诗;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文。‎ B.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前两段主要写景、抒情;后两段,作者笔锋一转,变为叙事、议论;是融多种表达手法于一体的妙文。‎ C. 文章具有哲理思辨。作者由对生死和寿命的认识,进而探求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人生的思考。‎ D. 文章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12. 下列对文(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B.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C.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D.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13. 把文(一)(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答案】10. B 11. C 12. D ‎ ‎13. 1、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2、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 ‎【解析】‎ ‎【10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古代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作阴”表述错误。应该是“山南水北称作阴”。‎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C项“进而探求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人生的思考”表述错误。文章有消极的人生无常感慨,却没有“热爱人生的思考”的表述。但本文在批驳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虚妄论调,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还是难能可贵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句的句意为: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隶书”名词,作“尤善”的宾语,故中间不能断开,而从其后断开,排除AC,“笔势”名词,作“称”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B。‎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1)虽,虽然;丝竹管弦,音乐;畅叙幽情,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2)佳,不错;咸,都;矜持,拘谨不自然。‎ - 26 -‎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兰亭集序》 ‎ - 26 -‎ ‎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五)‎ ‎【东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写作者独策归还享受自然,以及邀请近邻尽情欢饮的情景。‎ B. 三、四句化用《孟子离娄》的句子,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 C. 五到八句写了饮酒场面,略显寒酸,只有自己酿的酒和一只鸡。‎ D. 本诗两段时间、两个空间,从日暮前到日出,由山路上到家中。‎ ‎15. 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4. C 15.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归园田居(其五)是以傍晚直至天明的一段时间里的活动为题材,来表达他于田园居中欣然自得的生活情境。全面深刻地再现出陶渊明辞官归隐初期的生活情景及其心路历程。而归园田居(其一)是写诗人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 26 -‎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五到八句写了饮酒场面,略显寒酸,只有自己酿的酒和一只鸡”表述错误。“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过滤好自家新近酿好的熟酒,去浊存清饮用。并招来农家近邻,同桌共饮,以“只鸡”为肴,真是快慰无比。此二句诗,描画出了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归居田园之后的淳朴农家生活。他依躬耕垄亩维生,勿需醇醪美酒,山珍海味,只要有自酿之熟酒,自饲之家鸡,邀上邻友,共酌共饮,即已足矣。从中亦可见,作者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善,往来密切的景况。“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知不觉间“日入室中暗”,日落西山,室内暗然,于是索兴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此句看似寒酸却将诗人的潇洒自如,自得其乐表现出来。‎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考查,难度较大。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需要对两首诗的情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我们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从两首诗的题材、背景及诗本身抒情角度、抒情方式等方面去考虑,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然后从情感角度逐一表述。如本题,是同一诗人的不同田园诗的情感,就得从写作背景、意象、诗歌的内容等方面去考虑情感上的异同点。 ‎ - 26 -‎ 两首诗都是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点是: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则为: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而归园田居(其五)是以傍晚直至天明的一段时间里的活动为题材,来表达他于田园居中欣然自得的生活情境。以“怅恨”二字,反衬下文欢快欣然。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从表面看,他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涵意说,此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这两句一扫“怅恨”之意,那么轻松自如,正是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路上经过清澈见底的山泉,洗洗沾染尘埃的双脚,整天耕作的疲劳,也就随之一洗而光,浑身变得舒坦自在起来。“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过滤好自家新近酿好的熟酒,去浊存清饮用。并招来农家近邻,同桌共饮,以“只鸡”为肴,真是快慰无比。此二句诗,描画出了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归居田园之后的淳朴农家生活。他依躬耕垄亩维生,勿需醇醪美酒,山珍海味,只要有自酿之熟酒,自饲之家鸡,邀上邻友,共酌共饮,即已足矣。从中亦可见,作者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善,往来密切的景况。“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不知不觉间“日入室中暗”,日落西山,室内暗然,于是索兴燃起根根荆草权当明烛。此句看似寒酸却将诗人的潇洒自如,自得其乐表现出来。“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欢快之情涌满心头,在“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黄文焕便又称“‘来’字下得奇”。此情此景,引得诗人竞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那就索性不理时间的早晚,尽情畅饮。“已复至天旭”,直至旭日渐升天已放亮,方肯做罢,以寄其高远之志,抒其胸中超然之情。‎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考查,难度较大。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解答此类题目:1、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2、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4、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5、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写泛舟江上,感到飘然离世,超然独立,如同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忧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 羽化而登仙 (3). 各抱地势 (4). 钩心斗角 (5). 先天下之忧而忧 (6).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遗,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悠久的文明传统里,我们能______哪些有利于解决当代问题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长期与周边民族和平相处,并创造性地吸收、______外来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智慧值得当代中国社会借鉴。敦煌大量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这提醒我们:在文化发展方面永远不能______、停滞不前。‎ ‎( )回顾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要______,而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稳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福当代中国人,进而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汲取 学习 墨守成规 沾沾自喜 B. 吸取 学习 墨守成规 趾高气扬 C. 吸取 转化 故步自封 趾高气扬 D. 汲取 转化 故步自封 沾沾自喜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的现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扎根于中国大地上。‎ B. 中国的现代化,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C. 现代化的中国,要深深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扎根于中国大地上。‎ D. 现代化的中国,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B. 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C. 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以文物形式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D. 敦煌莫高窟里的大量壁画,以文物形式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 ‎【答案】17. D 18. B 19. B ‎【解析】‎ - 26 -‎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 汲取: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重于提取、取得。‎ 吸取:用不同方法吸收;采用,采取,得到。‎ 此处指吸取哪些有利于解决当代问题的精神财富,故选:汲取;‎ 学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 转化:转变、改变。‎ 此处指创造性地吸收、转变外来文化。故选:转化;‎ 墨守成规: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此处指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选:故步自封;‎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此处指回顾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不是要自以为不错而得意,而是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故选:沾沾自喜。‎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 联系下文,主语应是“中国的现代化”,排除CD;“要深深扎根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扎根于中国大地上”语序不当,排除A。‎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大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语序不当,排除AC;“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搭配不当,排除D - 26 -‎ ‎。 故选B。‎ ‎20.下面是一封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本人是高一(1)班学生华国庆,拟参加你们文学社的招聘。我学习成绩相当好,综合素质优良。在初中一直荣任学校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如蒙录用,定当鼎力相助。‎ ‎【答案】“你们文学社”应改为“贵文学社”;“相当好”改为“优秀”; “荣任”改为“担任”; “大作”改为“作品”; “鼎力相助”改为“尽心尽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你们文学社”语气生硬,对别的文学社的尊称,应改为“贵文学社”;“相当好”是口语,推荐信要用书面语,改为“优秀”;“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不符合语境,改为“担任”。“大作”是敬辞,称呼自己的作品,改为“作品”。“鼎力相助”指大力支持帮助,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应改为“尽心尽力”。‎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 - 26 -‎ 新华社海口12月2日电(记者王存福记者从海南省住建厅获悉,该省将于明年10月1日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依据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收费标准缴纳生活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新建、改建垃圾处理、扩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等建设项目,应当按照项目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已有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不符合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的,应当予以改造。‎ ‎【答案】海南省将于明年10月1日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依据收费标准缴纳生活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在字数限制严格的情况下,从材料中提取事件及事件的结果意义等。注意字数不能超限。该则新闻的导语部分明确点明了事件“海南省将于明年10月1日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单位和个人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依据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收费标准缴纳生活费。”再按照字数要求压缩、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振华中学高一年级开设了“书法入门”自主选修课,在报名过程中,郑勉说:“写字是为了表达意思,看得清楚就行了。功课太多,没时间也没必要专门学习书法。”同桌赵丽说:“字如其人,字写好了,给读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帮助。这个机会太好了,再忙我也要参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向学校文学社社刊《恰同学少年》中的“成长故事”或“热点小议”栏目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符合栏目特点;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中国书法,华夏之根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书法艺术历经了不同时代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元素,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熠熠生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无论社会如何变革,中国书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早已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融入了泱泱中华的血脉之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 - 26 -‎ 我爱书法,也深受其益。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5岁那年,妈妈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去了书法班,只见墙上挂满了各种书法作品,有的比胳膊还粗,有的又如触足般纤细,有的圆正,有的飘逸,有的像字,有的似画,看得我眼花缭乱,满怀好奇之心。屋子中央的大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有几个大孩子小孩子正平心静气地练字。在这笔墨飘香的小屋中,我好像略微感受到了书法的神圣与美韵,就这样,我走进了书法的殿堂。‎ 刚开始,老师教我坐姿、执笔,在田字格上一横一竖地书写笔画,并告诉我,这是汉字的骨骼,得一笔一画地反复观察练习,不得马虎。从硬笔书法到毛笔书法,我先后受到两位老师的教导。他们一边教我练字,一边教我审美和做人。学习书法,须专心致志,观察得其神韵,揣摩运笔至心至诚,方得领悟每个字的精髓,学习书法与学习文化知识并重。几年下来,我的毛笔书法长进不小。练书法修正了我的不良习惯,沉稳替代了浮躁,仔细趋避了粗心,心无旁骛,坚持不懈。也正是这段不平常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各种书法流派,欣赏到了许多名家书法作品。它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我对话。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潇洒清秀,如翩翩少年英俊倜傥;欧阳询的书法以楷书为最,其笔力劲峭,法度严整,一丝不苟,俨然一位老者谆谆教诲;颜真卿的《颜勤礼碑》竖重横轻,端庄豁达,圆润有力,大有稳重不屈的品性;柳公权的楷体均衡平稳,挺劲瘦长,顿挫有力,似有刚正不阿之气概。令我最为敬仰的大文豪苏东坡深谙书法之道,以书法载情趣,其字体如其一生跌宕起伏,气势不凡,其代表作《黄州寒食帖》扬名中外,人们争相临摹。见字如人,一幅幅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穿透生命的艺术盛品,每一字起承转合、收运缓急之间更折射出一代代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与精神风骨。如此之中国书法,怎能不传承与发展?‎ 我的爷爷深居乡村,从小念过两年私塾,习得一手好字,在村里倍受尊敬。村子里但凡有红白喜事,或者逢年过节,必请爷爷。书法这一传统文化传递着乡情,传递着亘古不变的民族文化。但现在村里能行云流水大放笔墨的人大都年逾古稀,从爸爸那一代开始,书法人几乎绝迹。‎ - 26 -‎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已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扰乱了人们平静的内心。各类电子设备、网络流行软件,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中国书法,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打,触摸屏幕,语音输入,传统书法不断被边缘化。能写一手好字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呈递减趋势。在求职中,懂英语、会电脑、有驾照会成为敲门砖,但没听说过得会有一手好字,会书法。虽然偶有书画展览和书法大赛活动,但书法作品观者不多,也不懂得欣赏,成了流于形式的展览。在我们的初高中学校,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没有必修的书法课,社会培训机构重舞蹈、器乐,轻书法,整个社会更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缺乏对书法意义的认知。书法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也默然不问其清如许,以至于源头再无活水来。作为高中生的我,也深感中国书法传承之艰。而今,我校高一年级要开设了“书法入门”自主选修课,我觉得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抓住这次大好的机会,练写一手的好字。‎ 中国书法塑魂,中国书法是根。我希望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要忘却传统文化之根。岷山苍苍,江水泱泱,书法之风,山高水长。我们要把中华书法千年之光变成隽永的生命之光,让历代大师们倾注心血创作的书法艺术在中华历史长河中传承与发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中的任务驱动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材料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第一段材料讲了振华中学高一年级开设了“书法入门”自主选修课,在报名过程中,写不同人对“振华中学高一年级开设了‘书法入门’自主选修课”内容”的不同理解及看法,题目要求针对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向学校文学社社刊《恰同学少年》中的“成长故事”或“热点小议”栏目投稿。审题中首先应围绕“书法的重要性”来思考,针对争议表明态度,或围绕“书法的重要性”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 最佳立意:‎ ‎1、书法与人生 ‎2、字如其人 ‎3、写好书法很重要 ‎4、谈书法 ‎5、中国书法,华夏之根 写作素材:‎ ‎1、在我书房的窗台上,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个紫色的木制笔帘,表面已积了些灰尘,一端隐隐有发霉的迹象,打开笔帘里面静静躺着两支笔,一支笔杆细长,靠笔尖的一头较粗,整体呈深棕色,笔毛呈白色,是普通的毛笔。另一支笔杆粗短,靠笔尖的一头非常粗,笔毛茂盛,是专门写大字的斗笔。每每看见我这两个老伙伴时,往事如潮水般涌入我的大脑。 回想起我刚开始学习写毛笔字时,妈妈就对我说过:“学书法,一是要修字,练好自己的字,多一门技艺;二是要修心。安抚自己那颗提少轻狂的心,认真学习。”‎ ‎2‎ - 26 -‎ ‎、书法,作为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练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流,更是一种个人修养的培养。如今,书法又在此基础上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与人交流的一种礼貌。写得一手好字,往往能为自己赢得多一些尊重。我起初接触书法并不知道这么多,只是单纯地被富有灵气的文字所吸引。但也许是这份特别的好奇,使我日后爱上了书法。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软笔书法”,这为我日后的“硬笔书法”打下了基础。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书法给人带来的一种品格的提升,能让人安静而又不失呆板,始终透着一股子灵气。‎ ‎3、书法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显示了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无可名状之美。”善书者至情至信”,情趣高雅,练习者还要不急不燥极需耐性。翻开书法史, 映入眼帘的便是“书圣”, 王羲之以那独特的书法的造诣成就了他辉煌一生, 在他的笔下创造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他的出现使中国的书法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他的卓越成就并非“天成”, 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他的“精力自致”诞生了许多关于他写字的故事。据称, 王羲之非常爱写字, 无论走到哪里, 就用手指在自己的衣服的写划着, 日积月累, 衣服竟被划破了。在曾巩的《墨池记》中记载到“羲之常慕张芝, 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这墨池的出现, 正是王羲之“精力自致”的成果, 他的书法历程让我领略到“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非天成也”。‎ ‎4、自“开元盛世”以来, 唐朝的书法文化渐渐达到其巅 峰时期。东晋有“二王”, 中唐有“颜柳”, “颜筋柳骨”这是评价一个人如字一样, 宽博舒展, 刚劲有力。颜真卿其书法成就很高, 传世墨迹很多, 其楷书《颜勤礼碑》, 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他不仅在书法领域上取得巨大成就, 而且其政治头脑也非同寻常, “平安史之乱”等。柳公权其书刚劲挺拔, 道媚绝论, 既有欧字险绝, 又有颜字的雄强, 世称“柳骨”。他曾谏“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可见其为人正直, 不畏权贵。大唐的书法文化氛围使我身心感悟到做人如同书法心正身正, 严谨开阔。‎ ‎5、经历过东晋、大唐, 领略其书法独特艺术, 让人回味无穷, 而现代出现了一个迷恋王羲之行书, 崇拜柳公权楷书的我。我的书法的学龄五年了, 经过这五年的书 法洗礼, 我的性情变得文雅, 性格变得更加沉稳, 书法让我改变了许多。每当拿起毛笔挥墨泼毫的时候, 就会联想到古人临池学书的情景, 让我置身于其中, 闻着习作的墨香, 听着古琴的悠扬, 仿佛漫游在书法的海洋中, 与古人同场竞技。我相信总会有一天这美好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在书法道路上踏寻着我理想的脚步。‎ ‎6、与书法牵手,让我领略了后天努力的精神与重要性; 与书法牵手, 让我感悟到做人如字的勉励警示与正直性; 与书法牵手, 让我回味起书法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我将继续与书法牵手, 追寻着我的梦想。‎ - 26 -‎ 议论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学习书法很重要”,然后列举历代的书法家来谈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接着再围绕自己的经历来谈,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 ‎ - 26 -‎ ‎ ‎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