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 MB
  • 2021-06-03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 ‎1.边读边思,认真研读原文,避免浮光掠影 ‎ ‎(1)借助注释,粗读文章。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文章,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结构。 ‎ ‎(2)质疑解难,了解大意。通过细读,要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所以应结合语境去揣摩。要注意把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和文言虚词等文言现象。有的可以联系课内学过的文言文知识,通过比较来确定本词的含义。 ‎ ‎2.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概括能力 ‎ ‎(1)深入领会,把握内容。在掌握了字面意思后,要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记叙了什么事件,描写了几个人物,分几层意思等。 ‎ ‎(2)理清情节,弄清结构。古代记叙散文在情节结构上很注重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甚至有时,作者就像是一位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颇具戏剧性。可见,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是我们阅读古代记叙散文首先要做的。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章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 ‎3.掌握技巧,鉴赏形象 ‎ - 20 -‎ 阅读古代记叙散文时,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去分析鉴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可分为: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描写;侧面烘托、正面烘托;人物经历、身份、修养等。如《荆轲刺秦王》的人物形象刻画就非常成功。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塑造了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的人物形象。还有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武阳外勇内怯等。另外,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放到一定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去分析。‎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俗话说“祸从口出”,其实“福也从口出”,舌头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利用。为国为民,摇唇鼓舌就会强于百万之师;造谣诬陷,搬弄是非就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关键是要“修心”。如果烛之武不是心系国家的利益,怎么会在危机关头,只身入虎穴呢?如果不是智勇过人,怎么会在秦国霸主面前不卑不亢呢?又怎么会抵上兵车千乘、郑师十万呢?临危受命,善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只身说退秦军,他,维护了国家安全——他就是烛之武。‎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有《左传》和《国语》‎ - 20 -‎ 两部史学巨著,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其中,《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依照《春秋》编次,是对《春秋》的解释,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丘明亦成为史家开山鼻祖,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素结“秦晋之好”(即两家联姻),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自然形成了。‎ ‎1.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主要有以下六种体例:‎ - 20 -‎ - 20 -‎ ‎2.《左传》‎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是《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3.晋侯、秦伯围郑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第三等。爵位,君主国家封贵族的等级。‎ ‎4.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时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从西方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方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后来借以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 20 -‎ ‎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时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节接待他。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新 段解:首段虽只有25字,却包含多层意思,作用甚大:①写出了当时郑国危机的形势(两大国围攻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②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③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层解:佚之狐推荐烛之武,而烛之武婉辞拒绝。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交代了烛之武目前的境况,即一个久不为重用的老臣。‎ 层解:郑文公贵为国君,诚恳道歉,引咎自责,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 段解:烛之武先是婉拒,后又承担起说秦重任,这就使这篇说理性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毫不呆板。一个“许”字,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 20 -‎ 层解:以退为进,使对方放松戒备。‎ - 20 -‎ 当作边邑。焉用:何用,为什么用。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薄:薄弱,削弱。若:如果。以为:以之为,把它(郑国)当作。行李:出使的人。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作“行李”。‎ 共(ɡōnɡ):通“供”,供给。其:代使者。所: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层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   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这句话是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济:渡河。厌:通“餍”,满足。既:已经,……之后。封:第一个“封”,名词用作动词,理解为“使……成为疆界”。第二个“封”,疆界。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焉:兼词,于何,从哪里。之:代指土地。以:表目的的连词。利:使动用法,让……受益。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图:考虑。说:通“悦”,高兴。盟:订立盟约。使:派。‎ - 20 -‎ 杞(qǐ)子、逢(pánɡ)孙、杨孙:这三人皆为秦国大夫。戍:戍守。乃:于是,就。‎ 层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段解:烛之武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并不乞怜。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使人信服。最后秦伯不仅答允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 20 -‎ 段解:在秦穆公背叛同盟、单独和郑国媾和的情况下,晋军并未向秦军进攻,可见晋文公并不昏庸。他向子犯解释理由的一番话,更显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不愧为一代明君。倘若进攻秦军,势必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    ,译为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    ,译为    ‎ ‎(3)夫晋,何厌之有 通    ,译为    ‎ ‎(4)秦伯说 通    ,译为    ‎ ‎(5)失其所与,不知 通    ,译为    ‎ 答案 (1)“矣” “了” (2)“供” “供给” (3)“餍” “满足” (4)“悦” “高兴” (5)“智” “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古义: ‎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古义: ‎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 20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 (1)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可译为“您”。(2)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出使的人。(4)那人,指秦穆公。‎ 三、一词多义 ‎(1)辞 ‎(2)封 ‎(3)鄙 ‎(4)微 ‎(5)以 ‎(6)其 ‎(7)若 答案 (1)推辞/告辞/言辞,此处指借口 (2)动词,使……成为疆界/名词,疆界'(3)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名词,边远的地方/形容词,目光短浅'(4)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副词,稍微,略微/形容词,小,不出名/副词,暗暗地 (5)介词,拿/介词,用/介词,把/连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6)代词,郑国/指示代词,这,那/代词,他们,指出使的人/代词,自己的/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7)连词,假如/代词,你/副词,似乎,好像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②与郑人盟      ‎ ‎(2)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越国以鄙远      ‎ ‎②既东封郑      ‎ 答案 (1)①驻军 ②结盟 (2)①在夜晚 ②在早上;在晚上 ③向东 (3)①以……为边邑 ②以……为疆界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若不阙秦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 20 -‎ 答案 (1)恩惠 (2)①使……减少,侵损、削减 ②使……亡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2)形容词作动词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 答案 (1)①远方的土地、国家,这里指郑国 ②缺少的东西 (2)①变雄厚;变薄弱 ②损害 ‎4.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且贰于楚也      ‎ 答案 从属二主 五、文言句式 ‎(1)是寡人之过也(''''''''')‎ ‎(2)夫晋,何厌之有(''''''''')‎ ‎(3)以其无礼于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6)敢以烦执事(''''''''')‎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8)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答案 (1)判断句(“也”表判断,“是”是代词“这”)‎ ‎(2)宾语前置句(“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应为“夫晋,有何厌”)'(3)介词结构后置句(现代汉语中应为“于晋无礼”)'(4)介词结构后置句(现代汉语中应为“于君有益”)'(5)省略句(句首要补充主语“秦穆公”) (6)省略句(应在“以”后补充“之”,指代亡郑这件事)'(7)省略句(“以为”中间应补充“之”,译为“把它作为”) (8)省略句(“军”,动词,意为“驻扎”,后应补介词“于”)‎ 永远的烛之武 - 20 -‎ ‎①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 ‎ ②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③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④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 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得更加清晰了。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⑤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深谙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这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他就是烛之武。‎ ‎⑥永远的烛之武。‎ ‎[赏析点评] 这篇散文饱蘸感情,歌颂了一个临危受命、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老人烛之武的形象。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善于通过合理的设想、丰富的情境,触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如“苍老的身躯”“斑白的头颅”“须发尽白”等词,使课文中只有语言描写的烛之武的形象更加丰满。另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值得称道,多用短句和整句,使文章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 20 -‎ 一、思维建构 请把方框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答案 晋、秦围郑 二、内容把握 本文通过记叙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形势下,烛之武巧退秦军解除郑国之危的经过,表现了烛之武       的精神,也表现了他的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答案 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勇纾国难的外交机智和高超的辩才 - 20 -‎ ‎1.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情节的?请填写下表。‎ 答案 ‎ ‎2.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 20 -‎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3.请用一个字概括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精髓所在,并具体谈谈烛之武游说秦伯采用了怎样的思路。‎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1)这个字就是“利”。烛之武首先抓住了秦伯为利的心理,循循善诱地谈了“亡郑”和“舍郑”与秦国的利害关系,让秦伯感到“亡郑”无益,反而有害,从而解了郑国之围。‎ ‎(2)具体思路:‎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权衡。‎ ‎②“亡郑陪邻”,让秦伯考虑是否要增强晋国的实力。‎ ‎③“过河拆桥”,晋国国君(晋惠公)忘恩负义,请秦穆公三思而后行。‎ ‎④“晋国扩张论”,晋文公的胃口越来越大,矛头指向,秦穆公应该很清楚。‎ ‎⑤“舍郑有益论”,两国邦交,“共其乏困”,多加一盟,加强力量,牵制晋国。‎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潜台词是什么?‎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说明了烛之武年轻时没有得到郑伯的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烛之武对郑伯的不满以及自己满腹委屈的情绪。(烛之武因怀才不遇,虚掷青春,而产生悲叹和不满的情绪,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5.本文是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主要通过其“言”来刻画。烛之武虽然得不到重用,但因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国难当头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人们在评价烛之武时,有人说他是一个“志士”,有人说他是一个“勇士”,有人说他是一个“辩士”。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观点一:他是一个志士。“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虽长期未被重用,但在大义面前,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 20 -‎ 观点二: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揭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观点三:他是一个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读写能力』‎ 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写文章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 一、 弄清楚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 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会显得啰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二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般来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针对练笔』‎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段烛之武劝说秦伯的场面描写,注意详略得当,前后照应,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示例)“你是何人?”营前将士拦住了烛之武的去路。‎ ‎“我是来见你家大王的,我是郑国的使者。”烛之武紧紧盯着兵器上泛出的白光,很从容地答道。‎ 中军帐内,秦伯正独坐案前,将士们手按剑柄分列左右,空气压抑,四周鸦雀无声。‎ 秦伯随意地看了烛之武一眼,然后沉默了片刻。“你是敌国的使者,这不是你能随便来的地方。”他突然说。‎ - 20 -‎ 烛之武说:“我说几句话就会走。难道您真的以为晋国是秦国的忠实伙伴吗?难道您真的以为晋文公是您的朋友吗?难道您真的以为灭了郑国就对您有好处吗?难道您……”秦伯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拖出去,斩了。”“执迷不悟!”“够了!你必须死!”“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拖出去!”“朝济而夕设版焉!哈哈哈哈!”烛之武仰头大笑。秦伯一怔,“慢!”秦伯看了看毫无惧色的烛之武,突然笑了:“好,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能耐!来人,松绑!”‎ 解析 场面描写就是要根据课本内容设置合理的时间、地点、周围的人物及其反应;课文只有烛之武的语言描写,写作时要调动想象,设置周围人、秦伯等的动作、神情、语言等,突出烛之武的勇敢、机智。‎ ‎『直击高考』‎ ‎(2016·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 -‎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错,原文是“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是北地人,但不知在什么郡里。母亲姓展,是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之乱,母子失散。宗质因为父亲的功勋取得入仕权利,长大后,做官所到之处必定寻找母亲,但终无所获。他的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找遍东南一带都没有,会不会在蜀地呀?”(于是)跟随司马季思到西面去。船只经过的各州,或者郡县,或者村市,他一定登上岸,遍地大声呼号,喊“展婆,展婆”。到天黑,哭泣着回来,也不肯吃饭。司马家人也为他哀痛,必然设法宽慰劝解他,他才一边抽泣一边勉强吃点东西。司马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最终没有找到。到达荆州,又是这样。每天早晚哭号,直至咽喉疼痛,气息虚弱,才在茶楼休息一下,流下伤心的眼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乞讨的老妇人走到他跟前,躬身作揖说:“大人给我一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喝过茶后,问她的居处、姓氏。老妇人却勃然大怒说:“大人能给我几个钱,何必急忙问我姓名?我并非乞丐。”宗质站起来恭敬地道歉说:“我内心惶恐,触怒了阿婆。希望您平息怒气,不妨说说,有什么坏处呢?恐怕是邻里或者亲戚,我愿倾其所有为您祝福。”老妇人面露喜色说:“我姓氏很特别,不可对他人说。”宗质极力恳求,她忽然说:“我姓展。”宗质惊讶地站起来,抱着老妇人大哭着说:“您是我的母亲啊。”老妇人说:“大人不要误会,我的儿子有胎记,右边腋下有颗紫痣,痣很大,像杯口。”宗质起身拜了拜说:“对。”袒露右臂让她看,于是母子两人相互抱着哭了。旁边观看的有上百人,无不感叹流泪。‎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来,司马季思与家人子女也哭了。从此边做官边奉养母亲十多年,母亲以高龄寿终,宗质也老了。‎ 宗质在乾道庚寅年间在洪州任副职,当时我做奉新县令,多次拜访他,不知道他们母子分离的事。第二年,我在中都做官,宗质到达朝廷,被授予台州知州。朝中大臣说:“李台州,是曾觌的亲家。曾觌没有孩子,就把李台州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也没有再与他见面,也不知道他的孝迹。‎ 十七年后,李台州已经去世,我与丞相京公同朝辅政。谈话间,京公为我说起李台州母子的事。我八岁时,母亲去世,终身饱含遗憾。听到他的事,我哭泣不止,内心触动,而为他写了此传。‎ - 20 -‎ 赞语说:孔子说:“对父母至孝、对兄弟至爱,可以与神明相通。”就像李台州,生下来不知有失散的母亲,长大后懂得寻找母亲,寻找而找不到,找不到又不停止,走遍大半天下,到年老才找到母亲。当年苏东坡颂赞朱寿昌,到现在咏叹赞颂传为美谈。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不是至孝怎能与神明相通,没有与神明相通怎能找到母亲?我常常对士大夫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必定哭泣。谁没有母亲?有母亲谁没有这个心呢?那些还不曾失去母亲,有母亲在不必寻找母亲,母亲健在,有的人却忽视或不孝敬母亲,有的违背母亲而不爱母亲,这样的人难道会有像李宗质那样的心性吗?‎ ‎『素材迁移』‎ 烛之武少年之时就积蓄经纶之才,精通纵横捭阖之术,希望成为治国之能臣。虽然郑伯不能知人善用,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在最后填沟壑之前挥洒了鲜亮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深明大义。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有胸怀,有爱国心,有责任心,之后才是机遇。‎ ‎[运用角度] “选择”“爱国”“发现人才”“小我与大我”“机遇与准备”“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质”等。‎ ‎[运用示例]  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语)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更加固了他的沉稳与勇毅。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释放和爆发。这一闪亮时刻,更被左丘明永铭青史。“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要“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 20 -‎