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0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5 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科学巨人玻尔
1927 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
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
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
“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
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
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
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
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
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
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并于 1921 年
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 40 年间,他以特有的
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这里先后培养了 600 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
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
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
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
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
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
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
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
非常恼火。1943 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
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
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 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
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
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 1913 年
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
作用。1927 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 1922 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 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
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
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
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
粹迫害的科学家。
技巧点拨
1.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探究什么,是辨析观点,分析启示、感悟,还是做出评价,要审清探究点。
另外,还要明确“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等不同的要求。要求不同,
答题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结合文本”主要侧重于从文本材料中寻找依据,而“联系现实”则侧重于对
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则要求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2.明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辨析类,还是启示类,都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对于辨析
类探究题,首先要明确“同意”还是“不同意”,“矛盾”还是“不矛盾”等,然后结合题干合理地阐述理
由。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究,也就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明确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生
活体验或现实,就其中的一点进行阐述。
3.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明确
观点、看法之后,应先在文本中寻找得出此观点的依据,然后由文本论据引申到生活实际。
4.陈述理由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2)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和社会
公德;(3)要把人物放在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评价;(4)紧扣传主的生平事迹及作者的创作
意图,尤其要紧扣传主给社会、时代带来的影响、贡献等。
5.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答题模式:阐明观点(我认为,我同意,或直接表明观点)+分条陈述
理由+回扣观点(此步骤也可以没有)。回扣观点就是要求对上述阐述的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回归到自己的
观点上来,可以采用“所以说……”“总之……”“由此可见……”等语言进行回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冯其庸曾经这样自况。
这个豁达从容、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一生颠簸辗转,而这一次终于没能抵过时间的
催促,飘然而去白云之外,留下说不尽的书生意气。
很难用学界的单一范畴去定义这位老书生。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考古学家?
冯老自称“其庸”,然而他所涉猎的学术范围,已然大大超出常人的范围,实在“不庸”。他致力于文化
和学术的一生,留给世人的也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心里特别难受,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依然打击沉重,缓不过来。”知道冯
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叶君远情绪低落。叶君远是 1979 年冯其庸带的第一批三位研究生之一,师徒交往
38 年。他还曾写过《冯其庸传》,为先生整理年谱。“冯先生一生是为了学术而生的,他非常勤奋,在
读书、教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总是在文末写上完稿
时间,于是,我们在翻阅他的文集的时候,可以看到他每每深夜才搁笔。他一生的巨大成就和他过人的
勤奋是分不开的。”
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冯先生在读《史记》
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
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 76 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
东归的入境处。他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诫学生的。”叶君远说。
叶君远回忆:“他编辑《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一些助手做注释工作。一位年轻的助手由于感情生活
起了波澜,注释有些草率。冯先生审校之后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帮助他改正问题。对于领导干
部,他也没有网开一面。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冯先生作为系主任,他的签字至关重要,然而,
冯先生就是不签。后来人事部门的领导亲自和他谈话,劝他宽待,他无奈之下签了字,却马上补签一句‘我
不同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冯先生回家乡探亲,无锡本是鱼米之乡,那时却‘民多乏食,民有饥色’。
他回北京后写了《回乡见闻》并发表,在那个时代,这是需要勇气的。”
对于学界后辈,尤其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他总是关怀备至。著名作家二月河,以前曾是红学爱好
者,他早年寄给冯其庸一篇自己的红学论文。冯先生回信说:“你文笔好,试着写写历史小说。”二月河
受到鼓励,写出了《康熙大帝》,并第一时间寄给冯其庸先生。“冯其庸先生连夜看了这部小说,读完后连
声赞赏,并帮助二月河联系出版。”叶君远说,“知名工笔画家谭凤嬛、雕塑家纪峰等,都出自冯先生门
下,受冯先生教益。”
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冯其庸受聘成为首任院长,首先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
冯其庸还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国学院成立后,他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
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冯其庸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了
哪些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英雄史诗
李从军 刘思扬 李柯勇 白瑞雪 韩冰
斟满烈酒的 7 只土瓷大碗,高举在 7 双粗糙大手中,7 张古铜色的脸凝如泥塑。黄沙扑面,白日惨淡。
“死也要死在沙窝里!”头扎白羊肚毛巾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酒碗相撞,
一饮而尽。空碗摔在脚下,碎片八瓣。
30 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外号“石灰锤”的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全国
联户承包治沙先行者。七勇士大战毛乌素沙地,就此开创了一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三北,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史前遗址、万里长城、丝绸之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在这里繁衍
生息,创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然而,放眼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的中国版图,横贯北方万里疆土的,
是漫漫黄沙、沟壑纵横、断壁残垣。风沙肆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1978 年 11 月,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个彪炳史册的重大决策——在我国四大
沙地、八大沙漠南缘及黄土高原建设大型防护林。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历史,也改变了亿万三北人的命运。当代人类最为悲壮雄伟的生态史诗,由此拉
开帷幕。
为了承包 3500 亩沙地种树,石光银卖骡子卖羊。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脑袋被驴踢了。这里黄沙一片,
哪见长过一棵树?“石灰锤”的意思是“傻子”。“石灰锤”认准的事就是板上钉钉。树真的种活了!在
乡亲们惊异的目光中,石光银大手一挥,把招贤榜贴到乡政府门口:要想栽树你就来,我出树苗你来栽!
“七勇士”壮大到 127 户,浩浩荡荡开进“狼窝沙”。结果铩羽而归。新承包的这 5.8 万亩沙地,像
它的名字一样险恶。一年失利,来年再战。三战“狼窝沙”,终于大获全胜。那天,英雄们喝光了方圆 20
里内的苞谷酒。
漫长的三北工程线上,英雄与大树并肩而立。
陕西靖边农民牛玉琴把一根木杆往沙丘上一插,杆头系块绿头巾,用羊粪蛋计数,跨大步量出自家承
包的 1 万亩荒沙:“治不了沙,我就死在沙里!”
一只三条腿的母羊和刚产下的羊羔是内蒙古农家女殷玉珍家最重要的财产。最终那只母羊还是被她换
成了树苗……
为了生存,为了子孙,一代造林人殊死奋战,在三北大地谱写了一部叱咤风云、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时势造英雄。改革开放,为三北造林人开辟了广阔的时代空间。
石光银感慨,没有联产承包,就没有我“石灰锤”的今天。
林场场长张生英说,没有体制改革,哈巴湖畔仍是一片荒漠。在宁夏哈巴湖林场,张生英坚定地推动
改革。实行责任制,打破“大锅饭”,让上千名职工吃饱了肚子,也让昔日沙丘变成了一片湖光山色。一
个被改革触动利益的人酒后一刀,砍瞎了张生英妻子的一只眼睛。多年后,砍人者刑满释放,走投无路时
万万没有想到,他竟被接纳回了林场。这人再次走进张生英的家,一进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张生
英向他伸出了双手……
英雄之心,比大漠宽广;英雄之泪,如岁月苍凉。
石占军,石光银的独子,2008 年在运树苗的途中不幸车祸遇难。那天是植树节。石光银遭到了一生中
最大的打击。这条铮铮铁汉,走路都得两人扶。在石光银治沙展览馆,我们看到了石占军的遗照,大个子,
一表人才。“想他吗?”我们轻声问。“想——”石光银虽然还笑着,但笑容刹那间凝固了,话语中透着
无限凄楚和悲凉。当年石占军栽下的树,如今已成广袤林带,郁郁葱葱,随风起伏。石占军就葬在这里。
石光银常到儿子坟前坐一坐,点支烟,说说话。只是此时,人们才发觉,“石灰锤”老了……
奋斗 20 多年,石光银领导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沙集团,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绿
色屏障。
这是一个改革大潮奔涌的时代,这是一个造林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 2647 万公顷,这些树按株距 3 米排成单行,可绕地球赤道 2300 圈。
山河巨变,绿荫遍野,三北人构筑了一座当代中国的生态长城,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
的历史性转折。
1989 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题下四个大字:绿色长城。
(原文有删改)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英雄史诗”为标题的好处。
1.①为学应该刻苦勤奋。冯其庸在读书、教学的时候,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②为学应该涉猎广
泛。冯其庸在文学、红学、书法、绘画、戏曲、考古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③为学应该大胆存疑,小心求
证。冯其庸在读书时,每每遇到存疑的地方,都要去实地考察一番,探个究竟。
2.①突出文本主题。“英雄”指那些在“三北”恶劣环境下为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植树造林的人,“史诗”指“三
北”植树造林的过程和“三北”防护林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等,“英雄史诗”表达了作者对“三北”造林
人的赞美之情。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紧紧围绕“英雄”写造林人的群体形象,围绕“史诗”描述造林
的艰辛过程。③塑造人物群体形象。用“英雄”来称呼“三北”造林人,塑造了其英雄的群体形象。④引起
读者共鸣。题目“英雄史诗”形象、生动、大气,具有高度概括性,能够引发读者对“三北”防护林壮阔情
景的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相关文档
- 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年高考语文2021-06-034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大题现2021-06-037页
- 专题01字音(易错练兵)-2017年高考语2021-06-037页
- 高考语文考点2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2021-06-0317页
- 备战2021 高考语文 第六编 满分技2021-06-039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标点教案学2021-06-0323页
-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八分钟很短,八2021-06-033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专题5 Ⅰ 考2021-06-034页
-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Word版2021-06-0319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晚练4新人2021-06-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